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724章

作者:烟十叁

  而且还可以得到丰富的渔产资源,海洋中也有数不尽的财富。

  ......

  翌日。

  清晨。

  风和日丽。

  叶洵带上叶澜天和穆凌霜几人,为潇湘和娃娃备下的礼物,便出了上京城,直奔大乾。

  这一趟他们佯装成小商队。

  带了御乘风,苏瑾,谢玄,樊盛,武岳,乐清,燕修,西琳,江柔,周月婵和夏侯未央十一人。

  其实就是少了穆凌霜,夏千歌和白暮年,多了西琳。

  穆凌霜和夏千歌都有身孕,不便出行。

  白暮年留守东宫,戍卫东宫周全。

  叶洵一行共有三辆马车,一辆货车,剩下的便是众人的战马。

  没办法,叶澜天和穆凌霜两人给带的东西实在太多,叶洵又不好不拿。

  由于有马车,车队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但好在是使用橡胶轮胎加了减震器的,倒也不慢。

  车厢内。

  叶洵坐在桌案前,手中转动着铅笔。

  西琳侍候在他身旁,苏瑾坐在他的对面。

  江柔,周月婵和夏侯未央三人在后面那辆马车中,最后面是给御乘风,武岳众人轮流休息的。

  叶洵眉头微蹙,闲着没事干,继续规划着大夏未来的发展。

  大夏按照他的规划走下去,将来力抗两大帝国肯定没有问题。

  但只要有战争,伴随而来的就是领土扩张。

  俗话说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今后如何守是个问题。

  苏瑾看着叶洵,问道:“殿下,您有什么烦心事?跟卑职说说?”

  叶洵一愣点了点头,沉吟道:“本宫就是再想,今后大夏的发展问题。”

  “你知道,本宫是具有包容性的,所以任何加入大夏的民族,都是大夏子民,本宫不想区别对待。”

  “但如何加深他们的认同感?”

  苏瑾听着,点点头,他明白叶洵的意思。

  太子爷怕今后打下来的江山,还是会因为民族问题,列土分疆。

  顿了顿。

  苏瑾沉吟道:“咱们就按始皇帝的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

  这里虽然是大夏,但第一位皇帝也是始皇帝,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对始皇帝的误解,没有那么深。

  始皇帝的丰功伟绩,是人们争相传颂的。

  叶洵听着苏瑾的话,微微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这也是他将强汉族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目的。

  叶洵沉吟道:“本宫想速度再快点。”

  ------

  今日结束。

  感谢诸位哥哥姐姐捧场。

  祝发财。

  祝安康。

第916章 苏瑾的办法,西琳的惊叹(1/5)

  速度点再快点?

  苏瑾听着叶洵的话,陷入了沉思。

  叶洵所言,归根结底就是国家认同感,这东西很复杂。

  这个时代,不同民族会合作,但统一很难。

  尤其是好一些上位者搞种族歧视,除本民族外,归降的也是附属,得不到很好的待遇。

  片刻。

  苏瑾看向叶洵,沉吟道:“殿下,若是如此,卑职建议只加强其中一点。”

  叶洵一愣,疑惑道:“加强一点?”

  苏瑾点了点头,解释道:“那就是思想文化的统一,今后凡大夏各民族,都需要学习汉语,汉语就是今后大夏的通用语言。”

  “今后各民族百姓都可以参加大夏的科举考试,但前提是要会写汉字。”

  “只有咱们有意识的去培养,去强化,让汉语成为通用语言,才能实现国家认同感,他们才会知道我们都是大夏人。”

  “况且殿下对天下百姓和各族百姓已经非常好, 没有人不认同您的治国理念。”

  “有了您,他们才能吃上饱饭,穿上新衣,过年有肉吃,所以百姓对您是感激的,只要是您的提议百姓们会听。”

  “用您在大夏威望来加强各族百姓对大夏的认同感,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今后不同民族的兄弟可以在一起当兵,在一起为官,在一起念书做生意。”

  听着苏瑾的话。

  叶洵十分认同,只有这样,大家才算是大夏人。

  叶洵看向他,问道:“你的意思是,本宫需要招募一些夫子,到这些地方去教书?”

  苏瑾点点头,沉吟道:“没错,只要说是殿下派去的,百姓们保证会听。”

  “用不了三年五载,就会初见成效,尤其是对下一代娃娃的影响,他们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也知道自己是大夏人,说的是汉语,写的是汉字。”

  叶洵扬起笑脸,“好,那就按你说的办,你即刻拟一道折子,让父皇去操办此事。”

  苏瑾揖礼道:“是,殿下。”

  随后,苏瑾伏于案头,开始奋笔疾书。

  西琳在一旁听着,有些无奈。

  人与人之间有差距。

  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有差距。

  浮图国还在想着怎么在夹缝中求生存,还在想着怎么能让百姓吃饱饭。

  人家太子爷想的已经是,对外扩张后的民族治理与国家认同感的问题。

  这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

  西琳感觉,太子爷未雨绸缪的地方,已经高的让她望尘莫及。

  叶洵吃着水果,转头看向西琳问道:“对了西琳,你们浮图国土地制度怎么样?”

  西琳柳眉微蹙,沉吟道:“西域的阶级要比大夏腐朽的多,我们那里没有地主,有的是贵族,也称奴隶主。”

  “他们掌控着国家大部分的财富与资源,并且拥有极高的特权,农奴就是他们的私人财富,没有自由可言,虽然终日辛苦劳作,但依旧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命如草芥。”

  “他们的生活,是真正的惨不忍睹。”

  “这也是西域诸国纷争与没落的原因,这样的国家谈何未来?”

  “就算是起义的农奴,成功推翻了贵族,这农奴也只是下一个贵族而已,受苦的永远是西域百姓。”

  西琳说着,眼眸中流露出了些许悲愤与不甘。

  “奈何西琳只是一个弱女子,虽然有心改变,却力不从心。”

  叶洵点点头,“看来你对西域历史研究的倒是很透彻,本宫猜测,这些贵族手中肯定掌握着兵权。”

  西琳一滞,点了点头。

  “殿下说的没错。”

  “拥兵自重是对他们最好的解释,这也是他们敢肆无忌惮的原因。”

  叶洵继续问道:“那你父亲是怎么想的?”

  西琳叹息一声,缓缓道:“殿下,其实父王最敬佩的人就是您,虽然您很年轻,但对于治国理民方面,您看的非常透彻。”

  “您知道百姓需要什么,国家怎样才能强盛,并且付出努力,大夏如今的强盛就是最好的解释。”

  “但父皇很无奈,因为他就像......就像是陛下当初对付五望时那般无奈。”

  叶洵点点头,沉吟道:“不用担心,大夏对浮图国进行军事援助时,本宫让他们顺便将浮图国的贵族给除了。”

  西琳激动的看着叶洵,问道:“殿下,此话当真?”

  “当然。”叶洵不可置否的点点头,“这对本宫又没有坏处,我们是盟友,你又嫁给了本宫,今后本宫还要联合浮图国对抗西曼帝国。”

  “浮图国的强盛于本宫而言,并没有什么坏处。”

  浮图国虽然在西域算大国,但国土也就只有大夏两个州那么大,国家兵力更是不超过十万,这还算上河西走廊那块地方。

  不过这几天商议两国结盟之事时。

  浮图国为了表示诚意,已经无偿让出河西走廊那块地盘,让河西走廊完全掌握在大夏的手中。

  这浮图国的老丈人够意思。

  叶洵这当女婿的自然也不能太抠。

  况且,浮图国那些贵族,叶洵是真的没放在眼中,随便派大夏几个大将指点一下,就可以了。

  西琳忙道:“那妾身就多谢殿下了。”

  她就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只要真心跟大夏结盟的,太子爷绝不会吝啬。

  这也是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让她父王绞尽脑汁也铲除不掉的贵族,在太子爷眼中,如蝼蚁一般,毫无畏惧。

  治国这事,叶洵是非常在行的,那可是有这上下五千年的经验和教训。

  虽然人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是从来不会吸取教训。

  但叶洵总归还是吸取了教训。

  立国根本。

第一是将百姓放在首位,其二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其三是科学技术,然后政治,经济,文化等。

  只要将这些位置摆清楚,国家一定不会差。

  一路无话。

  马车通过京州和商州,终于过了东疆寒山关,进入到了大乾的领地。

  如今大夏和大乾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两国商业往来越来越密切。

  由于商队越来越多。

  寒山关的门都被加宽了不少,一天十二个时辰有人站岗,商队经过检查后,可随时可以通关。

  这样才为寒山关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现在大乾国策对大夏商人非常包容,不会刻意为难,叶洵一行人通行的很快。

  寒山关外。

  钟平羽率领一小队人马,秘密接应叶洵。

  太子爷的安全,潇湘还是放在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