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63章

作者:猫猫缺大德

  “爹,这是小日子的卫生胡。县城里的大人物都这么留,很有讲究的。”

  听到这里,王太忠开心的说了几句好,随后便捏住对方的下巴摸了摸。

  “讲究好啊,这两边都光溜溜的,是比咱们讲卫生,过几天我也整一个。”

  在小日子待了几年,又在县城里当了一段时间宪兵队长,王路已经很难融入村子里的生活。为了避免再有什么接触,他从一旁的士兵手里接过礼物。

  “爹,这是我们中佐给你准备的礼物,祝你新婚快乐。”

  看着自己父亲高兴的样子,王路又拿出了几个玻璃瓶,。

  “这几瓶是小日子的清酒,比咱们的汾酒好喝多了。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特意给你带回来的。”

  收到这么多以前没见过的礼物,王太忠露出来欣喜若狂的表情,他拉着自己儿子的手说道:

  “汏日本东洋货就是好啊,你看看这瓶子,咱们老祖宗的东西根本比不了。”

  “来人!去让厨子再做几个好菜!别忘了清徐灌肠,少爷小时候最喜欢这口。”

  往日里无比期待的菜,现在让王路觉得十分恶心,他急忙拉住自己父亲。

  “算了算了,我一会还有事,就不吃饭了。我一会交代完,村本中佐吩咐的事情就走。”

  狐假虎威的王太忠决定见好就收,但在临走前还是问出了一件他十分关心的事情。

  “儿子啊,你以后还能升官吗?咱们村子里所有人还等着你光宗耀祖呢。”

  提到这事,王路终于露出了笑容。仿佛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已经快要走上人生巅峰。

  “那当然了,要不了多久我就要去南J汪大人的手下做事。锻炼几年后,估计附近几个县城都要归我管。”

  “其实我早就是小日子了,我都入了他们的国籍,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在哪都很吃香。”

  “以后啊,哪个村子要是不听话,你就跟我说一声。我立马派人处理那些刁民。”

  这句话简直就是给王太忠吃了颗定心丸,老不死的东西站起来冲着周围的人喊道:

  “乡亲们听到了吗?我们王家有小日子给我们撑腰,你们有我老王给你们撑腰!大家以后干什么事都大胆的去做,有事就来找我!”

  借着这个气氛,王路也站起来说道:

  “诸位,现在的山西可是小日子的天下,谁要是窝藏了抗日分子!可别怪我王路心毒手狠!”

  “三天后,村本中佐会带人来到咱们村子里。他们有枪!有大炮!谁要是不长眼就等死吧!”

  看到现场的气氛有些僵,作为新郎官的王太忠急忙向自己儿子做出保证。

  “你放心!我们都是拥护小日子的良民!谁要是和小日子作对!我第一个不答应!”

  在边缘的桌子上,有两个人正在狼吞虎咽的吃着饭,他们跟周围的人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同。

  看着这父慈子孝的二人,黄有荣忍不住吐槽道:“这些人真是没妈的东西,一个个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今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卖祖求荣了,还入小日子国籍?怎么不把他们家祖坟也迁走呢?”

请个假,有点卡文。

  这七七二团真心难写,我从六点到现在就写出了一千个字,估计今天是写不出来了。

  明天就要上班了,春节这段时间没好好休息,跪求一天假。

  我给老板们磕头了!咚咚咚!

第113章 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师长曾经说过一句话,“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时间、地形、敌情、我情、任务,搞清楚这五个要素,是打胜仗的基础和关键。而这五个要素中,敌情和地形都属于情报工作的范畴。

  王村的地形,七七二团早就提前侦查明白了。在黄有荣出发时,程瞎子还塞给他们一份纸质的简易地图。

  从进村到现在,二人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不仅可以做到将地图上一些模糊的区域补完,甚至他们连哪个点位最适合架机枪都标注出来了。

  当听到汉奸父子说出如此逆天的话,两位前来探路的八路军战士恨不得当场掏枪为民除害。

  可是吐槽归吐槽,黄有荣和那位侦查连连长还是得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毕竟地形虽然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敌情也不能落下。

  这次他们便装混进王村也是为了获取情报的,刚刚从王路的嘴里已经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如果不是对方扯虎皮的话,现在已经可以确定鬼子们到达村子的大致时间是三天后,而且是由一名中佐带队。

  这支敌人还会携带重火力,只可惜没有搞清楚具体是迫击炮还是九二式步兵炮。

  等到王路离开后,二人边吃边聊,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已经跟同桌的村民打成一片。

  甚至就连邻桌的大妈也被黄有荣套了不少话,这些中年妇女们不愧是最强的情报群体,在酒足饭饱后她们透露了不少王太忠的个人喜好和花边新闻。

  获取到了足够的信息,两位战士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婚宴现场。

  回到七七二团的团部后,黄有荣第一时间来到了自家团长的房间。程瞎子看着吃得撑肠拄腹的二营长,有些羡慕地说道:

  “你小子就知道自己爽,也不想着点儿家里的同志们。连只烧鸡都没给我带,空着手回来你好意思吗?”

  虽然知道自家团长是在开玩笑,但黄有荣还是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饭菜,甚至还有一瓶汾酒。但程瞎子并没有立刻开动,反倒是把这些东西收了起来。

  看到二营长疑惑的眼神,他解释道:

  “一会儿还有个作战会议要开呢,这酒还是晚些时间再喝吧。而且咱们政委回来了,刚好用你带回来的菜犒劳犒劳他。”

  将王村的具体情况汇报了一遍后,黄有荣掏出那份简易地图,结合今天的所见所闻开始现场修改。

  一切结束后,他们两个人一起来到了团部的指挥所。今天跟往日里有些不同,不仅所有的高层全部都在,甚至就连平时不怎么出现的政委都参加了会议。

  在部队官兵文化程度、思想意识普遍有局限性的情况下,一名出色的政委对于部队建设、发展、行军打仗,都是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

  七七二团的政委常年奔波在防区里,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处理。今天他刚从附近的村子回到团部,就立马被拉过来参加会议。

  程瞎子先是转述了一些王村的情况,随后便确定了这次行动由二营负责。

  “大家都没有意见吧?有人需要补充什么东西吗?”

  听到这句话后,没有被选中的一营长和三营长脸色都有些不太好。毕竟都是参军多年的老兵,谁都不愿意矮一头。

  更何况他们七七二团是鼓励良性竞争的,在保证不会变成内卷内耗的情况下,三位营长不管是在训练还是打仗上都没少较劲。

  而且像是王村这种全员恶人的地方,简直是杀鸡儆猴的最优选择。要是让这群狗汉奸长期平安无事地蹦跶,那简直是在助长歪风邪气。

  特别是三营长早些年间还曾经被村霸欺负过,这种梦寐以求的行动不能亲自参加,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但即使心里有些不情愿,可依旧没什么办法。

  谁让这是黄有荣先一步发现了目标,而且就连侦查工作也做完了,更何况自家团长已经做出了决定。

  “没意见!不过具体怎么打我们还是得商量一下。主要是我们不知道鬼子具体的安排,时间和路径都不清楚。”

  程瞎子点了点头,这作战计划的制定是接下来的安排。

  “进攻的时间就定在三天后的夜晚,那时候鬼子刚到王村还没有彻底吃透周边地形,而且还没时间构建工事。”

  “这件事不能拖,要一次性把鬼子打疼,让他们干什么事都掂量掂量。”

  “考虑到这次可能会是一场巷战,我决定一营三营抽调部分轻机枪编入二营增强实力。”

  说到这里程瞎子看向仿佛望眼欲穿的两位营长,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他们想参战,于是便补充道:

  “你们两位还是以日常训练为主,防御工作也不能丢,但要随时做好增援的准备!”

  虽然这句话安慰的性质比较大,但至少给了一营长和三营长一些希望。

  会议继续,七七二团决定在王村附近派出侦察兵。他们得搞清楚有多少鬼子前来驻扎,知道了敌人的数量后才能确认需要多少兵力。

  将所有细节讨论完毕后,所有人回到了各自的岗位。

  虽然已经商量好了大致进攻计划,但黄有荣还是想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脑海中一直回想着自己吃席时的画面。

  现在大概率是打不了伏击战,但身为一名营长他想避免战士们跟鬼子发生巷战。

  小日子虽然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出名的战绩,但主要是因为国内除少数大城市外,根本没有打大规模巷战的基本物质条件。

  由于工业基础极度落后的原因,城市内很少有大量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物。现在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的,甚至水泥还叫作洋灰。

  而土木结构的建筑防御能力很差,根本抵挡不住一般炮弹的攻击,甚至连重机枪扫射都能打塌这些建筑物。

  对于广大中小城市,不到10米高的城墙已经是是最高的建筑物。

  因为以上原因,鬼子们根本没必要在各大战区巷战肉搏,这种行为完全就是放弃己方优势。只要不是指挥官脑子有病,都不会这么选择。

  虽然没有发挥的空间,但不代表鬼子们不训练巷战。

  而且在街道巷子等狭小区域内的战斗,对战士们的白刃战技术和身体素质有很大的要求。

  一旦短兵相接开始贴身肉搏,那么七七二团很容易深入泥潭之中,毕竟就算是主力团,战士们的身体素质还是跟鬼子有些差距。

  巷战的最大特点,就是残酷和复杂的地形。这会导致战斗中会出现数不胜数的各类意外情况。

  由于敌我双方鱼龙混杂,也就导致了巷战的危险性极强。甚至王村的汉奸很有可能为了避免被八路军清算,会主动帮助鬼子们。

  想到这里黄有荣就十分发愁,似乎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以多打少,但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敌人身上是种愚蠢的行为。

  突然间,他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很有创造性的战术。

  但由于这想法有些天马行空,还需要情报的佐证,于是他便派出了劳模侦查连连长去县城里打探消息。

  如果他的点子真的可以实现,那这次行动就可以打得漂漂亮亮了。

第114章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黄有荣这个点子可以说是对症下药,因为他在吃席的时候听到了一个特殊的消息。

  王太忠是个戏迷,京剧、豫剧、黄梅戏、河北梆子这些都是他的最爱,几乎只要是有路过的戏班子他都会花钱请过来。

  即使是那些不配合不愿意给王村唱戏的人,在威逼利诱下也会被迫来这鬼地方待上个一两天。

  为了听戏,这个老不死的东西甚至还特地在村子里搭建了一个戏台。

  在这对汉奸父子的交谈中,侦查连的连长听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村本这个鬼子对戏剧也有很大的兴趣,甚至可以说颇有研究。

  这是很合理的,近代以来确实有很多小日子喜欢也懂得欣赏戏曲。每当有名角来演出时,报纸上都会给予极高的评价。

  作为一名上过军校的鬼子陆军指挥官,虽然村本克久在驻山西第一军里不受重视,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事情。

  相比于战争,这鬼子对民国的文化更感兴趣。只不过他并不尊重文化,只是想把这些文化掠夺回本土。

  当村本克久第一次接触到《京剧两百年历史》这本书时,当即惊为天人。梅老板每次受邀去小日子那里表演的时候,他都会花大代价去搞一张门票。

  原本王路想邀请本地出名的戏班子在三天后来村子里唱一场,如果能讨得村本欢心,那他未来的仕途肯定会更明亮。

  但奈何这个班主跟鬼子有些过节,怎么邀请都不来,无奈之下这个狗汉奸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

  县城里,某处门可罗雀的大院外。

  侦查连连长关卫民来到这里先是调查了一番,作为县城里唯一一个戏班子,这里的情报并不是什么秘密。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戏班子得罪了县城里的鬼子,为了避嫌几乎没有人再敢来这里消费,甚至连路过时都要避着走。

  这对于一个戏班子来说是致命打击,可以说几乎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唱戏的人也是分三六九等。

  就拿梅老板来说,角儿们出行,前呼后拥。听一段就能让普通观众们显摆一辈子,一场戏赚的钱几乎是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看不到的。

  但这些都是极少数的个例,绝大多数的戏班子能混个温饱就很满意了。

  就像这县城里的李班主一样,他只是个普通的戏剧艺人。

  搭小班子,赚小钱,什么庙会节庆都得赶场。而且慢了就没生意了,唱了今天没明天,有了上顿没下顿。

  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底,结果鬼子来后全没了。

  为什么人家梅老板有蓄胡子的底蕴?因为他是名角儿,不需要唱新戏就可以让身边一大帮子的人舒舒服服的活下去。

  之所以选择躲起来是因为梅老板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如果他出席几场所谓“汏东亚共荣”的活动,就能起到足够的号召力,同时动摇抗日武装的信心。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可是比汪汪汪更有影响力的人物。

  但像李班主这样跑场子混饭吃的小艺人就很惨了,乱世之中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有闲钱有精力来听戏,光是活着就要拼尽全力。

  关卫民进到这座大院子后,发现连一个接待的人都没有,仿佛没有任何人存在的样子。

  似乎是屋子里的人听到了外面的响声,一个胡子拉碴的老人从最里面的房间走了出来。从手上的酒瓶和充满血丝的眼睛上来看,他一定是有段时间没好好休息了。

上一篇:大宋泼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