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681章

作者:烟十叁

  “河西走廊我们是打还是不打,若是不打该当如何,若是打又该如何打?”

  “今日,这件事若是讨论不出来个眉目来,你们也不要回府了,就是烂也要给朕烂在朝堂中。”

  梁皇声调虽不高,但语气极沉。

  言语间满是愤怒。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为了将河西从大夏身上切下来,老祖宗不知道用了多少年才实现。

  为了不让大夏重新占领河西。

  大梁故意将河西的水搅浑。

  但任谁也没想到,叶洵竟起势如此之快。

  短短不到四年时间,干了百年之事。

  硬是打造出了一支铁血雄师。

  尤其是火器的研制,简直恐怖的令人发指。

  震天雷,箭矢火箭,神火飞鸦,燧发枪,抬枪,红夷大炮,虎尊炮,投掷弹等等。

  全都是要人命的东西。

  杀伤力之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夏乾四十万联军全都是围绕神机营打的。

  那红夷大炮近五千步的射程,就连城头都无法防守。

  这根本就是凡器和仙人法宝之间的云泥之别,根本不是人数和城池可以弥补的。

  梁皇想过火器的威力会很强,但怎么也没想过,竟会这么强。

  与此同时。

  邬星瞳站出来,揖礼道:“父皇,儿臣建议我们应该放弃河西,加强对阿尔连山的防守部署。”

  “其原因有六点。”

  “其一,我大梁除边疆守军外,可以调动的只有三十万军,这其中有二十万在南疆,若是从南疆将二十万军调回来,恐怕晋皇不会答应。但若是十万军去河西,恐怕又不是三大营和凉州军的对手,无论是兵力差距,还是武器差距。”

  “其二,河西浮图国选择中立,越无崖和回苜部落投诚叶洵,咱们在地方势力上已失去优势,河西真正在我们控制下的地盘只有四成。”

  “其三,河西走廊狭长且宽广,即便我们将三十万大军都部署下去,能守得住吗?我们守下来又有什么意义?能给我大梁带来任何效益吗?”

  “其四,大夏三大营在离州大获全胜,势头正猛,火器杀伤力之大,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没有必要在不了解火器的前提下,去触神机营的霉头。”

  “其五,就算大夏占领河西走廊,短时间内除了拖大夏的后腿,根本就没收益,河西匪患有多猖獗,这是不言而喻的,大夏即便夺下河西,但治理好河西,最少要花费几年的时间。”

  “其六,河西未治理完成,大夏不敢对我大梁用兵,而且我们守阿尔连山天险是最合算的,总要比守河西有把握。”

  “此其六点,便可以得出结论,守河西于我大梁而言非常不划算,不如趁早在阿尔金连布防,让河西地方势力去跟夏军打牵制,咱们静观其变。”

  此话落地。

  殿中文武官员皆是议论纷纷。

  “我认为五皇子所言甚有道理,现在我们还不清楚那大夏神机营的战力究竟有多强,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没错,方才某还感觉要跟大夏干一下,听五皇子这么一分析,没有必要,不划算。”

  “五皇子如今对战局的分析能力真是越来越强了,看来储君要易主了。”

  “我也同意五皇子的意见,但就是便宜大夏了。”

  ......

  文武官吏说着,但大部分都倾向邬星瞳的言论,毕竟人家说的有理有据。

  六条打不得的原因往这一摆,说服力极强。

  听着邬星瞳的话。

  梁皇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

  他也不倾向于打,毕竟这是受力不讨好的活。

  大夏如今强势崛起,暂避其锋才是最好的选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大夏积弊这么多年,内忧外患差一点就葬送了大夏。

  天降叶洵于大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但这话梁皇肯定不能说。

  身为大梁皇帝,他不能就这么认怂。

  梁皇站起身来,踱步御阶之上,微微点头,“老五说的有道理,朕赞同。”随即,他转头扫视文武百官,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不同意见?”

  听闻此话,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随即纷纷摇头。

  “好。”梁皇沉吟道:“老五,河西的事,朕就交由你去办了,你对未来局势发展,有没有其他见解?”

  文武百官亦是向邬星瞳望去。

  邬星瞳波澜不惊,微微揖礼道:“回父皇,儿臣认为岭南之战,打不起来。”

  “哦?”梁皇好奇,问道:“何以见得?”

  邬星瞳沉吟道:“叶洵亲率二十万大乾精锐奔赴召国,摆明了就是为召国守国门。”

  “而且召国去年就开始将武方城内的百姓,撤离到金山关内,毁掉了周边肥沃的农田。”

  “这就说明,去年叶洵已经说服召王放弃武方城,死守金山关。”

  “叶洵可是带着红夷大炮去的金山关,几百门大炮往金山关城头一摆,晋军拿什么攻城?”

  此话落地。

  梁皇和文武官吏皆是恍然大悟。

  原来叶洵竟算计到了这般地步。

  梁皇还真是从来没有分析过召国形势。

第860章 俞风还账(5/5)

  邬星瞳对如今局势看的如此透彻。

  还真不是他一个人的能力。

  自从他了解过叶洵太子府的班底后,便是效仿叶洵,广纳门客,广开言路。

  在他得到叶洵一日就攻下汇平关的消息后,便预料到了离王府的结局。

  邬星瞳预计的是,一个月内叶洵就能攻下离王府,但神机营火器的威力,明显超过了他的认知。

  他没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火器的威力。

  叶洵仅仅半个月就攻下了。

  不过,他早在半个月前就召集府中门客议事,研究河西,研究岭南,顺便研究叶洵的崛起之路与叶洵的诸多成就。

  所以邬星瞳今日能在朝堂对答如流,说的有理有据。

  那是因为他在府中门客的辅佐下,早就分析整理了半个月之久。

  如今大梁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府中早就有了各种方案。

  他只需要认真分析研究便可。

  原本他府中也有门客,但不多,都是主动来的。

  现如今邬星瞳府中门客,有能力的都是他主动求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知道耗费多少。

  以前他还拉不下脸,认为他是皇子,都得是别人求他。

  但在研究过叶洵的履历后,他成长了。

  面子什么的值几个钱?

  人才才是主要的。

  而今日,就是最好的证明。

  梁皇听着邬星瞳的话,十分满意,继续问道:“那你认为,我大梁今后应该怎么办?”

  邬星瞳没有犹豫,径直道:“儿臣以为,应与西疆诸国交好,避免战事。”

  “南疆接邻岭南和晋国,也不需耗费太多精力,对我大梁构不成威胁。”

  “而且岭南的战争短时间打不起来,我们应该将重心放到东疆和北疆的布防上,加固城池,毕竟神机营大炮的攻城能力,实在可怕。”

  “国内大力推行农业和商业改革,囤积钱粮,准备打持久战。”

  “募兵,筹备新军,加强大梁军事力量的建设。”

  “如此一来,若是大夏真有动我大梁的一天,我们也有自保之力。”

  “总而言之就是发展,发展,再发展。”

  梁皇听着他的话,忍不住点头。

  “说的好,非常好。”

  “这才是我大梁皇子应该有的样子,这才像朕的儿子。”

  “那今日我们就深入讨论一下,我未来三年的发展。”

  见邬星瞳成长的如此之快

  梁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也算诸多坏事中的好事吧。

  ......

  大俞。

  久安城。

  太子府,书房。

  大俞太子俞风看着手中信函,面噙喜色。

  “哈哈哈......”

  “真的不愧为洵兄,还是一如既往的凶猛。”

  “十五日攻下离州,这下估计就连晋皇都得傻了眼。”

  “看来本太子的决定没有错,洵兄绝非池中物,跟随他的脚步肯定没错。”

  现如今,俞风早已是监国太子。

  大俞皇被吴寿之医治好后,已是遁入空门,整日念经礼佛,不理朝政。

  俞风如今是大俞真真正正的主人。

  桌案旁。

  一身着红裙,肤若凝脂,面容姣好的美艳女子,缓缓道:“殿下,若是如此,您应该备一份大礼,为洵太子庆贺一下。”

  “毕竟您和洵太子之间,于公于私,那都是朋友,密切的合作伙伴。”

  此女子名为慕容之瑶,俞风太子府第一谋士。

  自从俞风掌权后,这风流的性子又捡了起来,而且叶洵也是风流成性,他感觉没什么不好。

  不过俞风,风流归风流,还是要看能力的。

  慕容之瑶虽是女流之辈,但深谙谋略。

  俞风听着,点点头,“你说的不错,这么大的事,本太子自然是要表示表示的。”

  “这礼物必须要贵重一些。”

  “洵兄喜好美色,选一些贡女给他送去,他肯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