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252章

作者:猫猫缺大德

  在饭沼守的印象中,八路军最擅长灵活运用战术穿插和战术迂回。

  即使是在对拼硬实力的阵地战中,他们也可以利用地形优势精准地进攻己方部署的间隙。

  就拿现在的大同会战来说,一旦让所谓的晋察冀军区找到时机,对方甚至可以从自家防御最薄弱的位置切入,彻底分割三个师团来一手围歼。

  再结合炮火优势,人家完全有实力在大同城外作战,根本没有必要打巷战自费武功。

  除非,八路军的兵力出现了问题。

  似乎是看穿了饭沼守的心思,西原一策主动开口解释道:

  “交战多年,你我二人都知道八路军跟果脯那些低效的军官团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高层,几乎每一位都可以称作天之骄子。再配合上后天学习与大量的实战,旅级以上的指挥官绝非等闲之辈。”

  “可现在,大同的守军居然犯了新手都可以避免的问题,那一定是因为对方的后备力量不足!”

  闻言,鬼子中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选项再离谱也得是事实。

  八路军的战争潜力的确很吓人,放任发育早晚有一天会出事。但潜力并不代表即战力,再先进的武器也需要人来操控。

  从1940年到现在,对方一直在发动大大小小的战役。

  虽然他们一度拿下了整个晋省,但这一年多的时间几乎就没有休养生息过。

  打仗,就会死人。

  那名姓聂的高级军官搞根据地确实很利害,但他总不能撒豆成兵虚空摇人吧。把一名农夫训练成合格的士兵,所花费的时间可不短。

  “我仔细想了想,你说的结论非常合理。”

  “天镇、阳高一带,八路军集结了上万兵力。再算上大同城外的几万人,这应该就是敌人在晋北的极限。”

  “敌人在害怕!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在虚张声势!”

  此话一出,西原一策顿时兴奋地鼓了鼓掌。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赞许,仿佛是在为同僚的顿悟而高兴。

  当然了,作为一名从基层杀出来且战斗经验丰富的中将,老鬼子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八路军偷师薛伯陵的可能性。

  不过在收到冈村宁次的情报后,一切顾虑都烟消灰散。

  就算是诱敌深入退后决战,可谁家会用最高级的指挥官做诱饵呢?除非对方具备碾压自己的实力,要不然绝对不会有这种疯狂的举动。

  可要是能碾压,干嘛要跟自己兜圈子?总不能是为了保全那些不值钱的士兵吧。

  民国的人口足足有四亿多,最不缺的就是人。

  只可惜啊,以老鬼子的成长经历和阅历来说,他这辈子也不会懂一声同志的内在含义。

  再次自我脑补一番后,西原一策拍了拍同僚的肩膀,紧接着便豪放地说道:“我们得趁早进攻,时间不等人。”

  “虽然华北方面军的直属部队缠住了129师,陆航也分散了八路军空军的注意力,但晋西北的120师随时都有可能赶来支援。”

  “一个军区加一个师,不是咱们三个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能应付的对手。”

  “好!那我们现在就行动!”

  ······

  1941年11月23日,早上十一点。

  虽然城市外围的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但鬼子们的面前依旧存在三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第一座,自然是宽十米深五米的护城河。

  跟某些大城市相比,大同的护城河并不算宽阔。但是它与雷公山泉水和十里河河水相通,是活水不是死水。

  活水,具有流动性,不容易结冰。

  这就导致即使是在寒冷的十一月月底,大同护城河的水流依旧比较湍急。鬼子们想要突破护城河,就只能利用船只或者漂浮物。

  至于原本的桥?昨天深夜就被晋察冀军区的同志们炸掉了。

  第二座大山,那就是大同城墙与护城河之间四十米的空地。

  为了接待即将攻城的鬼子们,战士们在空地上埋了数不胜数的地雷,并且还放置了大量的铁丝网、鹿砦,砍倒的树木等各种障碍物。

  也许这些防御工具会在炮火下十不存一,但谁能保证几乎零成本的东西没有意外收获呢,不弄白不弄啊。

  这段四十米长的空地,必然会成为鬼子们的坟地。

  第三座大山,那就是大同的城墙。

  以砖石结构城墙的防御力来说,华北方面军三个师团装备的身管炮对它毫无作用,必须用烈性炸药包才能将城墙炸毁。

  烈性炸药包,需要人送到城墙下。

  而且一两个还不行,必需得几个同时引爆才能炸开一个足够大的豁口。

  如果鬼子们能顺利渡过护城河,那等待他们的将是城墙上磨刀霍霍的守军。

  在周长7240米的城墙上,晋察冀军区修建了很多碉堡和土木结构的简易工事,其中一些还是钢筋水泥的半永久性工事。

  唯恐火力不足的战士们,每隔五十米就会放置一挺机枪,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小口径迫击炮。

  如果不是为了确保每一挺/门都具有良好的射界,这个数字还可以翻一倍。

  考虑到鬼子在攻城期间可能会动用装甲部队,陆军重组专家还让高炮团的战士们准备了十几门哈奇开斯25毫米防空炮。

  上述三座大山加在一起,华北方面军不留下一个半联队休想进城看一眼。

  ······

  武定门城墙,晋冀纵队第三十三团。

  通过潜望镜观察了鬼子们的动态后,一位肩膀上带伤的团长不满地放下了手中的酒瓶。

  “哎,也不知道黄局长什么时候能搞点单兵喷火器来。咱们现在红烧鬼子的手法,跟老毛子们比起来还是太落后了!”

第338章 火中做自己

  听到自家团长的吐槽,三十三团的钟政委颇有兴致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搭当,紧接着便一边整理弹药箱一边说道:

  “你们这些文化人啊,真要打起仗来下手比任何人都黑。这一天到晚,不是什么白磷弹,就是什么单兵喷火器。”

  “按我说啊,老总就应该把你调到黄局长的武器实验研究局去。”

  “你一个大学生,总是待在最前线难免有些大材小用。这要是让果脯的人知道,还以为咱们八路军没有伯乐呢。”

  三十三团现任的团长叫做刘秉彦,曾经是国立BJ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学生,在一二九运动时期投笔从戎参加了部队。

  自从成为冀中九分区的主力团团长后,他便一直致力于改进或开发更适合八路军的武器。

  刚刚提到的喷火器,正是刘团长近期在研究的项目,毕竟没人能拒绝一款高效且杀伤力大的武器。

  闻言,年轻的团长眼中闪过了一丝向往。

  现如今的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已经成为了研究人员心目中的圣地。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咱们先把手头的战役处理好。这次鬼子足足动用了三个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我去跟隔壁防区的老刘打声招呼,商量一下协防的事情。阵地上的事还得你多操心,有什么问题及时用通讯器联系。”

  正当刘团长准备骑着自行车离开时,远处的敌方阵地上突然传来了一阵阵巨响。

  片刻后,大同的北城墙便遭受了一连串炮击。

  ······

  视角来到第110师团,鬼子们的出击阵地。

  “命令,炮兵联队集火大同北城墙!你们的任务不是摧毁,仅需干扰上方的八路军即可!”

  “第139联队、第140联队准备发起进攻。今天太阳落山前,必须结束城市外围战,并且在城内建立桥头堡!”

  自此,大战顿时爆发。

  日军将各口径的山、野炮对准大同城墙,一枚枚炮弹带着呼啸声向城北飞去。

  十几秒之后,朵朵爆炸的硝烟从城墙和墙体上升起,冲击波裹挟着砖石碎片席卷向各个防区的八路军战士。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进攻鬼子并没有将所有火炮集中使用,而是选择分散到各个步兵大队的阵型中。

  没办法,经过前几次炮战的失利,向来眼高于顶的炮兵也不得不承认技不如人。

  万一再被突袭一次,本就不多的身管炮怕不是得被八路军一锅端。

  “天闹黑卡,板载!”

  随着炮击的进行,一位位中、大队长拔出自己的指挥刀,带着各自的士兵扛着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冲向护城河。

  虽然华北方面军的渡河经验不算多,但南方的同僚们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

  在总攻正式开始前,鬼子们生产了大量的折叠舟、轻便舟、橡皮舟、浮桥通用舟,甚至还就地取材砍伐树木做成了浮桥。

  就在步兵第108旅团即将靠近护城河时,城墙上的守军瞅准机会发起了第一波反击。

  “放!”

  收到命令,北城墙上的炮兵们立即开火,对着下方的鬼子疯狂输入。

  虽然因为射界等问题,投入战斗的迫击炮并不是很多。但几十门依旧不是个小数字,全速齐射下让猝不及防的鬼子们吃了大亏。

  轰轰轰!

  “八嘎!又是那些该死的迫击炮!”

  “难道你们八路军,就没有别的招数了吗?”

  当前的情况,让亲自到前线观察战局的石井嘉穗心痛不已。

  为了避免让部队长时间暴露在八路军的火力之下,他的两个步兵联队就得直挺挺地向护城河的方向冲。

  如此一来,步兵在面对炮弹时的躲避空间十分有限。

  心痛归心痛,作为一名指挥经验丰富的少将旅团长,石井嘉穗的临场反应并不慢。

  “通知炮兵联队,立刻发射特种弹!黄弹白弹蓝白弹都行,把所有存货都拿出来救场!”

  “给师团长发电!申请动用九二式105榴弹炮覆盖护城河后的空地,八路军一定在那里准备了大量的地雷和障碍!”

  “嗨!”

  通过刚刚的观察,老鬼子发现75毫米山、野炮的威力,几乎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先不说炮弹能不能精准地打到城墙上,就算打中了也很难破坏掉隐藏在半永久工事内的八路军火力点。

  与其白白浪费炮弹和时间,还不如用芥子气、光气和二苯氰胂恶心敌人。

  你八路军的确有很多防毒面具,甚至可以做到主力部队的士兵人手一个。但日常训练和实战是两码子事,谁又能保证自己在毒气中还可以满状态战斗呢。

  两分钟后,第110炮兵联队立马行动。

  鬼子炮兵们放弃了榴弹,转而按照石井嘉穗的提议使用了三种九二式特种弹。

  于此同时,师团级别的105毫米榴弹炮再次开火,护城河和城墙之间的空地上腾起数个巨大的火球。

  “呦西!”

  “看来我的战术很有效啊,八路军的火力弱了不止一个档次!”

  “赶紧渡河,趁着敌人没缓过来之前,一定要让工兵们带着炸药包靠近城墙!”

  ······

  事实证明,石井嘉穗的奇招的确有用。

  当一股股五颜六色的毒气在城墙上爆开时,晋察冀军区的战士们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慌乱中。

  “毒气!”

  “小鬼子放毒了!所有人都把防毒面具带上!”

  “不要慌,按照平时训练的步骤来就行!以前我们靠破布条都能战斗,现在有了先进的装备更不用怕!”

  有着基层指挥员的组织,同志们很快就稳住了阵型,再次拿起手中的武器向下方的敌人还击。

  不过战场上瞬息万变,哪怕是短短的一两分钟也能改变局势。

  在三十三团的战士们佩戴防毒面具时,第108旅团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护城河沿岸,并且开始用手中的工具渡河。

  此景此情,部分沉不住气的同志已经将手摸向了一旁的秘密武器。

  “别急!都给我稳住!”

上一篇:大宋泼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