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47章

作者:尘封一天

  *

  江州。

  林尘颇为玩味的看着手中来自忽必烈的圣旨。

  在场羽林卫军将也是憋笑,面露讥讽之色。

  “大人,这蛮夷酋首是打算让您与南宋打起来啊。”桥玄低声笑道。

  林尘如何不知忽必烈用意?

  “放出消息,说本将与蒙古鞑子势不两立,必北伐收复汉家故土。”

  卫青闻言当即起身出列,目光灼灼,向林尘拱手行礼道:

  “大人,先前收拢的溃兵和降军,大半已经编练完成,堪可一用!”

  卫青等人都知道自家大人这段时间的沉寂,只是为了消化收获。

  如今,消化大半,是时候露出獠牙了。

  林尘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起来。

  忽必烈抽不出身,正是他整合整个南宋的时候。

  当即。

  一则消息传开,震惊天下。

  便是林尘辖南方八州之地,率三十万众,自立为王,以唐为号。

  择日。

  唐王林尘,率水陆二十万之众,浩浩荡荡朝临安而去。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林尘这是打算取南宋而代之!

  一时间。

  南宋朝廷乱作一团。

  至于还被林尘扣押的陆秀夫得知此事,气得两日未曾吃得下饭。

  在几番求见林尘无果后,陆秀夫方才消停下来,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本公早知那林尘狼子野心!”

  “陛下当召集大军讨逆才是!”

  “臣举枢密副使贾贵,禁军指挥使孙虎臣,枢密使王整率三路大军,讨伐伪唐王林尘!”

  此时殿上,太皇太后怀里抱着的宋恭宗,不知所措。

  ……

第371章 临安城下

  说来有趣。

  孙虎臣是当初丁家洲之战,最先弃军而逃的南宋军将。

  可在贾似道担责之后,孙虎臣反而没受多少惩处,更是被提拔为掌管临安皇宫禁卫的指挥使。

  而这夏贵。

  按照原定历史,后者在南宋大势已去,便有意投降蒙古。

  不过有林尘搅局,导致夏贵没机会投降,转而被谢道清调回朝中。

  至于王整,也在南宋招抚之下,选择“弃暗投明”。

  是的。

  这个曾经在川蜀,带着三十万军户投降蒙古的王整,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南宋朝廷为官。

  当然,南宋朝廷看重的就是王整手中还有的两万多汉蒙骑兵。

  然而得了统军圣旨的当事人,心情可就没这么好了。

  这段时间里面,南宋紧急招募了十来万流民担任厢军,以此滥竽充数。

  要知道在贾似道手中,南宋但凡有战斗力的士卒都在之前抽调一空。

  如今南宋朝廷能使唤的军队,大半在数月之前还是农夫!

  不过。

  对于临安文人来说。

  三路大军讨伐伪唐王的消息一出,让他们欢欣鼓舞,招呼同伴好友结伴去那酒肆青楼,畅谈国事。

  好似大军围剿,那林尘定然走投无路,败军身死一般。

  南宋朝廷的三路大军里面。

  孙虎臣明面上兵力最多,足有十一万人马。

  除开两万禁军宿卫,其他都是新募厢军。

  孙虎臣也很有自知之明,深知真遇到那伪唐王林尘,怕是难求活路,所以行军磨蹭,出了临安,三日才走了不到七十里!

  开玩笑。

  朝廷那帮子儒士大臣没逼数,孙虎臣可心知肚明。

  那唐王林尘连蒙古大军都能击败,更何况他手中这帮老弱病残?

  而王整和夏贵的两路大军,动作稍快一些。

  那夏贵自诩手中全都是南宋精锐水军,都没把王整和孙虎臣放在眼里。

  他的打的算盘很简单。

  那就是寻机而战,若不得,便退走就是了。

  届时与那唐王林尘厮杀一阵,也算对得起南宋朝廷发给他的饷钱。

  至于反复横跳的王整,应该是三人当中唯一一个打算与林尘交战的人了。

  “本将手中尚有两万精骑,若是使用得当,未尝不能打破贼军!”王整是这般对手下军将说的。

  当真可笑。

  这三路被南宋朝廷寄予厚望的讨逆大军,最后反而是王整这个降将有拼死之心。

  余下两人都是坐山观虎的墙头草!

  林尘得知南宋朝廷所作出的应对,只是一笑。

  之前丁家洲一战,贾似道已经把南宋最后一点家底败光了!

  唯有那王整,稍稍值得林尘重视。

  至于夏贵,林尘打算让张横张顺两兄弟率水师将其围剿。

  此时唐军南下,像极了原定历史蒙古灭宋的剧本。

  沿江而行的唐军,不过五日就抵达扬州。

  扬州知府率大小官吏共两百余人出城投降。

  毫不夸张的说。

  唐军所到之处,几乎是传檄而定!

  显然。

  这南宋地界不缺明眼人。

  大伙都看出来,这南宋气数已尽。

  就连桥玄都来找林尘,说今日投效唐军的文人,数量日益见长。

  林尘对此并不意外。

  就连蛮族蒙古,这些读书人都能跪下去,更何况唐军还打着汉家旗帜?

  至于孙虎臣这边。

  哪怕他心中一万个不乐意。

  面对每日朝廷催促进军的圣旨,也只能依旨行事。

  磨磨蹭蹭的孙虎臣所部,最后在岳州与唐军相遇。

  卫青眺望那据城而守,好似打定主意不出的南宋军队,丝毫不觉得意外。

  得益于锦衣卫的探子,孙虎臣的各种情报也都放在了卫青桌案之上。

  卫青看完后震惊不已。

  这种人物,若是在羽林卫,早就被军法处置了。

  却不想还能担任一方统军大将。

  只能说,这南宋朝廷当真是奇葩一个。

  卫青心中吐槽的同时,却没忘记自家大人安排给他的任务。

  那就是率八万编练新军,吃掉孙虎臣这一路大军。

  当日。

  唐军对岳州发起猛攻,纵是如此,其余两路的夏贵和王整却都没有任何动静。

  夏贵是真在作壁上观,而王整是寻找战机,意图偷袭唐军。

  然而以卫青的统军才能,怎么可能给王整这个机会?

  唐军沿途粮道都有水师护送,王整麾下汉蒙骑兵根本没有动手的时机。

  岳州府城内,孙虎臣脸色极其难看。

  唐军的攻势之凶猛,超乎了他的想象。

  再这样下去。

  他手中这些一月前还是农夫出身的厢军,就要崩溃了!

  只是。

  岳州城陷的时间,比任何人想的都要快。

  在锦衣卫的配合下,卫青用精锐夜袭,夺下城墙。

  一夜厮杀,岳州府城易主。

  前后不到四天!

  至于孙虎臣本人,在岳州城陷时,因心惧而暴毙。

  这个消息传回临安时,朝堂诸公故作镇定道:

  “陛下,孙虎臣虽败军身死,可还有两路大军尚在!”

  可当夏贵所率水军在洞庭湖被唐军水师围剿,全军覆没时,满朝诸公沉默下来。

  至于王整,他选择向林尘投降。

  是的。

  算下来,王整堪称南宋般三姓家奴。

  林尘得知这个消息时,表情可颇为精彩。

  南宋的三路大军,就以如此草率荒诞的结果落幕。

  至此,唐军到临安再无任何阻拦。

  谢道清这位太皇太后,表情木然。

  在唐军距离临安不过两日路程后,南宋皇室彻底成了摆设。

  而临安城内的大臣们,也开始寻觅退路。

  各种请降书如雪花般送到了林尘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