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他忙命令部队向自己收拢并列阵防御。
而后,他又看向身旁的参谋,大声道:“莱昂,派人去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是,将军!”
他的命令还未传达下去,便有两名传讯官疾驰而来赶来,在看到他之后,立刻焦急地禀道:“将军,我们的前队遭到袭击,布莱希特将军的两个团已经溃散……”
“这怎么可能?”德里森眉头紧皱,“是谁在攻击我们?”
“好像是法国人。”
“该死,他们是哪儿冒出来的!”德里森百思不得其解。按理来说,大炮肯定得预设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进行伏击,但为什么自己的骠骑兵会没有发现。
他当然不知道,那是近卫军团的骑炮兵,先前一直隐蔽在6公里之外,在发现了他的部队之后,才迅速靠近,然后在他们的侧前方展开射击。
“敌军有多少人?”
“这,还不清楚,炮击来得太突然了……”
德里森到底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很快冷静下来,而后迅速做出了判断。
敌人拥有炮兵,那么可能是大兵团,所以首先要迟滞敌人的进攻。
他立刻命令费恩军团就地布置防线,进行阻击。其他部队在北面的树林附近集结。
费恩军团大部分是精锐的普鲁士禁卫军,动作倒是非常快,仅半个多小时后,便已开始在主力部队的南侧聚集。而普鲁士军蜿蜒的行军队列则缓缓向北移动。
不过,伏击他们的法军显然没打算给他们机会。
很快便有骠骑兵向德里森报告,说发现上万法军步兵出现在西南侧,正朝这边赶来。
德里森的额角冒出冷汗,他的主力兵团前后相距至少有三四公里,等到聚拢起来再完成列队,起码需要3个小时。
他当即亲自指挥身边的两個掷弹兵团,与费恩汇合,一同构筑布置临时防线。并命令克罗科夫率全部12个骠骑兵中队不惜代价拖住法军,为自己赢得时间。
布尔河旁的高地上,约瑟夫在望远镜中看到近两千名普鲁士骑兵,浩浩荡荡地涌向了近卫军团的步兵线列。
他倒是并没有丝毫紧张。经过这两年的军事学习,他能看出来普鲁士骑兵根本没有做好准备,队形散乱,前后脱节,就匆匆忙忙地发起了进攻。
这基本上就是自杀。
不要以为骑兵的装备好,速度快,冲击力强,就一定能碾压步兵。实际上,骑兵根本不是用来正面决战的。他们的优势在于利用机动力,迅速突袭敌人的薄弱环节,而后飘然而去。但如果和步兵硬拼,尤其是硬冲整齐的步兵线列,除非人数相当,否则还真打不过。
果然,当普鲁士骑兵胡乱冲到法军步兵线列面前,立刻就挨了一轮齐射,最前面的20多匹战马悲鸣翻倒,又绊倒了不少后面的骑兵。
接着,完成射击的士兵将上了刺刀的枪斜插在地上,同时蹲下身来。后面一排的士兵举枪射击,接着平举火帽枪,用刺刀指向前方。
然后是第三排齐射……
等普鲁士骑兵冲到近前,所面对的是前后三排的密集刺刀。他们只得扯动马缰转向,朝两侧分开。
影视剧中那种骑兵悍不畏死地以身趟刺刀是没有意义的——就算你能压倒两三个步兵,立刻就会有人填补缺口。而你和马的尸体就成了后面队友的绊脚石,令整个队伍的冲击速度慢下来。而停止奔跑的骑兵那就是步兵的靶子。
近卫军团的步兵线列非常长,就凭普鲁士骠骑兵这点儿人,根本不可能完成绕过两翼进行包抄的任务。况且在步兵侧后方还有近卫军团的骑兵随时待命,提供掩护。
普鲁士骑兵只得兜了个圈在远处集结。仅仅刚才这一次没有章法的进攻,就令他们损失了至少一个中队,也就是150多人。
但德里森给克罗科夫的命令是拼死拖住法军,所以他不得不再次举剑大声喝令手下,向近卫军团发起了冲锋。
这样的进攻进行到第三次,普鲁士骑兵便因巨大的伤亡而畏首畏尾,踟躇着不太愿意上前了。
其实这些容克贵族骑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换做士气稍差一点儿的部队,早在第二次冲锋时,就已经开始溃逃了。
贝尔蒂埃再次建议让近卫军团的骑兵前去迎击。约瑟夫看着望远镜里摇摇欲坠的普鲁士骑兵,终于点头同意了。
骑兵算是近卫军团最缺乏的兵种。只有当初从巴黎卫队获得的骑兵战斗力较强,后面训练的大多只能担任游骑兵。所以约瑟夫用起来也是非常小心,一点儿伤亡就能让他心疼很久。
不过,此时的普鲁士骑兵经过几轮消耗,此时连聚拢队伍都很难做到了。
当700名近卫军团骠骑兵突然出现在他们左侧时,纵然克罗科夫亲自带着侍从迎了上去,但几乎没有人跟在他的身后。
随即,普鲁士骑兵被从中间冲成了两块,大部分人向北逃去,其他的则遭到赶上来的法军步兵的齐射,很快便弃马投降了。
德里森这边的步兵线列还乱糟糟的,便见到有骠骑兵逃了回来。
他让人将一小队溃兵带到面前,就听几人慌张道:
“将军,敌军距离这里只有八九百步了。”
“克罗科夫将军?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敌人的防守密集,火力非常猛……”
德里森心中一沉,自己已尽全力补救,却连一个小时都没拖延到……看来敌军至少有三四万人之多。
该死,这么大一支军队进入奥伯伦,至少两天时间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
第448章 “不死人”大军
德里森自然是猜错了,近卫军团前来截击的部队只有1万4千人,并且一路都在避开村庄,所以根本没人注意到他们。
其实就算有普鲁士人发现了异样,等报告给他的时候,近卫军团也已经骑脸了。
在约瑟夫获悉普鲁士军有大规模调动之后,就知道他们肯定是冲着拉蒂博尔去的。可以说,以近卫军团的急行军速度,伏击基本上就不会落空。
这就是围点打援战术的优势所在——我知道你要去增援肯定会走某条路,于是就可以针对性地对援军发起袭击。
很快,普鲁士士兵的视线中出现了一条笔直的白色步兵线列,伴随着整齐的军鼓声,朝自己这边缓缓压了过来。
德里森见自己这边只有七成左右的士兵完成了列队,但也只得命令立刻迎敌。
好在刚才负责侦察的骠骑兵报告说法军大概只有1万多人。他这边的费恩军团加上两个团的掷弹兵,兵力也接近9千,就算队形不整,拖延两个小时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等到自己的主力部队完成列阵,就能以优势兵力对法国人发起反击了——他的身后可足足有1万7千多名士兵!
法军的鼓声越来越近,在普鲁士线列阵的前方,普鲁士皇家猎兵营的奥利夫少尉正蹲在一蓬枯草后面,双眼死死盯着远处的那面绘着“背剑海豚”徽章的旗帜。他没记错的话,那好像是法国皇家近卫第二军团。
他估算着双方的距离,高声吩咐周围的士兵们稳住,而后缓缓抬起了自己手中的波兹坦M1741型猎兵枪。
这枪是由M1741型燧发枪改进而来的,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枪管里有膛线,射出的子弹可以自旋,所以能够获得笔直的弹道。
这在30米外命中率全靠信仰的滑膛枪时代,绝对是高精尖武器。不过,因为造价非常高昂,且装弹费力,所以只装备了少量精锐猎兵。
而奥利夫就是其中之一。
他很快就选定了目标,那是一名距离最近的鼓手,看年龄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身材很高。
击毙这家伙,肯定能严重打击他身后那些法国人的士气。
他舔了舔嘴,眯眼瞄向了那名年轻的鼓手。
距离80步左右。奥利夫感受着身侧的微风,确定不大会影响枪弹,旋即果断地扣动了扳机。
这个距离略有点儿远,但他对自己的枪法有绝对的信心。
随着“砰!”一声巨响,那鼓手胸前悬挂军鼓的背带应声而断,鼓手则像是被人迎面敲了一锤,仰头翻倒。
奥利夫少尉得意地吹了声口哨,站起身来抽出通条,戳了戳枪管里的灰烬,而后在击发药室里倒入少许火药,压上盖板,接着将枪身竖了起来,倒入火药,杵实,再塞入枪弹。
然后从身后摸出榔头,开始用力敲通条。这是线膛枪的顽疾,由于枪弹直径比枪口稍大,所以得用榔头将弹丸砸进去。
然而,他刚敲了两下,眼角便瞥见刚才被自己击中的鼓手竟挣扎着站了起来!
“哦,上帝!”奥利夫顿时瞪大了双眼,“发生了什么?!”
他可以确定,自己绝对射中了那家伙的胸口,鼓带都被击断了就是证明。
而此时,那鼓手的胸前竟没有一点儿血迹——法国人白色的军装上如果沾了血会非常醒目——还低头绑好了鼓带,抽出备用鼓槌,快步追上步兵线列,又开始敲起鼓来。
奥利夫疑惑地看了看手里的枪,咬牙将枪弹敲到底,接着再次举枪瞄准。
这次那名鼓手被旁边的军官挡住了,他索性就瞄向了那个法军中尉。
M1741的枪口喷出烈焰,那名军官也是身体一歪,侧翻在地,但不到三秒钟后,他便在几名士兵的搀扶下重新站了起来。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奥利夫不知所措地向后退了几步,放弃了原本还有一次的开枪机会,转头就向后跑。
他周围的普鲁士猎兵也先后开始射击,但除了有一人意外地射中了对面士兵的脖子之外,其他人的目标都在中弹之后重新爬了起来——这個时候的猎兵操典要求的是瞄准敌人的胸腹部,因为目标更大。
普鲁士步兵诧异地看着猎兵们如同见了鬼一般,惊慌失措地撤到了他们身后。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因为他们自己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当法军步兵线列一直逼到了他们50步外时,军官们下达了齐射的命令。
随着“噼啪”的爆鸣声响起,黑色的硝烟遮蔽了战场,法军士兵足有近百人翻倒在地。
但很快,普鲁士士兵就透过硝烟,隐约看到大部分中弹的法国人又拄着枪,站了起来。
普鲁士人顿时面面相觑,那些敌人明显没有穿胸甲之类的东西,但枪弹就是打不死他们。
原本就歪歪扭扭的普鲁士线列阵上开始出现混乱,有的士兵竟然忘了装填,开始画着十字祷告起来。
达武看着自己的传令官龇牙咧嘴地站了起来,也是有些难以置信。虽然总参谋部反复说那种“防弹插片”能抵御枪弹射击,但他对这种薄薄的东西始终不太信任。
那传令官按着腹部,将那里的插片抽了出来,接着撩起了衣服。
达武立刻看到他的肚子上有一大片乌黑的淤青,但很显然,枪弹被挡在了外面。他再转头看地上的插片,已经出现了蛛网般的龟裂,后面凸起了一块。
旁边的鼓声突然加快,长时间的训练令达武条件反射地转头命令士兵:
“停止前进。
“准备——
“……
“射击!”
数千支火帽枪几乎同时喷出烈焰,普鲁士线列阵上顿时出现了大量缺口。
有一瞬间,不少普鲁士士兵都转头看向被击中的同伴,似乎在等他们也能重新站起来。
然而,除了鲜血与哀嚎,没有任何奇迹发生。
近卫军团那边迅速又发起了第二轮齐射。
这次,除了那两个普鲁士掷弹兵团之外,其余的士兵竟然开始惊惧地转身逃跑。
精锐的普鲁士禁卫军步兵在敌人第二轮齐射之后就崩溃了!
任谁在面对打不死的敌人,而自己却被大量击杀的情况下,都很难保持继续作战的勇气。
第449章 赢得很轻松
站在一处高地上的德里森眼见自己的步兵线列还未和敌人怎么接触,就突然崩溃,当即恼怒地将望远镜摔在了地上。
“他们简直是皇家禁卫军的耻辱!”
他又想起自己的掷弹兵团还在坚持,忙对传令官道:“命令波尔和卡鲁斯的团顶上去,增援掷弹兵!”
这两个团是他的后备队。在他看来,刚才肯定是费恩军团指挥不当,才出现了意外,只要能以掷弹兵团为核心稳住局面,应该还能拖延下去。
很快,刚刚完成了整队的普鲁士后备队开始向前移动。他们之前在第一道步兵线列后方大约200多步的位置,只需十来分钟就能填补缺口。
他们这种第二道线列阵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前方出现崩溃之后,挡住试图逃走的士兵。
这个时代的战争中,武器的杀伤力其实非常有限——上万支燧发枪齐射,往往也就能打死百余人——大部分时候都是谁的士气先崩溃了,士兵逃离队列,谁才会溃败。所以只要能让士兵继续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那就还有的打。
然而,这次前面溃逃的士兵似乎极为惊恐,面对后备队的刺刀,依旧不管不顾地向后跑。
其中不少人还在胡乱喊着什么:
“他们根本打不死……”
“快跑啊,那些都是魔鬼!”
“只有上帝可以杀死他们!”
这下搞得后备队的士兵们都开始出现了犹豫,直到军官击毙了几名逃兵,并亲自来到队伍最前方带头前进,才勉强稳住了局面。
但还没等波尔和卡鲁斯的两个团补上前方步兵线列的缺口,那两個掷弹兵团也开始溃散了。
实在没办法,近卫军团的这些警校生们的战斗力太强了。不论是装填、射击以及队列的水平,还是士气方面,都完全压制了他们。
尤其是这次还有防弹插片的保护,更是让警校生们极为亢奋,一直冲到了了普鲁士人面前不到20步的地方,用一轮齐射彻底击垮了对方。
实际上,在这么近的距离上,防弹插片已经无法提供有效的防护了,不过普鲁士人已经无法继续齐射了,零星的射击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