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492章

作者:烟十叁

  “对于此战,你怎么看?”晋皇没有丝毫怪罪他的模样,像是长辈与晚辈闲聊。

  柴英耀面色铁青,应声道:“微臣罪四,其一:明知细雨楼会渗透,但武方城至禄阳河一线的防守仍不够严密,未曾安插高手。”

  “其二:明知道细雨楼已经渗透至禄阳河畔,没有果断放弃物资,及时撤离,对我军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三:明知道叶洵可能携带杀伤力巨大的秘密武器,仍然轻敌。”

  “其四,明知道决堤是乔松唯一胜利的手段,还是大意的想要延迟一日再撤离。”

  “此其四罪,微臣万死难辞其咎。”

  柴英耀说着,再次跪到了地上,眼眸猩红,泪如泉涌,“陛下,末将无能,领我晋国十四万将士北伐召国,却被叶洵一把水淹了我七万兄弟。”

  “七万多个兄弟啊!他们都是跟末将从尸山血海,刀山剑林中滚出来的精锐,他们都是我晋国的忠良!”

  “末将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辜负了朝廷的信任,辜负了百姓的信任,更辜负了我十数万兄弟的信任.......末将罪该万死......”

第628章 太子爷的秘密武器,被晋国推演成功(3/5)

  柴英耀跪在钓台上,泣不成声,悔不当初。

  一向骄傲又战绩辉煌的他,如何承受如此打击。

  晋皇听着,依旧风轻云淡,将鱼竿递给一旁的侍卫,随后起身,将柴英耀扶了起来,面带慈祥。

  “朕还是第一次看见咱们晋国小兵仙,如此狼狈的模样。”

  “英耀,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你哭什么?”

  “不就是打了一次败仗吗?没有人会责备你,至少朕从来没有怪过你。”

  “武方城一战的失利,错不在你,依朕看你也没有错,你每一步走的都很谨慎,错在叶洵的强大,已经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凭借十几个人就能将禄阳河炸的决堤,这等秘密武器,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岭南我们先不要管了,你整顿好兵马去西疆,尽快结束西疆战事。”

  柴英耀望着晋皇,眼眸坚毅,“陛下,末将不甘心,再给末将一次机会。”

  “十万,这次末将只需十万兵马,末将一定攻破武方城,生擒叶洵。”

  晋皇微微摇头,看向池塘,淡淡道:“即便你现在攻下武方城也没有任何意义。”

  柴英耀眼眸瞪大,不解道:“陛下,这是为何?”

  晋皇眼眸淡漠,解释道:“叶洵绝非善类,这次又水淹武方城,令我军遭受重创,召王一定已视他为救世主。”

  “下一步,叶洵的计划一定是将武方城内的百姓撤走,加固锦昌关,与召北三国联盟。”

  “若是如此,没有后顾之忧的召王,一定会将重兵集结在武方城和锦昌关一线。”

  “即便你再率十五万军前去,也只能打持久战,这对我军如此长的补给线而言,很不划算,很容易被细雨楼截断。”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从西疆战局中抽身出来,而后集中精力北伐。”

  “朕有预感,若是西疆之战不能在一年内结束,若想再对付大夏就难了。”

  “不过,现如今叶洵在岭南还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所以我们的战略重点仍是西疆,西疆平定,我们才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武方城内的百姓一旦撤至关内,召国必定爆发土地危机,拖的时间越长反而对我们越有利。”

  “毕竟离州已是遥不可及,无法救援。”

  晋皇说着,语气平淡,但眼眸深处却迸射出道道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柴英耀一愣,随即揖礼道:“是,陛下,末将明白了。”

  晋皇重新接过鱼竿,坐到木凳之上,“去吧,休整完后尽快启程前往西疆,朕希望武方城的失利,会令你更强大。”

  “是,陛下,末将绝不会让您失望。”柴英耀应声,随后向御花园外而去。

  他刚走。

  一名身着灰袍的男子便匆匆而来,站到晋皇身旁,“陛下,武方城附近发现疑似大夏秘密武器残片。”

  晋皇闻言,将鱼竿递了出去,“给朕看看。”

  “是,陛下。”灰袍男子应声,将一片黑色花纹残片递了过去。

  晋皇眉头深锁,细细摸着残片,随后又嗅了嗅,问道:“只有这一片吗?”

  灰袍男子回应道:“回陛下,只有这一片,武方城和禄阳河决堤段,早已被召军和细雨楼封锁戒严。”

  “残片都被他们回收走了,这一片还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不过,国师根据残片,拟画出了这东西的模样。”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递给了晋皇。

  晋皇眉头微蹙,接过图纸,上面画的图案竟与震天雷有七分相似,只不过没有引信。

  晋皇看着,不禁叹息道:“那叶洵还真是一个人物,就用这东西,竟能将禄阳河给炸的决了堤。”

  “这若是用于军事上,不知将对我军将士造成多大伤害。”

  “云南渗透与秘密武器推演之事,完成的怎么样了?”

  灰袍男子应声道:“云南渗透之事还没有进展,穆煜城又向秘密基地内增派了两万甲士。”

  “而且细雨楼两名教头正向武方城而去,很可能会随叶洵回云南。”

  晋皇不禁冷哼,垂眸道:“通幽还真是将叶洵当成了义弟,竟连教头都舍得外借。”

  “继续加大对云南秘密基地的渗透,还有对这两名教头和叶洵的刺杀。”

  “让他们的神经时刻紧绷着。”

  灰袍男子应声道:“是,陛下。”随即,他又道:“秘密武器的推演已初见成效,从云南穆府采购和挖掘的大量材料中,通过无数种组合。”

  “国师最终推演出,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种东西混合到一起,会发生爆炸。”

  “所以,云南穆府采购的大量材料,都是为了混淆视听的。”

  晋皇听闻此言,眼眸中流露出喜色。

  “哈哈哈......好。”

  “朕就知道国师一定能推演出大夏的秘密武器。”

  “叶洵还以为他的障眼法是天衣无缝的。”

  “爆炸威力如何?”

  灰袍男子应声道:“跟剂量有关,但我们调配出来的粉末爆炸后,显然没有大夏秘密武器那般强大威力。”

  “国师还在组织人手进行实验。”

  晋皇点了点头,沉吟道:“无妨,肯定需要时间,告诉国师尽快推演,缺什么就跟朕说,无所不准。”

  “另外,将这东西的消息透露出去。”

  “透露出去?”灰袍男子,眉头紧皱,不解道:“陛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晋皇淡淡道:“朕感觉,此物绝没有想象的那般简单,用诸国之力破解,一定好过咱们晋国独自研究。”

  “再者,朕要给叶洵施压,让他知道,他的秘密马上就要人尽皆知了。”

  “他一旦慌乱,大概率会即刻撤回云南调查此事,这会令我们的刺杀行动,有可趁之机。”

  “朕倒想看看他得知自己的秘密被发现后,会是什么表情。”

  “渗透云南,刺杀教头和叶洵,推演秘密武器,将配方散播出去,这几件事都记住了吗?”

  灰袍男子揖礼道:“卑职全都记下了。”

  突然。

  池塘水面上的浮漂一沉,一旁的太监忙道:“陛下,鱼......有鱼。”

  晋皇一愣,随即大笑着将鱼竿接了过来,“好兆头,好兆头,鱼儿上钩了。”

第629章 财神爷回来了(4/5)

  钓台之上。

  晋皇望着水面,面露欣喜,单手发力,一条二十多斤重的大红鲤,被他硬生生从水中拽了出来。

  可见晋皇力量之强悍,是个习武之人。

  鲤鱼被甩到钓台后方的草地上。

  岸边的一名太监急忙扑了上去,将大红鲤扑住,随后抱在怀中激动道:“陛下,抓住了,抓住了,大红鲤是祥瑞之照。”

  “哈哈哈......”晋皇发出爽朗的笑声,“好,当赏,将鲤鱼给国师送去。”

  太监急忙跪在地上,“谢陛下,陛下皇恩浩荡,洪福齐天。”

  与此同时。

  二皇子羽化尘从外面匆匆而来,揖礼道:“恭喜父皇,一出手便是祥瑞,这条大红鲤国师在这里钓了大半年都没有钓到。”

  晋皇转头看向他,眉梢微挑,“少拍朕的马屁,朕交给你的差事办的怎么样了?”

  羽化尘应声道:“回父皇,寿云古国那一卷地图的下落,儿臣已打听到,确实被俞风得到了。”

  “不过......”

  晋皇将手中鱼竿扔给一旁的护卫,问道:“不过什么?”

  羽化尘低声道:“不过那厮竟然将图送给叶洵了,就是为了让吴寿之给大俞皇治病。”

  “这俞风摆明了是要跟叶洵结盟,儿臣实在搞不懂俞风是怎么想的。”

  “叶洵一把火烧的那四十万大俞甲士的尸骨都还未寒,他倒是摇上尾巴认主人了,真是可耻。”

  晋皇听闻,面色瞬间寒了下来,不禁冷哼。

  “叶洵?又是这个叶洵,真是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他恶心人。”

  “怎么什么事都有他?故意跟我晋国作对?”

  “还有那吴寿之,真是越来越肆无忌惮了,肆意践踏着诸国公约。”

  “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务必将这卷图给朕搞回来,寿云古国对我晋国而言,不单单是里面的宝藏。”

  羽化尘急忙应声,“儿臣明白,还有一件事,夏千歌出山了,如今就拜在叶洵门下。”

  “这次她跟着叶洵前来岭南,估计是想救他弟弟夏千原。”

  “她跟叶洵之间谈的不是交易,而是加入。”

  嘴上答应的虽然痛快。

  但羽化尘心中一肚子苦水。

  从叶洵手中将宝图夺回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下贱,真是下贱。”晋皇面色铁青,眼眸低垂,“当年朕给他们姐弟两人开出了那么高的条件,请他们当晋国的座上宾,他们都不答应。”

  “现在好了,朕抓了夏千原,夏千歌竟投到了叶洵门下,怎么就这么下贱?”

  “上赶着不是买卖?朕对他们太客气了?”

  “朕就很好奇,那叶洵身上有什么魔力不成?怎么这些人就这么心甘情愿的跟随他?”

  “朕跟吴寿之谈了那么多次,就连细雨楼通幽都跟吴寿之讨要了那么多次,他都不肯将武家后人交出来。”

  “最后竟因为一顿酒将,将武家后人扔给了叶洵当护卫,呵.......呵.......”

  “他是当护卫的命吗?他们武家人的宿命就应该在战场上!他们是战神,绝无仅有的战神!”

  晋皇越说越恼怒,柴英耀折损九万兵甲,他都没这么生气。

  他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大夏人人唾弃的废太子,怎么就走到了今日这般地步?

  羽化尘点头,附和道:“没错,他们夏家就是喂不饱的狼崽子,他们姐弟两人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