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153章

作者:烟十叁

  礼部官吏高唱,“秦王殿下凯旋,百官跪迎。”

  啊?

  叶洵微微一愣,心下一惊。

  大夏不是没有跪拜之礼吗?

  怎么自己凯旋,文武百官还跪迎?

  这凯旋之礼的规格竟如此之高吗?

  叶洵正想着,以魏无忌,南宫夜为首的文武百官纷纷跪到地上,“恭迎秦王殿下凯旋。”

  叶洵急忙抬手,“诸位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这些人岁数大的都赶上他太爷了,这不是折煞自己吗?

  叶洵对这套虚礼真是没什么好印象,不过也得受着,若是不尊,到时候被礼部扣上不受礼制的帽子,那也有点太冤了。

  礼部官吏高唱,“百官起。”

  叶洵转头看着一旁的总是高唱的礼部官吏,只见他一脸严肃,一本正经。

  不得不说,这哥们绝对有社交牛逼症,不然总是这么喊,那得有多尴尬?

  随后,文武百官纷纷站起身来。

  魏无忌率领百官急忙围了过来,现如今不管是谁,都得放下私人恩怨跟叶洵寒暄几句,恭贺几句。

  不然就是对大夏功臣的大不敬,与欺君同罪。

  魏无忌面带笑意,喜上眉梢,走在最前面,为意气风发。

  他的高兴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魏无忌近上前来,深深揖礼,“秦王殿下,微臣恭迎您凯旋,您火烧湘江一战,开历史先河,扬我大夏国威,宣我汉家脊梁,定湘江,保云南十年无忧,真乃是千古皇长子,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叶洵心中暗笑。

  听听......

  这才是亲舅舅,关系远一点都不会这么夸。

  听着叶洵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紧接着。

  还未待叶洵反应。

  尚书右仆射南宫夜便走上前来,面带笑意,“秦王殿下,湘江一战,您厥功甚伟,功不可没,灭大俞四十万兵甲,安我大夏边疆,真乃是天纵奇才,老臣深感佩服。”

  听闻此话,叶洵心下一惊,这还是南宫夜第一次对他笑,第一次夸他。

  看来这凯旋之礼不容小觑,文武百官皆是面带笑意。

  “秦王殿下,此番前往云南,您真是扬我大夏国威。”

  “有您这样的皇长子,大夏甚幸,朝廷甚幸,百姓甚幸。”

  “秦王殿下,湘江一战,您打出了我汉家风骨,是朝廷百官的表率。”

  ......

  文武百官皆是毫不吝惜的夸赞着叶洵,不过那些好话皆是出自关西派官吏之口。

  叶洵听着众人的话,感觉头皮发麻。

  不......

  不至于如此这般吧?

  叶洵急忙揖礼道。

  “诸位大人,本王身为皇子,戍卫边疆,为国退敌,都是本王应该做的,岂敢贪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本王还是皇长子。”

  这么隆重的场合,叶洵还是要低调的谦虚一波。

  此话落地,果不其然。

  那些本来还犹豫的官吏皆是露出赞许的目光。

  “真没想到,秦王殿下立下如此不世之功,竟没有显露出半分得意之色,看来秦王殿下真的为国而改变了。”

  “是啊,这是好事,平心而论,这段时间秦王殿下表现的确实不错,尤其是对赌大乾使臣和火烧湘江,都为大夏立下不小的功劳。”

  “选储君,不光要考虑能力,还要考虑品德,秦王殿下若是能一直如此谦虚,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希望吧,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看看秦王殿下最近的一段时间表现如何。”

  .......

  一些中立官吏,皆是发表着自己对叶洵看法。

  紧接着。

  礼部官吏继续高唱,“百官礼毕,迎秦王殿下凯旋,前往太庙祭告先祖。”

第173章 穆府骁骑震百官,百姓夹道欢迎

  听着礼部官吏的高唱。

  叶洵感到十分无奈,原来凯旋也这么麻烦,受礼遇也如此麻烦。

  紧接着。

  苏瑾将马给叶洵牵了过来,前往皇宫内的太庙是允许骑马的。

  伴随着礼部官吏的高唱,文武百官纷纷站立到两侧,为叶洵让开一条道路。

  叶洵翻身上马。

  苏瑾,武岳,穆凌霜和八百穆府骁骑纷纷上马,紧随叶洵身后。

  随后,叶洵策马向上京城内皇宫而去。

  穆府骁骑在后面跟着叶洵,气势如虹,气冲云霄。

  再后面便是文武百官。

  叶洵在队伍最前方,率领骁骑和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向皇宫而去,好不气派。

  望着威风凛凛,铁甲寒衣,气势恢宏的穆府骁骑,文武百官皆是羡慕不已。

  这可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就连穆王也仅仅三千骑,现如今竟送叶洵千余骑。

  还有跟随在叶洵身后大夏女武神穆凌霜。

  由此可见穆王对叶洵的重视程度。

  “真是没有想到,不但女武神穆凌霜跟随秦王殿下回来了,竟还有八百穆府骁骑跟随左右。”

  “穆府骁骑,这可是大夏最顶尖的骑兵了,穆王真是舍得下本,看来他对秦王殿下也已是刮目相看。”

  “大夏四大异姓王中,就属穆王是最仁义的,将云南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皆是夸赞穆王的仁义。”

  “是啊,云南穆府掌管十万云南军,这十万云南军皆是募兵而组,而不是强征,这点就比大夏各地都要强,可见穆王的爱民如子。”

  “云南穆府,世袭罔替,他们可是几代忠良了,有穆府的戍卫才有南疆的安定。”

  “秦王殿下能得到穆王支持,也足以证明秦王殿下在湘江的表现,连女武神都跟回来了。”

  ......

  文武百官皆是议论纷纷,惊艳着云南穆王对叶洵重视。

  进了城。

  上京城主街,青龙大街街道两侧,百姓们伫立于此,望向叶洵发出欢呼喝彩声。

  若是以往。

  迎接叶洵的不是臭鸡蛋,就是烂菜叶子,估计这会也不是凯旋,而是押解游行。

  说实话,现如今的百姓们望着叶洵,还有些难以置信。

  这......

  这哪里是废太子应该有的礼遇?

  这怎么可能会是废太子立下的滔天之功?

  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叶洵骑在高头大马上,不时向周围百姓挥手示意。

  他还是头一次经历如此隆重的场合。

  遥想几个月前。

  叶洵连秦王府大门都不敢出,出门还得拉着旺财,害怕人家扔他臭鸡蛋。

  现如今倒是不用担心了,他可是近一个月,大夏的风云人物。

  别说百姓和文武百官难以置信。

  就连跟在叶洵身后的穆凌霜都恍如梦幻。

  想当初,她刚刚与叶洵成婚时,不是忍辱负重,就是负重忍辱。

  走到哪里都要被人指指点点,都说她眼瞎,为了地位竟恬不知耻的嫁给叶洵,枉为喋血女武神。

  那段时间,穆凌霜真是快要抑郁了。

  不过,现如今不同了,叶洵摇身一变成了大夏功臣,民族英雄。

  在百姓的热烈欢呼声中。

  叶洵策马,率领穆府骁骑和文武百官,穿过长长的青龙大街,进入皇宫,向城东太庙而去。

  现如今,再也没有人敢阻拦叶洵进入皇宫了。

  皇宫中,每一名禁军望向叶洵的眼眸,皆是炽热。

  叶洵此次是真的为国争光。

  不多时。

  叶洵便率领文武百官来到了太庙前。

  太庙在皇宫中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共有三层围墙,守备森严,由前,中,后三个大殿组建而成。

  在前殿的广场上,还有一个祭坛,是逢年过节祭祖时所用。

  今日是叶洵行献捷之礼,所以众人便绕过祭坛, 来到供奉叶家先祖灵位的前殿。

  来到殿前。

  礼部官吏高唱,“吉时已到,秦王殿下行献捷之礼,百官随行。”

  随后在礼部官吏的引导下,叶洵迈上御阶,向前殿而去,后面便是文武百官。

  苏瑾,武岳和穆凌霜三人,率领穆府骁骑在殿外等候。

  不是不让他们进,是他们没有资格进。

  苏瑾和武岳两人,皆是秦王府门客,身无官职,是为白身。

  即便他们有军功在身,但白身是没有资格进入前殿的,能让他们进入太庙,那都是看在叶洵的面子上。

  穆凌霜更不用提,她虽然有官职在身,但却是女儿身,那更没有资格进入前殿。

  武岳望着消失在御阶上的叶洵,面带焦急。

  “俺们为何不能跟随三师叔进去?”

  “俺师父有交代,俺不能距离三师叔太远,不行俺要去保护三师叔。”

  武岳说着,抬脚就要向太庙前殿而去。

  苏瑾急忙上前,一把将他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