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461章

作者:飞花逐叶

  既然不对,那就必须要改正。

  逻辑推演到这里,东宫学士们都很为难,主要是他们没想过主动操作。

  在东宫学士们看来,这件事得等起了风波之后,他们再站出来平事。

  毕竟这种事他们主动,就显得太没有节操了,东宫和清流的声誉,能维护还是要多维护一些。

  见众人不说话,朱景洪再度开口:“诸位,都说投桃报李……我帮了你们大忙,你们总该有所表示吧!”

  “一个丫头而已,又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和金陵的斗争,乃至于东宫大局相比,林黛玉这位清流嫡女,还真就是微不足道的事。

  又是一番沉默后,徐新安说道:“十三爷,此事终究不合制度……”

  “若臣等现在就运作,林如海得知只怕会有怨气,若他倒向睿王……”

  此前仓促间他们提出联姻,想的就是以东宫威压林如海,间接以“亲上加亲”道德绑架,最终实现逼迫其就范的心思。

  虽然这道计划搁浅,但后来学士们还是深入了解过情况,才知道提出的联姻根本没有落实可能。

  不但贾家那小子太废,且林如海太过爱护女儿。

  东宫众人庆幸的是,没等这件事发展到碰壁,就因朱景洪的缘故终止了。

  否则的话,他们不但会得罪林如海,还会把朱景洪给得罪死。

  “林如海那边,该你们派人去说服才是,左右你们也想过联姻,我和四哥乃是亲兄弟,和林家亲上加亲也未尝不可!”

  朱景洪本是随口一说,却听得在场众人眼前一亮,直道这未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听徐新安说道:“十三爷放心,您的事臣等自会上心,劝林如海将女儿送入王府!”

  “我读书少,你们可别骗我!”说这话时,朱景洪捏了捏拳头,“噼里啪啦”的声音吓坏了众人。

  他是以实际行动威胁眼前这帮官员,为的便是让这些人生出紧迫感,不要光想着在他身上薅羊毛。

  接下来的谈话,全都是些没营养的话,朱景洪还是跟他们虚与委蛇,大家面子上都挺好看。

  大概小半个时辰之后,这场会谈才正式结束。

  待这帮官员们离开后,朱景洪催促着太子一起往后园走去,朱慕椿自然也跟着一道过去了。

  再说后园设宴之地,楼台上宝钗与元春同坐,只因现场她二人身份基本对等。

  当然朱云笙也有这资格,但她是个坐不住的人,所以不想跟“长辈”待在一起。

  且说这姊妹二人一番闲聊后,宝钗突然问道:“对了,为何不见那位妙玉师傅?”

  在朱景洪此前赴西北期间,妙玉数次到襄王府拜见宝钗,二人之间聊得来勉强算朋友。

  元春笑着解释道:“半月前她说要去燕山,好像是赴什么法会!”

  所谓燕山,其实就是幽云之地,在太宗年间被改称燕山。

  “燕山远隔千里,她这一趟出去可远得很!”宝钗感慨了一句,然后没有再多问下去。

  元春点了点头,正欲说话却听有人高呼“太子驾到”,于是她便将目光扫向了声音来处。

  而此刻花园楼台上,莺莺燕燕们也都停止打闹,来到扶栏边看向走来的朱景洪几人。

第545章 届时你我,再不分离

  看着众人全部抛开,独自落座的朱云笙极为不爽,当即讥讽道:“瞧你们一个个的,不就是几个臭男人到了,看把你们一个个给急的!”

  襄王府几个女人跑开她觉得正常,黛玉跑过去她觉得没办法,可连湘云迎春等人也都去了,这可就让朱云笙心里不平衡了。

  嘴上虽讥讽着,但朱云笙也独自起身,来到了楼台的护栏处。

  此刻楼下,朱景洪兄弟二人带着朱慕椿,已经徐徐往台阶上走了过来。

  “我去迎接王爷!”甄琴喊了一句。

  “我也要去!”诺敏跟着喊道。

  于是这二人比起了快慢,都径直朝着楼梯口跑了去,期间二人推扯不断,引得在场侍女们心里发笑。

  眼见这二人又闹起来,而且还是在东宫这“外人”之处,宝钗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都回来老实坐着!”宝钗冷冷说道,她已在尽力压制怒火。

  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如果放任着两人闹腾起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近期因怀了孕,宝钗管事的力度有所减弱,但在王府内宅仍有极高威权。

  她这话一出,甄琴顿时没了脾气,非常老实的退后了两步,诺敏当然也不敢再继续造次。

  其实正常来说,这次宴会宝钗一人过来即可,根本没必要带甄琴这些人来,只是元春盛情相邀众人才可赴宴。

  作为对等,东宫众妃也到了现场,此刻都很本分的侍立在侧。

  表面看起来,似乎元春理家效果更好,但其实还真不能说是宝钗太菜。

  这其中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元春有太子鼎力支持,对内宅众妃有生杀予夺之权。

  而在襄王府,作为王妃宝钗虽地位尊崇,但因朱景洪过于花心滥情的缘故,她并未得到完整的内宅主母之权。

  在此基础上,宝钗在怀了孕不便理事的情况下,还能压制众女不出问题,已证明她的手段和能力。

  “十三弟请……”

  “四哥你请……”

  “大侄子伱请……”

  “十三叔请……”

  三个人相互礼让,现场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你看他们……还不都要上来,何必如此矫揉造作!”黛玉低声向湘云道。

  “十三爷就那样,你看他连侄子都礼让,也不怕人笑话!”

  看着笑容满面的湘云,黛玉一本正经的说道:“貌似只有你在笑话他!”

  黛玉湘云拿朱景洪取笑,贾家三春虽已不是第一次见,但此刻听了还是的觉得心惊。

  唯一没这心思的是迎春,因为她和甄琴等人一样,一颗心全系在朱景洪身上。

  “他会不会发现我的不同?他应该会注意到我吧?他会不会觉得我太张扬了?”

  所谓关心则乱,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的迎春,此刻又莫名担忧起来。

  “二姐姐……该行礼了!”一旁传来了惜春提醒的声音。

  此时朱景洪和太子已出现,现场除了太子妃元春和宝钗,其他所有人都非常正式的行礼。

  虽说眼下是家宴,虽然太子本人待人和善,但太子毕竟是太子,礼数上任何人都不敢怠慢。

  即使宝钗此刻不方便,随后也要起身行礼,只不过被元春给拉住了。

  “不必拘束,都坐吧!”朱景源笑着说道。

  太子是真的和善,这一点在场众人都能感受到,所以都逐渐放松下来,而后按照预定座次落座。

  “十三弟,你此去燕辽之地,长途跋涉为国效力,为兄实是敬佩……”

  随着朱景源说客套话,这场家宴就算正式开始了。

  虽然朱景源说得热切,但朱景洪完全心不在焉,注意力都放在了现场姑娘们之间。

  现场让他注目最多的便是黛玉,可惜二人每次对视之时,黛玉都直接转移了视线。

  “这丫头,早晚让你逃不出我掌心!”朱景洪暗暗想到。

  黛玉这边吃瘪,但他也不是毫无收获,比如频频望过来的迎春,便让朱景洪注意到了。

  这丫头不是社恐吗?如今竟变得这般大胆了?

  今天这装扮,着实动人许多,不错不错……

  朱景洪给迎春打分时,目光一直盯着人家在看,便让迎春羞涩的低下了头。

  她虽脸上臊得不行,心里却跟蜜一样甜,嘴角不自觉露出了笑意,这引来了探春的好奇。

  近期迎春“不正常”,而且是越来越不正常,这一切探春都看在眼里。

  所以此刻她很担心,以为姐姐是看书看傻了,乃至于精神状态不正常。

  她这个样子,若在这宴会上闹了笑话,那麻烦可就大了……探春如是想到。

  于是她挪动了位置,靠近迎春后问道:“二姐姐,你怎么了?”

  “啊……我……我很好啊!”

  莫非被探丫头发现了?迎春心中大惊,心情都浮现在了脸上。

  “二姐姐,此处不是家里,你还是要谨慎一些,别有失仪之举!”探春低声提醒道。

  这话让迎春松了口气,她还以为自己的小心思被发现了。

  正当她要开口回话,却听到了太子妃元春的声音:“林妹妹,你过来!”

  被元春叫到,黛玉只能离开湘云,径直走向走向了元春面前。

  此时的格局是,朱景洪夫妇和太子夫妇皆居主位,前者只是稍微靠边了一点。

  所以黛玉来到元春面前,也拉近了她和朱景洪二人的距离。

  “拜见太子妃!”

  “今日是家宴,就别叫太子妃了,别忘了你我可是正经的姑表姐妹!”

  听到这话,一旁的宝钗心有所思,她觉得元春这是在点自己,毕竟她俩也是正经的姨表姐妹。

  “你宝姐姐有孕在身,也没见你去关心她几句,就知道跟云丫头说话!”元春埋怨道。

  其实宝钗真是想多了,元春之所以把黛玉叫过来,单纯只是想把她推到宝钗面前,间接的跟朱景洪亲近点儿。

  换句话说,元春扮演的是红娘的角色,比起东宫学士们可给力多了。

  依言来到宝钗面前,黛玉恭敬问道:“宝姐姐,元春姐姐说我不懂事,你不会怪罪我吧?”

  “好妹妹……”

  宝钗正要说话,朱景洪却开口道:“丫头,你宝姐姐时刻念着你,说你是她最知心体己之人,她又怎么舍得怪你!”

  徐徐转头看向朱景洪,宝钗心里微微有些泛酸,但她脸上仍带着笑意。

  “我看王爷才是臣妾知己,否则怎会把臣妾心思说得这般明白!”在心上人面前,宝钗未能完全控制好情绪,语气中多少有些埋怨。

  “啊……哈哈,你我夫妻同心嘛,我还能不知你的深浅!”

  听到这话宝钗脸上一红,只因“深浅”二字朱景洪此前特意解释过,让她此时有了不可描述的联想。

  “小三口”之间公开了关系,所以黛玉一直避免公开场合与朱景洪亲近,一是怕人说闲话二是怕宝钗多心。

  虽然她相信宝钗会接受自己,可女子为心爱之人有多疯狂,作为亲历者黛玉自是明白。

  所以此刻,黛玉立刻明确立场道:“十三爷,我与宝姐姐说话,你无故插言……未免太过无礼!”

  黛玉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了宝钗自己永远站她一边。

  当着众人,朱景洪笑着说道:“丫头,我莽夫也……不知礼数!”

  听到这话,其他人见怪不怪了,稍远坐着的朱慕椿却忍不住开口:“十三叔,礼为治国之本,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

  “大侄子,你我谁是晚辈?”朱景洪直接打断。

  “侄儿是晚辈!”

  “晚辈教训长辈,这符合纲常吗?”

  只一句话,又把朱慕椿给噎住了,让一旁的太子夫妇露出了笑容。

  一家人开开玩笑,可不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毕竟这是家宴而非朝堂。

  “椿儿,还不赶紧跟你十三叔致歉?”朱景源忍不住开口。

  朱慕椿还是不服,此刻他已想好了应对之言,于是说道:“爹,儿子以为十三爷所言大谬……”

  朱景源当然知道自家兄弟是瞎扯,但如今毕竟有用人家的地方,旁枝末节的事就得忽略掉。

  看着满脸不忿的儿子,朱景源便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这让他心情变得沉重。

  “我看你所言才是大谬,自以为学了些经义,就敢在此大言不惭,简直是没个规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