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99章

作者:尘封一天

  原因无他。

  因为这书记载的内容,便是炼尸之法。

  显然邪祀老人炼制鳌拜尸身,将其化作僵尸,便是从此书当中寻来的法子。

  “不过…此书倒是有些神异。”林尘自语一句。

  要知道,邪祀老人都在万剑归宗之下化作粉尘,反观这本书一点事都没有。

  林尘摇了摇头不再多想,将其当做战利品收起来,这才往山巅而去。

  至于那紫僵。

  在东方教主与风清扬联手毒打之下,已然彻底失去人形,瘫倒在地上。

  看架势是失去邪祀老人控制之后,成了死物。

  见林尘飘然回来的小昭,小脸闪过一丝明媚笑意。

  “走吧。”林尘失笑对风清扬几人说道。

  这趟紫霄昆仑大会,他已然收获满满,是时候离开了。

  分别时,东方教主已是回归了先前的冷艳姿态。

  “在此别过,至于答应好的三件事,若有需要,传书一封到黑木崖,本座自然赴约而来。”

  东方不败自然还记着与林尘约好的三件事呢。

  不过。

  林尘听闻东方教主的话,心中微动。

  “正巧,我确有一事需教主相助。”

  “哦?”

  东方不败闻言,脸上露出一抹讶然和好奇。

  这才刚回这个世界,林尘便有事需要自己相助?

  林尘上前,附耳几句。

  听完后,东方不败目光落在小昭身上,眼中浮现出来一抹莫名之色。

  “有趣,本座答应了。”

  说罢,这位日月神教的教主大人便飘然离去了。

  林尘待东方不败身影消失后,这才扭头看向一旁面色各异的众人。

  这里面,有几个他的熟人。

  不过,没有打招呼意图的林尘,轻笑招呼小昭和风清扬离开。

  “等等本宫啊!”

  童飘云对林尘不理睬自己的态度颇为不满,嘟囔着抱怨道。

  “或许过段时间,这江湖就会冒出不少紫府境界的高手出来。”林尘心中若有所思道。

  毕竟,从聊斋秘境中活着离开的先天武者中,不乏得了机缘之辈。

  甚至于,那明教右使杨逍,与童飘云差不多,距离成为紫府道人不过一步罢了。

  当然,这与林尘没多大关系。

  他眼下只想快些回到京城,好生歇一段时间。

  也不知作为自己明面上在朝中活动的马甲-林尘甲,消失这么久,会不会引得外人非议。

  的确,林尘的担忧不无道理。

  作为掌管朝中羽林卫的皇帝亲信,林尘在京城消失快大半年了!

  这引发了不少朝臣的猜测。

  是林尘甲不受皇帝信任,遭冷藏搁置,还是皇帝另有深意?

  同时,这大半年里。

  先前起兵造反的吴王率中南半岛蛮夷肆虐西南,致使西南四省陷入动荡。

  原本坐镇西南的宁王,面对吴王时也有些力有不逮。

  这是自然。

  宁王不光要对付吴王大军,还需时刻提防西南土司。

  只因不少土司在吴王起兵时,亦闻风而动,纷纷策应攻占县城州府,掳掠李唐子民。

  虽有李曌旨意,派大臣安抚土司,这才平息这一祸。

  即便如此,宁王也得分兵提防,以防土司再次生乱。

  正所谓吃过人的恶狼,若不能打死,也万万不能再放养在身侧。

  因此,整个西南地区的李唐军力捉襟见肘,哪怕是应付吴王的攻势都略显不够。

  好在,宁王不愧是跟随先帝打过天下的猛将。

  以不到吴王三分之一的兵力,硬是以西南地势之险,在野战中挡住了吴王的兵锋。

  因而,半年时间,吴王也仅从李唐西南啃下不到半州之地。

  并且这半州之地,还是在被宁王舍弃之前,早就搬走了人口辎重。

  换而言之,吴王其实并未讨得什么好处。

  不过,近日有消息传来。

  说那吴王有意转道川蜀,意图染指天府之地。

  此消息一出,宁王大惊。

  若川蜀落入吴王之手,那整个西南局势就危险了。

  毫不夸张地说,吴王一旦占据川蜀,便有了几分成事的可能。

  自古川蜀之地易守难攻,即便吴王没办法西出,李唐也奈何不得对方。

  届时,双方或将陷入对峙之局,而吴王则可在川蜀割据一方。

  若真成此局势,天下其他异姓王必将蠢蠢欲动,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

  正因为如此,宁王也顾不得面子,当即上书请奏李曌,请求朝廷调派精锐入川增援。

  宁王深知京营被赵匡胤带到辽东送了一波,新上任的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也是个没啥战绩的赵括。

  所以宁王希望李曌能调羽林卫,任命羽林将军林尘甲为大将,坐镇川蜀。

  不管怎么说。

  这位林尘甲曾奇袭建奴都城,更是在野战,力克酋首努尔哈赤的存在。

  李曌翻看着西南战报,神情虽说没有太多波动,实则眼中满是怒意。

  殿内太监近侍们也都战战兢兢,不敢发出任何动静来。

  若是在此刻惹了皇帝发怒,怕是性命难保!

  “报!”

  就在这个时候,王承恩欢欢喜喜的走进御书房。

  “陛下,上官女史回京述职了。”

  听闻王承恩的通报,李曌目光微闪,片刻后方才开口道:“传令上官婉儿,即刻入宫来见朕!”

  “是!”

  上官婉儿刚从西南奔波而归,尚未来得及休息,便被李曌紧急召入宫中。

  “陛下!”

  多日奔波之下,即便是身为先天高手的上官婉儿,眉宇间也多了一丝倦意。

  ……

第430章 回京

  待上官婉儿踏入御书房,

  李曌便挥手示意殿内所有侍从退下,甚至连她最为信任的太监总管王承恩也被遣走。

  须臾之间,偌大的御书房里只剩下李曌和上官婉儿二人。

  “婉儿~”

  李曌轻声念着这个自幼陪她长大的亲信,或者说朋友的名字。

  她也就只有在上官婉儿面前,方才会露出一丝疲惫与少女的柔弱姿态。

  “先说说西南局势如何?孤要听真话。”揉着眉心的李曌低声说着,语气却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之色。

  “是。”

  上官婉儿恭声起身,说起自己此番西南之行的见闻。

  “陛下,据微臣观察,西南各部土司,包藏祸心!”

  谈及此处,上官婉儿那双清冷的眸子泛起一抹一抹凛冽的杀意。

  明面上,这些西南土司是畏威李唐朝廷,方才选择重新归顺朝廷,罢兵偃旗息鼓。

  实则各自另有盘算,打算坐山观虎斗。

  待吴王与李唐拼出个生死来后,土司再伺机而动。

  届时,无论是投效吴王,把土司各部落数十万大军卖个好价钱。

  还是学西夏那般,割据一方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世界,西夏是在李唐尚未建立,前朝末年时,由党项李氏从西北分裂出去的。

  哪怕李唐建立,先帝对西夏这一顽疾也是颇为棘手。

  纵观西夏这一州之地,有无数地势做依靠。

  李唐先帝曾发兵二十万征讨,却铩羽而归。

  因此,方才建立李唐边军之一的西军镇守西北,遏制西夏。

  显然这西南土司有意打算学习党项人的经验,在西南建立属于土司部落的王朝。

  李曌听完上官婉儿沿途见闻,陷入沉思当中。

  如若可以,朝廷本该发重兵,对不安分的西南土司挨个敲打一番。

  然而西南深陷吴王造反的泥潭不可自拔,无力处置。

  “宁王前些日子请奏,希望朝廷调兵入驻川蜀,协同围剿吴王叛军。”

  李曌将一份奏折递给上官婉儿。

  “请朝廷调兵吗?”上官婉儿闻言,秀眉微皱。

  她作为李曌身边人,如何不知眼下李唐难处?

  各地边军不可轻动,边军稍有异动,定然会让异姓王心有异心。

  从某种角度来说,李唐边军也带有震慑异姓王的用途。

  因此,能够调动的也就只有京营和羽林卫。

  当然,从地方抽调县兵也是一个法子。

  只是这些县兵战斗力如何,就要打个问号了。

  “那王子腾编练京营快半年有余,不知成效如何?”

  上官婉儿并未关注京营情况,所以打算问问李曌。

  只是话音刚落,就见这位皇帝脸色有些不好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