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39章

作者:浊酒几杯

  孙权疑惑地问道。

  周瑜道:“取蜀,并张鲁,连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一步步蚕食曹操,则北方可图。

  这个计划中,取蜀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而取蜀最大的障碍,便是刘备。

  刘备如今的实力,纵然能灭之,亦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更会让曹操有可趁之机。

  所以,我一直在想一个能兵不血刃,削弱刘备实力的计划。

  刘备孤身来见主公,此乃天赐良机。

  只可惜,吾不曾和主公细说大计,以致于错失良机,吾之过也。”

  孙权听完周瑜的计划,叹道:“是孤目光短浅,坏了公瑾大计。

  不过,公瑾之计,孤认为依旧可行,只是还需重新规划一下。”

  事已至此,再纠结于放走刘备之事也无济于事,周瑜深吸口气,说道:“请主公放心,吾定会重新完善取蜀大计。”

  辞别孙权,周瑜启程返回驻地江陵,中途抵达巴丘境内时,身患疾病。

  周瑜自知命不久矣,又给孙权写了封信。

  “人终有一死,吾死不足惜,只是有些遗憾,吾之大计还未施行,日后也无法再为东吴效力。

  吾有一言,还请主公牢记:

  主公统领江东,定要虑未来之事,不可安于现状;

  另外,吴国边境的百姓,并未完全归心,应该派遣良将前去镇守和安抚,以免让曹操和刘备有可趁之机。

  鲁肃有大才,吾死后,可让鲁肃接替吾之职,继续辅佐主公。

  最后,一定要加强戒备,防备曹操和刘备,切不可大意。”

  上书不久,周瑜病逝,时年三十六岁。

  东吴的取蜀大计,随着周瑜死去,也被耽搁下来。

  画面至此定格,楚风的声音却未停下。

  “周瑜一生短暂而辉煌,他文武兼备,雄才大略,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同时也是一名可以统兵作战的名将统帅。

  他对东吴割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奈何英年早逝,取蜀大计未能完成。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谋士榜第六名,庐江周瑜。

  战略能力4星

  战术能力4星

  其他能力4星

  影响力4星

  综合评分16星。”

  看到这,天下之人无不叹息。

  “原以为郭嘉活了三十八岁已经够短命了,没想到这周瑜三十六岁就死了,太可惜了。”

  “终究还是没逃过谋士短命的宿命啊。”

  安喜县,刘备叹道:“幸好孙权未听周瑜之言,若真将我扣留下来,周瑜的取蜀大计还真有可能成功。”

  刚离开舒县的周瑜,一脸愕然:“我三十六岁就死了?也就是说,我还能活二十年?”

  长沙郡,孙坚看着孙策和孙权,叮嘱道:“日后不管周瑜说什么,你们都要听从。”

  “是,父亲。”

  孙策和孙权齐齐点头。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谋士榜第五名……”.

第73章 谋士榜第五名(求订阅自订)

  “谋士榜第五名,荀攸鲁肃之东城鲁肃。”

  随着楚风的声音响起,荧幕中也浮现出一道人影。

  他身材高大,容貌甚伟,身穿布衣,气宇轩昂。

  容颜虽比不上周瑜,却也算难得了。

  眼神平和,脸上带着随和的笑容,看上去比较憨厚。

  此人正是鲁肃。

  东城,鲁肃看着画面中的自己,惊讶不已。

  “我上榜了?还排第五?”

  他很好奇,自己未来到底做了些什么。

  这时,楚风继续介绍道:“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人。

  出身士族,幼年时丧父,由祖母抚养。

  喜欢读书,爱好骑射。

  黄巾之乱后,天下大乱。

  鲁肃大量施舍钱财,资助周围的贫困百姓,深受百姓拥护。

  后来,周瑜担任居巢县令,听到了鲁肃仗义疏财的名声,亲自前往拜访鲁肃,希望能借一点粮食。

  鲁肃毫不迟疑,将三千斛粮食赠送给周瑜。

  从此,两人成为至交好友。

  东城隶属于袁术管辖。

  听闻鲁肃的名声后,袁术请鲁肃担任东城县令。

  鲁肃见袁术麾下军机松弛,断定其成不了大业,便果断拒绝了。

  并且,率领百余人前往居巢投奔周瑜。

  袁术得知鲁肃南迁,连忙派兵前来阻止。

  鲁肃让老弱之人前行,他率领青壮年断后。”

  画面中,只见鲁肃让青壮年弯弓搭箭,原地待命。

  他则看向那些追兵,朗声说道:“尔等大好男儿,应当看清形势。跟着袁术,有功得不到应有的赏赐,有过也不得到应有的责罚。

  你们把我抓回去,袁术不会奖赏你们。

  你们放了我,袁术也不会责罚你们。

  更何况,想要抓我,你们也要付出代价。

  这样没有好处,又不会受到责罚,却有性命之忧的事,何必去做呢?”

  追兵闻言,觉得鲁肃的话很有道理。

  加上那些青壮年手持弓箭,虎视眈眈25,若是硬来,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思虑再三后,追兵只能撤离。

  没有了追兵,鲁肃最终顺利抵达居巢。

  建安三年,周瑜离开居巢,前去投奔孙策,鲁肃一同前往。

  孙策非常欣赏鲁肃的能力,要重用之。

  没多久,其祖母去世,鲁肃便拒绝了孙策的好意,返回东城,给祖母办理后事。

  在这期间,他的好友刘晔,曾写信给鲁肃,对他说:“如今群雄并起,你才华横溢,当投身乱世,干出一番大事业。

  不若接上伯母,离开东城。

  巢湖郑宝拥兵一万有余,占据着富饶之地。

  按照他的发展趋势,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去依附于他。

  此等良机,不可错失,你当速去。”

  鲁肃犹豫再三,决定听从刘晔的举荐,安葬完祖母后,便准备去投奔郑宝。

  而此时,鲁肃得知母亲被周瑜接到吴郡,便赶往吴郡,见到周瑜后,将自己将要去投奔郑宝之事和周瑜说了。

  最后在周瑜的力劝下,本就不太愿意离开江东的鲁肃,最终果断放弃了北行的打算,留下来辅佐孙权。

  周瑜将鲁肃推荐给孙权,孙权和鲁肃交谈后,对他的才能非常欣赏,问道:“汉室衰微,天下大乱。

  我继承了父亲和兄长打下来的基业,想要创下如同齐桓公,和晋文公那般功绩,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鲁肃看着孙权,说道:“昔日高祖,欲尊崇义帝却失败,皆因项羽谋杀了义帝。

  如今的曹操,就如昔日的项羽,主公又如何成为齐桓公或者晋文公呢?

  以吾之见,汉室败亡已成定局,匡扶无意。

  而曹操实力强大,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铲除。

  对于主公而言,只有割据江东,趁曹操平定北方之际,剿灭黄祖,讨伐刘表,将江水以南尽收囊中。

  再建国称帝,他日北伐,图谋天下,创建汉高祖一般的大业。”

  孙权听完先是震惊,随后摇头叹道:“我只想尽自己之力,匡扶汉室而已,子敬所说,实非我所能力及啊。”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惊讶不已。

  “这是目前出现的众多谋士之中,第一个劝主公建国称帝的谋士吧?”

  “不过我觉得鲁肃说的没错,汉室已经无可救药,还不如自立,早图大事。”

  “没想到这鲁肃看上去憨厚老实,竟然能说出如此惊世骇俗之言。”

  洛阳皇宫,刘协怒不可遏:“谁说我汉室必将败亡?谁说汉室没有匡扶的意义?一群乱臣贼子,早晚有一日,朕要诛杀尔等乱党,重振大汉江山。”

  安喜县,刘备皱眉道:“这鲁肃,又是东吴的谋士?一个吕蒙,一个周瑜,一个鲁肃,天下前十的谋士,东吴独占其三啊。”

  陈留郡,曹操也紧皱眉头:“周瑜,鲁肃,东吴有此气运,未来必成强敌也。”

  东武阳,陈宫沉声道:“这鲁肃也可以联合起来,一同剿灭曹操。”

  他对于未来谁占据江东,对于江东有多少超级谋士,实力有多强,都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如何保住兖州士族的利益。

  保住兖州士族利益的第一步,就是驱逐曹操。

  豫州,袁术咬牙切齿,怒不可遏:“鲁子敬,怎可如此辱我?江东谋士,皆如此无礼?气煞我也。”

  他越想越气,让人率领数十死士悄然出发,分别前往舒县和东城刺杀周瑜和鲁肃。

  两个超级谋士,既然注定不能为我所用,那就趁早铲除,永除后患。

  不过,周瑜和鲁肃都出身士族,不可明目张胆的去杀。

  否则,必将成为各大士族的公敌,这对于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只能派遣死士暗中刺杀。

  死士之所以称为死士,是因为完不成任务便舍身成仁,不会让人抓住把柄,更不会有人知道是谁派去的。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建安十三年,曹操屯兵于南阳,准备南征,攻打荆州。

  八月,刘表病逝,荆州危在旦夕。

  鲁肃决定亲自前往荆州吊丧。”

  画面中,只见鲁肃向孙权作揖后说道:“主公,荆州与我江东接壤,又连接江水,汉水,顺着水域可以抵达北方。

  荆州城池坚固,土地肥沃,百姓皆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