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363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李斯看着萧何,如同看到当年徒步走入咸阳城的自己。

  心有抱负,自信有能力,凭借着头脑而不屈奋斗。

  这样的年轻人,如何不能拉一把?

  拍着萧何的肩膀,李斯眸光看向窗外的天边,缓缓开口:

  “记住。”

  “贤臣不忠!”

  “宦海沉浮数十年,这四个字,只有老夫和柳白这个位置,才能懂。也只有老夫和柳白这个位置,才能做。”

  这一句话说出,萧何面露错愕之色。

  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贤臣不忠?

  如此话语,怎会是这位李相说出?

  李斯也没有解释,只是拍了拍萧何的肩膀,便是转身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告诉萧何,没指望他现在懂。

  但日后,他一定会懂!

  “李相教导,萧何铭记于心!”

  萧何沉声开口,缓缓行礼。

  赫然...是完整的弟子礼!

  四字之师!

  李斯微微叹气,想到柳白这小子,又不由露出三分笑意。

  别说,

  这四个字,柳白这小子算是做到了极致!

  想了想,李斯又无端感觉到了一点恼。

  这混小子,分明一身才华,怎就没事儿喜欢往武将堆里面钻呢?

  要是柳白当真能勤勤恳恳做文政,自己又何苦盯着日后会成为朝堂砥柱的青年俊彦!

  想着想着,李斯走入书房之中,缓缓闭上眼睛。

  好似....回到了当年,自己在田野之中奔跑,感受那天地之间的清风,耀阳,以及一阵阵的青草香气。

  他没有想立刻放弃手上的权利,只是很怀念当初的自己。

  ...

  萧何默然,将手头之上的东西整理好,用手指在自己的左手手心,将‘贤臣不忠’这四个字缓缓‘写’了一遍。

  不知为何,他有一点懂,又有一点不懂。

  或许,李相的意思,便是让自己看看柳公是如何做的吧?

  “世人皆言李相狡诡,朝堂风浪国伐叛战之间,唯有李相屹立不倒。”

  “今萧何以为,世人错矣!”

  萧何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么多天相处,他如何不清楚李斯?

  这不就是一个心里想着大事儿,又对后辈放心不下的小老头?

  甚至可以说,李斯心中想的,无非也就是能为后人做的再多一些罢了!

  权力欲望深重?

  这点确实。

  只不过李斯的权利欲望,纯粹是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个‘法之天下’而服务的工具罢了!

  甚至...

  萧何都可以肯定,若是大秦的二世皇帝是如同胡亥公子这样的废物,这位李相会毫不犹豫选择成为权臣,宁愿遗臭万年,也不愿意自己的一番心血尽毁。

  “怪不得柳公让我来帮辅李相。”

  萧何心中充满感激。

  此刻,他才真正明白自家柳公的用意。

  帮,是假。

  学,是真!

  萧何收拾好东西,对着李斯的卧室方向,长长一拜。

  而后缓步朝着大门走去。

  离开柳公府邸多日,终于可以回家了!

  不知不觉,他萧何...也将柳白的府邸,当做了家!

  那里有粗俗不堪但血气勇猛的龙且,

  那里有沉稳温和但心机深沉的陈平,

  那里有寡言少语但重信守诺的季布,

  那里还有....柳公!

  如此想着,萧何的脚步,竟是不自觉得加快了一些。

  回家的诱惑,总是让人不住欢快。

  “萧何先生要走了啊!”

  看见萧何提着行李远远走来,那门房面上的笑容堪称‘阳光灿烂’。

  傻子都知道,这么一位连自家老爷都重视的年轻人,会是日后朝堂重臣啊!

  萧何含笑点头,只待大门打开。

  “吱丫!”

  随着大门打开,萧何一脚迈出,却是猛然一愣。

  只见门口有一老者,身着青麻布衣,持书简而立,一派风流大才之气。

  “李斯可在?”

第444章 李斯下跪

  “请问您是?”

  那门房面上略带古怪之色,却又没有将门直接关上。

  若是寻常人,胆敢在相府门口喊自家老爷的名字,老早就将其乱棍打出了。

  但是....

  眼前这个老者,明显气度非凡,光是这么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

  都说人不可貌相,但若非常人皆犯如此之错,又何必创了句俗语专门警诫后人呢?

  萧何虽是多看了几眼那老者,但这毕竟是来寻李相的。

  严格来说,萧何并非李斯手下的人,自然不方便多做窥探,而是对着那老者微微行礼,而后迈步离去。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了。

  万事万物,如履薄冰,从不招惹那不该招惹的事情。

  引火烧身这种蠢事,萧何绝不会做。

  而且....现在他还忙着回‘家’呢。

  如今这事情了了,回去了柳公一定很高兴!

  “你只管通报便是。”

  青麻布衣老者先是看了一眼萧何,而后对着那门房淡淡开口。

  饶是他这么大年岁,见过了如此多的人,都不得不在心中夸一句‘青年才俊’!

  识人到了一定程度,甚至看一眼,便能知晓其人才智如何。

  这种东西,寻常人说是气质,但在他们这些人眼中,只称一句‘气’!

  大才之气!

  “好...好的!”

  “老先生还请稍等,这毕竟....”

  门房面露难色,按照规矩,他不能将此人先带入府中等候。

  但...他切实慌张自己是否会怠慢这位大人物。

  “无妨。”

  老者摆了摆手,而后极其随意的便在那台阶之上坐下,展开手中竹简,一字一句得看起来。

  如此模样,

  仿佛不是坐在这丞相府的门口,更似是在家中书房一般。

  看到如此场景,那门房哪里敢有半分怠慢,立刻火急火燎得朝着李斯的房间跑去。

  ....

  “老爷,老爷!”

  “外有来人!”

  正在小憩的李斯听到门外的呼喊声,悠悠醒转,也是轻轻皱了一下眉头。

  丞相府的门房,居然如此惊慌失措,成何体统?

  “何人?”

  李斯沉声开口问道。

  此话问出,那门房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启禀老爷,外面来了一青麻布衣的老者,持竹简而立。我询问其姓名,也不愿意言语。”

  “不过,此人叩门之时,直呼老爷其名,我观老者或与老爷熟络,故而特来禀报。”

  门房说话已经算是极尽为老者说好话了,单单是那‘或与老爷熟络’这一句话,也是想要无形之中抚平李斯的怒意。

  毕竟...

  来丞相府还不报名字,这得是多大的胆子啊!

  “老者....”

  李斯皱眉起身,也在脑海之中不断搜寻。

  在咸阳之中,能有资格如此称呼自己名字的,无外乎就是王翦老匹夫和阳烨这老家伙了。

  但是这两人...自家门房便是瞎了眼也认识!

  “是何人,待老夫前去看看。”

  李斯略微沉吟,便是打开房门朝着外面走去。

  既然不愿意报上姓名,那他李斯便亲自去迎。

  若是当真是哪个不开眼的,或者是闲来无事折腾的,李斯也丝毫不介意按照秦律办事。

  不是他李斯端着架子,而是身居高位之后,不得不保持这种威严,否则的话...丞相府如同商市,他李斯也不用处理大秦的政务,就接待这些闲人算了。

  ...

  怀揣着‘看一眼’的想法,李斯行至大门。

  不知为何,他忽然感觉自己有些紧张起来。

  这一种紧张,突如其来,没有任何缘由,如他当年拜师,如他当年入秦国,如他听闻师弟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