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第299章

作者:狐狸困困

  哪怕都知道保持平稳、保持现状、依然能够平稳发展。

  可陈怀信就是不!他就是要在事情还没发生前,就直接进行变革!

  “若是让其在我承国为官,可能吾等也得三天两头,就头疼改革之事吧。”

  王千禾忽然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从鉴天镜的推演来看。

  若是陈怀信真要在承国变革,女帝也必然会全力支持他,因为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而他们这些官员,则是要承受更多的工作了!

  “如此。”

  “必然会让不少下层官员对其不满!”

  “因为知晓鉴天镜的、知晓未来之事的、只有现在朝中的众臣。”

  王千禾目光看向了大殿的众人。

  他们能够知道,陈怀信的改革是正确的,但底层的官员与百姓,却并不知道这件事!

  他们只会觉得,朝堂的老爷们,又在变着花样的折腾他们,而且那些世家官员,必然会在其中下绊子,如此更会让改革之事,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

  “这样看来。”

  “陈怀信在我承国为官,或许并不是件好事。”

  “那我的站队……”

  “可能也要变一变了!”

  王千禾已经不再去想,那未来的货币改革。

  他从这件事看到了,现实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这。

  对他来说。

  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

  “这可是关系到……我的未来!”

  ……

  【靖平二十七年,十月。】

  【陈怀信与众臣商量着货币改革。】

  【起初。】

  【在陈怀信看来。】

  【这件事或许会受到极大的阻力。】

  【因为前承的宝钞之灾。】

  【可是他们起家的关键!】

  【在场的众臣之中,经历过那件事的,虽然有不少已经逝世,但依然还有不少,活跃在这朝堂之中。】

  【“所以。”】

  【“在听到这件事后。”】

  【“他们应该会非常反对。”】

  【“当初前承的灾难、可没人想要看到、发生在我煜国之中!”】

  【这是陈怀信最开始的想法。】

  【他都想好了该如何解释了。】

  【然而。】

  【让他没有想到。】

  【当他提出这个想法后。】

  【群臣居然都是支持的!】

  【“因为陛下对于这件事,已经准备了许久。”】

  【“暴承的前车之鉴,绝不会发生在我煜国!”】

  【“所以这改革货币,对我大煜来说,应当只会是好事。”】

  【“又为何要反对呢?!”】

  【这是众臣所说的理由。】

  【但是。】

  【这番话语。】

  【非但没有让陈怀信松口气。】

  【反而让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因为。】

  【他感觉。】

  【许多臣子对他已经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了!】

  【就连性格稳重的新首辅,都没有再在这件事上,提出反对的意见!】

  【“这种个人崇拜。”】

  【“这种盲目遵从。”】

  【“可是非常恐怖的!”】

  【“虽然它能让权力高度集中,会让煜国的运转变得更高效!”】

  【“但也可能会导致独断专行,增加重大失误与损失的风险!”】

  【陈怀信在心中想道。】

  【哪怕。】

  【他的确掌握有大量的知识。】

  【可在许多事情上,依然需要跟内阁、跟六部进行商量!】

  【因为知识只是知识,若是不能符合当前实际,只会造成更坏的结果!】

  【“而且。”】

  【“作为被崇拜的我。”】

  【“也会被他们神化。”】

  【“最后变成没有缺点的神!”】

  【“这问题……将会更严重!”】

  【陈怀信眉头紧锁。】

  【从之前有新首辅提议,是否将他的事迹写到教科书上,就已经让他感到这种苗头了,而现在这已经愈演愈烈!】

  【可是个人崇拜这种事情,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哪怕是百年之后,那种影响都可能会存在!】

  【想到这里。】

  【陈怀信想要退位的打算,变得更加的强烈。】

  【哪怕这并不能削弱影响,但至少可以让它不再加剧!】

  【然后再增加他人的宣传力度,让百姓知晓那些为煜国做出巨大贡献之人,其事迹究竟多么辉煌,如此也能转移一些注意力!】

  【“如此看来。”】

  【“先前所想的,五十大影响人物,也可以提上议程了。”】

  【“不过这件事,感觉交由太子来做,或许会更加适合。”】

  【“交给……”】

  【“那上位后的他!”】

  ……

  【靖平二十七年,十二月。】

  【关于货币改革之事。】

  【通过报纸传到民间。】

  【顿时。】

  【许多城池的百姓。】

  【都知晓朝廷准备推出纸币,来取代如今的白银交易方式!】

  【对于商人来说,他们既期待,又担心。】

  【“因为。”】

  【“现在的贸易。”】

  【“携带大量白银的确非常不便。”】

  【“若是换成纸币自然方便许多。”】

  【“但是……”】

  【“这会不会导致前承时期,宝钞不值钱的灾难,发生在我煜国?”】

  【商人们忧心忡忡。】

  【哪怕他们都知道。】

  【朝廷没必要通过这方法来圈他们的钱。】

  【因为如果朝廷真的想要,只要稍微透露风声,就有大量商人,愿意献上全部身家!】

  【那商会里的商人们,不正是通过这方式,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利,让他们现在生活得比之前还要滋润?】

  

  【而相比于商人。】

  【百姓的接受程度反而更高!】

  【甚至都没多少反对的声音!】

  【而当陈怀信知晓此事后,他的第一反应则是困惑,第二反应则是想着,那个人崇拜不会也在民间盛行了吧?】

  【“若是这样。”】

  【“那带来的隐患。”】

  【“可是比朝堂还要严重!”】

  【陈怀信直接下令吩咐户部前去调查。】

  【然后。】

  【那所得到的结果。】

  【却让他有些惊愕。】

  【“百姓并非是因为个人崇拜,而开始盲目接受朝廷的政策。”】

  【“只是因为当初那经历过前承的老人,很多都已经逝世了。”】

  【“而如今民间的百姓,很多都没经历过,前承宝钞的灾难。”】

  【“顶多就是听长辈说过而已!”】

  【陈怀信看着那调查结果,顿时感到恍然大悟。】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