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104章

作者:浊酒几杯

  然而,公孙范到任后,立即率领渤海郡的大军,和公孙瓒一同攻打冀州。袁绍不得已,只能亲自领兵迎战,两军于磐河对峙。

  公孙瓒立于界桥之上,大骂袁绍背义。一番口舌之战后,袁绍麾下大将文丑击败公孙,袁绍率军掩杀,击溃公孙大军。

........ . ...

  而公孙瓒麾下的精锐轻骑白马义从,在界桥之上,被袁绍麾下的先登死士射杀。但在追杀公孙瓒的过程中,先登死士统领麴义被赵云一枪挑杀,公孙瓒趁机反击,袁绍军大败。

  随后赵云冲阵,几杀至袁绍面前,谋士田丰连忙对袁绍说道:“主公,且在空墙之中躲避。”

  袁绍取下头盔,狠狠地砸在地上,大喝道:“大丈夫宁愿于战场战死,怎可躲在墙中苟活?”

  麾下将士受到袁绍的影响,纷纷合力死战,硬生生挡住了赵云的冲阵。不久后颜良率军杀回,袁绍亦率军反击,再次击败公孙瓒。在追击公孙瓒时,遇到刘关张三人拦截,张飞更是直奔袁绍杀来,袁绍被吓了一跳,连忙弃刀拨马而逃。

  此战后,袁绍于公孙瓒僵持一个多月,最终在董卓的调解下罢战,各自班师而回。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韩馥真的是愚蠢至极,偌大的冀州拱手让于袁绍。”

  “现在韩馥肯定会防备袁绍,袁绍再想要夺取冀州可就太难了,而且还要面临着北方公孙瓒的攻击。神榜公布,似乎对袁绍的影响最大啊。”

  “不过,此时的袁绍还是有几分血性的,宁愿临阵战死,也不愿躲入空墙之中。”勺.

第153章 袁绍:请刘虞登基为帝

  冀州,韩馥咬牙切齿,怒不可遏:“袁本初,吾以袁家门客自居,自问对袁家尊敬有加,没想到你竟如此待我,不杀你难消我心头之恨。来人,速去右北平联系公孙瓒,商议结盟夹击袁绍之事。”

  右北平,公孙瓒也脸色阴沉:“袁本初,安敢如此欺我。”

  渤海郡,袁绍眼神微沉,眉头微皱地说道:“一再曝光这段经历,只会让韩馥和公孙瓒对我更加仇恨,若这二人联合起来,我该如何抵挡?”

  自从袁绍听从郭图的建议,在虚空擂台作弊,导致文丑和高览被仙人隔空抹杀之后,许攸便一直呆在袁绍身边,生怕他又脑子发热,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

  如今听到袁绍的担忧,许攸想了想,说道:“八一三”“袁公莫非忘了公孙瓒人生演化之时的经历?”

  “公孙瓒?”

  袁绍眉头微皱,满脸疑惑:“有什么奇特之处?”

  许攸提醒道:“在公孙瓒的人生演化中,他未来杀了刘虞,才导致名声受损,实力崩溃,如今刘虞肯定会对公孙瓒更加防备。要想抵挡公孙瓒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刘虞联手,阻止公孙瓒崛起。

  即便阻止不了公孙瓒的崛起,也能拖延一段时间,给袁公专心对付韩馥的时间。”

  “和刘虞联手?”

  袁绍眼睛一亮,笑道:“这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好,吾现在便写一封信,让人带去幽州给刘虞。”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又再次响了起来:“在袁绍和公孙瓒休战后不久,袁绍想要另立新君。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素来仁义宽厚,在幽州,甚至整个北方都有着极高的名声,他想要立刘虞为帝。并给袁术写了封信,希望能得到袁术的支持。

  但袁术刺史心中早有称帝的念头,强烈反对袁绍立刘虞为帝。得不到袁术的帮助,袁绍依旧没有放弃,以诸侯联盟盟主的身份,以众诸侯的名义,派人去见刘虞,请他登基为帝,却被刘虞强烈拒绝。

  初平四年,冀州魏郡发生叛乱,黄巾军余孽和黑山军合兵一处,攻占邺城。袁绍率领大军进驻斥丘。六月,在朝歌鹿肠山,用时五天攻破苍岩谷,斩杀黑山军首领之一的于毒及其麾下黑山军士卒一万多人。

  随后,袁绍又沿着鹿肠山北进,相继攻打并覆灭左髭丈八,青牛角,黄龙,郭大贤等多个黑山军首领,斩杀数万黑山军士卒。

  之后又利用来投靠的吕布,攻破张燕等人所统领的最后几支黑山军,最终张燕和袁绍讲和,双方暂时罢战。

  吕布仗着剿灭黑山军有功,向袁绍索要兵权,袁绍认为吕布是个祸害,想要铲除他,但被吕布察觉,提前逃走。

  与此同时,东郡太守臧洪带领东郡大军攻打袁绍,结果被袁绍大败。袁绍攻破东郡后,臧洪拒不投降,被袁绍杀之。

  不久后,公孙瓒杀了刘虞,占据了整个幽州,却也失去了幽州的民心。刘虞的旧部,鲜于辅等人召集乌桓攻击公孙瓒为刘虞报仇,袁绍也趁机派遣大军和鲜于辅一同讨伐公孙瓒。

  先后经历了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最终逼得公孙瓒退守易京。

  兴平二年,汉天子东归途中抵达曹阳,谋士沮授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遭到郭图等人的反对,最终袁绍并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

  袁绍麾下有三个儿子,唯独对幼子袁尚更加偏爱,想要培养袁尚为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他让长子袁谭去当青州刺史,让次子袁熙去当幽州刺史,让外甥高干去当并州刺史,只把袁尚留在了自己的身边。此举,遭到了谋士沮授的强烈反对。”

  画面中,只见沮授劝道:“主公,自古以来皆立长为嗣。纵然年纪相差不多,也应该选有才能之人为嗣,如果才能德行也相差不多,就要用占卜来决定,此乃自古之法则。主公让几位公子各自掌管一州之地,他日恐生祸乱啊。”

  袁绍笑道:“公与多虑了,我让他们各据一州,只是想要分别考察他们的能力罢了。”

  于是,不顾沮授的劝阻,执意让儿子分掌一州.. .....袁谭抵达青州后,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有平原郡,后来他将田楷驱逐,又攻破北海等地,整个青州才落入袁绍手中。

  曹操迎接天子去许都,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袁绍这才后悔没有听沮授的建议。后又听从沮授的建议,派人给曹操送信,想要将天子迁都到鄄城。鄄城离袁绍的地盘比较近,方便掌控。

  但他的提议被曹操拒绝,还被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下诏训斥:“你地盘大,兵力多,却不见你来勤王,反而与其他人相互攻伐,无顾朝廷法纪。”

  袁绍看到诏书后气得火冒三丈,可即便他知道是曹操在背后操控,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上书为自己申辩。

  不久后,曹操自任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袁绍却认为太尉的职位次于大将军,坚决不接受,愤恨地说道:“曹孟德几次差点灭亡,都是吾救他于水火,现在他却借天子的名义来号令吾,吾岂能听之?”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袁绍居然想立刘虞为帝?”

  “这袁绍能把公孙瓒的玩的明明白白,但对上曹操就显得脑子不太够用了。”

  “活该,让你不听沮授的建议。若能把天子接到自己的领地,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袁绍的实力,怕是还真4.7有可能一统天下。”

  “不听良策,错失良机,悔之晚矣。”

  幽州,刘虞眉头紧锁:“袁绍想立吾为帝?吾乃汉室宗亲,大汉忠臣,岂会做如此违逆之事?”

  渤海郡,袁绍叹息道:“沮授不愧是天下第十的谋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确是妙计,可惜身在局中,难以看透啊。”

  此时的他,看过很多人的人生演化,自然明白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目前最正确的发展方向。若再来一次,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听从沮授的计划,将天子掌控在自己手中。

  不过,现在天下诸侯都明白这个道理,想要掌控天子,不仅要和董卓争斗,还要和天下其他诸侯争夺,太难了.

第154章 袁绍也有称帝之心

  陈留郡,曹操也叹息一声:“如今谁都知道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再想要将天子掌控在自己手中,可就太难了。”

  洛阳皇宫,刘协脸色铁青,愤怒不已:“朕乃大汉天子,不是尔等争霸天下的棋子。”

  丞相府,李儒再次提醒道:“主公,天下诸侯皆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主公目前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必须时刻严加防范,不能给天下诸侯以可趁之机。”

  董卓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建安二年,曹操为了稳住袁绍,以天子的名义封袁绍为大将军。袁绍得了大将军的职位,便放松了对曹操的警惕,转而继续攻打易京。

  但易京外围被公孙瓒挖掘了十道壕沟,一时半会也攻之不下。谋士田丰劝袁绍放弃攻打易京,转而攻打许都。”

  画面中,只见田丰说道:“主公,迁都之计既然没有成功,如今就应该直接攻打许都,将天子从曹操25手中救出来。到那时,主公也可以用天子的名义,号令四海。如若不然,等曹操实力壮大,主公想灭都灭不掉,那时再后悔可就晚了。”

  袁绍说道:“元皓多虑,区区曹操何足畏惧?当务之急是要先灭掉公孙瓒,一统北方,才能安心南征。”

  随后,他不顾田丰沮授等人的反对,执意攻打公孙瓒,并且还亲自率领大军北上。所到之处,倒也势如破竹,公孙瓒麾下的郡县纷纷望风而降。

  在围攻易京之时,截获了公孙瓒写给公孙续的信,袁绍决定将计就计,引公孙瓒入瓮,最终一举攻破易京。公孙瓒走投无路之下,自焚而亡。

  至此,袁绍占据幽州,冀州,青州和并州四州之地,拥兵数十万,势力达至巅峰。

  随着实力的提升,袁绍的野心也变得更大了,给天子的进贡逐渐变少。某一日,袁绍得到袁术的来信,原来是袁术称帝后失败,无路可走,想要投奔袁绍,并表示愿意将帝号让给袁绍。

  袁绍看到袁术的信后,表面上并未声张,心里却很是高兴,暗中指使主簿耿苞为自己搜寻登基的根据。

  耿苞对袁绍道:“汉室为火,如今火德已经衰败,当由土德接替。而袁氏乃黄帝后裔,乃土德之正宗,主公应该顺应天意。”

  袁绍大为高兴,不过并未立即准备登基事宜,而是暗中向麾下众将公布了耿苞的这些话,试探众将的反应。

  没想到众将听了之后,都认为是耿苞在妖言惑众,皆劝袁绍杀之。袁绍这才明白,自己登基的时机还没有到,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便只能诛杀耿苞。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惊讶不已。

  “想不到袁绍也有登基称帝之心,不过他比袁术聪明,知道先试探一下麾下众将的反应,感觉不对劲,立即斩杀耿苞,将自己的嫌疑摘除得干干净净。”

  “可怜耿苞,一心一意为袁绍出主意,到最后竟然被袁绍给杀人灭口了。”

  渤海郡,袁绍黑着脸说道:“吾未来也想称帝?这一曝光出来,我的名声不就毁了?”

  许攸安慰道:“若是以前,袁公肯定会变得臭名昭著,不过现在经过神榜的曝光,整个天下都知道了大汉最后灭亡的结局,对诸侯称帝已经没有那么排斥了。”

  袁绍点了点头。

  汝南,袁术冷声道:“这个庶子还不是想要自己当皇帝,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给谁看?”

  虽然他已经决定和袁绍联手,可打心眼里依旧还是瞧不起自己这个庶出的哥哥。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建安四年,袁绍与曹操的矛盾激化,袁绍想要率领大军攻打曹操,便召集麾下文武商议。”

  画面中,只见袁绍对麾下众文武说道:“曹操灭吾盟友眭固,吾欲起兵为其报仇,诸位以为然否?”

  谋士田丰劝阻道:“主公这些年战乱不休,刚灭了公孙瓒,占据四州之地,还没有稳固民心,仓库中也因为常年征战消耗太大,粮食已经不富裕,此时万不可再出兵。

  以我之见,主公可屯兵黎阳,在河内增设军器装备,布置精兵于边境,日夜少绕曹操大军,阻止其发展。如此不过三年,主公便可轻易吞并曹操。”

  谋士审配又站出来反驳道:“此言差矣,主公英明神武,又坐拥四州之地,拥有数十万大军,曹贼兵力不过数万,灭曹简直易如反掌,何必浪费三年时间去和曹操周旋。”

  谋士沮授又道:“打败敌人的决策性因素,并不是谁的兵力更多,更强。曹操治军严谨,令行禁止,麾下士卒也皆精锐之师,非公孙瓒之辈能比。主公若兴无名之兵,必无进展,更属不智之举。813”

  谋士郭图反驳道:“此言差矣。起兵攻打曹操,怎会无名?主公当速速出兵,早定大业。”

  四大谋士争论不休,袁绍听得头都大了,更不知该如何决策。就在这时,许攸和荀谌抵达大厅,袁绍连忙问道:“曹操诛杀吾之盟友,河内太守眭固,吾欲率领大军为其报仇,汝二人认为,吾是否出兵?”

  许攸和荀谌齐声说道:“主公兵强马壮,曹操兵少粮少,主公以强攻弱,讨国贼,匡扶汉室。自当出兵。”

  袁绍闻言,顿时大笑道:“汝二人之言,甚合吾心。”

  于是,袁绍起兵数十万往黎阳而去。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果不其然,袁绍好谋而无断,遇事而不决。”

  “我怎么觉着袁绍采纳意见,看得是麾下谋士在不同意见上的人数多少来定呢?”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之前沮授田丰反对出兵,审配郭图赞同出兵,双方人数持平。许攸和荀谌来了之后,皆赞同出兵。

  赞同出兵的谋士就超过了反对出兵的谋士,袁绍很高兴地就做出了决定。若真是这样,那也太草率了吧。”.

第155章 善谋而无断,遇事而不决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九月,曹操派兵镇守官渡,与袁绍大军对峙。袁绍想要联合张绣结盟,一起攻打曹操,却被贾诩破坏了联合之计,不久后投降了曹操。

  之后,袁绍又让刘表出兵共同夹击曹操,刘表表面上答应,暗地里却依旧按兵不动。鉴于张绣和刘表的态度,袁绍迟迟没敢和曹操动手。

  建安五年,刘备占据徐州,背叛曹操,曹操率领大军攻打徐州,田丰劝袁绍趁着曹军主力不在,突袭许都。”

  画面中,只见田丰向袁绍作揖道:“主公,当今天下,有实力和您争锋的唯曹操尔。如今曹操带领大军去攻打徐州,两人必将有一番激烈厮杀,短期内不会结束。

  主公可趁机去袭击许都,一举灭掉曹操老巢,让其无家可归。再与刘备联手夹击曹操,则曹操可灭,大业可成。”

  袁绍叹息道:“吾也想出兵攻打曹操,奈何幼子袁尚生病,吾怎忍心此时弃他而去?攻曹之事,以后再说吧。”

  田丰以拐杵地,急声道:“主公,战机稍纵即逝,如此千载难逢的绝佳良机,岂能因为一小儿生病而错过?”

  袁绍心中恼怒,但并没有斥责田丰,沉声道:“吾意已决,汝无需再劝。”

  说罢,袁绍便起身离去,从此更是对田丰失去了信任。不久后徐州被攻破,刘备孤身来投,并请袁绍出兵攻曹,袁绍这才准备派兵攻打许都。

  田丰又来劝阻袁绍,并再次提出了三年疲曹计划。可袁绍并未采纳田丰的计策,在田丰一再劝阻之后,更是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田丰关进了大牢。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因为儿子生病而错失良机,袁绍此举也真是独一无二~「。”

  “虽说袁绍算不上一个英明的主公,但对于袁尚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好父亲。”

  “可惜了,若是听从田丰之言,必定能趁着曹操后方空虚,一举攻破许都,掌控天子,说不定真能一统天下。”

  “你说错过良机就算了,居然在错过之后,还在错误的时机出兵,简直无语。”

  冀州,别驾府,田丰叹息道:“袁绍与韩馥,也没多大区别,以后真要留在这二人身边?”

  在别驾府做客的沮授,也摇头叹息一声,说道:“先看看吧,曹操,刘备内,孙权是最后的三大诸侯,都没有统一天下,他们应该是大多数谋士的最终选择。要选择谁,还需要仔细想想。”

  田丰说道:“此三人麾下人才济济,公与谋略高超,畏惧谋士榜第十,去到这三人麾下,他们自然欢迎。吾之谋略比不上公与,去了未必能得到重用。”

  沮授劝道:“元皓何必妄自菲薄,神榜看的是过去和未来的战绩,排名低只能说明战绩少,或者战绩不好,并不能说明谋略就一定低。”

  田丰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下定决心,粮草准备足够之后,袁绍邀请昔日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麾下主簿陈琳,撰写讨曹邀文公之于众之后,正式向曹操进军。

  先派颜良为先锋,攻打白马,结果被关羽斩杀。探子回报斩杀颜良之人的相貌,袁绍大惊。”

  画面中,只见袁绍问道:“这是何人?”

  沮授说道:“此人必是刘备之弟关云长是也。”

  袁绍闻言,指着刘备怒道:“汝弟在曹操处,斩吾心腹大将,汝必与曹操有串通。来人,给我推出去斩了。”

  刘备却辩称,天下之大,有相同相貌者并不少,如何知道赤面长须之人就是云长?

  袁绍本就缺乏判断,听刘备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便责备沮授道:“听你之言,差点误杀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