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151章

作者:烟十叁

  与此同时。

  叶山已从雁云关出来,向上京城而去。

  他正坐在车辇当中,手中拿着一封信函,里面是关于叶辰的情报。

  叶山百无聊赖的看着,脸上没有太大情绪波动。

  在他身旁。

  谋士黄成扬起笑脸,缓缓道:“殿下,四皇子的情报应该没有什么特殊的,毕竟一个小小的高黎,又没有大乾出手相助,结果应是早有预料的。”

  “他的功绩跟殿下无法相提并论,此次就连赵王对您的评价都很高。”

  “至于秦王那边,结果不言而喻,他能不能入得了穆府都两说,湘江之战结束,估计都要明年了,他已不是殿下您的对手。”

  黄成一边拍着叶山的彩虹屁,一边贬低着叶辰与叶洵。

  虽然这厮好拍马屁,但确实是一个有手段的谋士。

  此番在雁云关中,他便略施小计,将两个大夏女子和一个孩童架于炭火之上,烧为人羹,嫁祸于一个已经投降的部落,成功激起叶战的怒火。

  随后,他让叶山先行一步出发,率领铁骑,身先士卒,马踏连营,灭酋长,屠部落,筑京观,为大夏子民报仇雪恨。

  那一战,不但让叶山立下功勋,还改变叶战和北玄军将士对他的印象,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在黄成眼中,几个贱民和一个部落作为叶山夺嫡垫脚石,那是他们的荣幸。

  当然,身为八皇子的叶山,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他若是不同意,黄成也不敢这么干,几个贱民而已,命如草芥,死不足惜。

  听着黄成的阿谀奉承。

  叶山没有言语,随手扔下有关叶辰的情报,打开第二封。

  “叶洵~”叶山嘀咕着,嘴角掀起不屑的笑容。

  从始至终,他都认为叶洵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根本没有资格与他相提并论。

  如今,他的功绩又比叶辰要高。

  回到京师后。

  这太子之位,叶山志在必得。

  紧接着。

  叶山将信函拿在手中,缓缓抖落开来,漫不经心的看着。

  只一瞬。

  叶山轻松的神态便凝重起来,眉头拧成一字川,眼眸中有怒火喷涌,双手不自觉加重力道,信函都已被他按透。

  见他这副模样。

  黄成瞬间正襟危坐,望着叶山的眼眸中满是难以置信。

  不可能。

  废太子叶洵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虽然有些小聪明,但这毕竟是战争,即便苏瑾亦是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争。

  黄成脑海里飞速浮现各种结论,但没有一种是成立的。

  但他能从叶山表情看出来,这件事绝对不小。

  砰!

  叶山怒拍桌案,目眦欲裂,沉声道。

  “不可能!”

  “这绝不可能!”

  “叶洵那个废物,怎么可能想出这样的计策来!?”

  “这一定是穆煜城那个老匹夫,将自己的功劳放到了叶洵碗中!”

  “可恶!这个老匹夫他怎么敢!?”

  信函上的情报,叶山连一个字都不相信。

  他跟叶洵做了十几年的兄弟,叶洵什么德行,他怎么会不清楚。

  叶洵若是有这样的聪明才智,何至于被废储君之位?

  紧接着。

  黄成急忙问道:“殿下,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第170章 风起云涌,毒士毒计频出

  车辇内。

  叶山一把将信函扔到黄成面前,眼眸微眯,寒声道:“你自己看!”

  黄成面带惶恐,没敢言语,急忙将被叶山捏烂的信函拿在手中,细细研读。

  筹措粮草,草船借箭,火烧湘江。

  秦王叶洵,神兵天降,凭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未费一兵一卒灭大俞四十万兵甲于湘江南岸。

  大俞皇暴怒,大都督沈青天以死谢罪,湘江之战的一众文臣武将,在大俞太子俞风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秦王叶洵之名威震大俞,被云南穆府奉为上宾,女武神穆凌霜随叶洵回京师,已是定局。

  怎么。

  怎么会是这样?

  黄成拿着信函的手有几分颤抖,眼眸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叶洵竟有如此才能,干出这般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来。

  如果这是真的,就算将叶山和叶辰的功绩绑在一起,那也不是叶洵的对手。

  此等天功世间少有,此等谋略军界罕见,足以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为何那废物废太子竟蜕变成了这般?

  黄成思忖着,将信函整整齐齐叠好,放进信封内,脑海中依旧回荡着这件事。

  叶山看向他,沉声道:“本王现在应该怎么办?”

  闻言,黄成急忙应声道:“殿下,容卑职分析一下局势,现如今秦王一派,有上官府,苏府,镇国公府和云南穆府四大势力支持。三省六部其一的户部,左右二丞的左丞相,文界中的文学泰斗大儒还有军方中的穆王,还有秦王三大忠实的合作伙伴三大皇商和医圣吴寿之。”

  权,钱,文,军,商,医。

  不知不觉间,叶洵已积攒下了如此之多的班底。

  最关键的是,叶洵凭借的是能力,而不是许以重诺。

  现在想用阳谋算计叶洵几乎已是不可能。

  这些人,没有一人希望叶洵出事。

  前些时日,在上京城时,叶洵请医圣下山,败大乾使臣,已是将自己的臭名声洗清,这一次若是按军功来算。

  叶洵夺得太子之位,已是无解。

  而叶山一派,朝中势力为,中书省中书令左章台和门下省侍中陆光达。

  在大夏,中书令和侍中,均为正三品官吏,其地位比尚书省左右仆射要低,但比六部尚书要高,也是位极人臣的朝中大员。

  其中中书令左章台是叶山的亲娘舅,侍中陆光达是左章台的同乡挚友,均为山东派世家官吏。

  虽然比不上五望那样的百年世家,但也不容小觑。

  五望这样的世家在朝中,最多只能做到四品侍郎的职位,他们雄厚的是底蕴,钱粮,商业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叶澜天怎么也不会疯狂到,将五望的人封为三省六部的长官,不过他们重在官吏群体庞大。

  所以,现在大夏乍一看,有权有势的全是外戚。

  没办法,当时叶澜天夺帝位时,诸多皇子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所以靠的就是这群外戚起家。

  叶澜天夺得帝位,这群老班底肯定是要封侯拜将的,他们为了巩固自家家族的地位,肯定会将自家的闺女和姐妹拼了命的往叶澜天后宫塞。

  所以除了皇后魏如云是叶澜天青梅竹马的发妻外。

  一众贵妃和嫔妃,好一些都是这些朝中大员的闺女和姐妹。

  随着大夏政局稳定,诸位皇子们的降生和叶澜天身体的每况日下,派系之争和党争便愈演愈烈。

  有时候真不是这些皇子们想夺权,是背后势力逼的你不得不参与其中。

  所以,看似是叶洵,叶辰和叶山三个姓叶的自己的家务事。

  但实际上,牵扯着整个大夏不知道多少家族的根本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叶洵敢夜闯吴王府,将叶涛给杀了。

  他一个二品九嫔之一的李昭媛的儿子,背后没有任何娘舅等直系权臣。

  叶洵若是不拿他祭旗,叶涛这厮还以为夺嫡是小孩过家家。

  夺嫡不是打打杀杀,夺嫡是人情世故。

  你会打有个屁用?出来混要有势力,要有背景。

  虽然叶涛贵为皇子, 但在叶洵,叶辰和叶山这三个拥有直系权臣亲属的皇子眼中,就是小瘪三。

  叶洵虽是穿越而来,但若是没有魏无忌这个亲舅舅扶持,他早就被人搞残废了。

  所以。

  叶洵,叶辰和叶山三个人之间的党争,已将大夏五姓四王和诸多名门望族全都牵扯进来了。

  不管他们三人谁上位。

  其他两方势力,必将受到大清洗,这是一定的。

  即便叶洵上位也是如此。

  但叶洵有一点与叶辰和叶山两人有所不同。

  若是叶辰和叶山夺得帝位,大夏格局虽变,但也不过是五望四王,外戚专权的翻版而已。

  叶洵则不样,自始至终,他靠的都是能力,而不是许以重诺,他要推翻五姓四王和世家大族专权的统治。

  覆灭藩王,削弱地主,打击世家,推翻这个势力冗杂的时代,从而得以中央集权,消除佃农,将土地归还百姓。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不过,这一切还有些遥远。

  车辇中。

  黄成将目前局势给叶山分析一遍。

  叶山听着,眉头深锁,有些不耐烦,“你直接说本皇子怎么办即可,本皇子不管他废太子现在有多大的势力,本皇子要的是太子之位。”

  相比于叶辰,叶山的脾气就有些暴躁了。

  从他能容忍黄成将大夏子民烤了做肉羹,嫁祸天奴儿部落,就看的出来。

  黄成急忙应声道:“殿下,卑职确实有一计,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叶山眼眸低垂,沉声道:“现如今,还有什么比太子之位更重要的吗?快说!”

  “是,殿下。”黄成面带阴沉,揖礼道:“殿下,凉州越王对于夺嫡之事,一直处于观望之势,有坐山观虎斗的意图。”

  “最近这些年,越王为巩固自己在凉州的地位,不但暗中交好天奴儿,让天奴儿给赵王殿下驻守的雁云关施压,更是收服了西羌为大夏附属国。”

  “但西羌不过是越王养寇自重的棋子罢了。”

  “我们若是说服越王,将这枚棋子让给我们做军功。”

  “您北上败天奴儿,西进定西羌的功绩,虽然比秦王略差,但却有了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