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42章

作者:圣代新君

  荀攸看了眼戏志才,总觉得被金茂这番话给误伤。

  …

  淮阴县县衙。

  陈登坐在上首,底下诸多大族豪强代表分两列坐好。

  “诸位,该做的我已经做完,若是没什么事情,我就要回辖地就职。”

  陈登总结发言后,准备起身,若不是主家一直催着他来,陈登不想趟这次浑水。

  金茂可不是什么好人,广陵郡盐渎县惨案还历历在目,纵然没有证据证明是金茂所为,也大抵清楚就是他的手笔。

  没人敢跳出来指责,因为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被害者。

  并且陈登还意识到,这件事恐怕另有隐情,他只想尽早抽身。

  果然,大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起身阻拦道:“东阳长别急着走。”

  “您可是我等中官职最高的人,倘若您也走了,我们可都要被屠戮殆尽了!”

  陈登无语道:“下邳郡丞尚在!淮阴县令尚在!怎么样也轮不到我来做主吧?”

  “你们不就是看中我陈家的招牌,想要利用一二嘛。”

  “我陈登承受不起,还请你们去找我族兄陈瑀陈琮。”

  说罢,陈登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下子,陈登敢确定,这些人还有更大的谋划。

  “真是疯了!干嘛要去招惹一位实权刺史,真当人军队泥捏的啊!”陈登心想:“看来,必有所仗!”

  他可不想卷入这场风波。

  …

  丹阳郡,丹阳县。

  周昕仔细地看着一卷竹简,一字一句都不敢错过。

  看完后,周昕长舒一口气道:“毋丘兄,预先恭贺您高升!”

  毋丘毅脸上的笑意藏不住,但还是耐着性子询问道:“周太守快快告诉我,袁中军信中说了什么?”

  周昕微笑道:“袁中军要我全力配合毋丘兄,登上扬州刺史之位。”

  “哈哈哈!”毋丘毅大笑:“大将军来信也是这么说,看来我的好运即将到来!”

  “周兄,还请允许我在丹阳郡招兵,一州刺史,怎么能没有护卫呢?”

  毋丘毅得意忘形道:“我这身行头也该换换。”

  周昕神色一动:“毋丘兄,可知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怡红院?”

  “我听说日进斗金啊!”

  “哦?”毋丘毅动心道:“此事当真?”

  “自然是真的!”周昕神色迟疑道:“不过,那可是前扬州刺史金使君的产业。”

  毋丘毅脸色瞬间阴沉,后又恢复原样道:“玩玩嘛,我又不是不给钱!”

  周昕附和道:“花样确实多,毋丘兄还没去玩过吧?”

  “我带您去领略一番?”

  “不用。”毋丘毅道:“以后有的是机会去玩。”

  “告辞。”

  望着毋丘毅远去的背影,周昕自语道:“哪样不用花钱啊,我就不信你不动心。”

  “到时候,伱夺了怡红院,就能以你一人之命,引金茂入局,与大将军结仇。”

  “袁中军真是智计百出啊!”

  扬州这块土地,经过金茂几年的经营实在肥沃,何进、袁绍都非常眼馋,想要独吞。

  只不过,何进在明,袁绍在暗。

  后者还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清除金茂在扬州的影响力。

  …

  吴郡吴县。

  刘备这段时间可谓是春风得意。

  刚上任吴县县令,就有人又送车架又送丝绸又送美女。

  一开始,刘备是拒绝的,他要为吴县百姓负责,认为这些都是民脂民膏,肯定是豪强大族剥削而来。

  然而,上任大半个月,刘备才发现,这些礼物全都是各家珍藏,并没有剥削一丝一毫的民脂民膏。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刘备照单全收,他本就喜穿华服,乐衷于上层人士奢靡生活。

  既然不违背原则,为什么不能好好享受享受?

  自从收了礼物,上门拜访刘备的人也愈发多,其中不乏名士。

  这天,吴郡太守盛宪来访。

  刘备大开县衙大门以迎。

  “吴县令刘玄德拜见郡朝。”

  盛宪亲切地扶住刘备,道:“我听说,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后。”

  “那可是宗室啊,了不得!”

  这一点,不用别人说,刘备自己都会讲,现在被盛宪提起来,他一点都没有谦虚的意思。

  “郡朝说的没错!”刘备自豪道:“我正是宗室之后。”

  盛宪并未深究真假,夸道:“不愧是宗室之后,当真英伟挺拔。”

  刘备不由自主地站直身躯,问道:“郡朝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日常视察。”盛宪别有深意地说道:“今后还请多多关照。”

  刘备不知道盛宪跟金茂的过节,受宠若惊道:“玄德不敢,还请您多多关照才是。”

  盛宪并未多作停留,盏茶功夫就离去。

  第二日。

  王朗又来拜访。

  刘备惊讶道:“您也知道我刘玄德?”

  王朗脸皮可比盛宪厚多了:“久仰大名!”

  刘备被夸得找不着北,晕晕乎乎也不记得两人交谈了些什么,只知道两人很快称兄道弟起来。

  “贤弟啊,哥哥我心里苦啊。”王朗见时机成熟便说道:“我被任命为会稽郡守也有大半年了,可我竟一次都没去过会稽郡。”

  “你说我这样的郡守还有什么用啊!”

  刘备好奇地问道:“您不是在吴县拜访友人吗?难道有什么隐情?”

  顿时,王朗添油加醋地将金茂描述成十恶不赦的罪人。

  “若不是狗贼金茂,我岂会落到这般田地!”

  王朗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泪,道:“贤弟,你可得帮我!”

  刘备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含含糊糊,左右而言他。

  王朗知道时机没到,便告辞离去。

  然后,王朗每天都邀请刘备参加各种高端聚会,里面不是大家子弟就是名士儒生。

  刘备也算是大开眼界。

  十天后。

  王朗旧事重提,刘备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下来。

  “贤弟!哥哥真想和你结拜一番。”王朗虚情假意,催促道:“事不宜迟,会稽郡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贤弟快送我去上任!”

  刘备很想说,先结拜再出发也不迟,奈何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既然要混入名士的圈子,就要有所付出。

  于是,在刘备的帮助下,王朗终于骑马上任,第一天成为会稽郡守!

  …

  中平六年二月。

  凉州叛军围攻陈仓县城达八十余日不克,疲敝而退。

  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劝阻,认为“穷寇勿追,归众勿迫”。

  皇甫嵩则认为:“叛军是丧失斗志的疲师,而不是归众、穷寇”。

  随后,皇甫嵩让董卓负责殿后,自己率军追击,连战连胜,斩首万余级,叛军首领王国逃走后不久病死。

  董卓因此非常忌恨皇甫嵩。

  与此同时,洛阳。

  皇帝刘宏得了重病,大皇子刘辩被何皇后赶来服侍。

  但刘辩笨手笨脚,惹得刘宏非常厌恶,怒摔碗具,差点砸到刘辫。

  此后,刘辩再不敢单独面对刘宏。

  刘辩探望后的第二天,王美人带着皇子刘协来服侍刘宏。

  年仅九岁的刘协表现的得体又亲近,刘宏非常高兴,多喝了两碗肉羹,并要刘协每日都前来。

  何皇后知道后,心中越发嫉恨王美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就这样,刘协服侍刘宏三天,刘宏的病情有所好转。

  十常侍见状,无不夸赞刘协类父。

  这句话又勾起刘宏换储的心思,可洛阳内外全都是何皇后的势力,士族领袖袁绍还站在何进那一边,怎么看刘协都是势单力薄。

  为此,刘宏找了金茂给刘协保驾护航。

  刘宏叫来十常侍,下诏拜豫州牧黄琬为司徒,徐州刺史金茂拜为豫州牧。

  刘宏万万没想到宦官集团居然是第一批跳出来反对的人!

  理由非常充分,让刘宏无法反驳。

  但刘宏怎么可能屈服,拖着重病之躯,强行召开朝会,就是要金茂进拜豫州牧。

  然而,一意孤行的刘宏被士族集团与宦官集团联合抵制。

  政令出不了两宫!

  当晚,刘宏就被气吐血。

第158章 袁绍:我全都要!

  洛阳北宫。

  年幼的刘协含泪为刘宏擦拭着嘴角血渍。

  刘宏眼中柔色浮现,抓住刘协的小手道:“协儿,阿翁时日不多,临走前,就先给你取个表字吧。”

  对于大皇子刘辩,刘宏可没那么上心过。

  刘协一听这话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道:“阿翁,您会没事的,您一定会好起来!阿母日日为您向上苍祈祷,您一定不会有事!”

  刘宏苍白的脸上浮现一抹笑意,嘴上却不留情:“闭嘴!不要扰乱我思绪。”

  刘协很听话地闭上嘴,手上却不闲着,亲自在盆里盥洗带血的绢步。

  刘宏斜眼瞥见,心情舒畅一些,道:“你就叫伯和吧。”

  刘协聪慧,不由地惊慌道:“阿翁,大哥都还未取字,我…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