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180章

作者:尘封一天

第195章 林如海高升

  “这番盐商事了,想来陛下御案之上,全都是弹劾某家的奏折。”

  林如海语气格外平淡的说着,眉宇之间却带上了一抹讥讽。

  这几家盐商能做大,背后怎么可能没有朝中的利益输送呢?

  无非是林如海玩了一手先斩后奏,让盐商背后的靠山吃了个暗亏。

  毕竟从盐商手中查抄出来的毒害朝廷命官,亦或者勾连私盐贩子的证据,便让林如海此番举动合情合理,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或许不至于。”林尘却有不同意见。

  等这批查抄盐商的家产进了李曌的内库。

  这位缺钱到眼热的皇帝陛下,定然会保下林如海,甚至于让其更进一步。

  以林尘对李曌的了解,说不定还会重用林如海。

  只是看林如海的样子,对方已然心存辞官隐居的心思了。

  正所谓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也能让人看清楚世间百态。

  名利富贵全然都是过往云烟。

  只是…林黛玉年纪还小,亦或者林如海不看到自家女儿找到个好归宿,连死了都不会闭眼。

  忽的。

  林如海开口对林尘问道:“听玉儿说,林将军和贾府关系不错?”

  贾府?

  林尘闻言一怔,倒也点了点头。

  不出林尘所料,林如海接下来询问他的问题便是贾宝玉此人如何。

  毕竟没有他之前,林如海是打算将林黛玉托付给贾母,有意凑成这门亲事。

  如今嘛。

  以林如海来看,眼前这个本家年轻人,当真不凡!

  若是将玉儿托付给他的话......

  “是个富贵闲人的命。”

  林尘想到原书当中贾宝玉的性格,用着莫名意味的语气开口说道。

  “富贵闲人?”

  林如海听林尘这么说,眉头微皱。

  他在扬州之地也曾听说过贾宝玉衔玉而生,天资聪慧的传言。

  再问,林尘则是笑而不语了。

  还不如等林如海回到京城,见过贾宝玉本人再说。

  “也罢。”

  林如海叹了口气,刚想继续说些什么,却干咳几声,面容一白。

  “林御史,虽说你体内蛊虫已除,也要注意修养才是。”

  林如海闻言,默然不语,思索片刻后,摇头低语道:“此番林将军率军南下江南,当真是为了倭乱一事?”

  是的。

  林尘统领近两万羽林卫南下江南,对外宣称是提防沿海倭乱。

  只是林如海好歹也是沉浮官场十余载的聪明人,一眼便看出其中异样。

  这防备倭乱,至于从京城调军南下吗?

  “不可说。”

  林尘的回答更是干脆。

  见此,林如海也就不再追问,心里已然有了答案。

  二人对答,也不入第三人耳中。

  原本林如海还有心思替林尘取个字来着。

  只是被林尘婉拒。

  倒是。

  告辞之前被林如海用岳父打量女婿的眼神看了一番,让他颇为不适。

  “还看呢,人都走远了。”

  林黛玉望着那已然消失踪影的船队,却听耳边来自自家父亲的打趣,不由耳垂微红。

  “阿父~”

  这更多是被点破心思的撒娇意味。

  林如海见此失笑,摇头道:“今后京城还有机会再见。”

  说着,他好似想到什么,扭头看向京城方向。

  林如海的猜测没错。

  扬州之事,在整个江南、京城都掀起轩然大波。

  林如海作为先帝时期的孤臣,这些年没有培养什么门生故吏。

  若不是此事,朝中都不会想起还有这号人。

  这次查抄四家盐商,顿时让无数御史弹劾其手段酷烈。

  李曌本就打算保下林如海,让其继续担任巡盐御史,守住这钱袋子。

  可当盐商那千万家资入库后,李曌眼红了。

  这是能臣啊!

  择日。

  便有天使离京,来扬州宣读林如海的升任旨意。

  旨意大概是说林如海这些年在扬州劳苦功高。

  如今还发现了盐商这等走私大案,为朝廷立下大功。

  从五品巡盐御史直升三品观文殿大夫,兼龙图阁学士。

  后续任职回京再议。

  如此殊荣,直接让林如海成了炙手可热的文官大员。

  等这个消息在扬州传开,无数盐商商贾长舒一口气。

  这个杀星终于要走了。

  唯有潇洒快活数日的贾琏愣了愣。

  不是说林如海病重得快要死了吗?

  这怎么还升官了?

  与此同时的贾府,今日也是喜庆景象。

  不光是庆贺林如海获得圣眷升官,还有贾府长女元春,担任皇后宫中女史一职!

  早在贾府衰败之像未显的时候,贾赦长女,也就是元春就被送入宫中,期望被皇帝看上,成为妃子。

  以此保住贾府接下来两代人的富贵。

  然而一入深宫深似海。

  哪怕是贾元春这等女子,也只有苦熬的份。

  其中难处不足为外人道也。

  好在。

  贾元春是熬出头了。

  能当上这皇后女史一职,就说明贾元春在皇后这里得到了宠幸。

  到时候被皇帝本人看上的概率也大了很多。

  然而。

  贾府这帮虫豸,哪知道其中李曌的考量?

  王子腾在赵匡胤担任征讨后金大军主将期间,担任京营节度使。

  所以,方才提了提和王家有亲戚关系的贾家女在宫中地位。

  “这帮商贾,竟如此有钱?!”

  李曌和上官婉儿统计着林如海押送入京的查抄家产,倒吸一口凉气。

  上官婉儿想起和林尘闲谈当中,对方不经意间所说的王朝周期规则。

  “陛下,李唐富饶,却富在世家大族,乡绅地主。”

  “此言是极!”

  李曌闻言眼眸微亮。

  如若再查抄几个不法商贾,那国库空虚的难处就迎刃而解了。

  上官婉儿作为李曌身边人,对李曌再了解不过了。

  看其脸色,就知其心中所想。

  不过。

  上官婉儿记起林尘交代给她的一件事。

  “陛下,林尘在离京之前曾说,山西晋商在暗中走私盐铁军械给辽东女真。”

  随便查抄商贾,肯定会让朝中人人自危,李曌名声也会被败坏。

  可要是有正当名义,那大臣也不好指责什么。

  “竟有此事?!”

  李曌听上官婉儿这么说,脸上神情冰冷下来,

  “立刻安排内卫前往山西调查,若事情属实......”

  ……

第196章 人杰地灵郓城县

  所谓晋商,乃指晋南之地的豪商。

  在此地,非有百万家资不得称富。

  更值得说道的是,这帮商人很早就发现抱团取暖的好处,并开始组建组织度松散的商人联盟。

  若只是做商贾买卖之事,晋商还不至于被林尘这般挂念在心。

  明末清初之际,这帮子商人可为异族扣关帮了大忙。

  辽东之地苦寒,努尔哈赤能豢养起来大军,晋商居功至伟。

  粮食军械,甚至于明军情报也都能被晋商卖给清军。

  当然。

  林尘无意指摘晋商所作所为。

  但是眼下在李唐。

  若是还让这帮晋商在背后捅刀子,林尘不是白来了么?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