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垠石
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急匆匆的走出了店外,其中一个小年还数著手指头。
“一斗米十八钱,那不是要换的五十多斗吗?那还得够我两年吗?”
两个少年如同受到惊吓了一般,立跑开。
唐时,一斗米八斤,一斤六百克。
李承乾也是置身于其中,感受著盛唐的气息,还不时会看见黄发碧眼的他国人走过。
“大哥,别看走眼了,听说那是从一个叫波斯的国家,过来行商的。”
程处默一下就冒出了头来,看著那异域风情的美少女走过,两眼发光。
”大哥,你别看不起眼他们这些外乡人,可是别有一番风味,无毛的。”程处默加重了声音。
李承乾不由点头,这程处默确实符合小说里面描述的那种风流的纨绔子弟。
“老四,你玩的挺花的啊?”李承乾露出了那么一丝羡慕眼光。
“我不花,哪里玩得有那群文人花啊?”程处默摇了摇头。“那神医就在前面了。”
再往前走了一里多,四人来到了一处医坊,不过早就挤满了人群,一个个锦衣华缎,都是富贵人家。
“大哥不用担心,让四弟去处理吧。”李德謇的话语落下。
程处默已经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和那些子弟寒暄一会,很快,人群都散开了。
小混世魔王可不是白叫的,凶名远播。
“你们要看病吗?”不多时,药坊之中,传出了一道声音。
李承乾走入,便看见一个道士端坐于案前,此时正在审视著李承乾。
“大哥,可别小看这小道士,这位就是师从你要让我们寻找的孙思邈的弟子——孟诜(shen)。”
李德謇在一边小声说道。
李承乾也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孟诜虽然不如孙思邈有名,但是也是得了孙思邈的真传,曾被李治以高规格礼遇之。
但是他也和孙思邈一样,不愿入朝,更意在悬壶济世。
“孟余堂”便是孟诜所创,福泽万世。
“阳气不足,体虚,气血不通,加之外伤所至,足疾难愈。”
小道童孟诜开口道,不问其病,一眼望穿。
“大哥,我没有吹牛吧,这是得道的神医,任何病症他一眼就能辨认出。”程处默笑道,对孟诜吹捧至极。
“我这大哥的这些毛病都可治好吗?”程处默再问。
“体虚我能治之,但是足疾已经有一段年月了,需要行针御气,我不善此道,唯有我师傅他们可治愈著。”
孟诜说道,他如今善的也是养身之道,针灸一途他还未到达那些地步。
“那令师又在何处呢?”李承乾问道,这足疾也是他的一大困扰。
“师尊他老人家云游天下,我亦不知道其踪迹。”孟诜摇了摇头,随后递交起了一张单子。
“你依此药方抓药,服用过三个月,可治你体虚之症,不过要切记,三个月之内,房中事,必须间隔三日。”
“孟小神医,这不对啊,那种金丹呢?吃一粒就生龙活虎的那种。”程处默比划著名。
“病症因人而异,他身体羸弱已久,也已经伤到了根本上,需要固本培元,与你们的情况不同。”孟诜继续解释道。
第31章 医道共勉
“原来如此!”
程处默摸了摸头,而后再举手作揖道。
“孟小神医,那种金丹,还有没有,再给我几颗,价钱好商量。”
“你们虽都身体健硕,但是服用那金丹太多了,也会伤到根本,要是你们知道节制,加之金丹相辅,必能上九十之高龄。”
孟诜的初心,是专研养生之道。
“孟神医说的对,但是活那么久干嘛,不是活受罪吗?我们都没有神医这样高的道行,会清心寡欲。”
孟诜无奈,打开柜门,取出了三枚金丹。“不可多贪,不然会伤身。”
“多谢神医!”李震和李德謇的手速也不慢,分别拿了一枚。
“你们要,不会和神医拿吗?”程处默怒道。
“这真的能吃吗?”李承乾也将那最后的一枚拿在了手中。
他可是早有耳闻,很多君王为了长生,死磕那所谓的金丹,但是没有过几年,就得重金属死了。
“大哥,这个你当然不能吃了,小神医可是说了,还是给我吧。”
程处默两眼发光,想从李震和李德謇那里得来,肯定是不可能了。
“神医说了,三个月之前不能服用,三个月后,就不是可以了吗。”
李承乾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将丹药放进了袖口之中。
反正磕一枚又不会得重金属。
万一行呢?
而且孟诜和孙思邈都是千古的招牌代表,应该不会作假。
长生仙丹太科幻了,炼不出来,也是应该的。
但是壮阳药,在古籍之中,一直都有登记的。
“孟神医,诊金何如?”
李承乾恭敬的问道,像这种不向权贵低头,依旧是悬壶济世的医者,是值得尊重的。
“一千钱!”孟诜开口道。
“老四,你点的药,还想让大哥开钱吗?”
李德謇踢了程处默一脚,示意他开钱。
“我开!我开,小神医,下次,记得给我预订三枚,定金也都在这里了。”
程处默将一枚银锭放在了案上。
“孟神医,还在长安住多久?”
李承乾很想把其招揽入东宫之中,在这个时代,有这样一位医术精湛的人在身边,不外乎相当多了数条命。
“随心而为,该走时便走。”孟诜回道,其是医者,亦是道人,顺其自然。
“孟神医悬壶济世,乃是世人之幸,神医之善举,当为世人铭记”
作为后来人,自然清楚这位医者的事迹,他们很多人都会流迹于四海之中,多行多见,这样才会提升医术,并不是看几本书,闭门造车就可以了。
“不过以孟神医一人之力,又能救的了多人呢?百人?千人还是万人呢?”
李承乾发问道。
“随缘而为,救的一人便是一人。”孟诜神色泰然。
“以孟神医之才,当是救国,救千万人,救万世。”
李承乾郑重无比的说道。
“何为救国?何又为救万世呢?”
孟诜陷入了深思之中,但是人力有尽,救一人都尚有难处。
“以教救国,以笔救万世。”李承乾郑重的说道。
“教?笔?”孟诜有一丝明悟,但是却始终抓不住。
“孟神医何不开舍医堂,教医传道,一人教百人,百人传万人,国可救之。”
“以笔记录疑难杂症,立专传于后世,便是救万世。”
李承乾一一说道,大唐虽盛,但对很多的疑难杂症也无法治愈,特别是穷苦人家,得了一点小病,也只能等死。
”此志甚伟,立传为书,与我师之道相同,但是此同道中人不多,何以救国,何以救万世,我医者愿倾囊相授,但并无学生受之。”
孟诜摇了摇头,说是简单,但是做起来太难了。
凡事讲究天赋,他也是天赋异禀,才得到了孙思邈的真传,也并不是他们这些医者不想传授,而是学之不易,非十年而不可出师。
但是期间的开销,又从何而来?富贵人家又不学,穷苦人家又学不起。
如今哪里来的人学习医道呢?药材的费用又从何而来?
一切都是归于没钱。
“若是神医愿教,我可以出钱,甚至给你招收学员。”
李承乾听出了孟诜的难处,立即开口道。
“那你可知道,其中开销之大,一般来说,招收之学员必须要识字,而且从一个学员入学至出学,十年之内,不会有半点钱源,在此期间,你不但要支付其生活所需,还要负担其家庭的开支。”
孟诜对此并没有抱太多的希望,他知道,这李承乾四人都达官贵人,但是要开办医堂,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是朝廷在民间开办免费医堂。
但是这可能吗?
“我清楚,先生有救济天下之意,我等也有匡扶社稷之心,先生尽可放手去做,过几日,我会送银两于此处,还望能够再见先生。”李承乾开口道。
“这阵子,我还未离都。”
孟诜也点了点头,对李承乾所说的前景,也抱有了一定希望。
他都能放弃功名利禄,他人为什么不能挥金如土呢?
“告辞!”李承乾高兴无比,他的两大症状已经得到了处理。
这江湖郎中,可比那些太医牛逼了。
但确实也仅限于孟诜和孙思邈,如果他们同意入宫,肯定就是太医院的一把手了,现在的孟诜还欠火侯,但是在将来,他可是救过皇帝之命,是太医所不能之。
“大哥,你这是为何啊?直接启用太医院的太医不好吗?而且这又有何用呢?”
程处默问道,他有不解,没有国家扶持,这就是相当于李承乾自掏腰包。
其他人可能会找不到医生,但是于皇室而言,他们就是养了一批,李承乾就是多此一举。
“以后你们会知道的,这将是医学上的一次创举。”
李承乾是要的是进行医学体系的改革,要有很多的医者基础才行,很多的医学研究,更是需要医者去实施。
而以大唐现在的医疗基础是不可行的,这非一日之功,此举若成,也将至少在数十年之后,才见到显著的成效。
大唐看似强势无比,但也是积弊重重。
第32章 穿越者的金手指们
长安的街道之上,人群熙熙攘攘,嘈杂声此起彼伏,来自各国各地的宾客们纷至沓来,如潮水般涌动不息。
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宴会之中。
各国的使者和商人们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只为一睹大唐的繁荣昌盛。
有些使者更是肩负著重要使命,前来觐见天可汗,向天可汗表示臣服之心。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雄伟壮观,每一座都展示出大国的气魄和实力。这些建筑不仅是长安都有点地标,也是国家繁荣的象征。
悠扬的音松下在空中回荡,诗歌朗诵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文化气息。
这一切都彰显著大唐的强大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无数人为之震撼。
“大哥,这醉来居的佳酿,可是屈指一数,与皇宫之中的美酒,都不遑多让,是赵国公的产业。”
程处默小声道说道。
赵国公便是右仆射长孙无忌,在长安这地段之上,寸土寸金,朝中大员都有作坊,李承乾也有几处。
这就是除了供银之外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是诸多达官显贵的命根子。
“难得到一次,我们进去煮酒,岂不快哉。”
李震动酒瘾也被勾了出来,官富二代的标配就是,品酒和逛青楼。
缺少一样,你都不能融入这个圈子,文人称之为风雅。
上一篇: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下一篇: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