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42章

作者:尘封一天

  南宋又何时出了如此能将,为何他从未听闻!

  就在忽必烈还沉浸痛失好局的时候,忽闻手下军将来报。

  说一支数千人的骑兵,已经冲到了忽必烈军帐十里地之外,近在眼前!

  这个消息,让军帐众蒙古臣子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反而是忽必烈本人,大笑起来。

  “打算行斩首之事么?这率军的南宋军将,好生有胆色!”

  语气当中,不乏对其的称赞。

  帐内蒙古军将闻言,只觉脸上火辣辣的疼。

  这是他们的失职!

  更有文臣出言,请忽必烈移驾。

  正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然而,进言的汉人文臣对上了忽必烈那冷然的目光,顿时成了被掐住脖子的鸭子,说不出半点声音来。

  “速不台!”

  闻声,一名披甲执锐的蒙古大汉出列鞠身。

  “本汗命你率帐下六千怯薛军,将这支宋军骑兵干掉,把那主将脑袋带回来。”

  速不台闻言,沉声道:

  “是!”

  帐内众人听闻忽必烈这番命令,心思各异。

  眼下护卫大汗的蒙古军队,不过万余人。

  其他都被其派出去追击南宋溃军了。

  毕竟没人能想到,会从后方杀出个程咬金来。

  当然。

  在得知这支宋人骑兵不过三四千后,这些大臣倒是把心放回了肚子。

  怯薛军作为蒙古最为精锐的骑兵,放在战场之上,足以比拟数倍南宋大军!

  可当真如此么?

  林尘望着从蒙古军寨当中,列队出营的披甲骑卒,目光不带丝毫变化。

  正如忽必烈所言,他的打算就是斩首。

  要知道,忽必烈虽说坐稳了这大汗之位,实则其他黄金家族的蒙古贵胄颇有微词。

  所以忽必烈方才急着攻灭南宋,想要用战果来压服一些声音。

  正因为如此,若是忽必烈有个好歹,蒙古这边定然掀起内斗来,争抢大汗之位。

  只有这样,方才给林尘足够的时间整合残破不堪的南宋局势。

  时间!

  方才是这个秘境当中,他最缺的东西。

  不然他也不会兵出险招,只率不到四千羽林卫,直扑忽必烈军帐了。

  若是可以,他也想要种田发育,等屯出数十万精锐,再出山与蒙古一决高下。

  可奈何时间不等人…

  轰隆隆。

  林尘听着马蹄声,方才回神,将脑海中一些思绪压下去。

  都不用林尘号令,羽林骠骑卫们已然穿戴手铠面甲,蓄势待发。

  “怯薛军吗?”

  林尘面色淡然看着朝他扑来的蒙古骑卒,轻吐道:

  “冲阵,破敌!”

  面对数量远胜自己的羽林骠骑,丝毫没有犹豫什么,紧随林尘而动。

  先是缓步慢跑积蓄马力,然后速度一点点拔高!

  怯薛与羽林骠骑好似两根张弓拉满的箭矢,朝着对方迸发而去!

  势要撞个你死我活!

  忽必烈不顾臣下劝告,非要登上军寨围墙,看看战局。

  可下一刻,所见景象让这位雄主心境一震。

  只见林尘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蒙古骑兵纷纷落马。

  鲜血溅满了林尘的全身,但他却毫不在意,宛如杀神一般带着身后的羽林骠骑们,轻而易举就将这支蒙古最为精锐的怯薛军,给凿穿了!

  “武人?!”

  忽必烈看着为首鬼面军将,从口中吐出这么两个字来,眼中好似回忆起来一个人影。

  不是别人,正是郭靖!

  曾几何时。

  郭靖也是如此,阻拦蒙古大军不得进。

  说来。

  忽必烈手下不缺北方武人效力。

  只是忽必烈不喜这些高来高去的汉人武者侍奉身边。

  忽的。

  忽必烈注意到了一点。

  那就是这支宋人骑兵身上,有些不对劲!

  他们身上皆亮着的晦涩血光,这些血光好似有种魔力使得他们无人能挡,以至于怯薛军在其面前宛若羔羊一般。

  “难不成…这支宋军有鬼神相助?!”有蒙古军将骇然出声。

  显然,这个秘境当中的人,并不知道什么叫做军阵之法。

  放在外面的李唐,军阵之法也是国之重器。

  原因无他。

  此物在学会的军将手里,能发挥的作用,堪称恐怖!

  一支被军阵之法加持的万人军队,正面击溃不通军阵之法的十万人大军,也不是奇闻!

  足可见军阵之法的恐怖之处!

  当然。

  军将想要在麾下士卒身上加持军阵之法。

  条件很是苛刻。

  不过对于林尘来说,羽林卫在他手中如臂使指!

  "军争之徐如风,侵略如火!

  这番加持之下,羽林骠骑士卒好似天兵下凡,不断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

第366章 将功折罪

  怯薛军的确算得上蒙古精锐,可说到底,还是肉体凡胎。

  在军阵之法加持的羽林骠骑面前,就显得不够看了。

  “大汗,速走!”

  有蒙古军将见势不妙,连忙跪地疾呼。

  “是啊,大汗请移驾!”

  “留我等拦下那宋将!”

  忽必烈默然不语。

  对他而言,还从未经历过如此狼狈逃窜的时刻

  然而,局势紧迫,容不得他过多迟疑。

  怯薛军到底还是溃了。

  这些蒙古骑卒终究还是人,面对如此惨烈的厮杀,本能的求生欲望让其选择逃跑。

  六千人的怯薛军,不过两炷香的时间,便只剩两千了!

  哪怕逃回来的,也人人负伤!

  “大汉,臣统战不利,请罪!”

  一身是血的速不台来到忽必烈面前,跪地请罪,一脸羞愧之色。

  忽必烈闻言,不为所动。

  他看得分明,此战非速不台之过。

  即便是自己御驾亲征,也未必能有更好的结果。

  主要是这帮宋军骑卒,太过诡异!

  想到这里,忽必烈不由看向那鬼面军将。

  林尘察觉到什么,回眸与忽必烈对视。

  忽必烈目光阴冷,带着一股杀意。

  林尘则是一脸平静的取下鬼面,嘴角上扬,微微一笑。

  旋即,伸出食指对忽必烈勾了勾。(你过来啊~.jpg!)

  忽必烈见这宋将如此年轻,心中震惊,连带着对方的挑衅都未曾在意。

  此刻都不用这些蒙古臣子继续劝说,在林尘准备对忽必烈所在军寨发起进攻前,忽必烈便率领禁卫亲军移驾他处。

  至于留下的数千人,无疑都是用来拼死断后的。

  “想跑么?”

  林尘瞥了一眼蒙古军寨的变动,目光没有多少变化。

  尽管他麾下还有两万新募步卒,但这次上阵的只有三千羽林骠骑。

  这又是为何?

  原来,林尘早已做好了部署。

  让卫青、杨志等军将各领一军,埋伏在忽必烈可能逃窜的道路上。

  此次奇袭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而非兵力多寡。

  “大人当真料事如神!”

  卫青作为羽林卫当中第一林吹,忍不住惊叹起来。

  这不。

  忽必烈正巧就撞上了卫青所率士卒。

  此时眼下掩护忽必烈撤退的,还有两千多怯薛军,以及四千大汗禁卫。

  忽必烈坐在疾驰的马车内,面色阴沉。

  他已经命人传讯出去,召集追击南宋溃军的蒙古大军回援。

  届时定要让这支深入腹地的宋军一网打尽,一个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