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85章

作者:飞花逐叶

  闲话已闭,宝钗方问道:“说是要讨论学问,不知你有何处不解?我虽多看过几本书,却也并非全知全能,不过一起探讨罢了!”

  “我……”

  自己连字都识不大全,又怎么跟人探讨学问呢,想到这里英莲有些窘迫,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英莲?”

  “嗯……十三爷说,让我先随姑娘识字!”

  听了这话,薛宝钗顿时僵在原地。

  不应该是探讨学问,确定自己是否能入选侍读吗?

  教人识字,难道公主还未启蒙?薛宝钗感到不可思议。

  但其转念一想,朱景洪都要成年了,作文写字水平也就那样,公主如此貌似也不奇怪。

  “你那些字不懂,我来教你!”

  很快薛宝钗摆正了位置,便跟英莲讲解起来。

  赶路本是无聊的,二人教学之间却也不在烦闷。

  时间飞快,转眼就是两个时辰过去,今日驻扎的驿站便到了。

  “额……今日学得入迷,竟连时间也忘了,如今都已到了歇脚处!”

  “不行不行,我得赶紧回去,十三爷只怕要用晚膳了!”英莲慌忙起身。

  见她这般惶恐,宝钗不由问道:“回去迟了,你们十三爷要罚你?”

  “罚倒是不会,只怕怠慢了十三爷!”

  临下马车之际,英莲浅笑一笑:“今日多谢姑娘了!”

  薛宝钗亦是笑道:“此等小事何足挂齿,你还是赶紧回去吧……莫要被你家爷罚了!”

  “哎!”

  下了马车,英莲与薛家婢女打了招呼,这才上了来时的小轿,张平安领着一路往前赶了去。

  看着小轿消失,莺儿方才感慨:“丫头能做到这份儿上,也算是世间少有了!”

  自家小姐千金之躯,不也得配皇家的丫头说话!

  再说英莲到了驿站,询问余海方才得知,朱景洪被太子叫过去了。

  驿站内正厅之内,已经被重新收拾出来,成为了朱景洪兄弟的餐厅。

  房间内有宦官侍女,房间外是大批带甲侍卫,里三层外三层热闹得很。

  等传膳完毕,朱景洪也就不客气了,当场就胡吃海喝起来,全无半分皇家嫡子的涵养。

  这可让太子不舒坦了,于是提醒道:“老十三,你能不能有点儿吃相?也不怕别人笑话?”

  “笑话?他们谁敢笑话?”朱景洪看向左右。

  所有宦官侍女都低着头,哪敢关注朱景洪的吃相。

  紧接着,朱景洪感慨道:“四哥,你呀……就是太讲究吃相了!”

  但紧接着,他面露嬉笑道:“四哥,吃得高兴就好了,非得跟你一样,小口小口吃喝……那多浪费时间!”

  “你还有理了?”

  见朱景洪死猪不怕开水烫,朱景源也不愿再深究。

  毕竟朱景洪的陋习,连皇帝陛下也改不掉,他朱景源又能怎么样呢?当然是选择原谅了!

  “我可提醒你,朝廷内弹劾你的奏疏可不少,莫要再胡作非为了!”

  本来朱景源想接着说,不要跟西洋人一起瞎混,谁知朱景洪却说道:“四哥……您还是担心自己吧!”

  “我可看过了邸报,朝廷里弹劾太子府属官的,可比弹劾我的要多!”

  “你……”

  朱景源一时语噎,他还真在为这件事担心。

  “先吃先吃,想那么多做什么!”朱景洪笑了起来。

  冷哼一声后,朱景源也就不说话了。

  “对了,太上皇圣寿节,你可准备了礼物?“这……”

  太子冷不丁问出这话,却把朱景洪给难住了。

  回想一下,去年他给太上皇送的,是一把自己削的木剑。

  当时就让皇帝变了脸色,骂他进屋时迈错了脚,直接令人押出去打了二十廷杖。

  感谢“想不出来名字”“景盛”“书友20210301106577573658”的打赏!

第125章 英莲拜师

  吃过了晚膳,朱景洪也没想出个头绪,于是他也就不想了。

  反正他也还没成年,连单独的小金库都没有,只要能表达心意送什么都可以。

  真正要为此事犯难的,是那些已经封出去的兄弟,尤其是太子和睿王两位。

  吃过午饭,陪着朱景源在驿站内溜了两圈,兄弟二人才各自回了住处。

  按朱景源的意思,他二人本该挨着房间住,但朱景洪极为高风亮节,把靠近的房间让给了东宫学士。

  所以眼下,他跟朱景源都不在一个院子,这正方便了他放飞自我。

  进了住的房间,就见英莲迎了出来,看得朱景洪心情好了不少。

  “十三爷……”

  “嗯……今天都学了什么?”

  “薛姑娘教我认了字,一天就教了我认三十个,我全都记住了!”

  当下用的可是繁体字,一下午的时间教会三十个,这也确实很不容易了。

  “你写下来我看看……”朱景洪拉着英莲来到书案。

  别管朱景洪写不写字,每到一处都有人摆上书案,还会拿出珍本书籍来作装饰。

  只见英莲拿起了笔,蘸墨后便写了起来。

  虽是新学的字,却也字迹娟秀规整,让一旁朱景洪心里难受。

  他很认真的写字,写出来也比涂鸦好不到哪儿去,比之英莲这新学者都差出老远。

  朱景洪正愤懑之时,只听英莲说道:“就是这三十个字……”

  “你可知道他们的意思?”

  “当然知道,每个字的由来演变,以及他们牵涉的典故,薛姑娘都跟我讲了!”

  说到此处,英莲不由感慨道:“如今奴婢才知,原来每个字都不简单,都有那么些故事!”

  拿起英莲写好的字,朱景洪仔细端详之后,方才看向英莲:“看你这样,是觉得学这些很有趣?”

  “十三爷,难道不是吗?”英莲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这让朱景洪更难受了,不管前身还是现在的他,都很少在学习上找到快乐。

  “嗯……当然是了,学习使我快乐!”朱景洪尴尬一笑。

  坐到了椅子上,朱景洪本想提笔写两句,但看见英莲的娟秀字迹,最终他还是觉得不献丑了。

  享受着英莲捏肩捶背,朱景洪徐徐说道:“人家教伱读书认字,也算是你的老师了,你作为学生总要有所表示!”

  “我记得当下拜师,是要送束……束什么来着!”

  这时英莲接话道:“十三爷,您是说束脩吧?”

  “对……就是束脩,礼可不能忘!”

  英莲犯难道:“可奴婢没什么东西,又能送什么呢?”

  “没有可以借嘛!”朱景洪笑着说道。

  能借的只有朱景洪了,可如今已欠了他这么大恩情,再借自己又拿什么还呢?

  想到这些,英莲没有接话,她可不愿再给朱景洪添麻烦了。

  转头看向身后,朱景洪笑着说道:“算了算了,干脆我替你给吧,毕竟连你都是我的!”

  ………………

  第二天,伺候朱景洪吃过午饭后,英莲又乘着小轿赶往了薛家。

  本以为昨日英莲过来,是为检验自己学识水平,如今薛宝钗才明白,人家真是把她当蒙师了。

  “薛姑娘,我们十三爷说了,一直麻烦你也不好意思,干脆让奴婢拜您为师!”

  “这是十三爷专程挑出来的,以作奴婢束脩之用!”

  上上等的笔墨纸砚,上上等的绫罗绸缎,这些东西有价无市,除了皇室可以随意享用,王公贵族却也难搞到这些。

  若单已银子来轮,仅今日英莲带来的东西,其价值就已超过三千两。

  说句不好听的话,买英莲这样堪称绝色的丫头,两千两也能买上七八个了。

  所以你说朱景洪富吧,他身上现银确实没多少,你说他穷吧出手就是几千两。

  这样的花销,即使以薛家豪富,也是要被骂败家的。

  “英莲,你家十三爷……对你可真不错!”

  说这话时,薛宝钗心里有些酸楚,这让她自己都感到惊讶。

  就仿佛……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正大光明拿走了。

  “姑娘说得没错,十三爷是大好人,若不是遇到他……奴婢还不知死活呢!”

  提到朱景洪时,英莲与有荣焉的样子,反倒让宝钗心中酸楚更甚就好像……自己的东西,不但被别人拿起,而且还直接占有了。

  呸呸呸……我怎么会想这些。

  薛宝钗啊薛宝钗,你每自比于山中高士,这又算怎么回事?

  此刻的宝钗,仿佛重新认识自己,方才心里生出的想法,让她对自己感到陌生。

  事实上,以往自视甚高目下无尘,只是没遇到能让她打开心扉的人。

  客观来说,作为一个正常女性,只要是“向上兼容”,都很容易沾点儿恋爱脑。

  而原著中的一干男子,虽有比薛家强的同龄男子,但着实强得有限,要让她敞开心扉产生仰望,那无疑难上加难。

  所以在原著中,她成了山中高士晶莹雪,所谓的停机德也无施展之地。

  而当下除了才学,朱景洪无论家世地位,对于薛家都是碾压。

  且在宝钗危难之际,朱景洪还亲自提刀救援,这又怎能不让她心生爱慕。

  “姑娘……姑娘?”

  听到英莲呼唤,薛宝钗才回过神来。

  想到自己竟又发痴了,薛宝钗竟有些懊恼。

  当初淡泊的心境呢?你怎么就不见了呢。

  可见人之心态,也不光取决于自身,也跟客观条件有关系。

  只要是自己在乎的人和事,又岂会不受其影响。

  “英莲,我刚才想了,昨日你学了三十个字,今日就学二十个吧!”

  “贪多嚼不烂,学了要能记住,然后融会贯通才行!”宝钗语气平和。

  “姑娘说得正是呢,昨日学的今日就快记不住了,若今日再学昨日那么多……”

  “只怕奴婢脑袋都要涨破了!”

  听得此言,宝钗不由笑道:“昨日你不是说,识文断字简单容易,才第二天就改口了?”

  言罢,宝钗用手指点了英莲额头,爱护之意溢于言表。

  “昨日是奴婢不晓事!”英莲羞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