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52章

作者:尘封一天

  所谓龙骧卫,乃是林尘给编练新军的划分。

  总共七卫,每卫都有约莫四万人。

  “命龙骧卫指挥使杨志三日后,率军南下!”

  “卑职得令!”

  杨志见自己得了提拔,也是喜不自胜。

  他要做的很简单,便是将名义上还是南宋治下的州府拿下来!

  林尘也是考量许久才做出的决断。

  他麾下能独领一军的,也就杨志与卫青二人。

  这个原书当中,最高也就当过低级军官的水浒好汉,不可相提并论。

  要知道在羽林卫,杨志跟着卫青学过军略,也跟林尘南征北战,算得上一方宿将。

  让杨志与青史名将对垒,那肯定为难他。

  可让杨志对付南宋这帮虫豸武将,林尘觉得都是杀鸡用牛刀了。

  毕竟原定历史南宋的出挑名臣猛将,都被他摁在临安安分守己。

  而卫青的话。

  林尘目光落在卫青身上。

  这个不过二十四五的青年,身上自带一种让人信服的沉稳。

  作为汉家双壁之一的卫青,也开始崭露头角。

  正因为如此,林尘方才对他另有重用。

  “命右将军卫青统率扬鹰卫,武德卫、威武卫三卫,择日启程坐镇江陵要地!”

  “卑职得令。”

  喜怒不流露于色的卫青颔首称是。

  而张横张顺两兄弟就更简单,那就是收编南宋水师,巡视长江,提防蒙古鞑子南下。

  “退朝!”

  这次朝会,将唐军下一步战略制定完毕。

  那就是内修理政,外对蛮夷。

  一套组合拳下来。

  这让一些自觉唐王不过是草台班子的南宋大臣,心里有了极大改观。

  哪是什么草台班子啊,根本就是朝政老手所为!

  林尘没想到。

  因为他这些政策,让不少人对他来历越发感兴趣了。

  例如留梦炎。

  “这…唐王殿下,到底是什么来路?”

  正所谓揣摩上意,乃是近臣必须学会的。

  在南宋,只要想上进的臣子,都会搞这一手。

  例如贾似道,就精通此门。

  留梦炎作为贾似道好友,自然也不弱几分。

  如今头上换了新老大,他也得学着揣摩上意。

  可唐王来历出身好似一团密云,留梦炎在这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林尘这个名字。

  好似对方就是凭空拉起一支大军,然后击败忽必烈,取南宋而代之。

  留梦炎身边的几个亲信茫然摇头。

  他们也不知道啊。

  忽的,这位留宰相好似想到什么,眼中精光一闪。

  “某听闻唐王如今年不过双十?!”

  是的。

  留梦炎心里有了歪主意。

  如今唐王刚入了临安,身边连个体己人的没有!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如何能抵过美色?

  若是唐王的妃子是他进献的美人,今后留梦炎未尝不能更进一步。

  这枕边风,方才是最磨人的。

  “去,收拢美女,本相要献礼!”

  留梦炎念头至此,当即对亲信吩咐道。

  不得不说。

  留梦炎的动作极快。

  ……

第377章 改革与好转

  新任临安知府文天祥刚上任,便着手大刀阔斧整顿秩序。

  之前因唐军抵达临安而内乱生事的闲汉混混都被抓了起来。

  打砸抢烧者,按唐王殿下的意思,投入牢营充当苦役。

  犯下重罪,例如杀人者,无一例外,全都被押往闹市问斩!

  上百颗大好人头落地,让原本浮躁不安的临安秩序为之一净!

  正所谓乱世用重典,这些人头的效果正好。

  短短数日之内,临安恢复过往,一切照旧。

  若不是街坊角落还有没洗干净的血迹,怕是看不出临安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

  不过。

  对于这些原本生活在南宋治下的普通百姓而言,感受最深的当属唐王殿下下诏,取消了南宋的那些苛捐杂税。

  要知道南宋税赋之重,让寻常百姓光是活着都不容易了。

  后世人只知南宋每年税赋收入乃世界最高,却不知普通百姓生计之艰难。

  此诏一出,尽收南宋普通百姓的心。

  不光如此!

  目前林尘所控制的地盘,都在陆秀夫的带领下,还是厘田清丁。

  不得不说。

  南宋一朝不缺钱。

  然而这些财富都不在寻常百姓手里,而在乡绅地主手中。

  得了锦衣卫配合的陆秀夫,惊讶的发现,原来地方治下有如此之多的蛀虫!

  在古代,特别是南宋末年,政令不下乡是常态。

  因此,乡间都有乡绅地主管控。

  这些乡绅地主挤占田产都不是什么罕见之事。

  更有诺大一个县所,所有田地都归几家大户所有!

  而这个县所每年上缴税赋,却寥寥无几。

  可见南宋末年的地方吏治崩坏到了极点。

  所以林尘方才要厘田清丁。

  正因为如此,陆秀夫这段时间的名声在文士当中,已然臭不可闻起来。

  对此,陆秀夫并未多说什么,而是继续厘田清丁,然后把清查出来的田产划分给流民。

  不过在民间,他的名声可就是两极分化了。

  这是自然。

  在古代,喉舌全都有文人把持。

  然而百姓都不是白痴,任人愚弄。

  各地都有陆秀夫本人的生祠新建而起,可见百姓并不傻,谁对他们好,心中都有数。

  林尘翻看着锦衣卫送来关于陆秀夫所做的详记,不由摇头失笑。

  或许起初陆秀夫接到他的任命,还有听天由命,放任自流的意味。

  可当他看见民间疾苦时,这位后世被评为民族英雄的能臣,到底是没有坐视不理。

  “先行在民间磨炼数年,再调入朝中做事吧。”

  林尘心中对陆秀夫的去留有了结果。

  他这位鸠占鹊巢的唐王,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陆秀夫的事情他只是关注片刻,就不再过问。

  除开厘田清丁,林尘的重心都放在军制这块。

  从某种角度来说,重文抑武这个大环境下的南宋军队,已经烂到骨子里面了。

  若林尘想要北伐,必须把这股风气根除才是。

  当然。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功夫。

  最重要的还是让他军中大部分南宋降军归服。

  这点林尘已经在准备了。

  例如。

  “今日便是发饷日子了!”

  王元看了一眼副将,用着闲谈语气说道。

  他这位副将,乃是原南宋低阶军官,在投效林尘军中后,被提拔成王元副手。

  “发饷?”

  果然。

  此话一出,这位副将脸上露出茫然之色。

  对于南宋禁军来说,每日能吃饱饭都已经是奢望了,而军饷二字,颇为陌生。

  就连他当初在南宋军中时,都只能是勉强吃饱。

  可当这些士卒军将看见一辆辆拉入军营当中的马车时,顿觉不知所措起来。

  没想到唐军,真有军饷,还按时发啊!

  王元瞧着副将模样,倒是没嘲笑什么。

  因为曾经自个与对方差不多。

  对于绝大多数大头兵来说。

  当兵无外乎吃饱饭,养活家人而已。

  如今唐王按时发饷,每日饭食不缺,就足够让这些南宋降军,北地汉军惊愕了。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