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第267章

作者:释青云

  多么熟悉的四个字。

  众人岂能忘记,第一次官渡之战中,曹操就曾率军奇袭乌巢,试图烧毁袁绍的粮草,以扭转乾坤。

  但不幸的却是,曹操失败了。

  在前往乌巢的路上,曹军很快就被袁军的哨戒发现,袁绍得以及时的派出精兵拦截。

  曹操偷袭乌巢失败不说,还损兵折将,被迫灰溜溜的逃回了官渡。

  此战之后,曹操军心一蹶不振,再加上粮草耗尽,最终被迫放弃官渡南逃。

  而今。

  苏哲竟想仿效曹操,打第二次官渡之战不说,连乌巢也想来个二次偷袭?

  众人岂能不吃惊。

  “若能偷袭乌巢得手,烧尽了袁强的屯粮,确实是速破魏军的制胜之计!”

  “但此去乌巢的路上,必是遍布魏军的关卡哨戒,稍有不慎就会被袁绍察觉,派出兵马围追堵截。”

  “当年曹操就是因不知袁军哨戒虚实,方才偷袭乌巢失败。”

  “如今苏令君也要偷袭乌巢,亮只怕…”

  诸葛亮第一个提出了质疑。

  话虽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却已明了:

  咱们不知魏军哨戒情报,怎么可能绕往官渡七十里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袭了乌巢?

  “是啊景略。”

  “这计倒是好计,只是如何瞒过933袁绍的耳目,躲过他的哨戒,却实属不易。”

  “此计会不会有些冒险托大了?”

  老刘罕见的苏哲这一计,也表示出了质疑的意思。

  苏哲暗自一笑。

  他怎么会想不到老刘和诸葛亮的顾虑。

  正是为了促成曹操偷袭官渡失败,他先前才要以锦囊计,助关羽在徐州斩杀许攸。

  没有许攸,曹操就无法知晓袁绍哨戒布防机密,自然就无法偷袭乌巢成功。

  曹操的前车之鉴,他岂能没有考虑在内。

  “无非就是魏军哨戒布防罢了,咱们想方设法刺探出来不就行了。”

  苏哲眉宇间掠起几分玩味目光。

  刘备一怔,却道:“这哨戒布防,乃是魏军机密,光靠细作斥侯,只怕无法打探出来吧?”

  “所以,我们需要袁绍麾下,一个熟悉魏军机密的重要人物,将哨戒布防的机密透露给我们。”

  苏哲这番话,令老刘越听越是糊涂。

  熟知魏军机密的,必是袁绍心腹重臣。

  这样的人物,又怎么会把如此机密,透露给他呢?

  刘备脸色茫然,听不出苏哲言外深意。

  诸葛亮思绪飞转,却蓦的眼眸一动,忙问道:

  “苏令君,莫非你想令主上,招降那辛毗!”

  苏哲赞许的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卧龙不愧是卧龙,仅凭他现有的提示,便推算出了他的计策意图。

  “辛毗?”

  “景略你想招降辛毗?”

  刘备却依旧困惑,不解道:“此人乃是袁绍心腹,无缘无故,如何能招降他?”

  苏哲一笑,却反问道:“主上,莫非你忘了,辛毗的兄长辛评,早已是主上之臣!”

  刘备身形一震,蓦然被点醒。。

第218章 随手一笔,一道离间之计!逢纪煽风点火,辛毗作贼心虚?(求全订)

  许都一役后,辛评已称臣归降。

  而辛氏一族的族人,包括辛毗在内,皆在许都之中。

  有了兄长做牵线,家眷也不必顾虑为袁绍牵怒,辛毗确实有招降的先决条件。

  刘备顿时兴奋起来,点头道:

  “利用辛佐治的关系,招降辛毗,为孤所用,确实是一出妙计。”

  “那辛毗乃袁绍心腹谋士,必然知晓魏军哨戒布防,定能助我们瞒过袁绍耳目,奇袭乌巢!”

  老刘立时领悟了苏哲的意图。

  “若辛毗能归降,确实可助主上奇袭乌巢。”

  诸葛亮也点头附合,却话锋一转:

  “只是这辛毗乃袁绍谋士,如今郭图沮授等死的死,降的降,袁绍谋士已所剩无多。”

  “听闻这辛毗和逢纪,已是袁绍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光凭辛评这一层关系,他肯倒戈来降吗?”

  刘备脸上兴奋收敛了几分,遂看向苏哲。

  “辛毗乃汝颍士人,如今袁谭已死,汝颍一派在魏国必定已失势。”

  “袁绍虽然用他,但信任程度,必定不及河北一派的逢纪。”

  “我猜想,逢纪也会落井下石,没少针对这辛毗。”

  “何况其兄辛评归降主上,这对辛毗来说,更是一桩无法抹去的污点。”

  “以袁绍的气量,主上觉得,当真对辛毗不会心存芥蒂,还能做到用人不疑吗?”

  苏哲眼眸中掺杂着讽意说道。

  刘备若有所悟,微微点头道:

  “景略言之有理。”

  “以袁绍的气量,连田丰这种忠言逆耳之臣,都能忍受不了将之下狱。”

  “何况那辛毗兄长归降了孤。”

  “如此看来,招降这辛毗倒不是没可能。”

  苏哲接着又道:“可能性当然是有的,但主上也需略施些手段,促成辛毗拿倒戈。”

  “略施手段?”

  老刘眼眸一亮,忙问道:“不知景略有何妙计,可促使这辛毗来降。”

  苏哲将杯中茶饮尽,便不紧不慢,将计策诿诿道出。

  刘备恍然明悟,大赞道:“好好好,景略这离间计妙啊,不着痕迹的便离间了袁绍对辛毗的信任,此计甚妙!”

  于是刘备也不迟疑,当即传辛评前来议事。

  须臾。

  辛评入帐参见。

  刘备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挑明了想要利用他,招降辛毗的意图。

  “这…”

  辛评却面露难色,叹道:

  “主上令臣招降仲治,臣自当从命,即刻便可修书一封,向他陈明利害,招他来降。”

  “只是听闻他现下是袁绍左膀右臂,在魏国中地位远胜从前,就怕他贪图眼前的权位,不肯听臣的劝说啊。”

  刘备却是一笑,拂手道:

  “佐治你不必担心,你只需写下劝降书便是,景略自有办法叫令弟倒戈来降.。”

  辛评一愣,狐疑的目光看向苏哲。

  他自个儿的弟弟都劝不动,苏哲这个外人,竟有办法劝降辛毗?

  辛评心存几分怀疑。

  但刘备有令,他也不敢不听,当即便在帐中提笔修书,写下了一封劝降书信。

  刘备看过之后,便将书信交给了苏哲。

  苏哲仔细审阅一番,提起笔来,在书信上划下了几笔。

  尔后将书信封装,便叫辛评令辛家心腹家仆,连夜潜入官渡去见辛毗。

  苏哲的举动,却令辛评愈发的摸不着头脑。

  好端端一封劝降书,自己也没写什么不合适的内容啊?

  为何苏哲看过后,会提笔在上面作修改?

  就算真有不妥,你指出来之后,让他重写一封便是。

  就这么直接修改后送出去,实在有些不妥吧。

  “这位苏令君鬼谋神算,不知又在使什么深不可测的妙计呢…”

  辛评心中暗自猜测,绞尽脑汗也无法窥破苏哲用意。

  于是他也不敢耽搁,当即照苏哲所说的去做。

  当晩,一名辛氏家奴,便挟了这封苏哲修改过的劝降家书,直奔官渡魏营而去。

  …

  官渡壁垒。

  中军帐。

  “近一月以来,文子勤已成功劫烧了二十余万斛粮草。”

  “据我细作回禀,大耳贼军中粮草供应,明显已有接济不上的迹象。”

  “臣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下去,不出三个月,大耳贼必定不堪粮草短缺,被迫撤兵回许都。”

  逢纪扬着手中情报,邀功似的向袁绍禀报。

  袁绍脸上是满意的笑容,心中那份阴霾一扫而空,仿佛腿上的伤也不那么痛了。

  “大耳贼啊大耳贼,孤倒要看看,你那点家底能支撑多久!”

  袁绍嘴角冷笑,赞许的目光看向逢纪:

  “逢元图,你这一计当真是神来之笔,乃是制胜的奇策。”

  “孤今日才发现,你的智谋位在众谋士之首,孤若是早日重用你为谋主,只怕早已一统天下矣!”

  此时的袁绍是心情大悦,对逢纪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

  这份评价,令逢纪是受宠若惊。

  要知道,许攸也好,郭图也罢,甚至是曾经一度为谋主的沮授,都不曾受到袁绍如此的盛赞。

  逢纪预感到,自己离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已经不远了。

  审配忠诚而少谋,田丰还被关在邺城的狱中,魏国中真正能对他构成竞争威胁的,也就剩一下辛毗了。

  只要扳倒了辛毗,他的地位便无人再能撼动!

  逢纪脑海中迸出这般念头,眼珠飞速转动。

  蓦的一道阴冷之色闪过。

  “主上,臣只此虽可拖垮了大耳贼,但臣担心会有意外发生呀。”

  逢纪压低了声音,神情诡秘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