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15章

作者:请你吃大面

  他们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去年的大朝议。

  那简直想想都后怕,不想再见到了。

  “那我就先谢过大家了。”

  李胖胖强行挤出一抹笑容来,还要感激答谢。

  “来!”

  李承乾招手,道:“青雀,过来坐我边上来。”

  李胖胖心里本来就有点不高兴,听到李承乾这么使唤他,有点不情愿。

  “怎么?”

  “不愿意过来啊。”

  “也成,那我过去。”

  李承乾说着撑着就要站起来,李二一道凌厉的眼光,突然直逼李胖胖,那摄人心魄的压力,吓的李胖胖浑身肥肉一个哆嗦,急忙摆手,道:“太子大哥,我过来。”

  “过来。”

  说着,手脚并用飞快爬了过去,长乐很是默契的帮他把软垫给带上。

  李二见到这一幕,才对众人露出笑容来。

  李承乾靠着凭几,李胖胖一坐下,就伸手过去,落在李胖胖的大肚子,笑道:“大圣人啊。”

  “《括地志》由你操办的,你对天下地理道路,了然于胸是吧?”

  李胖胖点头道:“是的。”

  “那就好。”

  李承乾道:“既然如此,大哥给你一个任务。”

  “在你休息的这两个月,把大唐全境地貌,包括城池,山脉,河流,道路等,以及大唐境外各国的疆土,画出来如何?”

  李二神色一动,不由问道:“大唐以及各国地图,不是有的吗?”

  “是啊太子大哥,这些地图都是有的,何须再画。”

  李胖胖连忙说道。

  “这不一样。”

  李承乾解释道:“我的想法是一整张地图。”

  “此图经由我李家大圣人着笔,然后挂在太极殿一侧,意义深远。”

  “一来是随时让群臣看到我大唐的大好河山,万里疆土,雄伟辽阔。”

  “二来,是让群臣随时牢记,大唐四周蛮夷环伺,不敢懈怠。”

  他由衷说道:“我大唐百官,自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李二脑海不由想到,地图挂在太极殿,他坐在主位上,一眼就看到大唐河山。

  “好!”

  他当即喊道:“太子之见,我以为大好。”

  “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要时时刻刻看到大唐疆土,警醒自省,自己到底做的够不够。”

  “大唐到底是否安定了,外邦四夷是否真的臣服了。”

  “青雀,你能不能办到?”

  李胖胖很是兴奋,自无不可,这对他来说,并不算一件事,能挂在太极殿上,自己脸上不是很有光?

  “父皇放心,儿臣定能画成。”

  “好。”

  李二开心的说道:“我让阎立本来帮助你,一定要尽快完成。”

第107章 太子去昭陵了

  李承乾相信,李胖胖原本是一个心性不坏,就是单纯爱好文学,专研学问的知识分子。

  只不过。

  群众中有坏人,有反动派,有投机分子。

  他们在李胖胖身边蛊惑心智,谗言诱惑。

  外加上李二这个老头子坏得很,立场暧昧,宠爱无度,一点分寸都没有。

  才导致李胖胖生出不该有的想法。

  所以。

  李承乾及时出手纠正,挽救陷入迷途,即将走上错误道路的亲弟弟。

  是的。

  他就是这么一个宽宏大量,心胸博广,关爱弟弟的好哥哥。

  李承乾在跟胖胖低声交谈,大多时候都是他在说,李胖胖回两句。

  李二见此,面带微笑,也跟群臣说话。

  “太子。”

  突然,李二唤道:“国旗之事,也算是定下来了。”

  “大家都觉得满意。”

  “只不过,我总觉得哪里欠缺点什么。”

  国旗在样旗出来后,群臣鉴赏觉得都不错,算是初步确立下来。

  但国旗事关重大,不能简单的搭个台子,立根杆子,就升上去了。

  国旗台动土,都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

  国旗首次升旗仪式的章程时间,更是重中之重,慎之又慎。

  这些东西,都是要进行讨论商议,并反复考量后才能决定的。

  “你有什么看法?”

  李二问道。

  李承乾道:“陛下,我记得你在大败叛军刘武周的时候,将士们凯旋得胜,以旧曲填新词,为陛下高唱赞歌,传颂陛下神武英明。”

  “以为《秦王破阵乐》。”

  说起这个,李二很是自傲,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扫视六合之色。

  他都忍不住要哼出来了。

  “我以为,既有国旗,当有国歌。”

  李承乾道:“国旗人人所向,凝聚人心,国歌人人所唱,振奋士气。”

  “秦王破阵乐,可命人稍作润色,作为我大唐国歌。”

  “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落下,魏征等人击掌以示赞同。

  “陛下,以《秦王破阵乐》为国歌,再好不过。”

  “此乐,本来就鼓舞人心,极具号召力。”

  “若是再定为国歌,人人皆会唱,我大唐将士士气如虹,所向披靡,天下无敌。”

  魏征激动的说道。

  不说他是东宫头号大手,但从臣子的角度来讲,他对此也很是认可的。

  房玄龄出言,道:“秦王是否可以改为天子?”

  李二摆手,道:“诶,就秦王命名。”

  “我这一辈子打了许多仗,多数大仗都是身为秦王之时打的。”

  “当了天子后,就没有怎么亲自打仗。”

  “《秦王破阵乐》再好不过。”

  “天子破阵乐,我还没御驾亲征过。”

  李二觉得,秦王是他军旅生涯最为高光,最值得称赞歌颂,没有任何瑕疵的时刻。

  用天子,反而觉得没秦王更符合他心意的。

  长孙无忌道:“陛下说的是。”

  李二的心思,一下就明白了,也不再争论这个话题。

  “国旗,国歌,也算是勉强定下了。”

  李二说道:“等到有司办好,那么就要定下日子。”

  “诸位以为什么日子合适?”

  魏征严肃的说道:“陛下,自当是我大唐建国之时。”

  “郑国公,我大唐五月二十日,时间已经过去了。”

  房玄龄犹疑说道:“要是以建国之日,那就要等到明年。”

  “这是不是……。”

  众人摇头,他们觉得这个时间不错,可惜已经迟了。

  再等下去要一年。

  有多少人能等的?

  谁不想尽快看到国旗升起。

  大家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的,要是自己突然死了,这国旗还没升起来。

  一想到自己死早了,没国旗,别人熬住了能得到。

  怎么想都亏。

  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了?就算是死也不瞑目啊。

  “另外的时间呢?”

  李二微微侧头,再次问道。

  “再有的话,应该是陛下登基的时间。”房玄龄轻声说道,他似乎是听出李二说这话的指向,一下子就道出时间。

  闻言。

  大家眼前一亮,这个时间正好临近,也足够时间做好前期充足的准备。

  果然,李二也露出开怀之笑,“我是在八月初九登基的。”

  “如今还有三个月,时间上是够了的。”

  他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以为呢?”

  李承乾觉得李二真的太过爱慕虚荣,还要立牌坊。

  摆明自己想要,还偏要故意一问,好让臣子们提出来。

  房玄龄还真是懂李二。

  不过,他也觉得八月初九可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李承乾吟了一手,道:“八月初九,虽不到九月,但也差之不远,倒是符合天子的唯我独尊。”

  这是一首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