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37章

作者:顾止

  【“不过,这方面尔等也无需太过于担心,在秦国兑换给你们的新式耕种、纺织器具不小心损坏之后,三年内,秦国都会免费为尔等修好。”】

  【“但是,如果敢无法按照契书上规定的时间,去完成相应荒地的开垦的话。”】

  【“那么敢便需要以刚刚说过的那些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的价格,将之彻底购买下来。”】

  【“如果敢既无法无法按照契书上规定的时间,去完成相应荒地的开垦,同时也没有余钱可以将之彻底购买下来的话。”】

  【“那么秦国便会以罚敢无偿去做徭役的方式,来弥补秦国损失的那些新式器具。”】

  【“另外,如果说敢觉得自己一个人去开垦那些荒地速度太慢的话,那么敢也可以与援、木几人一起联合进行兑换。”】

  【“但是如果联合进行兑换的话,那么其中的事宜就一定要事先商量好。”】

  【“比如说,如果其中某个人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彻底损坏了新式器具的话,应该如何对另外几人进行赔偿等等。”】

  【“另外,除了上面说过的那些新式器具可以兑换之外,还有耕牛、羊、驴子这些牲畜也都可以在孤这里直接购买或兑换。”】

  【“具体的购买价格与兑换的开垦荒地数量,待会衙役与刚刚教导过你们如何使用那些新式器具的农官会告诉你们。”】

  【“然后你们今天便可以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如果想要购买或者兑换这些新式器具与牲畜的话。”】

  【“明日与后日便可以前往县衙寻孤,孤会在芷阳县逗留三天。”】

  【“三天后,孤便会启程前往下一个郡县。”】

  【“届时,尔等如果再想要购买或者兑换的话,那就需要等孤走遍秦国各个郡县之后才有第二次购买或者兑换的机会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与造纸术相匹配的雕版印刷术【求订阅,求全订】

  【说完之后,太子扶苏看向一旁的章邯,章邯随即便命侍从从身后的车架中取出一叠已经事先写好相关兑换、购买要求的宣传纸张,然后将之分发给芷阳县县令。】

  【芷阳县县令看着分到自己手上洁白如雪,光滑平整,薄如蝉翼的奇异之物,忍不住问道:“敢问大人,此乃何物?”】

  【章邯神色平静道:“此乃太子殿下与工部墨家共同发明的书写之物,其名曰:纸!”】

  【“目前纸张的产量较少,所以暂时只有咸阳城内的陛下与文武百官可以使用。”】

  【“后期待到纸张的产量进一步增加之后,朝廷也会将纸张发放给你们,用来作为公文的书写之用。”】

  【“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大秦将会全面推广纸张的使用,彻底淘汰现在的竹简。”】

  【听到章邯的话语,芷阳县县令脸上也是闪过一抹震惊之色。】

  【要知道,他们一直以来的书写之物,要么是竹简,要么是绢帛,前者虽然廉价,但是笨重不便;而后者虽然轻便,但是却价格昂贵。】

  【结果万万没想到,咸阳城里的太子殿下与工部墨家居然在不声不响之间,就发明了可以取代竹简的新的~书写之物。】

  【而且看样子,这个名为“纸”的新的书写之物,还同时继承了竹简与绢帛两者价格低廉与轻便的优点,摒弃了竹简与绢帛两者笨重、价格昂贵的缺点。-】

  【毕竟纸张的轻便,那是-一目了然的。】

  【而价格低廉这一点,则是芷阳县县令从章邯刚刚的话语中推断出来的。】

  【因为如果纸张的生产制造价格昂贵的话,那么或许会供应咸阳城里的陛下与文武百官使用,但是却决计不可能也供应他们这些地方上的郡县长官使用的。】

  【想到自己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便也能够用上眼前这洁白如雪、光滑平整、薄如蝉翼的纸张,芷阳县县令也是忍不住激动地将手上的这叠纸张翻来覆去地抚摸观看。】

  【而后看着、看着,芷阳县县令也是忽然注意到了这叠纸张上的另外一点不同之处。】

  【因为他发现自己手上这一叠提前写好各种新式耕种、灌溉、纺织器具与牲畜购买、兑换要求的纸张,每一张的字迹都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而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因为每个人的书写风格都有所不同,所以除非特意模仿其他人的字迹,否则不同的人所书写下来的字体风格也是有所不同的。】

  【另外,就算是特意模仿了其他人的字迹,但是也不可能做到自己前后所写的相同的每一个字都做到字迹字体一模一样。】

  【因为你书写的时间长了,是会出现精力不济的现象的。】

  【哪怕写的都是相同的一个字,但是精力不济时所写的字与精力充沛时所写的字,也依然是会有所差别的。】

  【除此之外,还有在沾墨的时候,也会对所写的字造成一定的影响。】

  【比如说,这一次沾的墨多一些,那么写出来的字迹便会浓重一些。】

  【下一次沾的墨少一些,那么写出来的字迹便会浅淡一些等等。】

  【但是,他手上的这叠纸张上面所写的字,却是非常匪夷所思地做到了每一张纸张上的相同的字体字迹都一模一样。】

  【这在芷阳县县令看来,书写这叠纸张的人,在书法之道的控制力,简直堪称恐怖。】

  【所以芷阳县县令也是忍不住好奇问道:“敢问大人,不知书写这些纸张的是哪一位书法大贤,竟可做到前后字字如一,别无二样?”】

  【听到芷阳县县令的询问,章邯的脸上也是闪过一抹古怪之色,然后想了想,从自己身上取下随身携带的玉印轻轻呵了一口气。】

  【接着再拿起玉印,当着芷阳县县令的面,在宣传纸张洁白的背面,接连按压了几下,印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写着“太子六部

  户部尚书”的字。】

  【最后,章邯看向芷阳县县令道:“就像盖章一样,先将要书写的字都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再涂墨上去,接着再拿用白纸覆在板上。”】

  【“最后,再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面轻轻刷一下,然后把纸拿下来,纸上面便印好需要写的内容。”】

  【“因为前后印的模板相同,所以印刷出来的纸张上面的字体字迹便也完全相同。”】

  【“这便是太子殿下发明的雕版印刷术!”】

  【因为秦国目前有两百四十八个地方县,而太子扶苏如果要一一走遍的话,那么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为了尽可能地节省太子扶苏在各个郡县耗费的时间,有很多东西便需要提前准备好。】

  【比如说,与黔首百姓签订的兑换借用各种牲畜、器具的契书。】

  【可以将相关的契书内容事先写好在纸张上,到时候只要兑换借用各种牲畜、器具的黔首百姓的名字写上去,然后直接盖章便可以了。】

  【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需要提前准备好十几万份,甚至是数十万份、上百万份已经写好了相关契书内容,待签名、盖章的契书。】

  【这么庞大的契书数量,单单是抄写起来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所以刚开始那几天,太子六部但凡是个懂得写字的人都被逮去帮忙写待签名、盖章契书了。】

  【而六部一众官吏头晕眼花地抄写了好几天,也不过才勉强抄写出几万份待签名、盖章契书罢了。】

  【而那几天,太子扶苏也刚好到秦王嬴政那边商量、讨论需要给地方郡县官员下达什么诏令配合事宜,所以也并不知道六部一众官吏的行为。】

  【等到太子扶苏从秦王嬴政那里回到东宫六部之后,看到一众不停抄写待签名、盖章契书的六部官吏,也是难得地用像看傻子一样的眼神来看六部官吏。】

  【因为在太子扶苏看来,各种牲畜、器具的兑换借用契书全部加起来,少说也要有上百万份。】

  【上百万份的契书如果全部依靠这种手动抄写的方式,那么天知道六部官吏要抄写到猴年马月去。】

  【所以太子扶苏便当着六部官吏的面,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太子印章,接连不断地盖在自己面前的一张又一张白纸上。】

  【只不过一开始,六部官吏中哪怕是工部墨家也皆不明白此举的用意何在。】

  【随即太子扶苏便轻叹口气,让工部墨家的子弟去找一块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

  【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接着把相关的契书内容文字写在薄纸上面,然后再反贴在木板上。】

  【接着再让工部墨家子弟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事实上,到了这一步之后,六部官吏便已经明白太子扶苏的用意何在了。】

  【然后等木板雕好之后,便先用一把刷子蘸一下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

  【接着再将白纸覆在雕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

  【最后再把纸张拿下来,如此一份工整的书写好相关内容文字的待签名、盖章契书便完成了。】

  【整个过程,也不过数个呼吸罢了。】

  【而这种将文字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再印刷出来的方式,便被太子扶苏命名为雕版印刷术。么】。

第二百九十五章:想要到处送书籍的百家博士,百家之言自此贱矣【求订阅,求全订】

  看到太子扶苏亲自下到地方郡县对芷阳县的成年壮丁宣传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购买兑换事宜时,秦皇嬴政等一众君臣都没有什么特别反应。

  毕竟太子扶苏的操作,到目前为止都只能够说是普普通通,并没有什么特别足以令他们震惊的地方。

  但是,当章邯展现出太子扶苏发明的雕版印刷术的时候,秦皇嬴政等所有君臣皆是瞳孔一缩。

  不,不仅是秦皇嬴政等君臣,应该说一众诸子百家博士,乃至于是天下各地所有的读书人,在这一刻皆是双眸圆睁,呼吸急促。

  他们都不傻,毕竟就连天幕上的“芷阳县县令”都能够意识到的事情,他们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意识不到呢。

  淳于越府邸,儒家一众博士、士子皆是忍不住激动大声道:

  “文道大兴!文道大兴!天下真正文道大兴的机会,终于来了!”

  “哈哈哈,昔日圣人所言的教化天下,终于有可能实现了!”

  “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有此二术在手,自此之后,教化天下将再也不是难事!”

  “我儒家必将大兴!儒家必将大兴!”

  “天下万民百姓人人皆可学习儒家圣人至理,将再也不是虚妄!”

  “找,现在立刻去找懂得雕版刻字的工匠,一定要将我儒家经典都刻在雕版上,然后大量印刷出来。”

  “先刻《论语》,第一个雕版一定要先刻印孔圣的《论语》,然后第二个再刻印曾子的《大学》!”

  “不不不,第二个当然也应该先刻印孔圣编订的《诗经》!”

  “不对,依我看来,第二个应该先刻印孟子的《孟子》才对!”

  “你们在胡说什么,孔圣著《论语》、《春秋》二书,这第一个、第二个要刻印的书籍当然应该是《论语》、《春秋》二书!”

  “别吵了,别吵了,有什么好争的,我们直接找十个、八个工匠,同时刻儒家的各个先贤之言不就行了吗!”

  当然,不止儒家一众博士学子激动地大喊“儒家将要大兴”,其他诸子百家博士学子同样也是或在心中,或在口中念叨着他们各自学派将会大兴这样的话语。

  原本他们以为太子扶苏发明造纸术,天幕上的墨家子弟“蔡”改进造纸术。

  最终两者合一发明出真正的,可以取代原来竹简,并且制作成本低廉的纸张这一新的书写工具,就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幸事了。

  毕竟有了简单、方便、造价成本低廉的纸张取代竹简之后,天下士子的学习成本便大大降低了一番。

  而学习成本的降低,自然便可以让更多有志于学习的士子踏上学习之路。

  如此一来,他们诸子百家学派自然也就能够招收到更多的学子,进一步扩大自家学派的影响力等等。

  结果万万没想到,太子扶苏还在发明造纸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明了与之相关的雕版印刷术。

  自此之后,有了印刷成书速度无比方便快捷的雕版印刷术,再加上造价成本低廉的纸张。

  那么他们想要印刷多少本记载了自家学派先贤经典之言的书籍,他们就真的是可以随便印刷出多少本记载他们学派先贤经典之言的书籍了。

  届时,他们让自家学派门下的所有门人子弟、学子,做到人手一套记载了自家学派先贤经典之言的书籍也不成问题。

  注意,是人手一套,而不是人手一本!

  这两者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因为人手一套里面可以包含有很多本的书籍,但是人手一本里面,则是只有一本书籍。

  甚至在他们满足了自家学派门人子弟的书籍需要之后,他们还可以利用雕版印刷术与造纸术,印刷制造出更多的有关于自家学派的书籍。

  到时候,他们可以全天下到处巡游,看到有些聪慧的孩子,便可以随手送他们一本记载了自己学派先贤之言的书籍。

  不要求收到他们赠送书籍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顺利踏入学习之路,但是只要收到他们所赠送书籍的孩子里面,十个人有一个能够顺利踏上学习之路。

  那么他们所在的学派未来便相当于是多出了一个预备的门人子弟,等到该孩子顺利成长起来之后,自然而然地便会加入到他们所在的学派。

  甚至若是他们能够做到将记载了自家学派先贤之言的经典书籍,让全天下的黔首百姓家家户户都有一套的话。

  那么恐怕天下绝大部分的黔首百姓都会成为他们学派的门人子弟,而他们所在的学派也将会成为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门人子弟数量最多的一个学派!

  想到这里,要不是天幕尚未结束的话,恐怕其他一众诸子百家博士就已经按捺不住,想要跑自家学派所在地去利用雕版印刷术来印刷书籍了...........

  不过随即一众诸子百家博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雕版印刷术的原理非常简单。

  但是想要真正将自家学派的经典之言给雕刻到木板上,如果不是专精于雕刻方面的工匠出手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够雕刻成功。

  但问题是,目前秦国别说专精于雕刻方面的工匠了。

  就算是其他类型的工匠,如今也都基本被始皇帝下令吸收补充到墨家与公输家里面去负责生产制造各种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了。

  所以现在他们想要找一个能够帮他们将自家学派经典之言雕刻到木板上的工匠,还真不一定能够找得到。

  至于说找墨家与公输家的门人子弟来帮忙雕刻,估计希望也不大,又或者说至少得要排队。

  毕竟墨家与公输家这两家学派的门人子弟,肯定是优先将自己学派的经典之言给雕刻到木板上面的。

  就算等墨家与公输家这两家学派的门人子弟雕刻完了他们两家学派的经典之言,那也还有秦国官方书籍需要由墨家与公输家这两家学派的门人子弟去雕刻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