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785章

作者:烟十叁

  与此同时。

  两个大汉搀扶着汤吴,姗姗来迟。

  汤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冻得瑟瑟发抖,裤裆都结冰了。

  但即便身体再冷,也抵不过心中寒意。

  得罪当今太子爷。

  汤吴将自己的后事都已经想好了。

  见汤吴冲进来。

  丁大有的眼眸中,几乎都能喷出火来,他恨不得现在就起来一脚将汤吴给窝死在那。

  大过年的,这是给自己送牢饭来了。

  见叶洵坐在堂中。

  汤吴急忙爬了过来,跪在地上,声泪俱下,“殿下,小人知错了!小人交代,小人全都交代!”

  汤吴这模样可是给丁大有吓的够呛。

  他若是再拖下去,估计连特么的坦白从宽的机会都没了。

  紧接着。

  丁大有跟着叩首道:“殿下,招!卑职全都招!卑职真的没有贪污!但卑职受贿了......”

  汤吴不甘示弱,“太子殿下!草民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陆刚是小人派人打的,就是......”

  随后,丁大有和汤吴两人,争相恐后的交代着自己的罪状。

  苏瑾急忙让一旁的主簿和师爷,将他们两人的罪行,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

  这样也好,还省的他们费事了。

  陆家兴说的不错,汤吴和丁大有两人蛇鼠一窝,坏事干了不少。

  汤吴坏在明面上,丁大有坏在暗地里。

  丁大有以县衙名义借给汤吴的粮食,在其中还克扣了不少。

  真是姐夫和小舅子两人,相互坑。

  一直到深夜。

  叶洵让师爷代行县令权力,将丁大有和汤吴两人下了大狱才离去。

  不过将丁大有抓了也好。

  叶洵正愁今后如何安顿陆刚呢,这下倒是有位置了。

  陆刚想法和能力都有,叶洵期待着他将整个昌鑫县都发展起来,然后再将他提到更高的位置。

  这种接地气的人才,叶洵最喜欢。

  丁大有和汤吴两人被太子爷彻查,下了大狱后。

  昌鑫县各村百姓,拍着手叫好,纷纷夸赞太子爷的圣明。

  ......

  三日后。

  叶洵将从丁大有和汤吴一案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总结了一下,准备跟叶澜天商量个法子出来。

  这还是在上京城的一亩三分地上,还是跟叶洵能搭得上话的村落,竟还是发生了这种问题。

  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指不定还发生什么问题呢。

  上京城。

  厚德殿。

  叶澜天正在殿中批阅奏折。

  朝廷休沐结束,又开始了新一年的政务,开年政务总是忙碌的。

  叶洵带着苏瑾,阔步入殿。

  叶澜天看着他,眉梢微挑,问道:“呦呵~今日什么风将太子给吹来了,朕听说你前几日将昌鑫县县令,给下的大狱?”

  “你这么忙,还有心思管这种小事?”

  叶洵风轻云淡,“父皇,您就别调侃儿臣了,儿臣今日前来有正事跟您说。”

  “正事?”叶澜天一愣,将手中笔墨放下,问道:“什么正事?说来听听。”

  一般叶洵说的正事,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叶洵坐到卧榻上,缓缓开口,“前几日,儿臣随灵儿回了趟她们村子......”

  随后叶洵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跟叶澜天说了一遍。

  叶澜天听后,皱起眉头,“你说的问题朕都懂,但自古以来不就是这样吗?山高皇帝远,不易管理,要不怎么说是县太爷呢?”

  “咱们大夏发展的已经非常好了,这几年整顿吏治的工作,魏南干的也不错,但这种事总得一步一步来。”

  叶澜天实在想不出好办法。

  这种事自古有之,很难消除,官商勾结,官官相护,这是常态。

  叶洵面带严肃,却道:“儿臣也知道这种事想要杜绝不容易,但咱们不能明知道问题所在,不管不问,那岂不是对百姓不负责任?”

  叶澜天眉头深锁,疑惑道:“看你这么理直气壮,是想到好办法了?”

  叶澜天对叶洵还是非常了解的,没有底气的事,叶洵是从来不会干的。

  只要是他说出来的,那就会一锤到底。

  叶洵点头,淡淡道:“没错,儿臣已经有了初步想法,至于具体细节和实施,就需要御史台和朝廷讨论了。”

  太子爷一向如此,只给大方向。

  听闻此话。

  叶澜天心中大喜,忙道:“好啊!好啊!你要早说有办法,朕都省的跟你费这么多话!若是能将此事解决,那今后我们大夏官场,又能清明不少!”

  地方官吏是百姓的直接管理者,尤其是县令拥有非常大的权力,也是官吏腐败的根源。

  随后,叶澜天将魏无忌,魏南和林立找了过来。

  一开年,林立就被调到了尚书省,任尚书左丞,南宫夜则是告老还乡,永远的退出了官场舞台。

  现如今,在朝廷中拉帮结派是不灵了,叶洵和叶澜天的眼里不揉沙子。

  本本分分当官,踏踏实实处理政务,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片刻。

  魏无忌,魏南和林立三人,来到了殿内,“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叶澜天摆了摆手,“大家伙都坐吧,不用客气。”说着,他又看向叶洵,“当初林立还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当时你力排众议让他当了辽州刺史,眼光真是不错!”

  叶洵看着林立,笑道:“这都是林立争气。”

  林立忙起身,揖礼道:“多谢陛下,殿下的夸奖,臣只是想为朝廷和百姓尽一份力罢了。”

  现如今的林立,依旧仪表堂堂,玉树临风,还留了胡子,更显成熟稳重。

  年龄虽然不大,但却十分老成。

第993章 你去看看四弟(3/5)

  人到齐后。

  寒暄一阵。

  众人便直奔主题。

  叶澜天扫视几人,沉吟道:“今日,太子有一件大事要跟诸位商议。”说着,他看向魏南,“此事,跟御史台有关,接下来让太子跟你们说说。”

  魏南听了,顿时严肃起面容。

  叶洵看着几人,缓缓道:“前几日,本宫去了一趟春宁村......”

  “主要就是官官相护,横行乡里这些小吏我们怎么解决,百姓伸冤无门,还要被打击报复,这种事不容小觑,本宫认为春宁村的事也不是个例。”

  随后他便将陆刚和汤吴的事和自己的想法,又说一遍。

  听着叶洵的话。

  魏无忌,林立人,皆是沉下脸来,深锁着眉头。

  其实这种事他们是知道的。

  山高皇帝远,不好管理的事非常多。

  但想要彻底解决根本不可能。

  魏南则是眼眸泛亮,因为这种事他还真的认认真真琢磨过。

  顿了顿。

  魏南转头看向叶洵,沉吟道:“殿下,其实您说的这种情况,也正是微臣一直琢磨的事。”

  “大官我们要管,小吏也绝不能放过,因为他们才是百姓的直接管理者。”

  “微臣想的就是加强御史台对地方审查,从小吏开始抓起。”

  叶洵点点头,沉吟道:“其实本宫也知道这种事想要彻底杜绝,不容易,非常不容易。”

  “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出手干预,不能坐视不理,你的意思本宫也明白,御史台垂直管理,但本宫认为这样有些片面,而且御史台里面的人,也有被腐化的可能。”

  “本宫认为,我们应该在州府和城一级别,设立两级御史台,受上京城御史台直接管理,负责监督州府和城一级别官吏的贪污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

  “城一级和州府一级,还要设立一个部门,名叫“请命司”,要受理百姓对官吏们的检举与揭发,同时在案件受理过程中,对检举人及其家人提供保护。”

  “如此一来,御史台和请命司相结合,双向配合,可能对于案件的把控会更准确一些。而且这个部门一旦成立,会有敲山震虎的意义,小吏们一定会收敛自己的行为。”

  “本宫没有别的意思,要永远将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历史上已经有太多太多的教训,而且百姓们要的本来就不多,吃饱穿暖,三餐四季,足矣~”

  “如果朝廷连这都保障不了,那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听着太子爷言之凿凿的话语。

  叶澜天,魏南四人,全部都陷入了沉思。

  叶洵对百姓的关爱,真的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这般爱民如子的太子。

  从百姓中的事情,来推断整个大夏百姓的事情,再提出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其解决问题的速度,令人震惊。

  顿了顿。

  叶洵看向几人,继续道:“当然,本宫给你们提供的只是大的方向,具体如何实施,如何筹备,肯定要结合大夏情况,因地制宜。”

  “但这件事不可再拖,大夏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逐步提高百姓们的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

  魏南重重点头,犹如醍醐灌顶,站起身来,“殿下,您今日提出来的方法,不可谓不精。”

  “您说的没错,查办官吏这种事情,确实需要双向合作,而且您说的请命司,微臣以为完全可以成立,只要此部门在大夏各城中开办,那就相当于在各地官吏头上悬了一把剑。”

  “山高皇帝远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朝廷更不能因为偏远地区距离朝廷远便疏于管理,只有保障官场的清明,才能保证百姓们的安居乐业,大夏的长治久安。”

  魏南是御史大夫,叶洵所说的原本就是御史台管理的职责范围。

  他对叶洵提出来的方法,自然非常感谢。

  林立在一旁书写记录着。

  叶澜天和魏无忌两人眉头微蹙,心中思忖着。

  请命司,百姓可以直接检举官吏,这样的部门在历史上还真的从来没有出现过。

  不过没有出现过,不代表不好。

  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