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401章

作者:尘封一天

  王承恩给了林尘一个眼色,示意他一人进去即可。

  只是,刚进来的林尘,就感受到两道目光落在他身上。

  不是别人,其一是上官婉儿,另一则是李曌了。

  这两道目光包含着不少情绪在其中。

  只见上官婉儿眼中泛起一抹流光,多有深意。

  那李曌的目光当中,就全然是斥责了。

  的确。

  任谁家老板得知自己手下得力员工旷工大半年,也会如李曌这般。

  所以,林尘便先给了个台阶,当即上前请罪做做样子,以示诚意。

  “哼,罢了!”李曌虽有不满,但对林尘也只是重问轻放。

  “林卿可知西南局势?”

  “臣略知一二。”

  “即已知,三日后,你为主将,率羽林卫奔赴川蜀,与宁王合力剿灭吴王叛军!”

  “陛下,不可!”

  让李曌没想到的是。

  她刚说完对林尘的安排,正主当即否决了。

  李曌倒是没有动怒,而是皱眉道:“难道林卿另有谋划?”

  当然,没有。

  只是他不想刚回到京城,就被呼哧呼哧撵到川蜀去。

  开玩笑,自己连家中娇花都尚未浇灌呢。

  再者,他也要抽出时间来处理一些琐事。

  例如神龙教之事。

  当初与苏荃龙儿商定好,待他从山东回来就给她们安排好去路。

  如今,也该给龙儿一个交代了。

  因而,林尘自是不能坦白说自己想要摸鱼。

  于是,他斟酌了一下语气,道:

  “陛下,羽林卫多骑卒,而川蜀多险山地势,并不宜骑卒发挥所长。”

  言下之意,羽林卫不好发挥。

  “不过,臣在羽林卫中有训练一支步卒精锐,号‘白毦兵’,倒是正适合在川蜀作战。”

  “再有吴王叛军此番调转兵锋直指川蜀,唯恐有诈。”

  “嗯?”李曌闻言,眼眸微眯。“有诈?”

  她当即示意林尘顺着说下去。

  “那吴王若是知兵之人,如何能放任尚有一战之力的宁王大军,转而朝川蜀而去?”

  “正所谓疲军不可远征。”

  同样的,难道吴王不怕宁王大军寻个破绽,发起反击么?

  所以林尘推测。

  吴王放出自己打算转攻川蜀的消息,大有引蛇出洞,诱敌深入的意思。

  哪怕宁王不上当,他也能借此间隙整顿大军,修备军力。

  听闻林尘的解释,李曌恍然颔首。

  如此说来,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

第432章 偷鸡不成

  广宁府,七星关。

  宁王此时正于关隘内的军帐中,翻看着近日哨探收集的吴军消息。

  “这吴老五,倒是打得好算盘!”宁王琢磨许久,忽的冷笑出声。

  依照当前吴王大军的部署,对方大概率要调转方向,绕开七星关,走蜀道入川。

  至于宁王口中的吴老五,便是吴王的代称了。

  吴王本名吴令安,曾为山东吴氏豪族出身,为家中第五子。

  所以宁王才如此放肆的管吴王叫吴老五。

  作为当初随先帝一同打天下的人,宁王自觉瞧不上吴王这人。

  原因无他。

  吴王此人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好谋无断,非成事之主也。

  “哼,若不是土司番族生事!”宁王好似想到什么一般,恨得咬牙低语道。

  土司番族的不怀好意,逼得他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兵力提防着后者。

  这导致宁王在吴王叛军的进攻下,只能依凭关隘防守。

  “不知朝廷何时才会调遣大军前来支援西南战事。”宁王自语起来,脸色并不好看。

  对于他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来说,求援朝廷已经算得上颜面尽失了。

  然而。

  宁王所想的朝廷援军并未如约而来。

  正相反!

  宁王只收到了特使送来的皇帝旨意。

  “什么?!”宁王惊愕不已。

  这份诏书总结下来就八个字: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当然。

  李曌也不是完全在糊弄宁王。

  宁王看完旨意所写的一段言辞恳切的絮叨,面容一怔。

  按这位皇帝陛下的意思,那吴王叛军与宁王交战多日,已然疲惫乏力。

  眼下绝不可能挥军向川蜀进军,所以告诫宁王切勿贪功冒进,以防落入埋伏。

  “当真如此?”宁王脸上神色有异。

  的确。

  他这段时间被压着打,心中早就憋了火气。

  若不是李曌的这份旨意送到,他当真要寻个机会前去追击吴王。

  宁王倒也不完全是莽夫,在被点醒可能有埋伏后,当即沉吟起来。

  与此同时,七星关外三十里处。

  一规模庞大的军营内,旗帜招展,兵戈无数。

  这便是吴王叛军所在。

  不得不说,吴王当真有些本事。

  靠着纠集中南半岛上的蛮夷土著,当真让他拉起一支数量过二十万之众的大军!

  虽说这二十万军士皆为土著,装备简陋,战斗力堪忧。

  但一旦行动起来,其声势却也足以震慑四方。

  正如林尘先前预料的那般。

  吴王的确打算借机设伏,埋伏在他看来就是个莽夫的宁王。

  “陛下,此番若是宁王中伏,西南三州之地尽归我主之手!”吴王军阵内,一帮幕僚武将吹捧起来。

  上座的一中年老成男子扶须,笑而不语。

  其便是吴王本尊。

  到底是曾经在兵荒马乱的乱世杀出来的狠人,威仪不凡。

  “全赖诸将用命。”吴王面色沉稳,微微颔首表示感谢。

  值得一提的是,在吴王军帐中,还有一位熟悉的面孔。

  若苏荃和龙儿在场,定能认出此人,他正是曾经的神龙教教主,洪安通。

  作为先天高手的洪安通,颇受吴王礼遇。

  毕竟,他带了大半神龙教的教众家底前来投效,为吴王增添了不少实力。

  “洪教主。”吴王好似想到什么,开口喊道。

  洪安通闻言,当即起身拱手道:“卑职在。”

  “在军中待得可还习惯?”吴王对于亲信,倒是不吝啬笑容,和善道。

  洪安通脸上露出受宠若惊之色,连忙点头表示一切安好。

  “既然如此,洪教主便精锐教众前去监视宁王大军动向,如何?”

  “莫敢不从!”

  洪安通闻言精神一振,当即大声应承下来。

  他虽说武功高强,却只是个江湖人士。

  若今后想要在吴王麾下坐到高位,需要拿得出手的军功才是。

  这次任务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见洪安通如此恭敬的样子,吴王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而。

  一连五日,七星关都毫无动静,宁王大军亦任何反应。

  这让原本等着宁王进入埋伏的吴王不由急躁起来。

  “难不成这是走漏了消息?!”

  吴王心中刚升起这个念头,便当即打消。

  不可能!

  此消息仅吴军高层略知一二,宁王绝无可能知晓。

  只是…继续在这里干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再等三日!”吴王心中心中迅速权衡利弊,最终有了决断。

  若宁王三日内还未有什么动静,他也只能依照预案,调转大军走蜀道入川。

  至于被吴王心心念的宁王,此刻正气定神闲的安坐军帐。

  “这吴老五当真没安好心啊。”

  宁王在收到李曌旨意后,便对埋伏之事多有提防。

  果不其然!

  哨探探明消息。

  距离七星关外的四十里处,有一地势,号一线天。

  此地乃吴叛军撤退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