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5章

作者:圣代新君

  还有人宁愿为奴也不要自由?

  这又一次刷新了金茂的认知。

  生活在科技时代的金茂,哪会理解这个时代底层的生态。

  对于这些人来说,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自由?

  哪是自由,那是死亡。

  要知道这二十人都是青壮,为什么没有老幼呢,这只有天知道。

  所以,金茂赶他们走,那就是要他们死啊,能不闹腾吗?

  当然,这一切肯定没人会告诉金茂。

  “既然你们自愿要当奴隶,那我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

  “神君在世”、“感谢神君”,二十人歌功颂德,奈何没文化,喊来喊去就这两句。

  多了二十张嘴,就是多了一大负担。

  金茂不知道族里会给他多少支持,却知道目前的缙云山养不了这么多人。

  “以前看三国,只看到曹刘孙威风八面。”

  金茂感慨:“现在才知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啊。”

  他知道有些事不能再等了。

  “白石,从今天起,你就是闽越统领,这二十人归你管。”

  “另挑选白家寨和兰家寨精壮,组成闽越军,明日由我来训练。”

  “喏!”白石已经学会雅言几个简单词汇,兴奋答应。

  “刘木!刘木?”

  金茂一转身吓一跳:“卧槽!你就不能吭一声?”

  刘木赧然低头,他跟金羊性子正好相反,沉默内向,惜字如金。

  “嗯。”到嘴的话金茂又开口:“从现在起,你帮金羊拉起一只战斗队伍,以县兵为骨干,以村民为枝叶。”

  “农忙时帮闲,农闲时训练。”

  “记住了吗?”

  刘木认真点头。

  金茂这才松口气,接下来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据了解,从秋收到春天,这个时代的人们就少种地了。

  这怎么能行?

  后世会稽郡,可是冬油菜籽主要种植区域之一。

  油菜籽可是好东西,不论是榨出的油还是剩下的茶麸,用途都特别广泛。

  菜籽油就不多说,能食用又能照明,极品。

  茶麸不仅能当肥料,浸泡后加入草木灰还是绝佳杀虫剂,甚至茶麸还能洗头!

  金茂绝对不会说,他头皮痒死,才想种油菜籽。

  作为农大优秀毕业生,刚来的时候,金茂就发现乌伤县已经有种油菜籽,只是不具规模。

  原因很多,早期都是白菜型油菜籽,怕虫害、抗病性差、产量低。

  不过,金茂恰好知道怎么改良种子。

  所以,秋收后,金茂就决定要在乌伤县大规模种植,在给爷爷的书信里也有写明。

  不管别的乡会不会种,金茂自信缙云山肯定会种满。

  油菜籽压榨也是一道难题。

  当下已经有木榨法,可工序复杂,再加上各工序分得很散,效率低下,出油率也不高。

  “要形成规模,就需要大型木榨作坊。”

  金茂心知:“首先要有大型木榨机。”

  “其次,要建一座土胚房。”

  看看他自己住的房子,木结构单人间,这都算是是缙云山最豪华的房子了,其他人只能住草棚,甚至闽越得住树上。

  都是大工程啊。

  关键,这些事还都得他来办,乡民没文化,闽越未开化,除了能出苦力,啥也帮不了。

  “创业真难啊。”

  想想都心累:“唉,什么时候才能去中原啊,明公我想你啦。”

  远在广宗的骑都尉曹操猛地打了个喷嚏,暗骂:“入他娘的张梁,还不出来受死,害得乃公在此吃风!”

第6章 原来你是这样的吴田

  “呀二一,呀二一。”

  “白石,别看我,管好你的兵!”

  “哎哎哎!别走沟里去!白石!变通!懂吗?变通!”

  “刘木!刘木?人呢?”

  “卧槽!我没说你这个人,我说你的人!看到没有,都散成什么样了?”

  距离上次分两部分编队已经过去五天,金茂把前世学校军训的法子一股脑搬用过来。

  站队列、齐步走、前后左右转向、跑步走。

  现在不论闽越还是县兵民兵,全都强记这奇怪的口号和训练方式。

  问题不断。

  闽越兵进步神速,除了跑步走,其他指令有一定的完成度。

  唯一的毛病,死脑筋。

  只要金茂没下令停下来,就算前面是条河,就是有人不会游泳,都能义无反顾地冲下去。

  县兵民兵问题就更大了,新鲜劲一过去,懒懒散散。

  带队的刘木外表木讷,内慧其中,总能在队列崩溃的边缘再拉回来。

  可惜刘木嘴笨,总是被底下人顶嘴,使得整个队伍很不好带。

  当然,这也跟人数有关。

  县兵队二百人,闽越兵只有一百人。

  金茂焦头烂额之际,总会心想:“要不实战演练算了。”

  可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金茂实在做不出来。

  榨油工坊这边,选址结束,金茂准备把土胚房建在恶水拐弯处中心。

  这里也正好是缙云山盆地中心点,后面要是油菜籽收获,送来榨油也方便。

  粘土、石料都选好了,就等开工。

  至于种冬油菜籽的事,缙云山无有不应。

  当时的场景,估计金茂都不会想到,他的威望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最难办的,反而是种子的问题。

  数量太少了,别说改良种,就是本地种都远远不够。

  午食。

  一天的训练结束,三百多号人围着十几口锅打转。

  金茂倒是想一视同仁都吃同一锅饭,可手下人却不这么想,也不是这么做。

  吃最好的是二百县兵队,其次白石旧部,再次二十人闽越兵。

  鄙视链就这么形成了,县兵队觉得他们跟随金茂最早,理应吃最好。

  白石旧部也这么认为,同样,他们也鄙视后来的闽越。

  最离谱的是,后来的闽越也这么认为。

  幸好金茂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不然都得问一声“为什么啊”。

  “茂叔!茂叔!”

  金茂正埋头吃饭,他的伙食全队最好,干饭!

  隐约听到有人叫他,金茂抬起头,远远就看到金羊挥舞着双手,兴奋地向他奔来。

  “列队!”一口闽越语大吼。

  金茂还没做何反应,就被包围起来。

  “解散!”他好气又好笑地下令。

  挤开包围圈,金茂上前扶住要下跪的金羊,伸长脖子张望,“怎么就伱一个人?”

  “后面!都在后面!”金羊高兴道:“我太想您了,就急着跑来见您。”

  金茂知道金羊没有别的意思,只有非常尊敬他才这么说,顿时很感动。

  “好好好,路上可太平?”

  “茂叔,您可别小看我,老虎见了我,也得逃命。”

  金茂莞尔,他之所以没把刘木扶正,就是把县兵领队位置留给金羊。

  在他看来,这俩人配合下,肯定一加一大于二。

  大量物资和技术人员即将到达,刚训练完的三百人,在金茂的命令下,前往接应。

  结果,在金茂眼中非常差劲的队列,给新来的百人带去极大的震撼。

  为首两人,一个叫金云,是金茂堂兄,也就是亲大伯金山的独子。

  另一个叫刘方,刘叶第三子刘甘的大儿子。

  “仲弟,汝堪比韩兵仙在世!”金云是个书呆子,满口之乎者也。

  “你怎么来了?”金茂头疼:“这可怎么送你回去啊?”

  “既来之,则安之。”金云自信笑道:“仲弟轻我。”

  金茂无语,对刘方却很热情:“伯武(刘方表字),你来得正是时候!”

  刘方身材魁梧,读过书,却偏爱打铁,年仅21就成了乌伤县著名铁匠。

  “我需要造一间十丈见宽的砖石土房。”

  “我是铁匠。”

  “我知道我知道。”金茂接着说:“房子造好还要造一个大型的木制榨油机。”

  “我是铁匠!”

  “知道啦。”金茂反问:“这里没有地方打铁,你不得先造房子?再说了,没有原料哪有铁给你打?”

  “…”

  “走,给你看看我脑子里的图纸。”

  这一百来号人里,只有二十号人是来当兵的,其余全都是金茂要求的各种匠人。

  一番了解,金茂头疼地发现,这些所谓的匠人里,基本上都是泥瓦匠。

  无奈,全部打发去造房子,专业对口嘛。

  美丽的晚霞映红半边天。

  金茂把人安顿好,托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