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369章

作者:烟十叁

  现如今叶洵来到大夏已是整整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过的很快,但叶洵更是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改变了大夏格局。

  虽然有些累,但活的轻松了些,他这太子爷怎么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况且,叶澜天这便宜爹非常上道,从来不会给叶洵添堵。

  ......

  上京城。

  皇宫。

  厚德殿。

  叶澜天,魏无忌,户部尚书上官磐石和工部尚书闫开成四人,围在一张大桌案旁。

  桌案上摆放的是叶洵昨日搞出来的,制碱,水煤气,玻璃和炼铁四门技术。

  叶澜天看了半天,一头雾水,不明所以,感觉头疼,“三位爱卿,你们看看吧,这就是太子离京前留下的东西。”

  “让工部配合着完成,还要从工部抽调一部分人,搞......搞一个什么研发部门。”

  “朕也不太懂。”

  闫开成一愣,眉头紧蹙,幽幽道:“陛下, 太子爷搞那个农业部和土木工程部,已经调走不少人了。”

  “现如今又要调人。”

  闫开成感觉若是再这么下去,他这工部快被架空个屁的了。

  叶澜天瞥了他一眼,沉吟道。

  “那太子发话,朕能怎么办?”

  “他说水稻产量可以翻一倍。”

  “他这句话就算是胡说八道,咱们也得试试吧?而且太子的能力,你们有目共睹。”

  听闻此话,众人一愣。

  还真是这么回事,水稻产量翻一倍,这事对于的大夏而言,是举国大事。

  闫开成叹息一声,没有言语。

  叶澜天宽慰道:“开成,你也别为难,太子是为了大夏,你也是为国为民,咱们不冲突,属于相辅相成。”

  “这样,再让户部给你划拨点钱款,专门招纳工匠使用,人不能断。”

  话落。

  闫开成喜上眉梢,揖礼道:“谢陛下。”

  叶澜天无奈苦笑,“就他娘的跟钱没仇,一说给钱,立马就高兴了。”

  “呵呵......”闫开成笑了笑,“陛下,老臣也为难不是。”

  紧接着。

  叶澜天转头看向上官磐石,问道:“上官爱卿,户部这边没问题吧?”

  上官磐石点了点头,沉吟道:“陛下放心,钱款调拨微臣把持的住,若是出现困难,微臣再跟陛下说。”

  “好。”叶澜天十分高兴,“你们看看磐石,真是稳如磐石,三省六部谁有户部难?”

  “天天伸手管磐石要钱,人家不照样将户部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

  紧接着,叶澜天又问道:“朕听说苏颖达堵你家门去了?为了修《夏典》?”

  上官磐石微微一笑,“小问题,孔祭酒急是急了点,但也是为了朝廷。”

  叶澜天剑眉横竖,“谁给你脸子看,你就跟朕说,咱们老实,但不代表谁都能给咱两句!”

  上官磐石淡然一笑。

  “呵呵。”

  “陛下,没您说的这么严重。”

  “咱们还是继续说太子爷这几个提案吧。”

  叶澜天点了点头,看向闫开成,“你给我们几个老东西说说,这都是什么玩意?”

  “怎么需要如此之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抄没金家的钱,这兔崽子是没要,这他娘搞出来这些花样,还是要钱。”

  随后。

  阎立本一一为众人介绍。

  “虽然太子爷写的有些晦涩难懂。”

  “但若是按照他写的一步步操作下来,也没有问题。”

  “这不是有介绍吗?”

  “玻璃可以平替琉璃进行售卖,成本低廉,利润可观。”

  平替琉璃?

  魏无忌和上官磐石一惊。

  叶澜天眼眸瞪大,惊讶道:“真的假的?那岂不是赚大发了?这提案得搞。”

  叶澜天现在缺钱,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就行。

  况且叶洵搞出来的都是垄断产品。

  闫开成点了点头,“这纯碱和水煤气,也是为了烧制玻璃的。”紧接着,他继续道:“还有这炼铁,就是倭寇倭刀的锻造法门,是......是玉钢。”

  魏无忌插话道:“陛下,这玉钢锻造也需要尽快开始,太子爷要求三大营的兵刃盔甲,都需要用玉钢。”

  闻言。

  叶澜天一惊,“铠甲也用玉钢,这他娘的得要多少钱!?”

第472章 又是大功一件(4/5)

  殿中。

  叶澜天前一刻还在为叶洵搞出玉钢锻造法门而高兴。

  下一刻便因为叶洵的无耻要求而惊叹。

  魏无忌笑吟吟道:“陛下,太子爷也是为了三大营的战斗力。”

  “毕竟,三大营若是组建起来,可就是咱们的大夏今后的第一战力。”

  “南征北战都要靠三大营。”

  叶澜天点了点头,沉吟道:“这朕如何能不知道,但二十五万军的铠甲,那要投入的钱款,根本就是无法计数的。”

  饶是一向镇定的上官磐石,听到这个数字都是为之一震。

  也就太子爷敢这么干了。

  真是大手笔。

  紧接着。

  叶澜天沉吟道:“这样吧,工部先将这些东西给安排下去。”

  “朕看太子没空打理,等太子回京后,朕跟他商量一下,还是将这几个独立的部门收归工部统一管理。”

  “这几个部门单独负责太子的提案,但由工部统筹。”

  闻言。

  闫开成忙不迭点头道:“好,卑职完全没有问题。”

  这些部门若是归工部统筹,那今后的功绩怎么也有他工部尚书一份。

  名垂青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叶澜天思忖着,继续道:“至于玉钢锻造三大营武器装备之事,先从兵刃开始,盔甲延后。”

  “此事由兵部,工部和户部共同统筹。”

  闫开成和上官磐石揖礼齐声道:“是,陛下。”

  叶澜天点了点头,端起杯盏啖了一口。

  他感觉好像现在叶洵是特么的皇帝,他就是一个给叶洵打工的。

  人家太子动动嘴,动动手。

  他这个当皇帝的,跑前跑后,累死累活,议事协调,连他娘的墓地都给让出去了。

  这什么事!?

  这哪里是一个皇帝应该有的待遇?!

  ......

  十日后。

  商州。

  商州城地界。

  叶洵一行距离商州城仅仅还有不到三十里路程。

  此时已是十月初,天气渐寒。

  车厢中。

  叶洵身披裘衣,喝着热茶。

  苏瑾也进了马车,他这孱弱的身子骨,可跟武岳和谢玄两人比不了。

  苏瑾端着热茶,缓缓道:“太子爷,今年寒风比往年都稍早了一些,看来这个冬天,百姓们又不大好过了。”

  闻言。

  叶洵一滞,将手中杯盏放到桌案上,叹道:“你若是不说,本宫都将这件事给忘了。”

  “本宫还有一件神器没有拿出来呢!”

  “神器?”苏瑾看着叶洵,一脸茫然,“棉花?棉花不是已经推广种植了吗?”

  叶洵微微摇头,随即道:“本宫要搞的是炕!火炕!”

  火炕!?

  苏瑾和穆凌霜两人皆是一脸茫然,不明所以。

  这个词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想来也是太子爷现造出来的词。

  苏瑾眉头微蹙,疑惑道:“火炕?那是什么东西?”

  叶洵沉吟道:“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备好纸墨笔砚,待本宫给你们画出来,随后让朝廷下放至北方各州城县,让百姓们自行修建。”

  话落。

  苏瑾也不废话,急忙开始准备纸墨笔砚。

  穆凌霜跟着坐到叶洵身旁,看太子爷奋笔疾书。

  有时候,穆凌霜都想将叶洵脑袋给撬开来看看,是不是跟别人的构造不同。

  这些东西,都不用实验,不用思考的吗?

  拿出来就直接用,而且很成功。

  随后。

  叶洵伏于桌案,开始绘制草图,一边绘制一边嘀咕,“改日得将铅笔给搞出来,毛笔绘图,简直就是要命!”

  苏瑾和穆凌霜两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太子爷说的什么东西。

  叶洵也没搞太复杂,直接上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