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44章

作者:顾止

  甚至别说他了,在场的一众文武百官中,除了被封为武成侯的王翦,以及同样被封为通武侯的王贲之外,谁不羡慕天幕上的乌氏倮封君赏赐呀!

  封君,并不是秦国二十等军功爵制度里面的爵位,而是另一种特殊的爵位。

  在战国之前,各国的封爵制度还是遵循周朝的宗法制度,即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底下的士人。

  虽然其中等级分明,但是他们都属于统治阶层,所有人都享有自己封地内的统治权力。

  比如说卿大夫,名义上是诸侯的家臣,但是却可以在自家的土地上修筑城池,建立军队,设立官员,完全就是一个小的独立诸侯国家。

  然而,随着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出现,再加上周王室权威的持续衰弱,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度崩塌了。

  尤其是各国互相兼并,集权制度加强,君主们不愿意再将手中土地像以前那样分封给手底下的卿大夫,因为这样会变相分走他们的权力。

  所以,中原各国变法的重点就是改变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度,需要搞出一套新的爵位体系。

  比如说,秦国的商鞅变法,就制定出了军功爵位体系制度。

  不仅提高了百姓们征战的积极性,更是解决了传统贵族分封制度会变相分走国君权力的问题。

  在秦国的军功爵位体系之中,这些被授爵的人虽然会得到土地的赏赐。

  但是却不能像过往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度那样,拥有在自己赏赐的土地范围内进行临土治民的权力。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东方六国中。

  虽然在各国的爵位体系中,也依31然还有卿大夫这样的名号。

  但是相应的待遇与以往的贵族分封制度中的卿大夫相比,却是截然不同。

  然而过往的贵族分封制度实行了数百年,可谓是根深蒂固。

  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废除,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毕竟这里面有一大群既得利益者,你不可能一次变法,就把人家原本的待遇给剥夺得一干二净。

  其次在招揽人才方面,新的爵位体系与过往的贵族分封制度相比,诱惑力相对较小。

  所以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列国又制定出了一个封君制度,作为过往贵族分封制度的延续。

  而各国的封君,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实封,另一种是虚封。

  所谓的实封者,临土治民,封君对于封邑具有较稳固的领有权,封地内的行政、经济、财政等统归封君支配,如同独立小国一般。

  比如说,秦封卫鞅“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魏国以信陵封公子无忌,号信陵君等等。

  这些封君们,在自家封地上,是有着统治权力的。

  在封邑之内,封君是最高的统治者,并且可以筑城置兵、设立下属官吏,拥有完整的行政机构。

  例如说,商君卫鞅,乃是商邑之主,其在秦孝公死后,为了自保,曾发邑兵攻打郑地,然后被秦军击败。

  这里的邑兵其实就是商鞅自己的私兵,也是封君所拥有独立的武装。

  再比如说,墨者钜子投奔楚国阳城君,阳城君颁以符信,让他为自己守卫封地。

  这里的钜子乃是阳城君私属,直接向阳城君负责,而不是对楚国,这说明封君有任命封地的官吏之权。

  还有齐国的孟尝君封于薛地,号之为薛国。

  在孟尝君遭到贬谪之时,薛国甚至可以脱离齐国,不分属于任何诸侯。

  这意味着封君对于自己的封地享有外交处置权力,封地属于他的私产,而不属于君主。

  这些都表明了,实封的封君其实就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卿大夫。

  故而,像这样实封的封君,除非是于国有大功者,否则一般都不会封赏给臣属。

  而所谓的虚封者,就是临土不治民,只有单纯的俸禄和荣誉,没有真正的封地。

  比如说,昔日的武安君白起、武信君张仪,以及现在的纲成君蔡泽等等。

  尽管他们有封君名号,但是却没有具体的封地。

  然而仅仅只是封君的名号,就已经意义非凡了。

  要知道,除了秦国王室公子之外,有资格封君的人,也就刚刚提到的那么寥寥几人罢了。

  而以上提到的那么几人,哪一个不是有大功于秦国!

  而现在,乌氏倮这么一个区区牧主商贾,又何德何能能够获得与武安君白起、武信君张仪、纲成君蔡泽等人相同的封君名号赏赐?

  即便乌氏倮无偿进献了数十万牛、羊、驴子、马匹等牲畜给天幕上的“秦王嬴政”,那应该也不值得封虚君的赏赐呀!

  赏赐个第九等的五大夫爵位给乌氏倮,那应该也足够了的。

  有些想不明白的李斯,以及其他一众文武百官,皆是抬头眼巴巴地看着前面的始皇帝,想要知道始皇帝知不知道天幕上的“秦王”是如何想的。

  秦皇嬴政看着天幕上另一个“自己”给出的封君赏赐,眼中也是闪过一抹诧异之色。

  虽然乌氏倮无偿进献了数十万牛、羊、驴子、马匹等牲畜给天幕上的“自己”,的确堪称是一份厚礼。

  但是这样的厚礼,若是由他来给予赏赐的话,估计要么给的爵位高一些。

  比如说,给个十等到十二等之间的爵位。

  再要么给个“比封君”的优待,也就是让乌氏倮能够等同王侯,可以和秦国的大臣们一样,进宫朝见,并参与议事。

  至于说,真正的封君名号,哪怕仅仅只是虚封君,他应当是不会给予的。

  毕竟此前秦国获得封君名号的人,不是纲成君蔡泽,就是武安君白起,亦或者是武信君张仪等等。

  乌氏倮再大的功劳,与前面获得封君称号那几人相比,还是要逊色不少的。

  不过略微沉吟之后,秦皇嬴政倒是想明白了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如此厚赏乌氏倮的原因,随即语气平淡道:

  “想想乌氏倮进献的那些牲畜,搭配上新式的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等器具,能为秦国额外增添多少的耕地,以及制成多少的羊毛衣裳。”

  简单提了这么一句之后,秦皇嬴政便没有再多言,继续转头看向天幕,对于天幕中的另一个“自己”所做出的封君厚赏也是微微赞同地点了点头。

  如果说没有太子扶苏与其他一众农家子弟、墨家子弟共同发明出来的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等器具的话。

  那么单单凭借乌氏倮无偿所进献的数十万牛、羊、驴子、马匹等牲畜,的确不值得给他一个真正的封君名号。

  但是如果乌氏倮无偿所进献的数十万牛、驴子、马匹等牲畜,与太子扶苏和其他一众农家子弟、墨家子弟共同发明出来的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等器具搭配上的话。

  那么两者相加,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可就远远大于一加一了。

  就这么说吧,牛和驴子等牲畜搭配上新式农具,至少能够让秦国黔首百姓的耕种效率提高数倍到近十倍之多!

  而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秦国的黔首百姓在耕种完自己的土地田亩之后,还能有额外的余力去给自己开垦更多的荒地来耕种!

  黔首百姓开垦更多的荒地耕种,那么也就意味着黔首百姓会获得更多的粮食收成。

  黔首百姓获得更多的粮食收成,那么同样也就意味着秦国能够从中征收到的粮食赋税也就越多!

  这是第一点好处。

  还有最重要的第二点,那就是不管是如今统一天下的秦国,还是原来分裂割据的中原七国,其实都不缺土地。

  毕竟整个战国时期的总人口数量,也不过是两千万到三千万之间。

  这样的人口数量,放在整个中原大地又能够占得了多少的土地呢?

  事实上,当前中原的人口密度是非常低的。

  但是为什么现如今统一天下了的秦国,又或者是原来分裂割据的中原七国会“缺土地”呢?

  因为缺的是可耕种的土地田亩。

  又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缺已经被人垦荒好的,可以直接进行耕种的“熟土地”、“好土地”。

  原来分裂割据的中原七国,争的便是这样的土地田亩,想要吞并的也是这样的土地田亩。

  至于说那些无人开垦的荒地,是无人在意的。

  你若是喜欢的话,直接大手一画,将与自己国家相接,而不与其他国家相连的蛮夷之地,都划入到自己的疆域地图之中,那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别人承不承认,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一般诸国都是以各国实际已经垦荒好的,可以直接进行耕种的“熟土地”、“好土地”来作为各国的实际有效统治疆域面积的。

  而乌氏倮所无偿进献的数十万牛、驴子、马匹等牲畜,搭配上耧车、曲辕犁等新式农具,却是可以让黔首百姓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垦更多的荒地。

  进而让更多原本无人理睬的荒地,进一步变成秦国实际可利用的有效疆域面积。

  甚至若是按照此前太子扶苏提出的“以劳换器、以工换畜”方案,来利诱黔首百姓为秦国努力开垦更多的荒地的话。

  那么乌氏倮所无偿进献的数十万牛、驴子、马匹等牲畜,至少能够让黔首百姓心甘情愿地为秦国再开垦出上千万亩的荒地,甚至于是数千万亩的荒地!

  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秦国将来垦荒好的,可以直接进行耕种的“熟土地”、“好土地”,至少会增加上千万亩,甚至于是数千万亩之多!

  这更是意味着秦国将来的实际可利用的有效疆域面积,会增加上千万亩,甚至于是数千万亩之多!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便是变相地让秦国比原来额外“开疆拓土”上千万亩,甚至于是数千万亩的实际可利用的有效疆域面积呀!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半是太子扶苏和其他一众农家子弟、墨家子弟共同发明出来的耧车、曲辕犁等新式农具的功劳。

  不过,即便减去其中一半的功劳。

  乌氏倮所无偿进献的数十万牛、驴子、马匹等牲畜,也依然变相地让秦国比原来额外“开疆拓土”数百万亩到近千万亩的有效疆域面积。

  再加上那些羊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羊毛利益,同样也是价值不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秦国急缺牛、羊、驴子、马匹等牲畜的时候。

  乌氏倮能够解秦国的燃眉之急,无偿为秦国进献数十万牛、羊、驴子、马匹等牲畜。

  这样的功绩,累计下来,比起昔日被封君的武安君白起、武信君张仪、纲成君蔡泽等人来说,也并不差多少了。

  至少按照功绩而言,乌氏倮的确是有真正被封君的资格的。

  再加上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估计多少也有点千金买马骨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多方面综合考虑之下,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便大手一挥,直接给了乌氏倮极其难得的封虚君赏赐。

  始皇帝身后,听到始皇帝话语的李斯,以及其他一众文武百官也是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另一边,同样看230到天幕上的“始皇帝”给另一个“自己”封赏的乌氏倮震惊的眼睛都快要掉出来了,嘴里更是结结巴巴地说道:

  “封...封...封君?”

  “封乌氏君?”

  “天幕上的始皇帝陛下给天幕上的我封君了?”

  虽然他觉得天幕上的“始皇帝”陛下收了自己的数十万牛、羊、驴子等牲畜之后,应该会给予自己不菲的回报。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天幕上的“始皇帝”陛下居然会给他封君!

  原本他想着自己能够有个高爵回报,那就已经很不错的了。

  结果谁能想到天幕上的“始皇帝”陛下,居然给了他一个超级大惊喜!

  封君呀,秦国上一个封君的人是谁来着?

  是纲成君蔡泽?

  还是武安君白起?

  前者,曾任过秦国的国相,后者曾屠戮百万。

  他不过区区一个牧主商贾,有朝一日居然也能够和这等大人物相提并论的吗?

  乌氏倮不由得感到一阵阵的眩晕与不真实。

  但是在眩晕与不真实过后,乌氏倮又变得无比的激动。

  如果说原来他的想法,只是用自己麾下的数十万牛、羊、驴子等牲畜换个高爵的话。

  那么现在乌氏倮满脑子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封君!封君!封君!

  天幕上的“自己”都能够获得封君的厚赏,那么没道理自己会无法获得封君的厚赏。

  数十万的牛、羊、驴子、马匹等牲畜,他又不是没有。

  甚至只要能够让他获得封君赏赐的话,那么麾下的上百万牛、羊、驴子等牲畜尽数无偿进献给秦国与始皇帝又如何!

  乌氏倮虽然依然很激动,但是脑子并没有彻底糊涂。

  他很清楚,天幕上的“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封君厚赏。

  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天幕上的“秦国”与“始皇帝”非常缺乏牛、羊、驴子、马匹等牲畜。

  而天幕上的“自己”的无偿进献,刚好解了“秦国”与“始皇帝”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