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04章

作者:圣代新君

  “哎呀,此欺负非彼欺负。”金茂继续调戏:“要不今晚我就给你解释一通什么叫欺负?”

  唐姬早已不是小女孩,当然听得懂金茂的意思,也不反对也不赞同。

  风一吹,金茂清醒了点,才意识到有机可乘,搂住两女的手越发用力了。

  “你轻点,抓疼我了。”

  “好。”金茂大笑道:“待会儿我轻点,尽量不弄疼你。”

  黑夜中,灯火照亮唐姬侧颜,只见她眼波流转,咬着嘴唇娇嗔道:“不理你了。”

  话虽这般说,唐姬还是架着金茂来到卧室,贴身侍女服侍金茂洗漱,唐姬则被金茂搂着挣脱不开。

  她明白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他更明白。

  灯火下,看着唐姬娇媚的容颜,还有浑圆的雪峰,金茂就像头要吃人的禽兽。

  “夫人,你终于长大了啊。”

  唐姬别过头,不敢看他,嘴里却道:“你这般轻贱我,可有考虑我的感受?”

  金茂有些纳闷,当代女性不是挺放得开嘛,怎么也兴理学那套。

  唐姬问道:“施昱姐姐在我前,以后到底我做大还是她做大?”

  原来是这!

  金茂随口道:“当然是你做大了,这还用问。”

  唐姬直视金茂,又垂下眼睑:“望君怜惜。”

  这哪还能忍?

  一夜春宵,金茂舒坦了。

  不得不说,世家女就是跟乡间女孩不一样。

  虽说唐姬的身材比不上施昱,可那种感觉真的是太赞了。

  这一夜,直到唐姬求饶,金茂才放过对方,换唐姬贴身侍女继续。

  次日。

  金茂在唐姬和侍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来到大堂面见唐瑁夫妇。

  生米都煮成熟饭,唐瑁也不想再多说什么,反到是唐母有些不高兴。

  金茂并未理会,寒暄后就直入正题。

  “岳父大人,此番我跟唐姬的婚事,我想大操大办。”

  “到时候,我这边的亲友都会参加,也希望您能邀请唐家亲友出席。”

  这时,金茂才说出最终目的:“尤其是您的妹夫颖川郡荀彧荀文若,请他务必来参加。”

  唐瑁斜睨一眼,哪还看不出金茂的小心思,道:“邀请函我会发过去,至于文若来不来,我就不敢保证。”

  这就够了。

  接下来,就是婚事的大小细节,金茂全都应承下来,实在是他不懂这些礼节,索性就让唐家代办。

  在他看来,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自然唐瑁也不敢乱来,到时候被有心人戳破,那两家就不是联姻而是结仇。

  就这样,婚事定在两个月后。

  原本是要三个月后才办,一则到时候金茂要忙早春农耕,二则唐瑁任期也快到了。

  就眼下来看,高升是肯定的,至于升多高就不确定了。

  对此,金茂表示:“钱不是问题,要是岳父大人能当上三公,多少钱我都出!”

  现在他跟宦官结仇,很需要一个自己人在朝中为他摇旗呐喊。

  朱儁勉强算半个,但这家伙靠不住,一有危险就撤退。

  老丈人唐瑁就很不错,两人已经绑到一辆战车上,只要唐瑁高升,金茂想升官还是很容易的。

  双方皆大欢喜。

  后两章晚点

第122章 许贡末路

  吴郡吴县。

  吴江,三十岁,男,在吴县拥有一间酒楼,算是百姓中过的比较好的那一批了。

  可最近吴江不太好过,郡吏巧设明目开始收税,咬咬牙还能凑出来,但这些官吏三天两头地来赊账光顾,吴江就有些承受不住。

  本就是小门小户,又要交各种乱七八糟的新增税,还要赊账经营,多年的积蓄眼看就要耗空。

  吴江再也忍不住,找到在衙门任职的表兄想要打点一下,希望这些挂账的郡吏能把账结一些,实在是揭不开锅了。

  然而。

  “不是我不帮你,我只是个小小县吏,哪管得了这些老爷?”

  表兄的拒绝在吴江预料之中,他就没指望过。

  “兄长给我指条明路吧,我只想活下去。”

  吴江哭求道:“昨日,同街坊的李二因交不起新税赋,被抓进去到今日都没出来。”

  “前日,邻街李大卖儿卖女才勉强凑上新税赋。”

  “再往前,几乎一天破一家,一日散一户,我真的不想成为下一个啊。”

  吴江表兄何尝不知道这些呢。

  就连他这个在县衙当官的都遭受不小的剥削,何况底下的百姓。

  谁让吴县有三个衙门呢。

  县衙府、郡守府、都尉府,三府中就属县衙最弱小。

  现如今,郡太守盛宪不管事,都尉许贡又是抓壮丁参军,又是横征暴敛收钱粮。

  原本吴县两万余户人口,至少流失了五千户!

  剩下一万五千余户中,五千户是豪强大族,那些许贡不敢动。

  另一万余户,一半是家境殷实还能硬撑一段时间,如吴江这样的。

  还有一半,正要逃离时,许贡又加了个出城税,按人头每人要缴纳千钱才能出城。

  这哪是收税,分明就是抢劫!

  可百姓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吴江算是好的了,能坚持到现在,其他人要么充军要么服役。

  吴县都快成人间炼狱了。

  最终吴江表兄给吴江指了条不算办法的办法。

  “如果你能出城,就去乌程县找豫章郡太守麾下将领。”

  “我听说近日金太守就在山阴县,距离乌程县不远。”

  “只要你把吴县的惨状告知金太守,或许能解危机。”

  吴江很是迟疑:“金太守威名远扬,可他真能管得了吴县的事?”

  吴江表兄示意吴江附耳悄悄说道:“吴郡西边六县都在金太守管辖之下,伱觉得他老人家能不能管?”

  吴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以前就当个笑谈,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但吴江还是很犹豫:“那我该怎么出城?”

  “那可是一千钱啊,我哪还有那么多钱?”

  吴江表兄抬手指了指东边,便不再多说,那边是吴郡陆家在吴县的落脚点。

  吴县陆家大门外。

  吴江犹豫着要不要上门拜访。

  这可是吴江名望最高的陆家,他一介小民,怎么敢踏进陆家门槛。

  正在这时,陆家正门大开,庐江太守陆康大儿子陆儁,也就是现任陆家家主,从中走出。

  见状吴江“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磕头道:“陆老爷救救百姓吧。”

  “再这么下去,吴县百姓都要死绝了!”

  陆儁正在为从弟陆骏治丧事,本不想理会。

  这时,一个身穿素衣的小屁孩拉住陆儁说道:“大伯,您就帮帮他吧,他好可怜。”

  陆儁不由好奇,问道:“逊儿,天底下可怜的百姓多了去了,我总不能每个都帮过来吧?”

  小屁孩正是陆逊,不知想起什么伤心的事,哭道:“父亲曾说过,见到恶事不去制止,不是君子所为。”

  “难道大伯不是君子吗?”

  陆儁不禁啧啧称奇,继续试探道:“百姓的事有县令、郡守管着,我也只是个普通人,又能怎么办?”

  陆逊指着吴江说道:“您为什么不问问他呢?”

  “说不定他就有办法解决。”

  陆儁大加赞赏,对左右说道:“这是我陆家麒麟儿!”

  陆儁转过身又询问吴江是否真的有办法。

  吴江就把表兄教的办法给陆儁一说。

  后者点头道:“你回去吧,我会给金太守写信,至于金太守会不会来铲奸除恶,我不敢保证。”

  半个月后。

  陆儁收到金茂来信,又招来吴江道:“金太守答应了,但是需要证据证明,吴郡都尉许贡的确在残害百姓。”

  “你能想办法办成此事吗?”

  吴江问道:“敢问陆老爷什么叫证据?”

  陆儁拿起竹简说道:“要有被害人的真实姓名、经过、结果,以及画押。”

  “越多越好,金太守已经备好兵马,就等证据一到,即可铲除乱贼许贡。”

  吴江能开酒楼,自然能识文断字,当即表示没有问题。

  三天后,陆儁收到十几卷竹简罪证,这还只是近三天发生的事。

  陆儁叹息:“没想到民生艰苦到这般地步。”

  当即写信给金茂,说明详情。

  可惜,这一次信件被许贡截获,上门兴师问罪。

  “我勤勤恳恳治理地方,不敢对你们这些望族侵犯分毫。”

  “如今这就是你们对我的回报?”

  陆儁看着满堂士兵,敢怒不敢言。

  好一个勤勤恳恳!

  残害百姓还挺辛苦是吧?

  然而,为了家族着想,陆儁没有再去触怒许贡,问道:“我不知道许都尉在说哪件事?”

  “啪!”许贡愤怒地摔下竹简道:“我看你还怎么抵赖?”

  陆儁不慌不忙地捡起竹简。

  上次金茂回信特意交代过,以三天为期限,如果陆儁这边准备好了,就写一些跟事情无关紧要的话,发信过去,金茂就能明白其意。

  所以,这封竹简信完全说明不了问题。

  当陆儁看到竹简信内容时,瞳孔紧缩,双眼放大。

  信上清清楚楚地写明陆儁请求金茂来讨伐许贡的言论,但字迹不是陆儁的,内容也是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