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70章

作者:飞花逐叶

  放下茶杯,朱景洪接着说道:“此人有些本事,伱可把他带回京去,说不定能帮上你忙!”

  “臣也是这么想的!”李文钊答道。

  陈云泰确实有些手段,脑袋瓜也比较灵活,带上他对李文钊亦是助力。

  正当朱景洪要接着吩咐,却见远处有人飞奔而来,看其装束乃都司中人。

  “十三爷,前线告急!”

  本来悠闲的心境,被这句话搅得荡然无存。

  “怎么回事?”

  “启禀十三爷,倭寇突破官军包围,现已流窜至溧阳境内!”

  “溧阳?那不就是应天府境内了?”朱景洪卧了个大槽。

  确定太子爷是去剿匪,而不是给倭寇当导游的?

  这时朱景洪看向李文钊,战局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按道理说锦衣卫该有消息。

  锦衣卫确实有消息,而且已经在来应天府城路上,只不过还是比都司直传慢些。

  “还有……”

  “还有什么,快说!”朱景洪冷声呵斥。

  来人答道:“骤闻兵败,太子爷急火攻心,吐血后昏迷不醒……”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朱景洪感慨之际,一时又有些激动,只因他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

  “吐血了?竟病得如此之重?”

  在周围一圈人的眼里,朱景洪的表现恰到好处,这才是真的担心亲兄弟。

  “我得去看看四哥,他万一有个好歹……我可如何向父皇交代!”

  说完这些话,朱景洪显得越发慌张,表情看起来有些癫狂,这简直太关心太子了。

  “十三爷,您别着急,太子爷吉人只有天相!”李文钊上前劝解。

  朱景洪没有理会,而是自顾自的说道:“四哥都吐血了,我得去陪着他,我得去……”

  “侯璟……”

  “臣在!”

  “立刻传令,让侍卫们准备好,护送我去四哥身边!”

  毕竟是太子吐血了,偌大的金陵只有朱景洪是亲属,他要去看合情合理,谁都不能开口劝他。

  “是!”侯璟答得很干脆。

  “十三爷,倭寇流窜在外,可让守御千户所派兵护送!”

  朱景洪点了点头,自从经历过上次险境,他对个人安全的防护很上心。

  李文钊看向都司来人,当即指令:“还不赶紧去跟张都知禀告,让他签发派兵牌票!”

  留守金陵都司的,乃是一位姓张的都指挥同知,此人年龄较大所以未上前线。

  朱景洪要出发去前线,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准备中。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留守的五百旗手卫军士,以及应天守御千户所的五百士卒,外加锦衣卫和留守的龙禁卫。

  一共一千两百人的卫队,已在行宫门口列队等候。

  这帮人铠甲精良,并带有充足的武器和干粮,便是遇上大批倭寇,打一场硬仗也是可能的。

  当然了,朱景洪不是去打仗的,他会尽量绕开倭寇流窜方向,以最快速度赶到朱景源身边。

  从应天到宜兴,如果把绕路考虑进去,中间至少也要三到四天,大队人马赶路就这速度。

  宫门之内,朱景洪已换好甲胄,骑着马在侍卫簇拥下,走进了卫队环绕之中。

  “出发……”

  简单说完这两个字,朱景洪一拉缰绳,胯下骏马便往前走去。

  队伍离开行宫,便往东侧的朝阳门赶去,沿途百姓都已被清空,以保证朱景洪绝对安全。

  待他们一行出城后,街上才恢复了热闹景象,众人纷纷议论是不是出事了。

  朱景洪离开的第二天,有逃难的人来到应天府,前线兵败的事便传开了。

  联想到昨日大军出城,应天百姓们人心惶惶。

  住在城里还好些,有坚城庇护还有守军,若在城外那可就遭殃了。

  尤其是家中资产丰厚的士绅,他们人家业可都在城外,倭寇来了还不得被嚯嚯干净。

  当然了,担心这些亦是无用,眼下保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城。

  薛府之内,薛蟠亦得知了城中消息,于是立刻去面见了母亲。

  “你是说,今天走不了?”

  薛姨妈有些不满,接着说道:“算命先生都说了,今天是黄道吉日,正是赶路的好时候!”

  “娘啊……您没听清吗?外面正闹倭寇啊!”

  薛蟠有些着急,接着说道:“不只是今日走不了,明日后日也走不了了!”

  “那什么时候能走?”薛姨妈也很着急。

  薛蟠答道:“至少也得等到剿灭了倭寇!”

  “剿倭寇?官府剿了都快半年了,那得等到啥时候去?”薛姨妈忍不住吐槽。

  在朱景源到来之前,金陵都司就在剿倭,前前后后确实已有半年。

  薛蟠满是心疼说道:“就怕倭寇祸害田庄,那咱家就真的难了!”

  内帑存银虽已被掏空,但薛家财产仍是金陵第一档,只不过大多是积压的货物,还有城外的数千亩良田和宅院。

  折算下来,也有个十几万两的样子,但能动的现银却不过两三万两。

  如今生意不太好做,且田庄可能被倭寇坏了收成,加之府中没有“足够”存银,让薛蟠感到格外不安。

第104章 定有厚报

  且说朱景洪一行,在离开应天府城后,他先是到了句容县,而后再到的金坛县。

  越是靠近溧阳方向,就可以看到了更多的流民,沿途还有不少被毁掉的村子。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景,这两天他已看到过无数次。

  当然了,沿途他们也遇到过小股倭寇,都被朱景洪派兵给宰了,可这仍不能消他心头之恨。

  “十三爷,前面有个村落,咱们暂且歇歇?”

  现在已到了中午,军士们已走了一个多时辰,是该休息并吃午饭了。

  “好!”

  现在他们已过了金坛县,距宜兴还有四十多里,天黑之前能赶到宜兴。

  虽是歇息,一众军士还是分工明确,各自寻找了有利位置,让这村落变成了临时堡垒。

  陆育新回来禀告:“十三爷,村里的人都跑了,想来是逃难去了……”

  “逃了也好,至少还活着!”朱景洪叹息道,这样想让他好受些。

  “十三爷,这边有尸体……”

  朱景洪又叹了口气,悲剧还是没能避免,这个村子里还是有人被杀。

  走上近前,看着屋子内的尸体,朱景洪心中恨意激增。

  屋内都是些被扒去衣服的女子,从其身上的伤痕可以看出,她们遭受非人般的折磨。

  “把她们安葬了吧!”

  “是!”

  众人自去忙碌,朱景洪则被领到农家小院,院中已经摆好了吃食。

  “十三爷,请用膳!”

  朱景洪抽出腰间佩刀,看着刀身上映照的自己,徐徐说道:“侯璟……不把这帮倭寇杀光,我会一直不痛快!”

  侯璟心里也不好受,他也是活生生的人,看到倭寇做的那些恶事,又岂能不对倭贼恨之入骨。

  “十三爷,官军已在重新设围,想来要不了多久……这帮倭贼便会插翅难逃!”侯璟宽慰道。

  就在这时,守在北侧的侍卫突然喊道:“里面有动静……”

  这一声示警之后,大约只过了一秒钟,院内院外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几十名侍卫簇拥着朱景洪退出院子,外面更多士兵挤了进来,将发出动静的房间围了起来。

  “谁……出来!”

  示警的侍卫顶着盾,持刀靠近屋内床边,动静就是从床下传来的。

  让一帮侍卫疑惑的是,刚才明明已经搜过了,房间里肯定不会有人,此刻又怎会有动静。

  “出来……”

  连续呵斥了两声,却见床下的木板被抬起,而后缓缓移向了一边。

  就在这床底下,竟然隐藏了着一处地窖,此刻一名少女钻了出来,看其装束便知是大户人家的婢女。

  然而出来一个,紧接着是第二个,再然后是第三人,四个……

  最终,一个身穿锦袍面容姣好的少女,面带惊恐从床底爬了出来。

  地窖内一共走出六人,其中四人衣衫名贵,另两人一大一小应是母子,想来是此间房屋的主人。

  “官爷,我们是良善百姓,贼寇来了便藏身于内!”身着锦布的老婆子解释道。

  平若是以往,看到这么多持刀官兵,这婆子只会惊恐万分,但今日见了只感到格外安心。

  那些倭寇烧杀抢掠,以及村子里的哀嚎痛哭声,都让她们吓破了胆,以为今日将要死在此处。

  好在她们运气够好,倭寇劫掠时并未发现此处,才让他们逃过了一劫。

  在倭寇离开之后,被吓傻了的一帮女眷,也不敢贸然从地窖出来,以至于等到了现在。

  刚才他们发出动静,也是在确定外边儿是官兵后,才壮着胆子抬起木板查看,然后就被侍卫们给发现了。

  几名丫鬟仆妇,用身体将小主人围在中间,以免她暴露在一帮男人眼前。

  而那一对母子,则神色惶恐躲到了角落,从始至终一言未发。

  眼见解除危险,朱景洪重新进了院子,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看你们这装扮,不像是农家女子,你们是什么人?”

  事情还得问清楚,本该深处闺中的小姐,出现在村落实在反常。

  “回将军,我家老爷是通州市舶司提举,我家大爷和姑娘本打算去京城……”

  “谁料遭遇贼寇,便与大爷走散了,慌乱逃亡躲进了这村子,幸有农人搭救藏进地窖,方才得以保全性命!”

  “通州市舶司提举?”朱景洪念了一遍,而后看向了侯璟。

  “是有这么个衙门……”

  只听侯璟问道:“你们老爷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年纪了?”

  “回禀官爷,我们老爷姓甄讳明诚,今年已四十有七!”

  听着这老婆子讲述,朱景洪表情变得怪异。

  于是他问道:“伱家是否……有位奇特的少爷?”

  “将军您怎么知道?”老婆子有些惊讶。

  “他叫什么名字?”

  “回禀官爷,我家三爷名叫甄讳宝玉!”

  果然是了,这便是所谓的金陵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