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垠石
道琛硬著头皮接下,心中还是略有担忧。
主舰调转方向,逆流而上。
剩余的人员,则是由黑齿常之统领,在追杀逃亡的倭寇和打扫战场。
“倭寇阵亡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
很快,一张战报送到了主舰之上。
李承乾饶有兴致的观阅了起来。
此战唐军大获全胜,斩杀倭寇三万余人,无一俘虏。
也做到了当初李承乾所说的那般,不留活口。
“将此战报,分传各州道,我军于白江口下游大破倭寇,斩敌三万也。”
“另外,也给大唐长安传其此捷报,向皇帝陛下请功,要求赏赐。”
李承乾低语道,大唐不认他这个太子可以,但他不能不承认大唐才是正统。
要是他胆敢在高句丽立国称帝,就会真的坐实了叛逆之名,那到时候,与之敌对的不仅仅才是门阀氏族了,而是整个大唐天下。
“殿下,若真如此行事,末将认为可以上书谴责长孙无忌等权臣。殿下您为国家开拓疆土,扫除外部隐患,但却遭受到奸佞臣子的诬陷。”
刘仁轨心中暗自打起了算盘,李承乾至今尚未向唐王朝的群臣发难,身为将领的他自然难以猜透其中深意。
“不仅如此,我们应当派遣传令兵将此事传遍各个州道,让大唐的百姓们知晓,他们的父兄子弟并非叛逆之徒,而是大唐的功臣。”
欲要剑指门阀氏族,就必须掌握大义之名。
倘若仅凭借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小国的力量与鼎盛时期的大唐正面对抗,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大唐目前的军事工业已达到世家的巅峰水平。
而这次,同样也是李承乾对大唐施压的有力回击。
“好,末将这就安排下去。”
刘仁轨心中五味杂陈,李承乾最终,还是要向大唐王朝亮剑了。
搅乱起舆论,那么下一步,极有可能就会举兵事了。
舆论只是铺垫,想要夺权,武力还避免不了的。
……
百济叛军军营。
安昙比罗夫和毛野稚子经过几日几夜的逃亡,领著残兵败将,逃到了扶余福信处。
扶余福信已经接收到了前线的最新战败,知晓倭寇已经被打败。
“安昙将军,如今怎么会是这般模样啊?”
扶余福信明知故问道,心中当然没有在幸灾乐祸,更多的是唇亡齿寒之感。
倭寇这次战败,也牵扯到了他们。
“扶余福信,少在这里阴阳怪气,我就不信,你没有接收到,我们在熊津江战败的消息。”
安昙比罗夫本来就十分气愤,听到扶余福信又在内涵他们,更是气不打一处。
当然,扶余福信也没有再惯著他们,现在倭寇的利用价值太小了,他们都是自身难保,更不可能还能帮助到自己。
至于指挥吗?
只能呵呵!
打出敌军一人无损的战绩,也是千古无人能出其之右了。
“哦,安昙将军怎么会战败呢?我之前可是听某人说,唐军战力不值一提,一击便溃的。”
“你!”
安昙比罗夫脸色红涨,一口逆血差点就吐了出来。
手中乱摸,拿起配刀,欲要向扶余福信砍去。
“够了!”
毛野稚子呵斥道。
内斗已经发生,还想战胜唐军,这是不可能的。
“唐军太过于狡诈,我们大意,中了唐军的奸计,以至于溃败,悔不听当初扶余将军之言。”
毛野稚子十分歉意的向扶余福信躬身赔罪。
如今,他们能否逃出百济,还要扶余福信的帮助。
“但我大倭国,并没有失败,我等立即会向天皇上书,请求征兵百济,助扶余将军复国。”
倭国的陆地面积,与百济相差不多,如今折损了三万精锐,还想再近期内徵调出大军,那就是痴人说梦。
“将军此话当真?”
扶余福信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对于倭国,肯定是不能交恶现在。
不然就真的是孤立无援。
“我以武士道精神的精神保证,我大倭国一定会出兵支援的。”
百济、新罗是倭国的门户,不到万不已,倭寇不能放弃。
“水军失利,唐军不日就会逼近,两位将军稍作歇息,我们准备撤离。”
扶余福信面色阴沉地说道,他可不像是那些头脑简单、无知无畏的倭寇,不会傻乎乎地选择与强大的唐军正面交锋。
就在这时,一员侍卫匆忙走近,在扶余福信的耳边低声细语。扶余福信的神色瞬间变得难以捉摸,不断变化著。
“是唐军追来了吗?”
一旁的毛野稚子紧张地问道,语气中明显带著一丝惊恐。
经过这些天的逃亡,毛野稚子终于意识到,他们之前所轻视的唐军实力远非想像中的那么弱小,反而战斗力出其的强大。
确切地说,是双方武器装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唐军手持锋利无比的唐刀,身披坚固的明光铠,让人无处下手。
若是想要与之对抗,自己手中的兵刃很容易被砍断;即便侥幸砍到了唐军身上,但也无法穿透他们那坚不可摧的铠甲。
在近身搏斗中,更是毫无悬念地被唐军无情碾压。
“不是,是其他的军情,来人,领毛野两位将军下去休息。”
扶余福信摆了摆手,下了逐客令。
两人刚出去不久,一个侍卫将道琛领进了营帐内。
“扶余将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道琛展开笑脸,笑盈盈的看向扶余福信。
“我是无恙,但是你马上就会有事了,身为百济重臣,却吃里扒外,对付其自己人,却从不心慈手软。”
扶余福信眼睛泛红,相比于外敌,他更痛恨内奸。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扶余将军误会了,如果不是我道琛在唐军之中周旋,将军觉得,你还会活到现在吗?”道琛说道。
第186章 倭寇全部沉江
“道琛,你少要巧言令色,你是什么样人,本将军自然清楚,你此次前来,是为何?是要代表唐军来说降本将军的吗?”
扶余福信语气不善,若不现在处境不妙,怕是早就把道琛给砍了。
“扶余将军,我可是来给你指明一条生路的,唐军兵盛,而且刘仁轨将军,也一直厚待将军,我就真想不通,你为何要选择谋逆这条路呢?”
道琛不解问道。
“国家之重,岂是你这等断脊之辈能懂的。”扶余福信冷冷道,他为皇室成员,自然比其他人,更不想百济就此消亡。
而且,扶余义慈投降,他是有望登基的。
“我为百济之臣,可不是扶余一氏的家臣,本将所为,是为了百济的百济,可不想某些人,为的是一己之私。”
道琛亦是不怯气势,他代表的是强势的一方而来,不是来忍气吞声。
现在该服软的是扶余福信。
“李承乾殿下有仁德之心,不想我百济之民陷入刀兵灾祸,遂让我来劝降你等,若是你等不以天下百姓为重,殿下也必定行铁血手段,屠尽你扶余一脉。”
道琛趾高气昂的说道,十分的强势,在气势之上,完全就碾压了扶余福信。
“若是你等识大势,就此随我而去,向殿下请罪,刘仁轨将军也曾许诺,会在殿下面前力保你等无罪。”
扶余福信没有答话,而是冷冷的看著道琛,试图从他的神情之中,辨认出真假。
百济复国肯定是无望了。
在他的号召下,百济响应的人太少了。
而且现在更是在百姓之中,传出他们是叛乱之言。
这是人心向背。
他再如何的有能力,也无力回天。
他也不得不承认,在李承干的治理下,百姓确实过的要好上了很多。
现在他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这场激流之中勇退。
从局势来看,他要么投降唐军,要么跟随安昙比罗夫逃亡倭国。
无论如何,都是为人臣子,百济国还是不能复辟。
“我们知道,现在逃亡的倭国士兵,都已经到了你处,还需你将这些倭国兵卒全部擒拿,交给殿下发落。”
道琛再道。
“此中决议,非我所能定夺的,还需上报国主,才能决定。”
扶余福信陷入了犹豫之中。
擒拿倭寇,这是唐军逼迫自己断了后路。
而不擒拿,那也就是无法向唐军交代。
“扶余福信,你果真是糊涂了,这百济,哪里还有什么国主呢?真正掌权者是谁,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你若是再这样犹豫不决,等到倭寇察觉到了,那就晚了。”
见到有戏,道琛的语气也柔和了下来。
“现在擒拿下倭寇,将军不但无过还有功呢?至于罪行,那应当就是图谋不轨,称帝的扶余丰了。”
这一番话语,让扶余福信将责任撇的干干净净。
他对于扶余丰这个未曾见过几面的侄子,可没有什么感情。
“道琛将军,你想必也累了,下去休息一会吧,容本将好好想想。”
他们是一个团体,举兵,肯定也不是他扶余福信能一人完成的,还需要和其他人进行沟通。
“好,那我就下去等待将军的好消息了,我相信将军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道琛含笑告退,又稳了。
……
几天的逃亡,倭寇们早就已经精疲力尽,吃了热饭之后,都在军营之中睡著了。
正当他们熟睡之时,百济叛军之中,人影闪动,二话不说,便冲进了营帐之内。
“八嘎,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安昙比罗夫被揪了起来,当即就对著这些兵卒破口大骂起来。
“抓起来!”
道琛满意点头,一声令下,刀剑加身,将安昙比罗夫控制了起来。
“你是谁,竟敢如此对待我,快叫扶余福信过来。”
安昙比罗夫大声嘶吼著,满眼怒意。
上一篇: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下一篇: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