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25章

作者:飞花逐叶

  众人议论之时,朱景洪射出了最后一箭,直将八十步外的靶子射了个对穿。

  “十三爷威武!”

  现场有人呐喊,这可不是脑残粉,而是因为这一手太厉害,夸赞之语情不自禁就说出来。

  把弓收入鞍侧弓囊,朱景洪调转马头走向众人,同时伸手抚摸着马儿。

  对北静王送来的这匹马,他当真是喜爱无比,毕竟能配得上他的马太少了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靠近众人后,朱景洪跃下马背,陆育新赶紧上前接过缰绳,而张临则从其手中接过铁胄。

  这俩人一左一右,把朱景洪身边位置站全了,根本不给旁人机会。

  “十三爷,您这骑射劈刺的本事,当真是古来罕见……”

  “岂止是古来罕见,我看是古今未有!”

  “这话说得对,即使当年楚霸王项羽,只怕也未有十三爷这等武艺!”

  此刻拍这不高明马屁的,便是北四卫的指挥佥事和同知,他们官阶高自然能挤到前面来。

  至于在场大量的正副千户,则完全沦为了背景板,连靠近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让江银春等人看在眼中,此刻他们深感运气够好,提前被抽调跟十三爷已混熟。

  朱景洪负责监督北四卫整训,跟他混熟自是好处多多,毕竟武将圈子也卷得厉害。

  这里要额外说明,朱景洪得到的是练兵监督权,不是练兵权更不是统兵权。

  在兵权这件事上,朱咸铭非常注意分寸。

  众人恭维声中,朱景洪徐徐说道:“说好一起习练,你们一个个都不来,简直没意思……”

  “十三爷骑射无双,臣等这点儿微末本事,哪敢拿出来献丑!”

  “今日能见十三爷施展神射,臣等就不虚此行了!”

  接下来,这帮亲军高官们又是一顿吹捧,让两世为人的朱景洪有些飘飘然。

  即使知道这些人是拍马屁,也阻止不了朱景洪心里舒坦。

  “行了……空话就不要说了!”

  虽然年轻,但朱景洪一本正经起来,众人立刻都收声不语,现场很快安静下来。

  “今日就到这里吧,我跟你们说过的话,你们可都别忘了!”

  “臣等谨记于心!”

  “光记着还不行,回去后还得往下传达,要让每个人都知道,此番整训圣上有多看重!”

  “要告诉所有人,争取赏赐建功立业,机会就在眼前……”

  又是一番唠叨后,朱景洪才让众人离开,今日的非正式会议到此结束。

  像今天这样的场景不会太多,每个卫的训练都将在各自驻地开展,除了“会操”很少会集中到一起。

  待众人散去,朱景洪到了该回宫的时候,在此之前他得先把甲胄脱下来。

  自有邓安等宦官来伺候,在卸甲时邓安告诉了他宫里的消息。

  “贾氏封太子妃?”

  “正是!”

  “真的假的,这般大事,竟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朱景洪深感意外。

  邓安答道:“奴才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此事确实是真的!”

  “这……这可真是……”

  穿越到这方世界,得知元春是太子侧妃时,他本以为跟原著已有极大不同。

  可今日元春受封,却给了他极大触动。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贾家今日这般富贵荣宠,却是比原著中更甚几分。

  太子妃的地位,实际来说高过贵妃,虽然后者理论上地位更高。

  那么贾家,是否也会如原著那般,落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十三爷?咱们回宫?”

  此刻,甲胄已经卸下,见朱景洪还在出神,邓安方出言提醒。

  捏了捏衣袖,朱景洪徐徐说道:“回宫吧,我也该去跟四嫂道喜!”

  跟朱景洪有相同想法的,此刻全都汇聚在东宫,这些内外命妇们,无不想巴结到这位新晋太子妃。

  唯有睿王妃陈芷,在向元春朝贺之后,便径直的离开了。

  当然了,她的离开众人都很理解,也没有人特意去挽留她,生怕引得元春的不快。

  事实上,元春此刻却是很不舒服,不是因为陈芷而是因为太子。

  在接受她的朝见后,太子跟陈芷一样直接离开,让元春处于很尴尬的局面。

  好在接下来她忙得很,才稍微冲淡了这番尴尬,可她心里着实难高兴得起来。

  且说陈芷回到王府,却得知朱景渊也回来了。

  正常来说,此时朱景渊该在集贤馆,亦或者在别的什么地方。

  陈芷去到书房,便见朱景渊安静坐着,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看。

  “哟……愁眉苦脸的,怎么了这是?”朱景渊放下书册,佯装毫不知情的样子。

  得知元春受封太子妃,朱景渊就猜到陈芷不会好受,所以才提前回来安抚。

  “哼……伱不知道,有人封太子妃了?”

  朱景渊答道:“我当然知道,可一个扶正的太子妃,一个懿旨封的太子妃,又算得了什么!”

  陈芷冷着脸说道:“可那也是太子妃!”

  “爱妃,咱们不……”

  没等朱景渊把话说完,就听陈芷痛斥道:“朱老六,都怪你没本事,否则我岂会受此大辱?”

  被称作“朱老六”,朱景渊也不恼怒,而是笑着应道:“是是是……都怪我,行了吧!”

  “诶诶……你这是做什么,别摔东西啊!”

  下一刻,便是两道清脆响声发出。

  书房内仅剩的两个好物件,价值五千两的宋代瓷器,此时变成了一地碎渣。

  这臭婆娘,世代书香之家的女子,怎会变得如此野蛮……

  看着地上摔碎的瓷器,朱景渊着实心疼得很,这下书房里真就只剩书了。

  此刻他想要骂出声,可又不太忍心,只好把撒泼的陈芷抱住,随后将其拉到怀中坐好。

  “爱妃……不就是个太子妃嘛,等日后老头子封了我,你不也顺理成章就是了!”

  却听陈芷冷笑道:“日后?朱老六,我看下辈子都难,咱们啊……这辈子都要被老四家压着!”

第335章 江城子

  册封元春为太子妃,虽说是由太上皇提起,但却是皇后一力促成。

  她所图的,是东宫家宅和睦,儿子之间相互扶持,一切归于圆满不再有争斗。

  所以在册封的当天下午,杨清音便传话给几个儿子,让他们带家眷到坤宁宫赴宴。

  为了一大家子人的和睦,杨清音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为此,她还专门邀请了皇帝,并希望他能早些到场。

  可约定的时间到了,皇帝却还没有来,杨清音可就坐不住了。

  若是平日她可以不在乎,但今天这样重要的时刻,她是真的希望丈夫能及时到场,和她一起化解儿子间的矛盾。

  “我亲自去请他!”

  言罢,杨清音便动身往乾清宫去再耽搁太子他们可就要到了。

  太阳西斜,乾清宫内外已在点灯,杨清音直接出现在了皇帝面前。

  此刻,朱咸铭正在翻看册子,这是近期株连大案的案卷,对此朱咸铭是极为上心。

  “我说……你屁股在这破椅子上生根了?说好了过去为何迟迟不至?”站在御案前,杨清音直接质问皇帝。

  这画面让当值的宦官们不敢看,他们只恨自己运气太差,竟在此时轮到当值伺候。

  面对皇后的质问,朱咸铭没有理会,而是转向了另一边去。

  见皇帝不答,杨清音便顾左右道:“你们都出去!”

  皇后的话,此刻也等同于圣旨,当值的宦官们纷纷退下,心中自然欣喜不已。

  绕到朱咸铭面前,杨清音语气变得柔和了一些,问道:“谁惹陛下生气了?”

  朱咸铭仍未理会,而是拿着册子又转向另一边。

  无奈,杨清音只好绕到另一侧,只是不再说话而是盯着皇帝。

  几息之后,朱咸铭忍不住抬头,正好与皇后四目相对。

  “桌上左侧的奏报,你自己看……”

  听到这话,杨清音也不多言,便来到了书案左侧,将一份奏报拿起来看。

  才看了前面,杨清音就忍不住放下,面带不满道:“在老四书房里也安插人监视,伱这样有什么意思?”

  “你看看他都干了什么!”朱咸铭脸色越发难看。

  以为朱景源真犯了什么大错,杨清音便不再跟皇帝对喷,而是拿起奏报继续看了起来。

  奏报中记载,朱景源甩开元春回到书房后,拿着先太子妃陆氏的凤钗落泪。

  而后,朱景源又在一片凄楚中,写下了苏学士的《江城子》,对亡妻简直情深意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你说他凄凉个啥?”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堂堂一国太子,为一个女人哭哭啼啼,你说像什么样子?”

  “这般柔弱性格,哪有朕的半分刚毅坚韧?如何能挟制文武群臣?如何能担得起天下重担?”

  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朱咸铭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杨清音无法反驳。

  “太子有不足之处,你悉心教导便是!”

  “今日是家宴,老四老六老十三都要来,你总不能因此不露面!”

  听到这话,朱咸铭撂下册子,极为不满道:“我看见他就来气!”

  “那你何不废了他?反正你横竖看他不顺眼!”

  “反正有老六在,你干脆立老六为太子,岂不一切都好了!”

  听朱咸铭说得多了,皇后也忍不住想撒气,以至于把话说到这个地步。

  更换太子必然引得朝局动荡,在太子无过错的情况下,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毕竟他朱咸铭,要的是皇位传承有序,而不是如李唐那般厮杀成性。

  总而言之,太子不能轻易更换。

  “既然没话说,那就跟我走,孩子们都要到了!”

  虽然杨清音这话有“服软”之态,但皇帝又是何等骄傲之人,那会如此轻易就下台阶。

  见皇帝仍不动弹,杨清音做一副要跪下的样子,口中说道:“臣妾叩请陛下……”

  “罢了罢了,我去还不行?”

  面子被照顾到了,朱咸铭也就不再端着,起身将作势要跪的皇后扶起。

  可他还没来得及嘚瑟,就听杨清音催促道:“赶紧走!”

  当这帝后二人往坤宁宫赶时,太子夫妇已先行到场,可惜他俩却无话可说。

  就在前后脚,睿王两口子也来了。

  从睿王妃陈芷脸上,已看不出下午那暴怒的样子,反而带着标准的谦和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