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21章

作者:圣代新君

  “等什么时候真抓到人了,再处理也不迟啊。”

  金茂一想也是,便说:“我把焦潜灭了,焦矫迟早也会知道。”

  “那个时候,我想知道该怎么应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什么?”金山说道:“你有太守撑腰,手里又有兵,焦矫也只敢耍小手段,难不成他还真敢向你动手?”

  “说不准。”刘叶抚须道:“我听闻焦矫善养宾客,刺杀这般阴狠手段还是要早做预防。”

  金茂深以为然,默默记下。

  “那会不会投毒?”金山脑洞大开:“焦家私兵甚多,打着剿灭山越的幌子进犯?”

  金茂默默记下,要给兰芝加加担子。

  金高提醒:“焦家私兵曾扮作山贼,攻入太末县把前任县长给杀了。

  保不齐会故技重施。”

  默默记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更何况是两老,由于太末县与乌伤相邻,二老对焦矫的手段可谓知根知底。

  一下子就给抖落个干净,甚至还把其他发生在会稽郡的恶事也加进来。

  然后,话题就越来越歪。

  等到午食,四人肚子都叫起来,才告一段落。

  散会时,刘叶道:“如今茂儿都成县令了,也该起个表字。”

  “说得对!”金高一拍脑门,差点就以为金茂早就取了。

  “那我们是请孔师取字呢?还是自己取?”

  金茂原身老师孔丰,只是个不出名的孔家分支的分支,没啥名气。

  “我已经想好了表字。”金茂很皮:“就叫凯瑞,金凯瑞!”

第24章 唐姬委屈,县事诸多

  三月初八,唐瑁在乌伤县呆了两天,准备出发前往太末县,那是最后一站。

  离别在即,唐姬很是不舍,跟金茂有说不完的话。

  初七一整天,金茂啥事也没干,就陪着唐姬游山玩水,培养感情。

  小美女不仅是未来小媳妇儿,还是通向荀彧的桥梁!

  总之,金茂竭尽所能,把唐姬迷得五迷三道,两人都到了私定终身的地步。

  可惜,没卵用。

  这里可没有婚姻自由。

  “太末县小,可别委屈自己,要吃好穿好,知道吗?”

  不顾唐瑁要杀人的眼神,金茂拉着唐姬温和地说着话。

  唐瑁一转眼的功夫,金茂就把一卷竹简塞进唐姬衣袖,并把她双手合拢以做掩饰。

  唐姬还以为这是金茂写的情书,小手死死抓住,一丝一毫也不敢露出来。

  “等你回去,我会给你写信。”

  金茂心跳加快,忍着激动的心,又开始魅惑唐姬:“一点小事情,你一定会帮我的,对吗?”

  “会的!”唐姬重重点头:“伱的事情我一定会帮忙。”

  车队启动,金茂很想上前搂一下唐姬,这么可爱的小美女,谁不爱?

  但唐瑁在一旁虎视眈眈,金茂相信但凡他再敢动,唐瑁就敢灭了他。

  只能作罢,用力握手作别。

  唐姬眼含热泪上了车,把竹简放在她的秘密小基地中,立马从车窗里探出小脑袋,用力挥舞小手。

  一直到看不见金茂,唐姬才失魂落魄地回到车内。

  一低头,秘密基地的竹简不见了!

  “我看看金茂这小子给你又写了什么?”

  唐母正拿着竹简,金茂那七步诗都传到隔壁吴郡去了,谁不知道啊。

  当时,唐母也很好奇金茂又有啥杰作面世。

  “阿母!”唐姬一把夺过竹简,搂在怀里犹如稀世珍宝。

  “唉。”唐母叹气,她早就看完了,故意出声提醒傻闺女而已。

  “妮儿,你在他心里怕是没那么重要啊。”

  “胡说!”唐姬犹如被踩尾的猫跳江起来,“咚”一声,顶到车盖。

  “哇!”也不知是疼得还委屈的,哭了。

  唐母抱着唐姬安抚后,才说道:“那是金茂写给你姑奶丈荀彧的信。”

  唐姬不信邪地大开竹简,内容果然如她母亲所说。

  嘴巴一扁,她才知道金茂临行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哇!”唐姬扑到母亲怀里哭诉:“阿母~他怎么能这样?”

  唐母一面为女儿感到不值,一面又觉得金茂前途无量,对女儿来说是个好归宿。

  十分矛盾。

  过了一会儿,唐姬不哭了,她打开竹简,里面金茂对荀彧拍马屁的话太过肉麻,令她很是吃味。

  “阿母,我要给他写信!”

  唐姬得意道:“现在他有求于我,那我就要告知他,以后若是给我写的信比荀彧差,那我就很难帮他。”

  “妮儿,你长大了。”唐母感概。

  …

  对此,金茂还不知情,他还在为能接触到荀彧而高兴。

  至于小美女要是拒绝帮忙会怎么样,他完全没有考虑过。

  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荀彧都不用拿正眼瞧他,更别说来帮他,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金茂只是想给荀彧心里留点印象。

  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就得争取,万一成功招揽了呢?

  郡守行县的事一结束,金茂又要陷入忙碌之中。

  眼下有几件事情都要着手安排。

  第一,缙云山油菜籽到了收获季节,他得去盯着。

  第二,安抚丽州。

  第三,春季播种。

  第四,盐铁急需补充。

  一、二两件事能并做一件。

  第三件事早就开始,但金茂培育的稻种需要试验田,另外施肥、灌水等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需要有个解决方案。

  第四件事就迫在眉睫了,不论是县里还是缙云山,盐铁都快没了。

  没有铁问题不大,没有盐问题就大了。

  人体要是不摄入盐分,就算天天吃饱饭也要没力气。

  东汉时期大部分都是私盐,只要交税就能售卖。

  会稽郡产盐很少,只有靠海的句章县有盐田,但句章县产的盐连附近余姚、山阴两县都满足不了。

  所以,乌伤县的盐要从隔壁吴郡购买。

  而吴郡盐的销售渠道在两方势力手上,一方是上虞县朱家。

  就是朱儁朱公伟的朱家,且还是朱儁大儿子朱符。

  另一方就是老熟人“焦征羌”,那个太末县焦家。

  焦家跟朱家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朱儁讨伐黄巾有功,迁右车骑将军,这可是堪比九卿的中二千石职位,比郡太守还高。

  所以,朱符不仅掌握大量盐的销售,还掌握整个会稽郡的铁。

  过不了多久,焦矫肯定就知道一切,跟焦家的交易肯定做不成。

  “朱车骑未发迹时急公好义,仗义轻财,是个有德行的人。”

  刘叶消息一直很灵通,跟金茂详细解释。

  “二公子朱皓朱文明有才行,为人称颂。”

  至于朱符,刘叶不好评价。

  金茂也就明白,这位不比焦家好相与。

  “唉,就没有地方可买盐了吗?”

  金茂摸了摸下巴短小的绒毛,沉吟道:“难不成要我来制盐?”

  穿越前,移动互联世界无所不有,金茂就曾学习过海水晒盐法,这可比现在的盐田法先进几百年。

  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

  “章安县东边不就是海了嘛。”

  那里的东瓯山越不成问题,连强大的瑶族都打了还怕这些?

  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远,直线距离150公里,山路二百多公里,小五百里可不是开玩笑的。

  “爷,大爷,章安县可有相熟之人?”

  二老都是皱眉摇头,“茂儿,你问这做甚?”

  “我要制海盐。”

  “你会制海盐?!”

  二老神色一动。

  金高是个急性子:“这件事就交给我了,年轻时我走南闯北,就是朋友多!”

  刘叶考虑的更多:“茂儿,你可曾想过,要以何人来制盐?保密的事很重要。”

  那还不简单。

  “大爷您多虑了,瑶族还有好几千人没安置呢。”

  “你还要处置瑶族?!”刘叶震惊:“摊子铺这么大,你忙得过来吗?”

  这是个大问题。

  其实,金茂心中有计划,这还是跟二老聊家里人时起意的。

  刘金两家同辈人都这么好用,那上一辈人肯定更好用。

  金山既是大伯也是个多面手,可以协同处理县公务。

  刘甘细心又当了多年管家,是处置瑶族最好的人选。

  刘桦长于武略精于算计,统领县兵极佳,就是态度暧昧不明,不敢委以重任。

  刘安才是四人里各方面最强,奈何对不上眼。

  “爷,大爷,我想让大伯兼任书佐,帮我处理政务,季父刘甘处理瑶族,仲父刘桦管理县治安。”

  金高没理由不答应。

  刘叶答应之余,反倒是神色黯淡,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大儿子,如今却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