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318章

作者:三月啦

  匈奴出人出力,还得听你指挥,难道不会担心你打完大秦想要的土地直接摆烂不动?

  想法很好,但是站在郦食其的角度也太不现实了一点。

  他是谈判啊!谈判!

  郦食其无奈的看了一眼韩信,难怪韩信在赵泗麾下门客之中人缘不好。

  别说其他人,就是和韩信交流最多的郦食其有时候都受不了韩信的性格。

  也太狂妄自大了一些……

  韩信这家伙总是会带着一种天下的事情本该像我所要求的一样的莫名其妙的倨傲,而且是没有任何收敛的那种。

  “冒顿不同意,你只告诉他一句话,成与不成,只看他,你只需转达即可。”韩信开口说道。

  “说罢……”郦食其叹了一口气。

  “他来领兵,可攻东胡,我来领兵,可攻东胡与月氏。”韩信傲然开口。

  韩信好不容易争取到这次机会,而且肉眼可见的是这次天下的动荡很有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最后一次。

  区区一个东胡,又怎么够呢?

  不够,绝对不够,不仅仅是东胡,还有月氏。

  只有如此,才能够一战让他完成身份三级跳,一跃进入大秦军方的高层,甚至于进入始皇帝的视线之中。

  冒顿有把握击溃东胡,可是极限也只能如此了,他甚至难以防备月氏,月氏也会趁机对东胡进行瓜分。

  而倘若让韩信来掌握指挥调度之权,那,上限就绝不止于此。

  虽然兵马不是自己的,指挥起来会很困难,但是对于韩信来说,只要是人,他就有办法让他们发挥出来作用。

第九十四章 杀!杀!杀!

  “将军且整军吧,我尽力而为!”郦食其闻言点了点头。

  说实话,韩信的傲是从来不加以掩饰的,倘若不是郦食其和韩信同为赵泗门客,郦食其真和韩信相处不来。

  他郦食其是什么人?

  高阳酒徒!

  是出了名的狂生,但很显然,韩信比他还狂。

  历史上这俩哥们还是有恩怨在的,眼下能够勉强和睦相处已经殊为不易了。

  郦食其在项羽的护送之下再次拍马直奔匈奴。

  而韩信也开始整兵动员。

  ……

  “我会约束部族,听从上国将命,请韩信将军放手施为!”

  事情顺利的有些超出郦食其的想象。

  虽然不看好韩信领兵匈奴的提议能够成功,但是郦食其也会尽心办事,他都做好了费劲口舌的准备,然而令郦食其没想到的是匈奴单于冒顿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同意了韩信略显失礼的请求。

  “请上国尽快和匈奴合兵,我去动员部族儿郎,准备出征!”

  郦食其来匈奴屁股都没坐热,就又要回去汇报了。

  好在这一次就快很多了,韩信带领一万大军已经走到半道上了。

  约摸用时半天功夫,在天色渐晚之时,韩信率领一万大军终于抵达匈奴的驻地。

  在经过略微的观察以后,韩信下令全军在便于转移不易被进攻的地区安营扎寨以后,开始和冒顿单于接头。

  “将军以一千兵马击溃东胡八千人众,早就听闻将军威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果然威武雄壮,令人心折!”

  令人没想到的是,冒顿作为匈奴单于仅仅带了十八骑就直接亲自前往秦兵的大军驻地,亲自去拜访韩信。

  开口热切,颇有折节下士之风。

  但冒顿的夸奖也并非仅仅只是奉承,韩信身高一米八多,绝对算得上高大威猛,相貌也是仪表堂堂,不然也不至于被项羽任命为账下执戟郎。

  客观来说历史上项羽对韩信还算不错了。

  一个外人,直接提拔为亲兵,还是装点门面的执戟郎,相当于司令门口的警卫员了,对普通人来说项羽对韩信的安排怎么都不算吝啬。

  但韩信太傲了,虽未立功勋,但是打心眼里认为自己就应该上来就执掌兵权。

  后来韩信跑路到刘邦那里,也是寸功未立,就奔着执掌全军去的,正常的统治者肯定不会同意……

  若不是萧何以身作保,以韩信只想一步登天的傲气,放到任何一个地方恐怕都难以展现才华。

  因此,韩信理所当然的对冒顿的阿谀奉承默认了。

  “匈奴的部族是否征调妥当?”韩信看向冒顿开门见山的问道。

  “已经下令征召,但是还需要一些时间,不出意外,明日即可动兵。”冒顿开口说道。

  “兵贵神速,今夜动身!”韩信摇了摇头。

  “跨过这里刚好需要一整天功夫,今夜动身,抵达东胡境内刚好是傍晚,这个时候正是牧民放牧归家之际,趁此机会,刚好直捣黄龙,杀入东胡王庭。”韩信开口说道。

  “今夜动身恐怕有些勉强……”冒顿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几分勉强。

  “带我去匈奴王账,你去召集部下!”韩信撇了一眼冒顿。

  冒顿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片刻以后,韩信复带项羽以及几个随行骑士直奔匈奴王账。

  冒顿召集账下众臣议事,进行动员征调。

  “东胡辱我太甚,先夺我宝马,后抢我女人,如今又想索要匈奴土地,我意已决,今夜闪击东胡!”冒顿开口表态。

  “单于……”

  部下有响应者,自然也有反对者。

  老生常谈的事情,毕竟冒顿还没有大开杀戒,这里自然不可能只剩下同一种声音。

  一时之间,营帐之内各种声音吵吵嚷嚷。

  总体来说,赞同发兵的还是大多数,反对发兵观望的是少数,毕竟东胡的使者都被秦国的使者杀了,匈奴已经没有第二选择了。

  哪怕是不想动兵的,也只是建议观望。

  “匈奴和秦已经签订盟约,约定为叔侄之国,如今匈奴势危,大秦发兵来援,匈奴却想观望,从未听闻有事主而不忠事的道理。”

  韩信适时的从冒顿旁边站出来来到营帐主位,尔后看向站在自己身侧的项羽。

  项羽心领神会,顷刻之间拔剑而起。

  很快啊!

  营帐之内就只剩下一个声音了!

  单论个人武勇,营帐这几十个人项羽全杀了都不带眨眼的,更何况区区十几个反对派?

  秦人在匈奴王帐公然杀人,哪怕是杀得反对派也引起了公愤,在场匈奴皆怒目而视,但看向硬生生将人捏成布袋身躯魁梧的不像话的项羽,依旧有些犹豫。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冒顿。

  “从东胡向匈奴索要土地的那一刻,匈奴和东胡就已经势不两立了!”

  “匈奴既和大秦签订盟约,就不该背弃,传兵攻打东胡是我的注意,我已经决定将大军交给秦将统帅,你们视他的命令就应该像对待我的命令一样。”冒顿开口表态将事情定性。

  “传令!召集所有部族,国内凡有拖后腿不去的,皆斩!”

  冒顿为韩信统帅的合法性背书以后,韩信下达了第一个军令。

  项羽当众杀人在前,冒顿开口背书,所有人都不敢违背韩信的命令,尽管心中略有不满,但是韩信的领导权也算是确认了下来。

  毕竟,韩信手里有一万精兵。

  而冒顿手里,也有完全只会听从他命令的一万控弦之士。

  匈奴是部落制,但是冒顿算是一个人杰,势力整合的比头曼更好,因此韩信统帅起来也更加方便。

  因为已经杀人立威,因此在场之人再不敢有什么懈怠,纷纷去召集部族勇士,跟随韩信领兵出战。

  韩信进行了简单的清点。

  临时动员出来的总兵力大概是六万。

  其中有三万是直属于冒顿的兵马,另外三万则是各部族凑出来的。

  六万兵马之中,只有冒顿亲自训练的一万兵马算是精兵,其余都只能说是乌合之众。

  以匈奴四十多万的人口,能临时动员出来这么多兵力已经十分可观了,这说明冒顿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几乎是匈奴暴兵的极限了。

  再多也就多个一两万乌合之众罢了。

  加上秦国的一万兵马。

  合计总兵力七万,其中绝对精兵一万,普通精锐一万,五万乌合之众。

  这才是草原上的常态,草原除了马多一点,武器装备都不咋地,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东胡号称有二十万控弦之士,未必能拿的出来两万精兵。

  不过因为是游牧民族,虽然武器装备不行,但是马是不少,平均下来也能够做到一人三骑,已经完全满足了急行军的需求。

  “辎重舍弃一半……”韩信检阅完成以后,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匈奴也算是自带给养辎重武器装备的典型。

  征召兵大多都是如此。

  不过辎重带多了会拖慢行军速度,在韩信看来这些辎重可以舍弃一半以上。

  只需要足够跨过千里无人区的辎重就够了,到达东胡地界就是就食于敌了。

  众人虽有不满,但不敢反驳,听从韩信命令丢弃一半的辎重。

  韩信点头,排兵布阵,以秦兵的一万精锐充当督战队和战场限制器,以保证不会出现失控的可能以后趁着夜色帅兵出发。

  大军疾行……

  一路跨过千里无人区。

  情况很顺利,匈奴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备而来。

  冒顿很早以前就把这片无人区的行军路线摸清楚了,哪怕是趁黑出发也没有影响。

  因为舍弃了大量辎重,以及路线清晰,再加上这块无人区算是匈奴领土的原因,急行军速度很快,平均日行军速度达到了将近八十公里。

  第七天,东胡在边境高处设置用来防守的土室已经近在眼前。

  这一段算是缓冲区,地势有些起伏,东胡占据高处设置了不少用来防御的土室。

  韩信用望远镜简单的观察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土室已经荒芜废弃。

  一共上百土室,还在使用的恐怕只有十几个。

  毕竟这地方不长毛,匈奴又向来懦弱,守不守也没啥区别。

  因为担心望远镜观察不够清楚,韩信又派项羽领五十轻骑打探。

  项羽领命,简单迂回接近以后发现对方人数不多,压根没有请示韩信的情况下,直接带五十轻骑直冲敌阵。

  整个边界驻守的东胡牧民少的可怜,拢共连兵带人一共也就六百多人,其中真正的战士恐怕只有一百多,剩下的都是被强行迁移过来的牧民。

  虽然项羽只有五十人,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莽。

  有心算无心,有备打无备,而且打的还是防守松懈的一方。

  十倍人数差距对于项羽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在这种小规模战场上,他就是真正意义的神明!

  手持大戟的项羽近乎一人斩敌六十多,五十轻骑几乎六十跟着项羽冲了几圈,对方就彻底没人了。

  仅仅留下几个活口还是因为项羽手下留情,需要进行情报汇总。

  几个活口被匈奴人轻而易举的撬开了嘴巴。

  此处的情况也简单的得到了介绍。

  原来在很早之前,东胡还是很重视这里的防备的。

  因此在这里修建了不少的土室以做警戒防守,毕竟这里距离东胡的王庭太近了。

  但是这里荒芜,没人愿意来,东胡王就只能强迫部族轮换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