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199章

作者:尘封一天

  交谈下来,林如海自觉贾家也就那贾政他还看得过眼。

  余下的,全都是纨绔之才。

  那贾宝玉的确天资聪颖,可在贾母等人溺爱之下,已然长歪了。

  林如海如何不知伤仲永的典故?

  再看那贾母宠溺贾宝玉的样子,他也没有开口说什么,只是心中有了打算。

  更让其心寒的便是。

  贾府在京城的口风,也不太好。

  那宁国府眼下还有扒灰的流言。

  万幸自家女儿借居贾府时年纪还小。

  再看宴席之上。

  贾母有意撮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

  然而林如海这次却百般推辞起来,借口不提。

  看清楚那贾宝玉是什么性子的林如海,自然不可能把女儿推入火坑当中。

  贾母倒是没察觉到林如海那疏远态度。

  毕竟林如海虽是其女婿,但也是十几年没见,不知其性格如何。

  “政兄,这贾府家风你需多多在意啊。”

  林如海对于贾政这还算看得过去的亲戚长叹道。

  贾政闻言不解?

  家风?

  林如海默然。

  瞧其木楞样子,林如海也才明白眼前这个看似文人作风的贾政,实则也是个榆木之才。

  也罢……

  林如海不再多言。

  倒是。

  林如海在贾府得知一件事。

  那贾宝玉生母王夫人,近日身体不适,请医师来问诊过后。

  方才报出个喜讯。

  “王夫人有身孕!”

  “啊?”

  房中,王夫人从丫鬟口中得知这个消息,面容微白。

  再想这段时日,与她亲近过的,也就那晚......

  想到什么的王夫人,攥紧手心,指甲入肉都恍若未觉。

  此事对于贾府上下来说,也是件奇事。

  要知道王夫人时年三十四五了,生下贾宝玉后,便和贾政再无太多亲近之举,更像是名分上的夫妻,互不打扰。

  这贾政倒也不像是贾赦贾珍那般,喜好美色。

  贾政得知这个消息,也是大喜。

  毕竟他名下子嗣单薄,只有个贾宝玉。

  只是随即狐疑起来。

  他怎么记得这段时间,没和王夫人行过房事呢?

  “你且忘了?那日你喝醉了,非得挤上床。”

  王夫人白了贾政一眼,眉眼妩媚。

  不得不说。

  这王夫人是个谨慎性子,在那晚失了贞洁后,便做好了各种准备。

  其中就有暗中让丫鬟将贾政灌醉,送到她房中来的举措。

  贾政闻言恍然。

  他记起来了,却不想还有这等巧事。

  正所谓七年之痒。

  贾政这才好生打量了一下自家夫人。

  身段窈窕,面容比之家中年轻娇俏的丫鬟,却更显成熟风韵。

  这让一直修身养性的贾政,一时间来了火气。

  王夫人见此,却不知为何没眉头一皱。

  “别作怪!”

  以肚中孩子为词,方才让贾政悻悻作罢。

  倒是。

  贾政随即忘了这坏兴之事,转而欣喜起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若是男孩就好了!”贾政拍手道。

  在他看来,自己那长子贾宝玉是养坏了。

  既然如此,不如另练一个小号!

  与此同时。

  闻讯赶来的贾母等人,都来关怀王夫人。

  贾宝玉同样得知这个消息,心情却是复杂无比。

  名义上多了个可能的弟弟妹妹,让他高兴之余,见众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王夫人肚中孩子,顿时也难掩失落。

  待所有人走后,留王夫人静养。

  房中,王夫人眼中满是忧思。

  她自然明白,肚中孩子不是贾政的种。

  可孩子父亲......

  眼中闪过一抹恨意,而后消解为无奈的王夫人,竟一时间回想起来那晚之事,让她臊得俏脸通红。

  “也罢,你那父亲不是个好东西,你且别学了。”

  说着,王夫人揉着肚子,语气温柔。

  对于深居的女眷来说。

  能打发时间的事情当真不多。

  王夫人和贾府其他女眷关系也谈不上多好。

  过往每天的事情就是去佛堂礼佛。

  今个肚中有了个孩子,却让她好似找到了某种意义一样。

  拾起就不用的女红手艺,就开始缝制婴儿所需衣物。

  唯有。

  尚在辽东整备边军边防的林尘,忽从系统这里得知此事。

  “啊?!”

  手中动作一顿的林尘。

  系统这突然响起的提示,让他一愣。

  “王夫人?”

  再看系统背包里面,的确多了个奖励礼包。

  表情顿时精彩起来的林尘。

  本来林尘自觉那晚之事,就当一夜风流就过去了。

  却没想到一发入魂。

  “等回京再说吧。”

  林尘想到这里,便将注意力放在手中之事上。

  这段时间。

  他都在调查辽东边将这些年做了些什么。

  这一查不知道,当真是吓到林尘了。

  ……

第215章 户制度

  吃空饷,盗卖军械,

  走私商队,私下和建奴交往甚密。

  这一桩桩,每个列出来都是抄家灭族之罪!

  可以说。

  如今老奴做大,脱不开这帮子辽东边将的帮助。

  特别是吃空饷这点。

  按照兵策名目,辽东边军本有二十三万两千三百人。

  可实际名额,只有不到十六万!

  哪怕这十六万当中,大多都是老弱病残。

  能算得上可战之兵的,只有那四万多被林尘从祖大寿等人手中接手过来的士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算是翻版明末家丁兵制了。

  怪不得老奴起事之后,辽东边防一溃千里。

  已然被蛀空的辽东边军,怎么可能是如狼似虎的女真人对手?

  见此的林尘,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等这些证据送到李曌手中,想来整个辽东边将都得大换血。

  其中让林尘诧异的便是祖大寿。

  按照兵策来看,他麾下士卒九成实额,少的那千百号人,也能算意外。

  毕竟辽东苦寒,冻死冻伤士卒也是常事。

  想到这里,林尘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辽东就是一滩浑水。

  哪怕他想要查清楚,也绝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

  唯有让他们内部当中出现问题。

  想到什么的林尘,心中有了决断。

  当即吩咐侍卫在门外的杨七郎,将祖大寿提审而来。

  很快,人来了。

  几日不见。

  祖大寿神色有些萎靡,衣着还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