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23章

作者:楚国隐士

  在他们父子看来,既然这天下是他们老朱家的。

  那么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岂不是就是在挖他们老朱家的墙角?

  这特么还得了?

  朱标再怎么仁善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拿自己的银子出去潇洒快活吧?

  因此,但凡查有实证的,朱标处理起来那叫一个快啊。

  但……这次涉及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大批的底层官员!

  你说他们犯了多大的罪吧,倒也不至于。

  他们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上司有命,所以不得不干而已。

  跟李善长,那更是想扯上关系都不容易。

  但……官场就是这么残酷。

  你的上司跟李善长关系好,然后他吩咐你干的事儿,结果跟李善长的案子扯上关系了。

  难不成伱还能站出来说自己没错?

  虽然这些底层官员确实有些冤来着?

  而朱标此时跟朱元璋探讨的就是这些底层官员。

  “爹,这些人,儿臣的想法是,等锦衣卫查证以后,视情节严重与否小惩大诫就好!”

  朱元璋一听这话,瞬间眉毛一竖。

  “不可能!”

  “咱就看不惯这种耳朵根子软的!”

  “咋地?”

  “咱是没给他俸禄还是没给他官职了?”

  “标儿,你这人呐,就是心太软,这不行,得改!”

  好家伙,朱标这才刚刚提了一嘴,朱元璋就瞬间炸毛了。

  显然,对于官员,朱元璋是真心没什么好印象。

  他哪怕如今成为皇帝了,他还是习惯用当年还是放羊娃时看待贪官污吏的眼光去看待他手底下的官员们。

  哪怕这些官员如今都是在给他干活!

  朱标苦笑着好说歹说的给朱元璋解释着。

  平日里从严从重倒也无妨,反正几个小官而已,杀也好流放也罢,处理了还能肃清朝堂风气呢。

  可如今不行啊!

  这次处理得人太多了!

  顶层的官员若是没了,从中层提拔就是了。

  可大批量的处置底层官员的话,那就麻烦了啊。

  一时间去哪儿找那么多人来进补?

  要知道,哪怕是新人,来了以后也不是能第一时间上手的。

  看似官员们的工作就是动动嘴皮子,可内里都是有规矩的,一个新人贸贸然上手的话,绝对会闹出一堆的乱子来。

  到时候还不是大明这个帝国以及底层的百姓吃亏?

  好说歹说之下,朱元璋才终于不情不愿的松了口。

  但最终他也不过是同意不从重处理,但犯了法的该罚就得罚!

  朱标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

  而聊完底层官员的事儿以后,他们父子俩终于说起了今日里最核心的问题——李善长!

  眼下的情况是,李善长的韩国公府自然也被查抄了。

  而经过统计之后,他们父子俩也发现了,李善长贪得不少。

  不然的话,你不可能积攒下这么多家产!

  单单就凭这一项,朱元璋就够理由杀他了。

  而其余的,抢占良田,结党营私,李善长做的也不少。

  可以说,如果公正的说,李善长所犯下的罪行,那绝对是死不足惜的。

  但现在他们父子俩要讨论的是,这“法律不外乎人性”的问题。

  李善长再怎么样,他过往曾跟着朱元璋一路走来的老臣子、老兄弟的标签,那是抹不去的。

  真要说完全不在乎这个,那也是假话!

  至少此时的朱元璋,就在沉默着。

  而朱标则在默默等待着。

  究竟到底如何处置李善长以及他的家人。

  这件事儿只能他父皇拿主意!

  朱元璋沉默良久,才缓缓道。

  “李善长对咱,是有功的!”

  “但,他走了错路!”

  “所以,咱还是要杀他!”

  “赐鸩酒吧,让他走得体面点!”

  “不过,给他留个后,男丁流放,女眷充入教坊司!”

  朱标闻言沉默的点了点头。

  同时他也最后松了口气。

  至少这个结果,其实已经超出他的想象了。

  他甚至最坏的时候还以为他父皇要直接凌迟了李善长呢。

  作为朱元璋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许多政策出台时的知情人。

  他可太清楚自家父皇对于李善长有多恨了。

  不过,如今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李善长案,终结了!

第312章 一代权相的落幕

  第三百一十二章一代权相的落幕

  锦衣卫昭狱,李善长坐在监牢之中,怔怔地看着那扇不过两个拳头大小的气窗之中洒进来的缕缕阳光。

  或许只有到了如今这一无所有的时候,他才能这么安静的回想一番自己这一生吧。

  他这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轰轰烈烈。

  封爵国公、位列丞相,一路从乡间走到了如今的一介阶下囚。

  可以说,哪怕到了后世,他也不会是个无名之辈。

  无论骂名也好清名也罢,他李善长终究会在史书上留个名字的。

  这么一想的话,倒也不枉他这么折腾一遭。

  可反过来想,他轰轰烈烈走到如今,却连个善终都落不到,还谈什么本事呢?

  再想想自己那个好学生,同样是当过丞相的,可如今对方就能美滋滋的喝酒。

  甚至昨天的时候他还听锦衣卫在小声议论,自己那个好学生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当街踹锦衣卫。

  这还不算,还口口声声说教坊司是他罩着的?

  可偏生,面对这么“嚣张跋扈”的胡大老爷,所有人都当做了没看见。

  因为傻子都知道,如今的胡大老爷就是这么硬挺!

  他说要罩着教坊司,那他就真能罩着教坊司!

  除非陛下亲自开口,否则还真就如胡大老爷所说的那样,毛骧去了都不敢龇牙!

  听着这些消息,再低头一看自己这狼狈样子,这怎生不让李善长感慨莫名?

  “哈哈哈,到底是咱的好学生啊!”

  “这招以退为进保全自身,居然连咱这个当老师的都没能看出来。”

  “唉,此时说什么都晚了!”

  “咱到底还是棋差一着啊!”

  就在李善长长嘘短叹的等待着自己的死期之际,他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他抬头一看,却老脸猛的一白。

  原来来的是宋利,而他手里还拎着一个食盒。

  李善长明白,这就是他最后一顿饭了。

  他的死期,到了!

  甭管之前说得怎么豪气云干,但他终究只是一介凡人。

  如今眼见着这生命马上要走向终结了,他心里不慌才是怪事。

  领路的锦衣卫手脚麻利的打开了牢门,而后一脸谄笑的把宋利迎进来后,转身就麻溜的离开了。

  傻子都知道宋利今儿来是干嘛的。

  他们混个脸熟就足够可以了,但凡多呆一时半刻那都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宋利笑盈盈的看着李善长,而后半点不介意的直接席地而坐。

  而后也不说话,直接打开食盒,把一道道还带着热气的菜肴放到了二人中间。

  最后更是直接双手递过去一双筷子:“相爷,来,都是您爱吃的,老奴应当没记错!”

  李善长颤颤巍巍的接过这双筷子,双目尽赤、嘴唇颤抖着看着宋利。

  “呵,老宋让你见笑了啊!”

  “这临到走的时候了,终究还是放不开啊!”

  宋利仿若没见到李善长那狼狈样子一般,自顾自的同样拿起了一双筷子,夹了一撮孜然羊肉放进嘴里。

  一边咀嚼着一边略有些含糊的说道。

  “相爷倒也不必介怀,老奴当年随陛下一路亲临战阵,生生死死的过来了,可如今还是怕死!”

  “怕死才正常!”

  “胡相有句话说得好,不怕死的才是稀奇,咱们都是凡夫俗子,本就有七情六欲、生老病死!”

  或许是提到了胡惟庸这个让李善长感兴趣的话题的缘故,李善长人也精神了一点。

  听着宋利的话,他同样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边吃边感叹道。

  “嗯,宫里的伙食倒是越来越好的!”

  “咱听说这也是多亏了惟庸吧!”

  “他如今倒是潇洒了,吃喝玩乐无所不通,哪怕无官无职,可没人敢轻看他半分不说。”

  “关键是,他还能自得其乐!”

  “嗯,这点我不如他!”

  宋利闻言既没有出言支持,但同样也没有反对。

  因为这话他怎么接都有些不对。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