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223章

作者:尘封一天

  那张横,就做得无本买卖了。

  不过张横能从辛弃疾手里保住小命,想来还未开始杀人谋财。

  即便如此。

  也不怪辛弃疾对二人多有嫌弃。

  在他看来,这等刁民是扰乱地方,破坏百姓安稳的存在。

  林尘倒是得提醒辛弃疾一下。

  眼下张横张顺两兄弟,可是有朝廷官身的从五品水军校尉。

  “哦?”

  辛弃疾闻言,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那二人被他赶出江州之后,没想到还发迹了?

  可辛弃疾还是不明白,林尘会举荐他。

  难不成是因为这两个水霸片面之词?

  可辛弃疾不觉得这张横张顺两兄弟会在林尘这里说他什么好话。

  林尘闻言,却笑而不语。

  难不成要他告诉辛弃疾,林尘知道他原定历史的事迹吗?

  这位大才,若不是生于南宋,也会成为青史留名的伟丈夫。

  能文能武。

  放在汉朝,这类人叫班超。

  在唐朝叫王玄策。

  至于南宋的话,辛弃疾也就只有诗名了。

  林尘曾看过辛弃疾传记,心中大有触动。

  加之辽东局势混乱,的确需要一位干才坐镇。

  林尘所知的青史名臣当中,能干好此事的,非辛弃疾莫属。

  别看辛弃疾是文臣,就以为他只会调理民生。

  实则其本人在领兵打仗之上,也是个猛人。

  还是那句话。

  是武将里面最能写诗的,写诗里面最能打的。

  辛弃疾见林尘不愿提及,深深看了一眼后,便也不再追问。

  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

  他还得感谢林尘的举荐之恩。

  “不知林将军从辽东回来,可有见闻愿同某家说一说。”

  辛弃疾转移话题道。

  他作为辽东督师,在上任之前,也要了解一下当地情况才行。

  眼下这个在辽东和后金打过仗,还拿出军户制度的鬼面将军,就是再好不过的咨询对象。

  林尘闻言,自然没有藏私的意思。

  “若是居士坐镇辽东,千万注意那建奴!”

  ……

第238章 坏了,成原作者了

  “若是居士坐镇辽东,可切记要注意那建奴!”

  辛弃疾闻言,目光微凝。

  他对建奴女真之事了解不多。

  只从十几年前的朝廷文书中窥得一见。

  这女真乃是辽东蛮夷,不同于草原游牧蛮族,靠渔猎发家。

  这让女真人战斗力颇为强悍。

  毕竟弱些的,早就死在狩猎过程当中了。

  李唐边患一直很严重。

  先帝时期辽东大敌是喀尔喀,而女真部落其实就是当时辽东督师为抗衡喀尔喀扶持起来的势力。

  却不想到今天,却被家犬噬主了。

  “特别是努尔哈赤此人,乃是一雄主。”林尘语气凝重道。

  哪怕他不喜欢建奴,以及其创建的满清。

  但也不得不承认。

  努尔哈赤此人作为开国皇帝,是有能力的。

  “雄主么?”

  辛弃疾听闻林尘这么说,微微点头。

  他是听进去了林尘这番话。

  毕竟在辛弃疾眼中,这位鬼面将军战功算得上卓著。

  哪怕努尔哈赤在其手中吃过败仗,也被林尘如此慎重提及,想来此人当真不凡。

  辛弃疾点头称是:“某家省的。”

  不过。

  林尘自己其实对努尔哈赤倒不是太过担心。

  老奴到底是年纪大了。

  原定历史,对方也没活多长时间。

  至于老奴后面的接班人。

  里面也有不少名气颇大的存在。

  例如皇太极,多尔衮等等。

  只是这几个,在林尘看来不足为惧。

  原定明末建奴能入关,当真是天时地利具在,加之明朝君臣上下都在下坡踩油门加速导致的。

  正所谓明军满饷不可敌,何处要满饷?

  那就是满清这里了。

  施行军户制度的辽东,肉眼可见将会在三十年内拥有一支良家子组成的边军。

  其放在辛弃疾手里的话,辽东局势大概会是这样。

  前两年辽东边军收缩,第五年辽东边军开始与后金针锋相对。

  第十年辽东边军北上犁庭扫穴。

  当然。

  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番林尘和辛弃疾的对话,二人聊了快一个时辰。

  互相都是意犹未尽。

  辛弃疾没想到这位鬼面将军,竟有如此远见的大方向战略。

  如今李唐朝中,能与之比肩者寥寥无几!

  简单来说,就是有宰相之才!

  林尘自然不知道辛弃疾对他的评价如此高。

  若是知道了,怕是会汗颜。

  他在这方面更像是赵括,纸上谈兵还行。

  毕竟有前世的数千年眼界积累,规划大方面战略是一把好手。

  换作网上任何个键政家,都大差不差。

  林尘很有自知之明。

  “对了。”

  林尘想到什么,鬼面之下的表情泛起一丝玩味,用着似笑非笑的语气对辛弃疾问道,“居士,本将这里有首词,可否指点一二?”

  “哦?!”

  辛弃疾闻言来了兴趣。

  毕竟是青史诗才,哪怕在这个世界,也早已显露头角。

  当年辛弃疾科举时,所写的诗句传出,引得当时京城纸贵。

  辛弃疾本人官运不兴,可在文人圈子里面,名声可太响亮了。

  毫不夸张的说。

  若是能得到辛弃疾指点诗词,怕是能让一些酸儒兴奋得晕死过去。

  林尘所谓的诗。

  自然是那首青玉案元夕了。

  他抱着打趣的心思,想要听听原作者对自己所写诗句的评价。

  这个可以归咎为林尘的某种恶趣味。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听闻林尘念完,眼眸震动起来。

  作为诗词一道大家的他,听完过后,又再次仔细咀嚼起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越是品鉴,越让他震惊。

  此词语言优美,音律更是无可挑剔。

  更让辛弃疾为之震动的是写这首词的超然姿态。

  好似一旁观者视角来看待这一切。

  这些种种,都让辛弃疾忍不住拍案叫好!

  “此词,可传世也!”

  没想到眼前这位鬼面将军不光能打仗,还有这等才情!

  辛弃疾自觉比较起来,都显自愧不如。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人相轻是常事。

  “林将军的诗词才情,某家做不得评价。”辛弃疾沉默片刻,说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