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25章

作者:尘封一天

  在脑中如此想着的林尘,打算回太子府一趟。

  赈灾策第一步算是走成了,接下来他还得和上官婉儿细细商量一下如何以工代赈,以及收拢后续抵达京城的数十万灾民。

  却不想,就在林尘准备离开的时候,被人叫住了。

  “林都统!”

  这爽朗的声音,先天对其心生好感。

  谁?

  林尘下意识扭头看向朝自己大步走来的两位武官。

  那英武男子身穿三品武官朝服。

  赵匡胤?!

  林尘眼眸不可查的一缩,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如果不出意外,对方便是开创宋朝的开国君主。

  虽说开国手段不甚光彩,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但是林尘很清楚,历史上任何一位开国君主,都不是善茬。

  这位赵匡胤找自己做什么?

  “见过赵大人!”林尘不咸不淡的行礼。

  哪成想,这赵匡胤仿佛没看出来林尘态度中的疏离,笑眯眯的说道:“林都统此事做得好啊!”

  嗯?

  林尘心中惊异之时,赵匡胤却大声赞扬起来他查抄不法商贩的事情。

  “哼!”

  两人谈话间,正好那仿佛被人欠了百八十万的和大人,一甩袖子便擦肩而过。

  林尘这时也明白过来,敢情这位赵匡胤,是想要在名义上拉拢自己啊。

  林尘目光闪烁的看向赵匡胤,后者却表情坦然。

  “林都统,有空且来赵府,我请你喝酒!”

  说完,赵匡胤方才笑呵呵的离开。

  若是换做旁人,被顶头上司的上司如此亲切拉拢,怕不是当场就纳头便拜。

  但林尘十分清楚对方这是在给自己上眼药。

  赵匡胤会不知道自己是新皇的人吗?

  当然知道了!

  若是让皇帝知道这件事,那对方的目的就达到了。

  ……

第27章 再见海大富

  正所谓忠诚不绝对,那就是绝对不忠诚。

  对于皇帝身边的纯臣来说,一旦与外臣有染,那下场可想而知。

  “呵。”

  林尘望着赵匡胤自信离去的背影,却淡然一笑。

  赵匡胤怕不是想不到。

  自己的身份之复杂,目前只能抱紧皇帝这条大腿。

  在众人面前离开皇宫的林尘,却在外人不可见的地方,换了身衣服进入皇宫。

  凭借太子府少侍令牌,一路直达太子府。

  只是让林尘没想到的是,路上竟然有人拦下了自己。

  不是别人,正是海大富!

  “小林子,最近几日,你去了什么地方?”那海大富阴恻恻的声音响起。

  若林尘还是一流武者,怕不是要被对方的神出鬼没吓个半死。

  但如今的林尘其实早早就已经发现了对方。

  故作被吓了一跳的林尘,体内内力奔涌,时时刻刻都在戒备着。

  “海总管,您老人家走路还是没声音啊。”

  林尘用着皮笑肉不笑的声音说着,态度不是很友善。

  他这么做,自然是为了给海大富一个错觉。

  让海大富相信林尘不过一流武者,自己可以轻松拿捏。

  到时候两人翻脸的话,林尘可以打个出其不意。

  海大富对于林尘的这番表演看在眼里,觉得很满意。

  “小林子,你可还没回答本总管的话呢。”

  海大富显然很想要知道林尘这段时间去了哪里。

  “在太子府听用,那上官女史......”

  没有把话说完的林尘,一脸男人都懂的嘿笑。

  海大富见状,脸色一黑。

  他自然明白林尘在太子府和上官婉儿做了些什么。

  “小林子,这色字头上一把刀,特别是那上官婉儿更是敲骨吸髓的体质。”

  海大富用着饱含深意的语气说道。

  的确。

  若不是御阳心法的功劳,寻常男人连和上官婉儿一亲芳泽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不劳烦海总管操心了。”

  林尘自然得表现出来不忿的样子。

  海大富见状,倒也没有说什么,将这件事情略过。

  只是用着略带威胁的口吻,叮嘱林尘一句:“小林子,别忘了我们当初的交易!”

  “今夜,你就去太后那里!”

  见海大富语气里面带着一丝不容置疑,林尘也只好点头,尝试看能不能从真太后那里,问出四十二章经的下落。

  原本今日正值十五月圆。

  还想要和上官婉儿试试月下梅花的滋味,也只好换个时间了。

  当即,从海大富这里脱身的林尘,一路来到太子府内政阁。

  上官婉儿一席宫装跪坐,整个人看起来气质清冷,却不由让人沉醉其中。

  像极了一坛八月梅酒,不得不尝。

  “你来了。”上官婉儿微微抿笑,抬头看向林尘。

  这番样子,倒是有些等待情郎相会的闺阁佳人。

  林尘当即将这个念头抛之脑后。

  开玩笑。

  这上官婉儿可不用以寻常女子来看待。

  这段时间的相处倒也不是全无收获。

  起码林尘在和上官婉儿独处时,可以表现得随意些。

  不用一句大人,一句上官女史的来称呼。

  “这是……?”

  林尘打量了一眼上官婉儿身前的文书。

  这是京畿各地官员送上来,关于灾民情况的报告。

  越看,越让林尘心惊。

  他目前能够接触到的消息来源,只局限于京城周边。

  却不想京畿各府各县情况如此严峻。

  这场水灾,起因就在于一场五日暴雨!

  导致京畿周边沟渠暴涨,水淹了田地。

  各地县令也全然不是食禄蛀虫,也在后续动员全县衙役疏通沟渠,抢拨谷种,期望在冬天来临之前,能够收获糊口口粮。

  此乃天灾,而非人祸!

  可这般救急措施,也不能把这场水灾的影响压下去。

  还有数十万的灾民急需口粮过冬。

  “如今已从江南等地调集大量漕粮入京,却也只是杯水车薪。”

  玉指在眉心微揉的上官婉儿,语气当中都带着疲惫之意。

  “不是还有三大官仓存粮吗?”林尘讶然。

  “官仓?”

  上官婉儿听闻林尘的话,眼中闪过一抹无奈。

  “前些日子我命人视察三大官仓存粮,昨夜子时南大仓便失火,北大仓被盗匪哄抢,仓内粮食仅剩两成。”

  “西大仓仓管监守自盗,贩卖四十万石存粮,已被我问罪压下,秋后问斩。”

  林尘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火龙烧仓这种事情,似乎古往今来都有。

  这么看来,官仓是指望不上了。

  只是。

  这北大仓一夜之间,数十万石粮食被盗匪哄抢,这种借口难道不是在糊弄傻子么!

  还有这西大仓。

  林尘不相信一介仓管就有胆子贩卖四十万石官粮。

  怪不得林尘见上官婉儿一身疲惫之色。

  若是他摊上这些糟心事,怕不是也会这般心累。

  “这北大仓粮食失窃一案,交给你们五城兵马司来办如何?”

  忽的,上官婉儿开口问道。

  “这种案子,不应该交给神捕衙吗?”林尘眉头微挑。

  要知道这神捕衙,可是有四大名捕,还有一位诸葛神候坐镇。

  “那四大名捕正在调查江湖一桩灭门惨案,唯有诸葛神候在职,只是这位神候......”

  欲言又止的上官婉儿,叹了口气。

  看样子,是对方心有余力而不足。

  林尘了然。

  原来是让五城兵马司配合这位诸葛神候办案吗?

  “女史大人命令,卑职莫敢不从。”林尘开着玩笑说道。

  却见上官婉儿闻言,白了自己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