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194章

作者:尘封一天

  这辽东冬日河水本就是枯水季,哪怕积蓄数日,也只蔓延开来十余里之地。

  再远一些的地方,这河水就只能漫过膝盖,足够人行走。

  那老奴动作更快。

  在亲卫帮助之下翻身上马,就要离开此地。

  林尘眉头微皱。

  此番水攻,成果颇丰。

  被老奴投入战场的后金精锐,也就是鳌拜所率一部,总共六千人。

  几乎没有活口。

  余下被凌汛波及的后金军队,也还有上万人。

  相比起来。

  这些精锐的损失,想来更让老奴心痛。

  忽的。

  林尘注意到不远处的地方。

  或许鳌拜自个都不会想到,他本人自诩有鬼神之力,却会被淹死在这里。

  望着那缓缓驶来的大船,鳌拜瞳孔充血,鼓足力气将钉头锤朝那船头李唐将军砸去。

  “保护大人!”

  杨七郎听闻那破空声,脸色微变。

  唯有林尘眼中没有泛起什么波澜。

  以他先天境界对周边的掌控程度,这种攻击起不到任何作用。

  嗡!

  林尘隔空微握手心,那造型粗狂的钉头锤便被他拿捏在了手里。

  嗯?

  感受着手上沉重分量,倒是让林尘眉头微挑。

  这钉头锤,也不知用什么材料打造,不下三百公斤!

  啪嗒。

  这钉头锤被林尘随意扔在甲板之上,发出沉闷撞击声。

  鳌拜望着这一幕,眼中满是不甘。

  可耳中倒灌进去的河水让其视线模糊起来。

  同时被无意识吸入肺中的河水更是让鳌拜体内剧痛难忍。

  以他体格,尚且不至于当即晕死过去。

  咻!

  林尘选择送他一程。

  一根羽箭穿透了鳌拜上额头。

  即便如此,这鳌拜竟然还在挣扎,试图将箭矢从脑袋里面拔出来。

  渐渐的。

  其挣扎动作小了下来。

  这位本应该会在满清帝国留下颇大名声的鳌拜,竟死在了这无名之地。

  正在骑马奔逃的老奴,只觉心头一痛,身上好似失去了什么一般。

  就在林尘眺望整个狼藉一片的战场时。

  却注意到赵匡胤望着那老奴先前的大营,脸色大变。

  不待他询问,就见赵匡胤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跳下船,跨着那河水往后金营寨而去。

  这番古怪举动让林尘不由多看了两眼。

  当然。

  下一秒林尘就收回视线,继续指挥船队追杀后金溃军。

  唯有得到提醒,勉强逃到河岸远处高地的京营士卒,以及辽东边军心有余悸。

  同时。

  更让人玩味的是此刻辽东边军众军将的脸色。

  不可谓不精彩。

  原本已然决定投降老奴。

  却没想到神兵天降。

  这突然杀出来的一队骑兵扭转了占据。

  原本大胜的后金,此刻却损失惨重。

  可见接下来这段时间。

  老奴都得舔舐伤口,不敢再冒犯锦州一线,更不敢奢望扣关南进。

  新生的后金国运,硬生生被打断了!

  “那突至的奇兵统帅,是何人?!”

  祖大寿和吴三桂等众多辽东军将,心中都不约而同闪过这个问题。

  不过在此之前。

  他们得考虑一下,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舅舅!”吴三桂欲言又止。

  反观祖大寿,面色寻常。

  军中的确在串联投降后金,可他只是表了个态,没有留下什么书信文字。

  唯有某些个迫不及待的进献之徒,方才给老奴账中送去了书信。

  “长伯,你且率人去营中,把这几人拿下!”祖大寿压低声音说道。

  他口中的这几人,便是给老奴送去书信的军将。

  “记得,拿下后……!”祖大寿往脖子抹了一下。

  吴三桂见状,脸上浮现出来愕然之色。

  不过马上。

  他反应过来了。

  这是借头一用的法子。

  到时候那赵匡胤就辽东边军为何见死不救责问,他们也能用这几个人的脑袋来顶罪。

  反正死人不会开口说话,到时候将罪名全都扣给这几人,余下众人方才无事。

  吴三桂连忙点头表示明白,当即转身离去!

  ……

第210章 真·烛光斧影

  辽东边军当中。

  可不止祖大寿这一个聪明人。

  吴三桂率领亲军找人的时候,就见还有其他几位级别不弱于自家舅舅的亲信,正在搜寻什么。

  大家面面相觑,却又心领神会的互相不干涉。

  在一众叫骂哀求当中。

  八个辽东边军当中的武将被砍了脑袋。

  其中官职最高的,是一位从五品总兵,麾下有一万二千士卒。

  祖大寿望着自家外甥取来的人头,方才长舒一口气。

  只是。

  他心中也有一丝忧虑,只得期望这种招式能瞒过朝廷审查。

  不提辽东边军这边。

  赵匡胤为何要急着下船?

  那便是他看见了自家胞弟,赵光义的身影!

  老奴自顾不暇,自然不会管赵光义这个俘虏生死。

  赵光义心中惶惶,不知所措。

  “庭宜!”

  赵匡胤喊着赵光义的字。

  听闻自家大哥的声音,赵光义下意识扭头看来。

  两兄弟再相见,心中复杂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哥救我!”

  赵光义唰的一下跪地,眼中满是哀求之色。

  他深知,眼下只有自己大哥能救他了。

  然而。

  赵匡胤脸色很难看,又急又气。

  原因无他。

  若是赵光义被俘的消息没有泄露出去,那赵匡胤还能想办法找补。

  可幸存下来、知道赵光义投降后金的士卒众多,如何堵住悠悠众口?

  到时候赵光义哪怕是赵匡胤的弟弟,定然也难逃一死!

  赵匡胤本人倒是证明了自己的忠诚。

  领着京营死战不退,等到了林尘前来翻盘。

  虽说也还有左右两路大军失陷之责,但功过相抵。

  只是。

  赵匡胤望着眼前可怜兮兮的胞弟,长叹了口气。

  他和赵光义一同长大。

  正所谓长兄如父,赵匡胤也不可能看着赵光义回去后被砍头。

  “为兄可想办法求那林尘甲,让他放出消息,说你已经死于乱军当中,待回到李唐,寻个安稳之地隐姓埋名吧。”

  这已经是赵匡胤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其中最难的是那林尘甲这里。

  赵匡胤自知和林尘本就不对付。

  如今让对方帮忙,肯定要付出不小代价。

  当然。

  赵匡胤为了这个亲弟弟,愿意做些牺牲。

  然而。

  赵匡胤却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