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58章

作者:圣代新君

  正常攻城都不会死那么多,最多死个两千,也就是一成人口,这伙人绝对崩溃。

  毋丘毅死无全尸,九江郡不攻自破,但也留下个烂摊子。

  金茂发出公文,通告全郡恢复军屯制,能恢复多少就看其在百姓心中地位有多高了。

  还有更重要的事办!

  六月十三。

  由于周昕在石城、丹阳、秣陵三个相邻的县,分别屯兵两千、两千、六千。

  坚壁清野,以稳定三角形之守阵来应对。

  金茂兵分两路,分别从秣陵县南北两侧同时登陆。

  勾引周昕主动出击。

  不料,周昕与毋丘毅不同,肚子里有点真材实料,不为所动。

  反而看出金茂意图,从较远的秣陵县撤兵,加强石城防御。

  如此一来,石城和丹阳这两个相距不过十里的县城,便形成掎角之势。

  不论金茂进攻哪一城,周昕都能从背后发动突袭。

  乍眼一看,好像金茂陷入被动。

  理论上讲,的确是这样。

  但也要结合实际。

  金茂得知周昕这一万人里老兵不到五百,其余全是刚成军不到一个月的新兵。

  这样的士兵,能不自乱阵脚就算是优秀了,更别说要打守城这种残酷的战争。

  于是,这一次金茂力排众议,不劝降!

  这种稍微懂点但又不强的对手,实在是绝佳的练习对象。

  丹阳县。

  周昕身着银鳞甲,在北城门楼上,遥望金茂军在城外驻扎。

  金茂知道的事情,周昕也明白,可他坚持认为还有一战之力。

  因为兵书上说过,十则围之,倍则攻之。

  金茂却以不到两万的兵力,围攻一万精兵镇守的两座县城,这是犯了兵法中所说,骄傲自大的大忌讳!

  周昕势必要金茂付出代价。

  一连三日。

  周昕都没等到金茂的进攻,却等来一船又一船的攻城器械。

  云梯、攻城车、投石车,一天一样都不带重样。

  值得一提,投石车是由刘方领衔,在众多曲阿的工匠帮助下,才造出来的成品。

  之前收缩防线,使得乌伤县断了铁料供应,刘方立马跑到曲阿县来搞发明创造。

  曲阿县这班人也很意思,其中隐藏几个祖上制造过军械的工匠。

  一听说,发明创造有奖赏,运气好还能封个官当,这些人就耐不住了,一个个拿出压箱底的绝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

  刘方成功制造出投石车,运到前线的这三辆都是试验成功的成品。

  准确度差点意思,威力已经足够,能投掷最重七十斤的巨石,射程高达三百米!

  据说要是有足够的材料升级,射程还能再加一两百米。

  要知道一般臂张弩最远抛射距离也不到三百米,这玩意儿约等于超射程打击了。

  金茂不准备去丹阳县硬碰硬,就在石城北面驾起投石车,让人不间断地砸。

  每辆投石车需要几十名壮汉一起拉,才能架设起来。

  正好金茂手底下别的不多,力气大的人多的是。

  经过多年培养,亲兵卫各个都算是这个时代的大力士,平常要六七十人拉的投石车,只需一半人就能拉得动。

  颇为有趣的事,典韦自负力大,想要单人拉弦,却差点被反作用力给拋飞出去。

  后来,在二十名亲兵卫的辅佐下,典韦才终于拉动。

  这也相当地惊人了,典韦一人的力量相当于七八个亲兵卫!

  难怪能硬刚骑马张飞五十回合,力量大的惊人。

  跟金茂军中的欢乐气氛不同。

  石城县内,一片惨状。

  镇守石城县的乃是周昕心腹詹强。

  他怎么也没想到,金茂会用投石车这种重型武器攻城。

  虽说威力不是很大,一块巨石也就只能在城墙上磕掉半块青石,但要是落到城内就不一样了。

  砸到人肯定不用说,番茄酱爆炸;砸到房屋那也很可怕,能一连撞到三四间。

  这还只是一发!

  才半个时辰,外面已经砸了近百发,北城墙都塌了一段,临近城墙的民舍就更不用说了,坑坑洼洼,如遭炮击。

  眼看城内士气即将崩溃,詹强立即率领亲信准备出城摧毁投石车。

  周昕给詹强配备了一百名精锐,这就是詹强的底气所在。

  他又重金招募两百名陷阵勇士。

  城门大开,詹强颇有武勇,一马当先冲出,大吼道:“杀!”

  入眼所见,就是投石车,金茂并未在周围布置防护。

  三百人如一条长蛇,冲出城后,跟着蛇头詹强一往无前。

  两百米距离,金茂军还没反应,詹强肾上腺素飙升,双眼充血,嘶吼着听不懂的话。

  一百米!

  “嗡嗡嗡!”

  詹强终于看清投石车后面站着的弓弩手,不止是攻历阳时的二百人,而是一千二百人!

  三波箭雨后。

  詹强倒在血泊中,身旁是他心爱的战马,一人一马被射成刺猬,他由不甘心地望向前方。

  投石车仅离他三十米远!

  敢死队无一幸免,石城县全面崩溃,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傍晚,石城县城门大开,仅存的县丞出来请降。

  金茂大为恼火:“不许投降!”

  石城县要是降了,万一周昕逃跑怎么办?

第171章 就不能好好守城?

  石城县。

  北城墙塌了一段,就像缺了颗门牙一样可笑。

  石城县丞哆嗦着跪在地上,双手捧着投降书。

  这位县丞本是历阳县望族,上次祖郎侵掠九江郡时,逃到丹阳郡避难,阴差阳错地被周昕赏识从而成了石城县丞。

  他见识过祖郎的凶残,当然更清楚金茂军的能耐,从大战一开始,就持反对态度。

  战斗时,他坚持闭门不出。

  庆幸是这样,才使得他躲过一劫。

  两位县尉都要报效周昕的提拔恩情,已经成为城墙上的一摊肉泥。

  金茂拿过竹简,随意看了两眼,没想到还精心修辞过。

  显然,这位县丞早就想投降了,投降书准备好,竟还能有时间改改。

  金茂随意地将投降书递给白石,问道:“让城内的士兵放下武器脱下甲胄,准备受降。”

  县丞大喜过望,连连答应,手脚并用着,快速回到城里。

  夜幕降临。

  石城县还剩三千二百余士兵,也就是说,除去敢死队三百人,实际上,投石车也就砸死了四百多人。

  但这些士兵的士气已经被打垮,没发生炸营的事,还得多亏其军事素养。

  丹阳郡精兵,从小就对军伍耳濡目染,乡民之间的械斗往往都有相当的配合度。

  这也是为什么会成为精兵的原因。

  不过,金茂并不打算留下这三千多人,下令道:“给每人发块胡饼,让他们有力气跑回丹阳县。”

  俘虏什么的不重要,反正都没武器了,放回丹阳县正好。

  一则动摇丹阳兵的军心,二则多给周昕三千多张嘴,增加其负担。

  第三点,才是金茂最想做的事,他想看看以周昕的能力,汇集近万丹阳精兵守城,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当然,若是周昕无能,正好省点力气,收复丹阳郡。

  若是周昕真有两把刷子,金茂也好拿这块磨刀石,磨一磨他手中的刀。

  毕竟,乱世就要来临。

  将来的对手,一个个强的可怕。

  次日。

  丹阳俘虏懵逼地被放走,又懵逼地被驱赶前往丹阳县,最后懵逼地被周昕拦在城门外。

  丹阳县,北城门之上。

  周昕神情凝重地看着败兵身后的金茂军。

  这种情况,他很清楚。

  一旦放这些败兵进城,那会对士气造成巨大的打击,若不放进城又会影响日后的治理。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渡过难关。

  周昕当即决定,不放人进城,而是派果敢的将领,带着武器粮草出城,去安顿这些败兵。

  不管什么结果,这些兵已经沦为炮灰,周昕只想发挥其最后一点价值。

  另一边。

  金茂震撼于周昕的果断与狠辣,三千多条人命,说放弃就放弃。

  “慈不掌兵!”

  “周昕不简单啊。”

  荀攸深以为然道:“的确不简单,周昕宁愿折损一员爱将,也不想让我们的计谋得逞,颇有大将风范!”

  “哦?”金茂很是好奇问道:“这人不挺有能耐吗?都将败兵给安抚下来。”

  荀攸叹息道:“活不过今夜啊。”

  金茂不信。

  但子时时分,营寨外闹哄哄乱成一片。

  黑暗中,金茂还以为发生营啸,麻溜滴起身,找个角落躲起来。

  再仔细一听,原来是对面不是己方,他便站起身,来到营门口喝问:“发生何事?”

  白石汇报:“禀神君丹阳县外大营发生营啸,响声来自那里。”

  金茂佯装镇定道:“命令各部守好营地,不准放一个逃兵进来,也要做好预防夜袭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