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青云
“袁绍现下正讨伐张燕,离此黎阳至少有三百里之距。”
“其闻讯后,必会率军回师南下,妄图与袁熙里应外合,击破我大军。”
“臣以为,大王当分出一军北上,迅速夺取外黄城,以阻挡袁绍南下。”
“大王则率主力,继续围攻黎阳!”
辛评指着沙盘,献上了方略。
“不过让臣没料到的是,袁熙竟没有弃城北逃,而是选择了坚守黎阳。”
“这黎阳城乃是魏国门户,城墙坚厚,其中粮草充足。”
“袁熙虽然平庸无能,却有荀谌和高览一文一武辅佐。”
“我军想要攻破黎阳的话,恐怕还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至少得花费一两月的时间。”
弟弟辛毗也是一番分析。
这二人曾为袁绍臣子,对河北形势,对于黎阳城自然是最有发言权。
刘备微微点头,对二人的分析颇为认同。
接着却又看向苏哲:“景略,仲治和佐治所言,你怎么看?”
苏哲沉吟良久,微微点头道:
“他二人所说,臣基本认同。”
“这外黄城,大王也应当派兵夺取,以阻挡袁绍南下。”
“至于这黎阳城,确实也是一座坚城。”
话锋一转,却又道:
“不过,臣倒以为,黎阳城用不着两个月才能攻破。”
“也许不出数日,大王就能不死一兵一卒,攻下这黎阳城。”
此言一出。
辛评和辛毗两兄弟,惊奇的目光,刷的便看向了苏哲。
那可是黎阳城啊!
城中还有两万多兵马。
还有荀谌这个智谋不逊于他二人的谋士。
还有高览,这个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大将。
苏哲竟然宣称,几天之内就能破城?
还不死一兵一卒!
求鲜花
纵然这话是出自于兵仙之口,未免也太过狂妄了吧?
兄弟二对视一眼,心中怀疑,却又不好质疑。
“景略有何妙计?”
老刘却面露喜色,听出苏哲必有奇策。
“现下袁谭一死,袁熙无能,袁尚已是毫无争议的袁家储君,这是人所共知之事。”
“荀谌乃硕果仅存的汝颍一派士人,他应该很清楚,将来若袁尚继位,审配等河北士人绝不会放过他,必会对他赶尽杀绝。”
“还有袁熙,身为袁尚的异母弟,他应该也心存忧惧,害怕袁尚继位后,会除掉他这个兄长,以绝隐患。”
“既然如此,那咱们便正好利用他主臣二人,对袁尚的忧惧忌惮。”
“大王可派说客入城,许诺他只要开城投降,将来灭魏之后,便令他继承袁绍的基业,只是却降格为魏侯,以魏郡为其封地。”
“袁熙心无大志,区区一个魏侯,多半便能令他心满意足。”
“臣料他权衡利弊之后,极有可能放弃抵抗,向大王献城归降。”
“如此一来,大王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黎阳吗?”
苏哲不紧不慢,献上了一道计策。
辛评和辛毗两兄弟,身形一震,彼此对视,眼眸中涌起惊叹折服之色。
苏哲对荀谌和袁熙的心理,竟然比他二人还看的通透,这般洞悉人心的本事,着实令他二人为之汗颜。
“幸得我兄弟二人,及时归降了齐王。”
“若继续跟随袁绍,与齐王作对,早晩怕要死在苏相国的神机妙算之下呀!”
两兄弟心中涌起同样的感慨。
此时的刘备,同样恍然大悟,大赞道:
“景略,你这是攻心之策!”
“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此确实乃上上之策啊!”
尔后。
刘备望向众谋臣,问道:“尔等谁愿为使者,去说降那袁熙!”
话音未落。
辛毗抢先一步上前,拱手道:
“大王,臣曾在袁熙帐下任职过几日,与那荀谌也有些交情。”
“臣愿入黎阳,说服袁熙出降。”
辛评和辛毗两兄弟,虽然归降了刘备,也受到了刘备的厚待。
但二人毕竟是降臣身份,自觉功劳有限,不足以在齐国立足,拥有一席之地。
故此关键时刻,放着立功的大好机会,自然不肯错过。
刘备见他主动请缨,便欣然道:
“好,佐治,本王就准你入城,劝降袁熙,再立大功!”
辛毗得了立功机会,心中窃喜。
于是他当即拜辞刘备,一人一骑出营,直奔黎阳城而去一。。
第236章 只要能活,叛爹又如何?袁绍,你儿子跪了我刘备!(求全订)
黎阳城。
昏暗的府堂内,气氛死一般的静寂。
袁熙眉头紧锁,一脸心事重重。
荀谌和高览二人,亦是各怀心思,默不作声。
就在半个时辰前,辛毗作为刘备使者入城,向袁熙表明了招降之意。
此时的袁熙,陷入了犹豫不决之中。
降还是不降,这是个问题。
“友若,公远。”
“我决定了,归降刘备吧。”
袁熙突然间一句话,打破了沉寂。
荀谌和高览二人,顿时吃了一惊,目光急看向了袁熙。
二人显在没料到,这位袁二公子,竟然如此意志软弱,这般轻易的就要背弃了袁绍。
“二公子,你可要想清楚啊。”
“你这是要背叛魏王,要遭受天下人骂名啊!”
高览急是大声提醒道。
“骂名不骂名的,我已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否是能活下去!”
袁熙一声无奈的叹息,将高览的提醒驳回。
高览一震。
袁熙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
“你们也说了,袁尚和审配心狠手辣,将来袁尚继位后,早晩要置我于死地。”
“我就算是守住了黎阳又能如何,难道父王会因我这功劳,就改变主意,立我为王世子?”
“你们都知道,不能的。”
“袁尚背后可是有整个河北拥护,莫说我只是守住黎阳,就算是我杀了刘备,父王都不可能立我为王世子。”
“既然留在魏国,我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何必还要等死?”
“我看那齐王刘备势不可挡,此番多半能攻灭我魏国,我若降了他,好歹还能做魏侯,有一郡做我的封邑。”
“能保住性命,做一个富贵侯爷,衣食无忧的了却余生,我也能勉强接受了。”
袁熙也是实话实说,道出了自己决心降刘的动机。
说白了,他既想保命,又心无大志,无意争夺天下,做一个富贵侯爷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什么背父的骂名,什么天下人的耻笑,什么袁家子弟的尊严,统统都滚一边去吧。
“友若,公远!”
“尔等可愿降我,归降刘备?”
袁熙坦诚相告后,又看向了这二人。
荀谌一声叹息,无奈道:
“二公子若只想保命,归降刘备,倒也确实是一条出路。”
“只是二公子你只与那甄家千金订了婚约,却未曾完婚,并无家眷在邺城,可以说是孑然一身。”
“而我与高将军的家眷,乃至于这城中两万将士的家眷,却皆在邺城。”
“我们若是降公子你降了刘备,倘若大王怪罪下来,牵怒我们的家眷,却当如何是好?”
荀谌道出了苦衷。
高览也重重点头,显然与荀谌是相同意见。
荀谌虽是汝颍士人,但因当初是辅佐袁熙镇守幽州,故其家眷并未迁往许都,如今仍旧留在邺城。
高览就更不必说了,他虽是袁熙心腹,但却是河北人氏,家眷同样在河北。
他二人若敢降刘,难保袁绍不会一怒之下,灭他们满门。
抛开这点顾虑外,他二人对降刘,倒并未有多少抵触情绪在内。
毕竟,有沮授,辛评这些榜样在前,皆在齐国得到了重用。
他们若是降了齐国,不见得就混得比在魏国差。
“二位的苦衷,本公子也理解。”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就算不降刘备,就凭咱们几人,当真能守得住黎阳城吗?”
袁熙叹息着反问道。
荀谌和高览神色一震。
“许都,宛城,官渡……多少座坚城,几十万大军,就没有守住。”
“现下刘备二十万大军,兵围咱们黎阳城。”
“你们当真觉得,我们能是例外吗?”
袁熙语气渐渐加重,再次反问道。
荀谌和高览低下了头来,神色渐渐渐灰暗起来。
天下多少坚城,哪一座不比黎阳坚固,却尽皆被刘备攻破。
上一篇:人在红楼写日记,金钗们都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