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9章

作者:圣代新君

  “焦征羌,请您赊我十套扎甲兵器,小小啬夫,拿下他易如反掌!”

  焦矫无情打脸:“潘大帅啊,难不成没有甲胄,便收拾不了吗?”

  潘临忍气吞声,放低姿态:“没有您的支持,我等不过是蛮夷罢了。”

  “唉,潘大帅有所不知,今年秋粮欠收,手底下那么多张嘴,我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这话很明白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钱免谈。

  “叨唠了。”潘临忍着脾气告辞。

  “哎,大帅可知有价值的情报价值万金啊。”焦矫却不想放肥羊就这么走了。

  眼看焦家门客围堵过来,潘临面色难看至极,扔下一块金饼才被放离开。

  太末县外。

  “吼!”

  “焦老狗!总有一天我剥了你的皮!”潘临无能狂怒。

  “大帅,我这就带人杀进城去。”手下很狗腿地献殷勤。

  “啪!”

  潘临一耳光就把人扇了个360度旋转。

  “召集人手,去剡县收秋粮。”

  但凡手底下有人长脑子,潘临都不怂焦矫和金茂。

  …

  十一月过去,十二月到来,天终究还是下雨了,这场雨一下就是大半个月。

  乌伤县的冬雨,细绵透骨,即便穿着蓑衣出门,不喝姜汤去寒,则易染风寒。

  这些日子,金茂比之前更忙了。

  安置一千多人跟安置百人,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没那么多地方造房子,金茂命工匠先停下厂房工程,给闽越造了大量不避风的大通舍。

  类似于育苗基地那样的大草棚,只不过依山而建。

  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工匠们只搭了个框架,剩下的盖草棚和挖沟渠,全都是闽越人自己动手。

  本来只能简单挡雨的通舍,到后来能做到雨天不湿地,大风天也能挡一半。

  有了安居地,闽越人越发顺从。

  青壮全都入伍,老弱只要还能动弹就都下地干活,就算是半大的孩子也没闲着。

  一片蒸蒸日上。

  闽越聚集地在南背阳面,缙云山本地人则在北向阳面。

  与闽越的顺从不同,本地人更难管理。

  说服百姓在田地上种油菜籽这件事,金茂和吴田快磨破嘴皮子。

  乡绅们倒是很听话,因为借种子的那点租子他们不在乎。

  百姓则锱铢必较,担心的问题各种各样。

  缙云山并没多少土地兼并,乡绅只拥有三分之一土地。

  导致播种的事情难推进。

  到最后,金茂实在没法子了,只能把所有地给租下来,请百姓种地。

  支付方式分两种,一种固定每亩30枚五铢钱收获后支付;一种按收成给油,为产油量十分之一。

  物以稀为贵,当下菜油少,价高,两斤能换一石粟米,也就是30枚五铢钱。

  而油菜籽亩产平均一百斤,按照二成出油率也能得到两斤,更别说木榨机能达到三成出油率。

  所以,百姓选择固定薪水,乡绅们都选择油。

  而且乡绅们更聪明,表示可以出人力物力,以求获得更高比率分成。

  金茂无有不应。

  于是,最早最简单的股份制在东汉出现。

  金茂提供幼苗和技术支持,得到六成油和所有残渣。

  乡绅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获得四成出油,只参与分红不参与决策。

  双方皆大欢喜。

  “这一刻,我体会到了资本家的快乐。”

  金茂决定,这个模式要一直推行下去,谁都不能改。

  油菜籽一切就绪,金茂又开始盯上水稻。

  缙云山有最早的水稻,数量极少,只分布在恶水两岸,整个乌伤县情况差不多。

  因为决定生产力的三要素之一,生产资料落后,使得水田离开水源就难以存在。

  而金茂知道乌伤县的降雨量,是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梯田。

  但这又是一项大工程,太过费人力物力,先放到最后考虑。

  金茂决定先从稻种入手,有后世袁爷爷的经验在,相信把亩产300斤往上翻一番没什么问题,两番说不准。

  农业步入正轨,军事就卡壳了。

  下雨是一方面,理念则是另一方面。

  按照金茂的设想,必须要设立一只职业军队。

  他从未奢望那些知名武将会纳头就拜,所以,只能走强兵道路。

  而只有常年训练的职业军人,才算得上强兵。

  闽越兵这边倒是没问题,金茂都快成他们信仰了。

  县兵队呈现两极分化,只有少数最早就跟随金茂的县兵,愿意走职业化道路。

  大部分认为,在没名没姓的县兵队混,看不到前途。

  这倒是提醒了金茂。

  他只是个啬夫,连个伍长的名分都决定不了。

  这么算起来,这群县兵没有罢工,就已经很给金茂面子。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嘴金羊,其实县兵们这么乖,有金羊一半的功劳。

  谁让金羊会吹牛呢,他已经把金茂吹成天上仅有、地上绝顶的存在,就等一飞冲天。

  傍晚。

  金茂骑着老马想着心事,一路回到住处。

  “夫君回来啦,饭已备好,俺在锅里热着呢。”

  营养跟上后,施昱脸色肉眼可见地好看起来,再加上那鼓囊囊的前后两片肉,总能勾动金茂小兄弟。

  “嗯~夫君~先吃饭吧。”

  饭毕。

  贤者时间,金茂盯着油灯出神。

  施昱收拾完,跪坐在不远处,小眼睛在灯火中勿明勿暗,一咬牙。

  “夫君,俺娘说,她想预支种地的工钱。”

  金茂眉头瞬间就皱起来,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开了这个坏头,事情就不好办了。

  两人一起住了这么久,没点感情是不可能的,太重的话,他也说不出口。

  为难之际,他更想知道对方实际想法。

  “你觉得我该给吗?”

  看到金茂皱眉问出这样的问题,施昱顿感不妙,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急哭了。

  “你先别哭。”金茂喜欢直来直往,从未认真谈过一场恋爱,还在认真解释。

  “预支工钱这件事,关系重大…”

  “呜~!”施昱猛然一跪打断其施法,边磕便求饶:“别赶俺走,俺再也不说了。”

  诶?

  “好了,伱先别磕了。”

  这丫头也真实诚,额头都磕出了血来,金茂手忙脚乱地给她包扎。

  施昱深怕被抛弃,第一次主动。

  其实。

  施昱也是个可怜人,她父亲早亡,母亲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长大,不是泼妇也成泼妇。

  所以,遇到金茂这种不存在这个时代的好男人,就算死也不会离开。

  这里的斤是按照500克算,东汉一斤大概是248克。

  且东汉一亩地面积470平米,跟现在666平米不一样。

  文中的计算,比如亩产百斤,是按照470平米每亩产量50千克。

第11章 乱始,县兵职业化

  十二月的中原,不太平。

  皇甫(fu 3)嵩朱儁等人率军平定黄巾起义,张角病死,张宝、张梁被击毙。

  汉灵帝刘宏大喜,为表天下安宁,改年号中平。

  同月,凉州羌人叛军北宫伯玉、李文侯,裹挟西洲名流韩约、边允,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数万号十万,发动叛乱。

  韩约、边允遂改名韩遂、边章,协助军政,叛军势大,不可阻挡。

  历史的车轮开始滚动,三国各大名人即将走上舞台。

  真正的动乱,开始了。

  不过,这一切都跟金茂没什么关系。

  凉州太远,再乱也跟乌伤县没关系。

  再者,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金茂完全没心思去理会这些事。

  趁着雨天,油菜籽苗下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防病、防虫、防冻等等,但凡有一样没做好,所有辛苦努力都白费。

  这也是百姓只想拿固定工资的原因,亩产百斤那只是理论上的事,实际上风险太高,一不小心就是颗粒无收。

  金茂就是有这个自信,能够在防治风险的情况下,按照平均线收获。

  相应地,他就需要每天在整个缙云山奔波。

  还好有何卫赠送的老马,不然金茂怕是也得长四条腿才够用。

  军事方面。

  金茂已经很久没去关注了,全权丢给白石和金羊两人处理。

  闽越兵在白石的带领下,即便冬雨透骨,也没一天落下训练。

  如此,闽越兵脱胎换骨,真正有了一点军队的样子。

  也有一些小插曲,有不少闽越兵得过风寒,却被“毒兰夫人”兰芝所救。

  而兰芝却把这一切都归功于金茂,言称“皆是神君教导”。

  于是,金茂又躺着收割一波信仰。

  金羊这边情况就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