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19章

作者:圣代新君

  “士可杀不可辱!”

  祖郎怒吼道:“真当我不知金茂手下有哪几员虎将不成?”

  “今日,我拼着性命,也要让你这黄口小儿明白,我百越王并不是浪得虚名!”

  “弟兄们,可敢随我再战最后这一遭?!”

  老实讲,现在的祖郎才是最强的形态,别看他人少,但各个都是早期一路跟着造反的好兄弟。

  “杀!杀!杀!”

  得到手下的回应,祖郎饱含热泪,吼道:“就算死!我也要天下人知道,丹阳人不接受羞辱!”

  “杀啊!”

  祖郎一马当先,直取孙策,其麾下视死如归。

  一时间,孙策被杀得人仰马翻。

第137章 孙策,我是你叔父啊

  孙策这个月实在是惊险刺激到了极点。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第二次遭遇生死危机。

  也不知道祖郎发什么疯,他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啊。

  此时此刻,却不容他多想,祖郎已经杀到眼前。

  孙策酣战一夜,早已精疲力尽,反观祖郎跟打了鸡血一样。

  两人只一个交锋,孙策就知道不敌祖郎,想要拍马而走。

  “哪里跑?”祖郎大吼:“纳命来!”

  孙策哪还敢回头,也不管身后是不是友军,纵马驰骋。

  见状祖郎狂喜,吼道:“敌将枭首!敌将枭首!”

  祖郎身后亲兵秒懂,大声喊起来:“敌将枭首!”

  孙策麾下本就是临时拼凑,哪会分辨真假,轰然崩溃。幸而,溃兵慌乱挡住了祖郎的兵,间接帮了孙策一把。

  眼看祖郎就要追上,最早跟随孙策的十几名游侠拦住去路。

  “休伤我主!”

  经过连番大战,百越游侠只剩这十几个,他们全都认孙策为主。

  可惜,今天都要葬送在这里。

  祖郎毫不留情地将十几人斩杀,正待拍马追击,却见孙策脸上两道热泪洗去血污。

  “啊!”

  孙策状若疯狂地向祖郎猛攻,后者竟然难以招架,直到亲兵赶来,才逐渐扳回劣势。

  十个回合后,孙策力竭,眼看就要被活捉。

  “杀!”

  轰鸣马蹄声中,无数骑兵越过孙策,杀进城内。

  恍惚间,孙策抬头才发现,他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西城门下。

  “公子!你怎么在这?”

  耳边熟悉的声音响起,孙策扭头,不可置信地看着对方。

  “我不是在做梦吧?”孙策心想。

  来人正是程普,他焦急地问道:“公子你没事吧?”

  “公子?”

  “公子!”

  孙策意识越来越模糊,最终昏了过去。

  …

  时间回到昨晚。

  金茂对周泰不听命令行事,再怎么不满意,也只能憋着。

  谁让人现在昏迷不醒,还真把东城门给打下来了。

  历阳县东城门上。

  金茂和戏志才正规划着该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拿下整个县。

  两人对西边几县的了解并不多,还以为庐江郡陆康,来了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将祖郎手下打得溃不成军,才导致不少溃兵一直往这边跑。

  原本截粮道的丹阳兵,很听话,没有粮食的绝对不劫,溃兵全部放进历阳县城。

  这些天攻城演练效果很好,仅仅付出十几人死亡,三百余人受伤的代价,金茂麾下这些人就已经十分熟悉整个流程。

  相信下一次攻城战,这些人都是攻城小能手。

  接下来,就是要想个办法,能最小代价的拿下历阳县。

  毕竟,祖郎手底下可有三万多人,就算是俘虏,也不好抓啊。

  就在金茂一筹莫展之际。

  戏志才却不认为现在是最好的攻城时机:“主公,先前贼军已散胆,如今西边溃兵不断入城,这是断了他们的后路啊。”

  “所谓哀兵必胜!”

  “这个时候,千万别往枪口上撞,不如先撤出东城门,以泄其心气。”

  “再半夜摸回来,一鼓作气,战而破之!”

  金茂听从了这个建议。

  将士们很不理解,但有周泰在前,都知道金茂还在气头上,谁也不敢捋虎须,便也没人反对。

  就这样,金茂撤退,后面祖郎内部就发生了内讧。

  紧接着,金茂在历阳县十几里远的营寨里生火造饭,休整。

  一直等到寅时,吃饱喝足后,才派骑兵先行,步兵在后。

  接着就发生了之前那一幕。

  等到金茂再次赶到历阳县时,已经沿途收拢了五千多俘虏。

  此时,历阳县内局势有点奇妙。

  祖郎已经被生擒活捉,程普带着三百七十多骑包围着孙策,跟对面想要跟随孙策的一千余青壮对峙。

  “程叔,他们确实真心跟随我。”孙策极力解释:“没有他们,我早就死在半路上!”

  程普却不信道:“公子你尚年幼,可不能被人给蒙骗了!”

  “伱看看他们身上的甲胄,什么样式的都有,你怎么能保证里面没混进细作?”

  孙策嫌程普古板不会变通,程普则怪孙策年轻不知人心。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正好金茂率领八千大军赶到,撞见这一幕。

  “德谋,你还真生擒了祖郎?”

  金茂高兴地上下打量孙策,疑惑道:“看样子也太年少了吧?”

  “德谋你是不是抓错人了?”

  闻言,孙策气得涨红了脸,奈何满脸血污看不真切。

  地上被捆绑住的祖郎,更是气得想要当场死,这些人都不是人!

  只有程普下马抱拳,行礼道:“见过金扬州。”

  并向金茂介绍道:“这位是我家公子,孙策!”

  金茂楞了0.1秒,大喜道:“我说是谁有如此英雄气概啊!”

  “原来是故人之后!”

  孙策嘴角上扬,兴奋问道:“金扬州也知我孙策?”

  程普已经将金茂升职的事告诉了孙策。

  “乖侄儿说得这是什么话?”

  金茂笑着说道:“我与你父亲长沙郡守孙坚乃是兄弟,怎么会不知道你呢?”

  孙策只知道金茂借兵给孙坚,帮忙平定叛乱,却没听说过还有这件事。

  “乖侄儿,孙兄说你熟读经书,怎么见了叔父我也不拜见啊?”

  金茂佯装在责怪孙策不懂礼貌。

  孙策聪慧,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心中不岔,两人才差六岁!却还是硬着头皮抱拳道:“见过叔父。”

  “哎!这就对了!”金茂大喜过望道:“我看你年少有为,不如现在就跟随我建功立业如何?”

  孙策还不知道,他爹孙坚因为打赌,把他给输了的事情。

  再加上一路胜战打过来,要不是拦住孙策的人是程普,他爹身边的老将,估计孙策挥舞长枪就要给人捅几个窟窿。

  “策年少,还要多学习几年。”

  孙策非常委婉的拒绝,金茂跟他爹关系肯定不差,他也不想得罪太狠。

  金茂有些失望,但见到孙策这么聪明,更不愿用赌约去逼迫其顺从,就该让其真心实意地效力才好。

  “你说的很对!”金茂认真说道:“我也觉得自身有很多不足,比方说这个攻城吧。”

  “我就没孙太守那么厉害。”

  戏志才很清楚金茂在想什么,接话茬道:“主公过谦了,要不是您的攻心之计,贼军怎么会内讧?”

  “贼军不内讧,那么多人,想要攻打下来,伤亡巨大,得不偿失。”

  经过戏志才这么一解释,孙策猛然想起,昨晚确实太过轻松,几乎不费力气地就攻进历阳县。

  且当时城内大乱也就有了解释。

  可孙策才14岁!

  少年意气风发之时,怎么会承认他不如别人,扭过头就当看不见。

  金茂心中为戏志才点赞,不压一头孙策,这小霸王怕是都不肯认真听人讲话。

  “我听说乖侄儿在九江郡北做了好大的事。”

  秉持打了一巴掌就给甜枣的原则,金茂又开夸孙策,道:“虎父无犬子啊,在我看来,不久之后,你定能超越长沙郡守!”

  果然,孙策不经夸,嘴角难压兴奋。

  “金扬州,慧眼识英才啊!”

  这个时候,程普已经放开包围,孙策自然而然地来到愿意跟随他的千人面前,随手指着其中一人,说出对方姓名,又说了对方功绩。

  顿时,这人抬头挺胸,无比荣幸。

  孙策一个个如数家珍地介绍这些人,就没叫错人名过!

  金茂越发欣赏,一边肯定一边不吝啬夸奖。

  说了十几人,孙策这才说回自己。

  “在下不才!”

  “当初率百人进成德县,斩敌首!破城!”

  孙策自豪道:“若是没有我,金扬州怕是要折损十倍以上兵力!”

  “哎,哪止十倍,怕是得百倍才行!”金茂夸奖孙策道:“十倍才死亡百余人,若是没有乖侄儿,我军怕得死千余人才是!”

  这哪是夸孙策,分明在夸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