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438章

作者:一品御猫

  文官序列中,非翰林不入阁。只这一句,就能看出其中的巨大差距。

  “你说的对,咱们不能这么随便的安置这些人。义务教育推行至今,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朝廷耗费巨资推行此策的作用。培养的人才如果随随便便就给扔到犄角旮旯荒废了,这不但是本官的失职,更是打朝廷的脸!”

  王墨霖想的可比贾琮周全多了,他手底下的人虽然没有干出什么非法乱纪的事,但身为执掌国朝官员升迁的重点部门,一个五品的员外郎,就能让一省的布政使“谨慎”对待。

  他要是只写一道手令,让手底下的人安排这些人的官职,弄不好会逼得好不容易寻来的人才气愤离去。

  贾琮看到王墨霖神色渐渐凝重,一字眉开始紧皱,知道这老倌将他的话听进去了。

  他立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公,我觉得咱们可以照搬会试、殿试,来一场专门针对推免生的制科。”

  嘭!

  一语点破迷障,王墨霖闻言猛拍了一下桌案:“对啊,咱们可以开制科啊!朝廷采取制科选材,也算是抬高了这些推免生的地位。到时候传出去,还能让朝廷得个珍惜人才的好名声……还得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脑子转得快,放心,等制科结束后,成绩最好的优先安排到你们太仆寺去!”

  制科即制举,又称大科、特科,是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

  依古制,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

  也就是说制科考试分五等录取,但第一等与第二等从来都空缺,并不录取人;第三等很少录取人,除非特别优秀;考中的,主要放在第四等,落榜的,则放在第五等。

  贾琮能想起制科,还是从前世时浩瀚史书中记载的一位猛人得到的点子。

  这位猛人名为苏轼,字子瞻,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喜欢吃吃吃……什么东坡肉、东坡肘子,都是这位仙人的杰作。

  苏仙人参加殿试,赐进士及第,四年后参加制科,勇夺第一(制科三等)。

  连苏仙都是经历了制科入朝为官,那么推免生以制科入朝,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未来晋升艰难的问题了。

  这也是贾琮与黛玉二人能争取到的极致了,科举入仕仍旧是天下士人最重视的入仕途径。

  除非改革或是废除科举制度……

  算了,这颗雷,暂时还不能触碰。

  ……

  王墨霖这几日快被各部寺要人的公文烦死了,如今有了解决的办法,自然不会再拖下去。

  当即就将桌上的公文与名册揣进袖中,扔下贾琮去了宫里。

  贾琮目送王老倌离开,右手情不自禁的就伸向了天官大人的案头。

  老倌人真好,吏部的侯补官名册就放在他眼前……

  “贾寺卿、贾大人,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

  书吏急了,眼睁睁的看着贾琮从袖中掏出一沓空白的官凭告身,然后拿起名册开始寻找自己所需的人才,刷刷就填好了两张。

  贾琮朝着书吏撇撇嘴,将填好的官凭一递,冲其下令:“拿过去,让文选司给本官盖好大印。明日,本官要在太仆寺看到这些人按时报到!”

  书吏都快哭了,自家部堂大人去了宫里,整个吏部包括左右侍郎在内,都是没办法拦住这位小爷的。

  他一个小小的书吏,能怎么办?

  贾琮唰唰又是两张,咧嘴笑道:“放心,你家部堂欠我的何止这几个人?本官只是先挑几个用用,太仆寺的公务总不能让本官一个人硬扛着吧。快去快去,你家部堂回来后,本官自会跟他说,不会怪罪你的!”

  ……

  王墨霖的确不会怪罪书吏,皇帝大笔一挥就下了一道圣旨,让吏部、礼部尽快安排布置,于三月初一在贡院举办元祐十一年乙巳制科。

  而且根据皇帝老爷的意思,乙巳年制科,拟录用三等、四等共计一百二十人。至于一、二等,那是神仙,不在人间范畴内。

  也就是说,吏部在下月初就能新得一百二十名可用之才,贾琮要去三五人,洒洒水啦~

  天官老爷心里高兴,大笔一挥又从候补官员中挑了两个还算不错的,让人送去了太仆寺。

  吏部这一送人,太仆寺的员工危机算是得到了缓解。

  “统统都给我忙起来,三日内,我要看到安北、北庭、西域三处的可用战马数量。”

  “钱不够,拿本官的条子去户部支取。”

  “本官就一个要求,战马必须是最好的,谁敢给本官弄些歪瓜裂枣凑数,本官就拿他的脑袋凑数!”

  国朝的马政历经百年,如今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按照开国时的定制,免粮之家五户一马,不免粮之家七户一马,直至凡能用心牧养者除其罪。

  用减轻赋税和免除罪行来鼓励百姓养马,朝廷在当时对马政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对马政的重视,相关管理体系的基本完善,加上养马方面激励政策的不断出台,使国朝早期的马政事业达到兴盛。

  昭武十二年全国有马数共八十九万一千二百八十匹,其数量基本能满足官私所需。

  后来经过昭武五征大漠,所得战马加上国朝自己所养,数量直接飙升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余万匹。

  但紧接着就是二十年的废弛,国朝的鼎盛也伴随着贪墨的盛行,其中以户部银库、粮库以及太仆寺所管的马政最为严重。

  户部少的是钱粮,而太仆寺的人就将目光放在了那些为朝廷供养战马的马户身上。

  搜刮、威胁,几乎所有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硬生生将国朝的重要战备政策给荒废了。

  根据贾琮让龙禁卫搜集来的马政情况,其中有一份来自山西的密信最为触目惊心。

  其言曰:马政之策,有名存实亡之相。

  所谓名存,是指“地号草场,段画封志,部发册籍,野设厅院,救旨颁于将官,纠察委于科道”这些还都存在。

  而实亡是指“地久不耕,土非其性,黄篙株立,营草盘根,气嗅不敢近人,唯苦难以饲马”。

  前几年国朝南征北战,太仆寺的人为了凑足大军所需,甚至不惜以朝廷的牧场跟世家大族换取堪用之马。

  数量不够,他们又打了借条,跟豪商巨贾借了不少马匹以供大军征战使用。

  好不容易扛过了数次大战的消耗,大军所获的数十万匹良驹除开归还所借之外,原本还能剩下三五十万。

  可这些太仆寺的人当初是卖了不少朝廷的牧场的,马匹还能租借应付每年的检查,牧场卖了的话那就没了。

  于是乎,这些人一琢磨,又拿战马去换回了牧场……

  还别说,这套操作要是让都察院的那些书呆子来查,他们根本无法从账册中看出什么问题。

  就算实地去看,每年的检查时间基本都是定好的时间,足够让这群人按时从商人手中租来马匹应付朝廷的检查。

  就这操作,贾琮直呼好家伙。

  我大清的和大人都没你们脑瓜子聪明!

  但偏偏贾琮是出身荣国府,别的地方不清楚,河套的马场,贾家在那边有人啊!

  有能力饲养大量马匹牛羊的,要么是关外大族,要么背后就有武勋的影子。

  巧不巧,贾家在河套有一个不小的马场……

  当贾琮从自家的管家口中得知,太仆寺的人曾经从他家的马场购买了不少良驹时,当即就察觉到了不对。

  取来档案账册一看,太仆寺的马场连年大丰,为何还要跟别人买马?

  ……

  “要不是户部如今有钱,能从各处及时购买足够的马匹。要不然光是马政废弛,就足以让国朝的征战陷入停滞。”

  好在征倭主要是靠步战跟炮战,不需过多的马匹。不然的话,暴躁的靖王刘怡早就杀回京师,将太仆寺的人统统剥皮充草挂在城门楼子上了。

  林如海看着贾琮送来的公文,好一阵心惊肉跳。

  他能想到马政废弛,但没想到会差到这种程度。

  “账册所载八十万,实际不到八万匹。牧马草场为军民盗种,勋戚势奏讨,致亏原数经复实有六十处,实有地五万五千三百四十三顷九十四亩之多。”

  嘶!

  林如海不由得深吸一口凉气,马政已经亡了,就算是想挽救都够呛。

  “马政废弛衰亡成这个样子,你打算怎么办?”

  贾琮摊手道:“马政已亡,我曾计算过,挽救其亡耗费过甚,而且就算这次斩断了贪墨,过上一二十年,说不定还是现在的样子。不如,重开一局!”

  重开,不是照着开国时的马政之策重新来上一遍。

  在贾琮的心中,已经在勾勒新的马政之策了。

  “咱们现在是先购买良马以供大军使用,然后梳理当下还堪用的草场,派专人去饲养战马,能维持住当下就行。侄儿打算让人去一趟北边还有西域,看看能不能从那边寻来专业人才还有更为优秀的种马……”

  无论是什么样的策略,贾琮始终抱着的态度就是要有人才、种子。

  只要有足够的人才,优秀的种马,就是有了建造高楼大厦的基础。

  至于草场跟新的制度,贾琮还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战马的价值还有草场的价值太高了,足以让人忘记了律法威压去铤而走险。

  这一回,他必须琢磨出一套尽量完善的马政制度,绝不能重蹈覆辙。

第五百二十二章 这生意做得

  元祐十一年的大夏,户部的存银来的快去的也快。

  海贸的兴盛,促成了这个中原王朝的商业繁荣,也给朝廷带来了远超田赋的庞大税银。

  但朝廷要用银子的地方也多,特别是铁路的铺设还有禁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每一个项目都是吞金巨兽,银库中的银子就像流水一样往外一车车的拉,任谁看了都得心疼一下。

  林如海继承了前户部尚书文同轩的貔貅本色,无论户部进账、支出有多少,户部银库中永远会留有千八百万两的白银,以备不时之需。

  翁婿二人计算了一下购买战马所需的银子后,提笔就写了一封要银子的奏章,整理衣冠,雄赳赳的往宫中去了。

  贾琮为皇帝老爷的钱袋子默哀三息,琢磨了一下,觉得留在皇城内有些不妥。

  万一皇帝老爷没了银子,一怒之下拿大棍拿贾琮怎么办?还是先去找个专业人士咨询一下买马的事吧。

  随着草原归附,战马的来源就不必拘于寄养于马户或是太仆寺自己的养马场了。

  贾琮乘车来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五进大宅外,门檐上悬挂着一副红底金漆的御制匾额——敕造顺义王府。

  他刚一下车,一名身材高大的粗狂汉子就迎了上来。

  “小的参见小贾大人,还请小贾大人稍待,小的已经让人去给主子爷传信……”

  话音未落,顺义郡王府的中门嘎吱一声就打开了。

  一身常服的夷澜头上扎着好几个揪揪,抱着个小女娃迎了出来。

  “我没想到你今日会过来,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贾琮一指敞开的王府中门,又指了指夷澜头上的揪揪,哈哈大笑:“能得郡王开中门迎我入府,这也能说怠慢?”

  王公府邸的中门,非君王贵客登门,基本上很少打开的。

  贾琮突然到访,夷澜这模样明显是来不及换衣梳妆,直接令人打开了中门,这就代表着顺义郡王府对贾琮的重视。

  贾琮向夷澜抱着的小女娃伸出双手,这个两岁大点的小女娃,长得分外精致,一双褐色的眼睛配上白皙的皮肤,与夷澜这个糙汉子一点都不像。

  或许是贾琮长得好看,颜值高的人走哪会得到喜欢。

  小女娃顺利的到了贾琮的怀里,跟贾琮大眼瞪小眼,两人都咧嘴笑着。

  “郡王,这孩子跟我有缘,让她给我当闺女怎么样?”

  夷澜一听这话就急了,伸手就想从贾琮手中把孩子抢回去。

  可贾琮哪里会让他如愿,躲开夷澜的回抢,哈哈大笑着走进了王府的大门。

  等贾琮坐在王府正厅跟小女娃玩耍时,夷澜就一直目光不善的盯着他。

  “小贾大人喜欢孩子,那就赶紧将文安公主娶回家去自己生,别总盯着别人家的闺女!”

  这怨气,贾琮隔着好几尺都能感觉到。

  他将腰间佩戴的暖玉系在了小女娃的衣服上,笑了笑说:“那郡王不会等太久,七月,荣国府必然会请郡王一家来喝喜酒!不过嘛,我是真喜欢这丫头,这个干闺女,我认定了!”

  “能得小贾大人的喜爱,那是我家璐儿的福气。有文魁星君的庇佑,璐儿定然能一生顺遂!”

  “妈妈~”

  小女娃叠音叫着,冲正厅门口伸着双手。

  贾琮顺着话音看去,来人正是夷澜的发妻,顺义郡王妃绰罗斯·蓝启朵。

  这位出身绰罗斯家族的贵女,要比她的丈夫夷澜眼光更为深远。

  国朝如今能给他们一家如此优待,一是为了安抚草原的人心,第二就是因为眼前坐着的这位,大夏未来的贾相爷。

  瓦剌已经是过去式了,随着朝廷对草原的掌控力不断增强,顺义郡王府的作用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