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200章

作者:烟十叁

  不过,有了这些账本,叶洵在山东抑制土地兼并的路就更加好走了。

  随后众人将这些账目和手抄全部搬了出去,他们得好好整理一下思路,然后看看从哪里先开始治理。

  不过再过几天就春分了。

  叶洵还有一件大礼要送给山东百姓,明日得抓紧了。

第237章 大乾三公主欲见太子爷

  大乾国。

  安乐公主府。

  书房内,灯火通明,桌案上一个精致香炉内,冒着冉冉沉香烟。

  大乾三公主潇湘手中拿一张泛黄的纸张,柳眉微俏,思绪万千。

  唐安梦在一旁解释道:“殿下,肥皂,香皂和烈酒已经通过官营渠道在售,在大乾各个城池中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潜力,这次户部和礼部那些人,没有再为难您吧?”

  潇湘小心翼翼将已经泛黄的纸张收起,端起烈酒,轻抿一口。

  “是呀。”

  “父皇非常高兴,龙颜大悦,不但堵住了户部和礼部的嘴,父皇还特许分我一成纯利,以供公主府开销。”

  “说起来这件事,还真应该感谢洵太子。”

  唐安梦关心道:“殿下,这烈酒您还是少喝些吧,对身子不好。”

  潇湘脸上绽放出如桃花般的笑容,没有回答,只是道:“你是不是很好奇,我总拿出来这幅卖相极丑的字出来看作甚?”

  唐安梦微微摇头,“奴婢不敢。”

  潇湘眼眸中泛起涟漪,自顾自道:“因为这是洵太子送给我的,我至今还清晰记得,他为我题诗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紧接着,她将酒瓶拿了起来,“这酒......也是他亲手酿的......”

  “对了,他现在是不是已经是大夏太子爷了?”

  唐安梦乖巧的点了点头。

  “回殿下,大夏秦王不但当上了太子,他的作坊也被朝廷收走了,不过依旧由他执掌成立了夏商,分利五成。”

  “现如今,三皇子与八皇子皆因他而死,大夏中书令左章台和侍中陆光达也被诛了九族,洵太子还研究出了造纸术,将上京城肖家的墨轩阁压的抬不起头来。”

  “哦?”潇湘抬头看着唐安梦,眼眸满是惊讶,“洵太子还研制出了造纸术?”

  唐安梦给潇湘倒了杯茶,“没错,据说成本低,质量又好,制造效率还高,府邸李管事已经在跟太子府的人接触了,想要搞回来一些供官营商行卖。”

  潇湘脸上再次绽放出敬佩的笑容。

  “我果然没有看错他。”

  “他总是那么让人惊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洵太子现在在哪?”

  唐安梦还不犹豫道:“在山东抄左家和陆家的家产,顺便宣慰山东,据说是带了六十万石粮食去的。”

  “有意思。”潇湘脸上的兴趣更浓了,“别的皇子宣慰都是敛财,洵太子竟是散财,果真了不得。”

  “不过,山东倒是跟咱们大乾挨的很近。”

  此话落地。

  唐安梦急忙劝解道:“殿下,多事之秋,您还是不要离开京师为妙。”

  潇湘没有回答,只是问道:“安梦,你可记得我前些时日跟你提的,每逢春季,东海便会有倭寇侵袭?”

  唐安梦点了点头,“当然记得,殿下说每年兵部都为对付倭寇而烦恼,据说今年八岐船主井野会对大乾东海发动一次规模较大的进攻,朝廷在去年便已开始积极备战。”

  潇湘拿出一份塘报,沉吟道:“没错,倭寇就是一伙亡命徒,善用攻守兼备的倭刀, 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又善于运用战术,每每令我大乾沿海村镇苦不堪言。”

  “父皇曾说,谁若是能击退这次倭寇的进攻,便封他为郡公。”

  “咱们不是军中无人吗?”

  “万一洵太子若是有办法帮帮咱们,那咱们便可以自己培养一个将军出来。”

  “自己培养将军?”唐安梦柳眉微蹙,疑惑道:“殿下指的是谁?”

  潇湘露出浅笑,自信道:“钟平羽。”

  ......

  大夏。

  山东城。

  驿馆大院中。

  春季将至,天气不再严寒。

  现在大地正在等着一场如油一般贵重的春雨。

  叶洵让魏南搞来一些木头,他带着白暮年,苏瑾几人在院子中干木工。

  魏南伫立院中,看着热火朝天的众人,一脸茫然,“殿下,要不咱们先去干正事?回来您再做木工?”

  叶洵站起身来,笑道:“本宫现在干的就是一件天大的正事,在巡视各城之前,本宫要干三件事,发粮,赶制农具,拜访白鹿学院。”

  “发粮和拜访白鹿学院,微臣倒是明白。”魏南说着,望了望叶洵手中木锯,“但这农具?”

  若不是叶洵确有才干,又知道他是来干实事的,魏南都忍不住要口吐芬芳了。

  农具?

  一个太子还会制作农具?估计连草和韭菜都分不清。

  不过他看着叶洵那副认真的模样,说不定确实能搞出小惊喜来。

  叶洵挥了挥手道:“魏公,你先去将本宫运来的六十万石粮食,抄没左家和陆家粮仓的二十万石粮食给百姓分了,等分了之后,你再来找本宫。”

  “这.......”魏南面露纠结,随后咬牙道:“这好吧,微臣告退。”

  收了太子爷的酒,又收了太子爷的书,怎么也得给太子爷点面子。

  “暮年,你那不对,犁辕本身就是弯的。”叶洵说着,疾步而去。

  苏瑾累的气喘吁吁,“殿下,您跟我说句实话,您这究竟是搞的什么东西?”

  “曲辕犁。”叶洵打磨着木条,脱口而出。

  曲辕犁?

  众人皆是一脸茫然的望着叶洵。

  长直犁他们倒是听说过,曲辕犁是什么东西?

  “夫君,你......你该不会是在制作耕犁吧?”穆凌霜叉着腰,瞪着一双美眸,忍不住问道。

  叶洵没有抬头,继续手上的活。

  “没错。”

  “长直犁回转困难,起土费尽,耕地费力,犁地效率太低。”

  “百姓们为了这几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一年,吃不饱穿不暖的。”

  “本宫想着能不能研究出一种犁地效率高,而且省时省力的耕犁来。”

  “也算是本宫为大夏百姓尽一份力。”

  叶洵轻描淡写的说着,但院内已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愣愣的看着叶洵,眼眸中满是敬佩与感动。

  叶洵用袖子擦了擦汗,抬头扫视众人,眉头微蹙,“你......你们看着本宫作甚?本宫脸上有花呀!”

第238章 太子爷,这事不好开玩笑

  院中。

  听着叶洵的话。

  众人却依旧看着他。

  任凭谁能看的出来,在院中挥汗如雨,认真做木工的人是大夏正当红的太子爷。

  而且他几句话言语虽短,却尽显对大夏百姓的体谅之情。

  这样的太子,才是国家和百姓真正需要的太子,有责任,有担当,勤劳而且睿智。

  顿了顿。

  众人更加卖力气的干着手中活。

  不管此事成功与否,他们为了太子爷这几句话,也要拼尽全力。

  “夫君,妾身来帮你。”穆凌霜来到叶洵身旁,打磨起那根犁辕。

  苏瑾也不再言语,牟足了劲儿开始锯木头。

  太子爷能有这般为国为民的想法,他们怎么也要为之全力以赴。

  ......

  翌日。

  晌午。

  山东城。

  驿馆大院。

  叶洵几人望着一副崭新的耕犁,眼眸中满是自豪。

  不管成败与否,这总归是他们两日的付出。

  “太子爷,咱们出城试试呀?”苏瑾摸着这副崭新的耕犁,眼眸中都带着笑。

  对于农耕一事,他这个儒道世家大弟子几乎是一窍不通,不过今日却感了兴趣。

  不单单是他。

  穆凌霜和白暮年几人亦是十分期待。

  与此同时。

  咯吱......

  院门打开,魏南从门外走了进来,“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他说着,已被院中那副耕犁吸引了目光。

  魏南善政务,通农耕,他在山东这些年,没少跟农民打交道,所以耕犁自然不陌生。

  但曲辕犁,他还是第一次见。

  叶洵指着曲辕犁道:“魏公,你来的正好,看看这副耕犁怎么样?”

  “这......这是殿下您研制出来的?”魏南愣愣的看着曲辕犁,又转头惊讶的看着叶洵。

  先不说这副耕犁的质量怎么样,单单是太子爷这份心性便值得敬佩。

  昨日魏南还在想,叶洵能研制出什么农具来,没想到是耕犁,而且制作出来有板有眼的。

  叶洵微微点头,风轻云淡道。

  “没错,这是曲辕犁,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等十一个部件组建而成。”

  “这便是本宫送给山东百姓的另一份大礼。”

  “魏公有没有兴趣跟本宫去试犁?”

  魏南忙不迭的点头,兴奋道:“有,当然有。”

  大夏能碰到一位这么有正事的太子,那真是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