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47章

作者:飞花逐叶

  很快,邓安领着几个小宦官把甲胄取了来,然后朱景洪便让他们服侍穿戴。

  即使是邓安,听到这离谱要求都惊讶了,于是下意识的问道:“十三爷,今晚灯会您不去了?”

  朱景洪此刻穿戴甲胄,邓安便以为他是要去练武,那自然就不会去大明门。

  “当然要去,赶紧伺候,别废话了!”

  “是!”

  紧接着,几名小宦官就忙碌起来。

  这套甲胄乃是朱景渊所赠,内外两层加起来好几十斤,正常壮汉穿着都会很费劲,但对朱景洪来说却觉得没啥。

  “秦家的事,多久会判下来?”

  “想来应该是在正月,或许就在几天了!”邓安小心答话。

  展开双臂,任由宦官们操作,朱景洪接着说道:“秦家姑娘的住处,你可得让人盯好了,别又让人上门欺负了!”

  “十三爷放心,奴才已跟管辖千户打过招呼,而且还从咱们宫里派了人盯着,定然万无一失!”

  “那就好!”

  接下来便是无话,几分钟过去之后,朱景洪便以完全体出现,他的武力值堪称这个时代的坦克。

  把佩刀挂在腰带上,朱景洪拿起铁胄,迈步走出了大殿。

  “十三爷,您这是去哪儿*”邓安连忙跟了出去。

  “去乾清宫!”

  “哦……啊?”

  乾清宫是哪儿?那可是皇帝的寝宫,戒备最森严也是最敏感的地方。

  朱景洪穿一身甲胄过去,这已经不只是不合适了,而且还称得上是大逆不道。

  “十三爷,万万不可啊!”邓安连忙追了出去。

  看着跟在身边想要劝解的邓安,朱景洪不免笑道:“伱是不是以为我疯了?”

  “十三爷,穿戴甲胄去乾清宫,那可是重罪!”邓安提醒得极为含蓄。

  “你就别瞎操心了,我已经请过旨!”朱景洪答道。

  “可这……”

  邓安肯定劝不住朱景洪,所以他只能一边跟着,一面悄悄命人去坤宁宫报信,生怕自家主子惹出大祸来。

  要去乾清宫,即便是走进的路,也要经过三道宫门,换言之便是三重防线。

  朱景洪自是走的最近那条,可当他走到第一处宫门,就很自然的被侍卫们拦下了。

  “十三爷,您这是?”

  朱景洪坦然答道:“奉旨前往乾清宫,随侍御前!”

  虽然都认得朱景洪,可眼前这一幕实在太离谱,守门的百户便显得很为难。

  “敢问十三爷,旨意何在?”

  朱景洪坦然道:“圣上口谕,你不信便问他去!”

第368章 十三卸甲

  “十三爷,非是臣等不信你,见不到旨意……臣等万死不敢放行!”百户极为谦卑答道,仿佛是他犯了什么大错。

  “我说你们怕什么?莫非你们还担心我造反?”朱景洪还真就直说了。

  好家伙,听到这话几十名是侍卫都惊呆了,造反这个词从皇子口中说出,着实具有无与伦比的冲击力。

  毫无疑问,朱景洪又在例行犯错了,他折腾这么多事而不被两位兄长怀疑,可见他的这些行为很有用。

  “前两日陛下就答应了,准我今晚随侍御前护驾,伱们难道不信我?”

  虽有朱景洪这番解释,可当值的侍卫还是不敢放他,毕竟这稍有不慎可就会全家掉脑袋。

  当值百户大感艰难,可其他人都一言不发,所以话还得他来接着说。

  “十三爷,没有圣谕,臣等绝不敢放行,除非您解下甲胄,交出武器!”

  走到那人近前,朱景洪徐徐道:“让我卸甲?你倒是头一个!”

  低着头勾着腰,这百户接着说道:“此朝廷法度,万望十三爷包涵!”

  “真不能通融?”

  “这……皇命在身,恕难从命!”

  朱景洪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既然你们不放心,那我就派人请旨去!”

  “邓安!”

  “奴才在!”

  “你去乾清宫一趟,向圣上禀明缘由!”

  “是!”

  邓安越过了宫门,往乾清宫放心去了,而朱景洪却留在了原地。

  “十三爷,您坐!”

  百户从值房里搬出了凳子,然后恭请朱景洪坐下。

  朱景洪也不客气,便端端正正做了上去。

  “守志,你什么时候也一根筋了,这样往后可做不了大官!”

  这名百户名叫杨守志,家中父亲袭着京卫指挥使,标准的武将世家出生。

  能做到正六品龙禁卫百户,其实已证明了他的能力,往后前程可谓一片光明。

  “十三爷教训得是,只是宫禁森严,近日主上又有严旨,所以……”

  “你有难处我懂,咱们都是自己人……这事儿你别往心里去,反倒是我不好意思,让你难做了!”

  听到朱景洪这番话,杨守志便安心了许多,他就怕因此而得罪了朱景洪。

  但其转念一想,发现自己实在是想太多,十三爷这般顶天立地大丈夫,又岂会如此斤斤计较。

  “晚饭都吃了没有?”

  “还没,但也快送饭来了!”杨守志答道。

  “嗯……今天你们可要警觉些,万不可让贼人造次!”

  “臣等明白!”

  朱景洪又与杨守志说了一阵,便见邓安带着另一太监赶来,正是乾清宫管事太监之一。

  见了朱景洪这般装束,此人也被吓了一跳,暗道这位十三爷真会整活儿。

  “十三爷,主上口谕!”

  来人是乾清宫的管事太监,现场这些人都是认识的,所以他说有口谕便也无人怀疑。

  众人下拜之后,便听这太监开口道:“着老十三入宫觐见,钦此!”

  “遵旨!”朱景洪应了一声。

  紧接着他便站了起来,看向杨守志说道:“如何?我可以进去了吧?”

  “十三爷请!”杨守志等人让到了一边。

  于是朱景洪得以通行,接下来的几道宫门他也顺利通过,然后他便到了乾清门外。

  “十三爷?您这是?”领班侍卫大感惊讶。

  朱景洪笑着答道:“奉旨随扈御前,跟你们一样的差事!”

  “啊?”

  “进去了!”

  眼看朱景洪着甲带刀进入宫门,当值的侍卫可谓是胆战心惊,随即把目光扫向了宫里管事太监。

  后者点头之后,侍卫们才安心下来,但心里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说句难听的话,此刻朱景洪若在乾清宫行凶,侍卫们根本反应不过来,而且也不可能拦得住。

  “可见主上何等信任十三爷!”这是所有侍卫们的感慨。

  且说朱景洪进入了乾清宫,便见皇帝身着十二章纹十二团龙衮服,正坐在偏殿龙椅上看书。

  这个时候还在看书,说起来也很奇怪,毕竟他该陪着太上皇。

  “参见陛下!”朱景洪一本正经的行礼。

  放下书册,朱咸铭沉声道:“你小子瞎闹什么?”

  站起身来,朱景洪笑着说道:“爹……宫里或有逆贼,儿子这是来保护您!”

  “您放心,有儿子在谁也伤不了您!”

  虽然觉得朱景洪是胡闹,但这片孝心还是很让朱咸铭欣慰,暗道没白疼这小子。

  端起一旁茶杯,朱咸铭问道:“你不是说拉肚子,连路都走不得了?这么快就好了?”

  朱景洪答道:“说来也奇怪,突然就好了,或许……是保护爹的崇高使命感,让我直接痊愈了!”

  崇高的使命感,这词汇让皇帝感到新奇,更觉得朱景洪有股伶俐劲儿。

  “油嘴滑舌,把甲胄脱了!”

  “爹,脱了儿子如何保护您?”

  站起身来,朱咸铭说道:“按你这说法,那朕是不是也该穿着甲胄登上城楼?”

  “几个蟊贼而已,把你搞得杯弓蛇影,穿着甲胄护朕左右,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龙禁卫,皇城翊卫司,外加侍卫亲军上万人守在皇城之内……”

  “京城之内又有三万军卒守卫,城外城外京营和侍卫亲军有十几万人,几个蟊贼……能掀得起浪来?”

  客观来说,今天京城内外防备确实严密,外加锦衣卫和东厂四处稽查,几天时间整个京城都被翻了一遍,白莲教确实不太可能闹出动静。

  可即便如此,朱景洪想到前世某剧上元节差点儿出大事,就还是觉得心里不太安定。

  “可是爹……”

  不等朱景洪解释,朱咸铭便不耐烦说道:“行了……要么滚回去养病,要么把甲胄给朕脱了!”

  “是……得来两个人帮我!”

  皇帝说脱就得脱,立时有几名宦官上前,伺候着朱景洪脱下甲胄。

  见他穿着两层重甲,朱咸铭不由得脸皮抽搐,刚才这小子活蹦乱跳的样子,他还以为只有外面这层。

  事实上,即使只穿一层甲胄,想活蹦乱跳也不简单。

  朱景洪卸甲之后,外袍穿着红色通袖过肩四爪蟒纹曳撒,看起来也显得干练无比,只因曳撒本就是习武轻便之服。

  把佩刀挂在腰间,从宦官手上接过珍珠折檐帽,带上之后是既既威武又俊俏。

  看着恍然若神兵天将的儿子,朱咸记忆飘回了三十年前,那时他也年少而意气风发。

  “年轻真好啊!”朱咸铭忍不住感慨。

  过了年他就满五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确实已经称不上年轻。

  想到此事百无聊赖,朱咸铭便说道:“走吧,去看看你娘!”

  正常来说今晚皇后也会登楼,但这两日杨清音受了寒,所以就不会再去城楼上吹风。

第369章 大明门内

  因邓安派了人去报信,所以皇后已知道了朱景洪的事,但也只骂了句“胡闹”就没多理会。

  上元夜即是元宵节,坤宁宫里格外的热闹,后宫妃嫔们都聚到了这里,一门心思讨皇后欢心。

  此刻宫道上,皇帝背着手慢悠悠走着,此刻他已打算在坤宁宫用晚膳,然后再去宁寿宫领太上皇登楼。

  看着身前高大的背影,朱咸铭忍不住开口:“我说你小子,能不能好好走路?这周围难道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