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32章

作者:圣代新君

  “没什么事,你可以走了,不送!”

  太末县长跟焦矫勾结久了,虽然压力很大,仍硬着头皮询问:“此地乃焦征羌宅邸,您为何停留不走?”

  “嗯?”

  还不等金茂解释,何卫抢先开口:“太末县长,昨夜焦家遭山越血洗,我家明公担忧太末县百姓安危,才在此停留。”

  “你身为一县之长,无法做到保境安民,如今要金乌伤离开,这不是陷明公于不义吗?”

  说的话!金茂心中为何卫鼓掌:“不愧是我看中的人。”

  有荀彧这块珠玉在前,金茂也不再称呼何卫“吾之子房”了。

  “这…这…”太末县长绞尽脑汁还想争辩。

  哼哈二将之一,金羊跳将起来,厉声道:“你要欺我主良善?”

  “且看我的刀锋利不锋利!”

  “金羊不得无礼!”金茂这才出言制止。

  太末县长依然被吓尿了,

  就算不知道金茂就是元凶,但他知道金茂跟焦矫有仇,要是再多嘴,怕是小命不保。

  “多谢金乌伤施以援手。”为避免麻烦,太末县长还得捏鼻子认下:“在下告辞。”

  “慢走,不送!”

  “呸!”何卫不屑地唾弃:“虫蠹!”

  金羊不甘示弱:“明公,待我去取这虫蠹狗头。”

  “站住!”金茂闭眼揉太阳穴:“金羊,我叫伱跟孝荣好好学,不是学这个!”

  “算了算了。”

  “以后,没我的命令,不可擅自做主。”

  金茂摆手:“往后,场面上的话就交孝荣来说。”

  “多谢明公,明公慧眼如炬!”何卫拍完马屁又得意地朝金羊挑眉,气得后者差点一佛升天。

  下一刻,金羊又高兴起来。

  “金羊,下去问问,仓库盘点地怎么样了?”

  不一会儿,金羊就回来了。

  “明公,焦老狗真奢侈,仓里有数不尽的粮,有数不尽的盐,有数不尽…”

  “停停停!”金茂赶紧制止:“具体点,粮多少石?盐多少斤?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分别有多少?”

  金羊眨巴眼实话实说:“潘统领也分不清。”

  金茂一拍脑门,忘了这些人,都是没文化的,脑海里不由浮现一个人影。

  “金云,金伯言呢?”

  又自接自话:“哦,他在缙云山、丽州两地奔波,抽不开身。”

  何卫倒是读过书,可不会算数啊。

  为难之际。

  何卫献策:“明公,伯言师父名士盛宪就在太末县,何不请他出山?”

  盛宪?名士?

  没什么印象。

  金茂还是决定去试一试,万一这个时代的名士超级牛呢。

  盛宪一家就居住在太末县城区,跟焦家相邻。

  听到金茂来拜访,盛宪中门大开,亲自出来迎接。

  “金乌伤亲临,真是蓬荜生辉啊。”

  对方礼数非常到位,金茂心中暗喜,连忙回礼。

  看到金茂没有执弟子礼且行礼不规范,盛宪心底生出一丝不悦和不屑,面上却丝毫未显。

  双方客气地进入堂内,落坐、看茶。

  看金茂屁股下针扎一样跪坐不稳,盛宪心中轻蔑更甚。

  “这次来,我有意请您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金茂并不知道他在盛宪心中印象很差,单刀直入。

  盛宪佯装惊讶,连连推辞:“我才疏学浅,当不起金乌伤看重。”

  实际上,唐瑁早就征辟过盛宪,连太守都被拒绝,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代理县令?

  金茂又多次邀请,盛宪不松一点口风。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第一次,金茂心中生出不自信来:“果然,我并不是主角,一个没听说过的名士都招不来。”

  “这样看来,荀彧更加看不上我了呀。”

  顿时,金茂充满斗志:“不行!我得努力奋斗。”

  “还得勤奋写信,嗯,得多夸夸自己才行。”

  人设不都是靠包装的嘛,说不定荀彧相信其中一言半句,就傻乎乎地跑来为他效力呢。

  盛家。

  金茂走后,盛宪儿子盛匡问道:“阿翁,金乌伤年轻有为,您为什么拒绝地那么干脆?”

  “哼!”盛宪不屑地说:“金乌伤?不过是只比焦老狗更凶恶的财狼罢了,冢中枯骨!”

  盛匡虽有不同看法,但不敢忤逆,便也没说话。

  焦家仓库。

  金茂亲自下场,先测量一个粮仓大概多少石,再估算总量。

  其他物资也用同样的办法,很快,大致数据就出来了。

  “粮五千石!?”

  金茂直呼好家伙,去年到现在,打完瑶族又抢了一个乡,他缴获都没这么多。

  这得吸了多少民脂民膏?

  惊喜远不至于此。

  “盐五万斤?”

  这在后世都够五百多人食用一年,放到现在,反正今年金茂都不用为盐发愁了。

  “耕牛十头,驴车百辆,马二十匹,竟然还有五匹战马?!”

  发财了!

  有了这些牲口,物流效率大大提升。

  用得好军队机动性都得能到极大加强。

  “铁一千斤。”

  少是少了点,但足够打造一批农具,加大耕种效率。

  鸡鸭猪羊狗等食用类牲畜几千只,勉强够全县开一次全肉宴。

  那也太奢侈了,得养起来,将来这可是几万只,甚至几十万只家禽!

  还有一些稀有药材、玉石!黄金等贵重物品材料。

  “这是发财最快的方式,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金茂牢记本心:“还是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他喜滋滋地数着焦家地契。

  “五千亩良田!”

  “狗大户真是暴殄天物,还有这两千亩旱地,好好整整得能多种多少粮食啊?”

  一共七千亩地,金茂相信,这些地放在他手上,那少说得养活整个太末县万余人。

  次一点,也得养活三、四千壮年男子,或者两千职业兵!

  “话说回来,我手底下地盘越来越大,人却没增长。”

  这可不行,金茂决定扩军,必须扩军!

第37章 扩军

  从哪招兵又是个大难题。

  县兵训练这么久了,还是没百越兵好用(后面统一称百越军,不再细分瑶族军、闽越军等)。

  按照金茂的意愿,百越兵自然是越多越好,县兵完全就是浪费。

  不过,金云说得也有道理,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要好要稳。

  “哎!”

  灵光一闪,金茂有了别样的设想:“如果说百越跟县兵是两条腿,那男兵跟女兵不也是两条腿?”

  看到潘临正指挥县兵把粮食装车,金茂回忆起曾经的点滴。

  “百越女子不比男人差!”

  当初,瑶族祖地,男女皆可战。

  正好手下百越女人多得很,招个千把号青壮女完全养的起,也完全抽得出。

  “只是谁来当百越女军首领?”

  金茂心中浮现一张普通脸。

  “毒兰夫人”兰芝,她啥都符合,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像刘木一样不会带兵。

  “不管了,这次回去先把百越女军架子拉起来。”

  怎么看也比县兵好用吧。

  午食。

  金茂非常意外:“潘临,你说什么?要招更多县兵?”

  早上,他刚认为县兵差劲,现在潘却来告诉他,县兵很强?

  这脸被打得“啪啪”响,金茂不由地脸红。

  “神君,下臣认为刘木君太过仁慈,不宜掌军。”

  真心归顺又被重用后,潘临大胆说出内心想法:“这些兵勇力、忠诚不差百越军,某些地方甚至要更强!”

  “其实,大家也很想练好,为神君冲锋陷阵,可是…”

  潘临挠头,他没读过什么书,讲不出心中的理解。

  “可是将为兵之胆,兵为将之威!”金茂接话。

  “对对对!下臣就是这个意思!”潘临默默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金茂陷入沉思,相对于金羊,刘木确实要胜一筹,但时间证明,刘木再怎么改变,依然掌握不了军队。

  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光有忠心还不够,人才就应该在需要他的地方,发光发热。

  “好!依你所请。”

  金茂认为可是试试,战场上男人总是要强于女人。

  当然,女军也要建。

  “你能带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