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37章

作者:猫猫缺大德

  于是就有了这把全枪加上刺刀也只有65个零件的MAS-36。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支枪是简陋的。

  得益于研发最晚,通过分析其他国家的反复试验,仅留下真正需要的东西,成为了一款纯粹的步枪。

  现在后勤部的军工厂里,有很多工作了许多年的老手。

  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底子,而且精通复装子弹,会手搓子弹,几乎人人都有清理枪械的经验。

  再加上系统提供了近乎保姆级的说明书,在原本枪械修理厂厂长的带领下,同志们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造出了三支MAS-36的样枪。

  这算是某种意义上,八路军自己造出来的第一批新式武器。

  「八一式马步枪要到40年8月才开始大量生产,到45年总共生产了9000支。」

  当天李云龙就开着车前往了总部机关,赶在中午饭前副总他们就收到了这把后勤部军工厂生产的MAS-36。

  他们在收到礼物后第一时间试了枪,爱出风头的李云龙还表演了一手人肉半自动。

  在得知这枪的月产量不小,而且会越来越多后,所有人脸上充满了喜悦。

  从总部离开后,李云龙又去了一趟旅部。

  原本按照张万和的意思,这三把枪一把送到总部,一把送到旅部,一把留下了进一步测试性能。

  但旅长看到这把枪以后,高兴得要第一时间去后勤部看看生产线,于是我们的李大厂长终于如愿以偿地做了旅长的司机。

  看完生产线后,旅长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去了“实验室”,他可没忘记谁是大功臣。

  由于黄河还在废寝忘食地计算某项数据,“实验室”的某位研究员接待了旅长他们,并且把一行人带到了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在外人的眼里绝对算不上整洁,甚至连墙上都贴着很多常人看不懂的资料。

  但黄河习惯这样布置,他总能第一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看着几乎没地落脚的办公室,旅长很是感慨。他瞪了一眼有些沾沾自喜的李云龙,跟黄河比起来他的爱将还是有些不稳重。

  发现有客人来了以后,黄河立马收拾出一片会客区,众人其乐融融地交谈起来。

  十几分钟后,不打算继续打扰的旅长准备离开“实验室”,再去看看FM-24/29轻机枪的生产线。

  临走前旅长顺嘴问了一句。

  “咱们部队什么时候可以用上自己生产的大炮呢?”

  谁知听到这句话的黄河来了精神,他把旅长重新拉到椅子上说道。

  “未来都会有的,但现在的欧洲大环境实在是太差了,四十多天欧洲第一陆军就没了。”

  看着阴阳怪气的黄河,旅长哪还不知道他的意思,他没好气地说道:

  “你就积点口德吧,人家也不容易。”

  “正白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150万人,死伤四百万人,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4000万的国家相当于打光了一代人啊!”

  “而且一战的时候,经济最发达的北部沦为主战场被打成废墟。”

  现在的旅长还不乳法,黄河只好有些可惜地说道:

  “高卢鸡的各型号坦克虽然比三德子坦克在装甲和火力上更有优势,但三德子在坦克上装了无线电设备。这让坦克具备了更好的机动性,也加强了坦克之间的战术协同能力。”

  “说到坦克,我真的不得不吐槽一下高卢鸡的B1坦克。他的炮塔居然只能容纳一个人,装填瞄准射击都是一个人完成的,甚至那个人还是车长。”

  “最逆天的是,这个坦克的行驶里程一天只有三到五个小时,真是有高卢鸡的工作风格。难道他们指望着敌人每天只进攻这么点时间吗?”

  “这些坦克绝大多数被分散到了步兵师里,而三德子则是把坦克集中起来了。”

  「混金盾行为不可取啊,同志们要与时俱进。」

  黄河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对于高卢鸡的坦克他的评价真心不怎么高。

  不过他们的火炮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防空炮、反坦克炮、迫击炮还是身管炮。

  “接下来我准备发动自己的关系,搞点高卢鸡的炮回来。”

  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能力水平达到欧洲列强级别的兵工厂,太原奉天金陵汉阳这些兵工厂也许自我创新能力不行,但是在仿造的造诣上是有目共睹的。

  就比如在多个战区有着赫赫战功的民国二十年式82毫米迫击炮,由于造价低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加上操作方便,我们的部队已经离不开这款优秀的武器了。

  听到高卢鸡的炮,旅长一下子来了精神,他想起了去年年底发生的事。

  “去年,鬼子独立混成第2旅团进犯咱根据地,结果鬼子旅团长被咱们炮兵一炮干掉了,真是解气啊!”

  “当时那个炮兵用的就是金陵兵工厂造的二十年式82mm迫击炮。这炮就是仿造的,你能不能搞到这个生产线。”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黄河点了点头,他掰着自己的手指头数道:

  “反正高卢鸡都没了,咱们现在也不用管生产许可。搞完重机枪以后,他们的迫击炮就是我下阶段的目标。”

  “到时候,60毫米的、81毫米的、120毫米的迫击炮,我全部给咱们弄过来。”

  听到这么多口径的迫击炮以后都会列装,李云龙兴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旁的旅长也拍了拍黄河的肩膀说道:

  “以后就不要嘲笑高卢鸡了,人家可是为了咱们的抗战事业出了一份力。”

第65章 真他娘的是挺好枪!

  旅长走后第二天,一共五挺FM-24/29从后勤部的军工厂里生产了出来。

  按照惯例,这批武器先进行试射,一切没有问题后再送往总部和旅部。

  上次测试MAS-36的性能时,黄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没出来,这让张万和有些意难平。

  这次他特地提前通知了黄河,邀请他这个大功臣来参观。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的黄河来到了后勤部的靶场,军工区的一众负责人也刚刚到达这里。跟大家打完招呼后,他看到了今天要测试的五挺轻机枪。

  提到高卢鸡和轻机枪,正常人都会觉得我在报绍沙的身份证号。

  但说实话,作为F国武器FM-24/29透露着与众不同味道。

  当年因为饱受绍沙的折磨,一战结束后高卢鸡陆军急需一款新式机枪来治疗一线战士们的高血压。

  而新式武器选型时,场面热闹的就像世界武器博览会。

  什么维克斯贝蒂埃、麦德森、刘易斯机枪、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勃朗宁自动步枪,一众当时风评不错的轻机枪全部送了过来。

  当时他们的陆军高层看上了勃朗宁自动步枪,可惜当时在生产许可上没有谈拢。

  高卢鸡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太贵,毕竟当时国内大部分财力都用去修马奇诺防线了。

  这时他们骨子里莫名其妙的高傲又发挥了作用,陆军高层决定不蒸馒头争口气,自己搞!

  于是1924年的时候这款轻机枪被正式定型为FM-24。

  俗话说得好,造枪先造子弹。我们之前说过高卢鸡的新子弹口径是7.5x 54毫米,他们为了这碟醋包了盘饺子,设计出了新式武器。

  但最开始时,这款子弹的长度是57毫米。

  由于一战后他们缴获了敌国大量的武器弹药,新式子弹和敌国的7.92x57毫米弹相同的弹壳长度很容易搞混。

  为了避免使用错误尺寸的弹药从而损坏武器,高卢鸡在装药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三毫米长度。

  这才有了54毫米的最终版本,而新式轻机枪也在29年改膛,最终命名为FM-24/29轻机枪。

  这款枪看起来跟捷克式轻机枪差不多,瞄具也放在了左边。

  它采用的是25发顶置弹匣供弹,这样的供弹设计很容易让根据地的同志们误以为,这又是一款捷克式轻机枪的仿制品。

  毕竟小鬼子也仿制了一款九九式,虽然主要是为了应对太平洋战场部队,但部队也少量缴获了一些。

  不过,该枪的确是高卢鸡自行研制的产品,而且诞生的时间还要比捷克式轻机枪早一些。

  这枪的结构上有不少当地特色,比如它的照门是可以折叠的,两脚架也可以折叠固定在枪管两侧,折叠这一块高卢鸡是拿捏得死死的。

  另外的特色是,这挺轻机枪没有设计提把,而是搞了一个厚实的护木,这在当时还是很少见的。

  国内战场主流的轻机枪大多都是导气式,风冷散热会让机枪很烫。

  有了护木以后,腰际射击再也不用担心会无情铁手,但带着轻机枪冲锋时还是差了点气势。

  「张大彪(史诗级削弱版):这机枪抱是抱不走了,只能端走。」

  吃过绍沙的苦,这回高卢鸡吸取了经验教训,十分贴心地给枪添加了防尘盖。

  由于这款机枪的设计年代稍微早一些,所以有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不能快速拆卸枪管,因此不适合持续射击。

  高卢鸡陆军颁布的教范中建议持续射击不得超过400发,若超过则需要10至15分钟的时间冷却枪机与枪管。

  最佳的射击战术是发射4至5个弹匣后稍作停歇,再继续射击。

  张万和虽然是后勤部的一把手,但他的工作更偏向于保障部队所需的生活消耗品。

  虽然军工厂生产出新机枪让他很高兴,可老张毕竟不属于战斗序列,试射这件事他能给出的反馈不大,所以就没抢着往上凑。

  最终在众人的谦让中,李云龙大马金刀地端起一挺轻机枪走向了射击位。

  由他负责试射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曾经是一线部队的团长,接触过很多轻机枪。

  在试射的过程中,他可以横向对比部队现役的其他武器。

  其次当时绍沙也是由他试射的,那种感觉他至今难忘,李云龙想靠新武器来洗一洗脑子。

  到达射击位后,李云龙没有急着试枪,而是花了几分钟熟悉了一下新武器。在他觉得一切准备就绪后,扭头对众人说道:

  “嘿嘿,我老李就不跟大家客气了,你们看好了!”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李云龙扣动了扳机,但是机枪只是发出了哒的一声空响。

  军工厂的一众负责人瞬间就变了脸,如果这枪有问题他们这段时间就白费了。

  就在众人准备上前排查问题的时候,李云龙突然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这个大老粗的脸上居然露出了罕见的羞涩。

  “抱歉抱歉,我太激动,忘了装子弹。”

  已经有三个月时间没参加战斗的李云龙,看到自家根据地搞出来的轻机枪很是激动。拿到试射的资格后,他居然犯了新兵都少有的失误。

  在大家鄙夷的眼光下,李大厂长将子弹一颗一颗地压进弹匣插入枪中。

  他将FM-24/29架在射击位的沙袋上,左手抵着枪托顶在肩膀上,右手虚扣在扳机上,双腿弓箭步站立。

  他调整了一下呼吸,按耐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通过左侧的瞄具瞄准远处的靶子。

  哒哒哒...

  众人顺着枪口看向远处的靶子,虽然有段时间没用轻机枪了,但李云龙的射击准头没有退步。

  他的身子随着枪械的后座力稍微向后摆动,打出了五组短点射,弹壳从右侧抛出。

  剩下的几颗子弹,李云龙用来实验了一下双扳机中的点射扳机。

  第一个弹匣打完后,他没有立刻向众人汇报自己的使用感受,而是把弹匣拔出来重新装填。

  随后他换了一个姿势,依旧是双腿呈弓步前后站立,不过这次是端着枪移动射击。

  他将枪托紧贴在腰部一侧,手臂向内夹紧枪托,防止左右摆动。瞄准完毕后,右手向后发力同时紧扣动扳机,左手下拉护木防止枪口上跳。

  李云龙双眼紧盯着枪靶,边射击边调整着弹点,同时小碎步向前立姿推进。

  腰际射击和立姿射击都实验完后,李云龙又用一弹匣的子弹尝试了卧姿和跪姿。

  总共打完七十五颗后,他有些意犹未尽地放下轻机枪离开了射击位。

  周围众人顿时围了上来,有人询问他射击后的感受,有人去轻抚还有余温的机枪。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晋西北有名的文化人憋了半天只说了一句话。

  “好!真他娘的是挺好枪!”

第66章 全套法式,未来可期

  在试完新的轻机枪后,李云龙被军工区的大佬们押走去写试射报告了,很显然一句真他娘的是挺好枪满足不了众人的口味。

  黄河跟大家打了声招呼就离开靶场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虽然叫实验室但只有一些简单的器材。

  这里的主要作用还是供他和研究员们研读资料,并且计算验证的。

  目前已经给部队解决了步枪和轻机枪的问题。

  后续只需要添加生产线,再加上系统内的军工厂可以双管齐下,用不了太久的时间部队就不会缺这两种武器。

  「着重发展轻武器」这个决策还给了高卢鸡陆军武器的后续解锁权。

上一篇:大宋泼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