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03章

作者:尘封一天

  这个位置本是清闲职位。

  可贾政是个较真性子,当即走马上任,每到一处,都要清查官吏治下。

  兜兜转转,贾政来到金陵。

  说来可笑。

  现任金陵知府贾雨村乃是贾家一脉,能重新坐到知府高位,自然有贾家从中出力。

  因此他把贾政当做了背后靠山,好生招待。

  “不经意间”,透露出来此事。

  他本是想要借帮薛家遮掩命案之事,向贾政示好。

  毕竟谁不知薛家与贾府的关系亲密?

  哪成想。

  贾政闻言大为震怒,当场就把贾雨村拿下。

  于是就闹出这番,贾政大义灭亲之事。

  外人问之,皆言贾政有古之名臣之风,视国法大过一切。

  贾政因此得以扬名。

  然而。

  这可苦了薛家,,贾雨村,以及收了钱的贾赦。

  贾赦也万万没想到,这贾政迂腐到了这种程度。

  如今贾府内,可是因为这事,闹得动静颇大。

  据说薛家管事的薛夫人,火急火燎入京,带了不少金银财物。

  看着架势,就是为了摆平此事。

  到底还是妇道人家。

  豪商用金银压下命案,本就是见不得光之事。

  如今被贾政捅出来,谁敢淌浑水?

  兜兜转转,薛姨妈还是求上了贾母。

  ……

第324章 薛宝钗献计

  贾府内,正上演着一幅众生相。

  一身华服锦袍的贾赦高坐正堂右侧,脸色有些难看。

  至于哭诉求贾母出手解救薛蟠的薛姨妈,拿着一方手帕抹着眼泪。

  “老太太,您可要救救文龙啊。”

  金陵薛家与贾家的关系的确不错,这些年时常走动,算得上亲戚。

  奈何。

  贾母知道其中内情,不敢轻易开口。

  斟酌片刻后,贾母开口道:“姨太太,此事可还有周旋余地?”

  贾母喊薛姨妈为姨太太,因为薛家本是姨家亲戚,乃客套称呼。

  “周旋余地?”

  薛姨妈闻言,越发悲苦起来。

  如何来的周旋余地?

  薛家在京城也有不少交好的勋贵大臣,可面对薛姨妈登门拜访,这些人全都闭门谢客。

  任谁都能看出来,薛蟠之事他们不愿掺和在其中。

  薛姨妈不禁看了一眼贾赦。

  后者见薛姨妈看过来,表情微变,脸颊微抽。

  说来此事,还得归咎于贾政这个家伙。

  原本此事在贾赦的暗中操作下,已然让贾雨村压了下去。

  可贾政到了金陵后,将此案翻了出来,直接捅破了天。

  每每想到此事,贾赦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若是想要平息此事,只有让贾政亲自出面改口才行。

  贾赦在事发后,自然给贾政写过信,说明贾雨村乃是贾家的人脉势力。

  只是,贾政没有给贾赦丝毫面子,反而书信一封回来驳斥。

  大致意思就是。

  即便是贾家门生,也不能做这等目无王法之事。

  言下之意,是要严惩不贷。

  贾赦在收到这封信时,表情不可谓精彩。

  虽说听人说起过,自己这个胞弟性子迂腐,可也没想到竟呆板到了这种程度!

  见自己劝说不动贾政的贾赦,只能使招让薛姨妈求上贾母。

  此事想让贾政改口,只有贾母出面。

  于是才有了今日之事。

  贾赦见贾母的表情,心知其也无意掺和,便帮腔道:“母亲,政弟此番所为,让外人如何看待贾府?”

  “政弟倒是得了好大名声。”

  一番话说完,贾母表情稍稍严肃一些。

  的确。

  若是让外人觉得贾府不近人情,今后的关系要如何走动?

  贾母到底是一介妇道人家,眼界只能看到这一层面上。

  一番连哄带骗之下,贾母决定给贾政去信一封,让其在此事上,不要做得太难看。

  薛姨妈闻言,心中大喜。

  看样子此事还有回旋余地。

  然而。

  谁也没想到,贾政在处理此案时,异常果决。

  贾雨村被罢官免职,择日押送大理寺处置。

  至于薛蟠,则是以草菅人命,贿赂朝廷官员的罪名,判罚流放边塞充军。

  当薛姨妈带着贾母的信件回到金陵时,这才得知此等噩耗。

  对于她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

  薛蟠乃是薛家主家独子。

  若是薛蟠没了,薛家诺大家业要交给谁来打理?

  就在薛姨妈抱着侥幸,想要求见贾政时,却得知对方早已离开金陵,去别的地方巡视了。

  至于贾政为何会性情大变?

  原因很简单。

  便是贾政在刚到金陵时,就收到了来自林尘的一封信。

  林尘可是一直关注着贾政的动向。

  虽说红楼原书剧情因为他的出现,被改的面目全非,但最后结局怕是不会变。

  那就是贾府被抄家,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因此,林尘给贾政这封信,重点点出贾政的身份,乃是内戚。

  身为内戚,过去贾府所做的那些事情,他一定要撇干净。

  只有如此,方才能稳固宫内贾元春的地位。

  贾元春不出事,贾府怎么都不会遭难。

  贾政在看完这封信后,深以为然。

  所以才下重手处置了与贾府有牵连的贾雨村,流放薛蟠。

  再看金陵薛家,可谓是愁云惨淡。

  薛姨妈在得知薛蟠充军既定不可改后,只能托差人好生照顾薛蟠,千万别让其死在路上。

  要知道这流放之路,往往是犯人的黄泉路,许多犯人还未抵达目的地,就已因各种缘故命丧途中。

  “母亲。”

  再有薛宝钗神情黯然,好似最近都没有休息好一样。

  她是来告诉薛姨妈,近日薛家族老不太安分之事。

  眼下的薛姨妈和薛宝钗,就是孤女寡母。

  没了薛蟠,不由得家中族老动歪心思。

  毕竟继承人都没了,他们从中侵吞一些薛家家产,又有何妨?

  薛姨妈闻言,气得丰韵俏脸微颤,眼角泛红。

  可恼怒过后,整个人颓然下来。

  “宝丫头,这可如何是好?”

  薛姨妈说到底只是中人之姿,只能求教女儿。

  薛宝钗见母亲愁苦的样子,心中不由长叹一口气。

  自家母亲对薛蟠素来宠溺,方才遭此大祸。

  不过,薛宝钗在思索许久,倒是真想出保住薛蟠的法子。

  “母亲可还记得薛蝌和宝琴妹妹?”

  薛姨妈如何能忘?

  薛蝌作为支脉子弟,多受她忌惮。

  后者早些时候离了金陵,选择与薛家主家分家,独身去京城闯荡。

  却不曾想,后者竟得了大机缘。

  紫薇商会之名,就算远在金陵的薛姨妈也略有耳闻。

  更让她吃惊的是,薛蝌还得了皇帝恩典,重新受封紫薇舍人。

  “难不成让我去求那薛蝌?”

  薛姨妈脸色微冷,一万个不愿意的模样。

  薛宝钗见母亲这个时候还在耍小性子,提了下薛蟠的安危。

  果然。

  这薛蟠在薛姨妈心中,到底要比脸面重要。

  见母亲服软的薛宝钗,方才继续往下说。

  “女儿听闻薛蝌表兄能有今天,与一人离不开干系。”

  “谁?”

  “羽林将军,林尘甲。”薛宝钗轻声念出林尘马甲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